第一百五十一章行軍路線

均州。

自蒙軍抵達均州之後,長安便迅速做出了相應的動作,不僅僅將東方集團軍五萬人馬全數調集到這裡,更是組織了以嚴申、鄭元龍兩人爲首的總司令部,專職對阿術的作戰任務。

如今時候,均州府衙也早已經變了一個模樣,到處都是來回走動的參謀。

他們將自各地蒐集到的資料彙總到此處,好讓嚴申、鄭元龍兩人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能夠徹底擊敗蒙古,並且能夠掌握整個長江流域。

而在今日,在這府衙之外卻是出現了一個人來。

“請問你是誰,爲何到我們這裡來?”

鄭士龐雙眉擰緊,直接問道。

他乃是鄭元龍之子,之所以參軍也是收到了其父親影響,這一點在華夏軍之內比比皆是,譬如段陵、嚴誠兩人,便是段峰、嚴申之子,那段峰現如今加入到了北方集團軍,正在太原之處和蒙軍作戰,其未來仕途發展可以預期即將是一飛而上。

鄭士龐和段陵自小長大,兩人一直都互相比拼,眼見段陵年紀輕輕便立下這般豐功偉業,自然也跑到東方集團軍之中,想要憑藉戰功追上段峰。

而嚴誠卻因爲其母親緣故,所以並未加入前線之中,而是留在中央參謀部武器裝備研究局之內研究新式武器。

因爲當初起義多虧了火器的緣故,華夏軍向來都注重對武器的改革,所以嚴誠便成爲了一位武器研究院,專門研究如何發揮武器威力。

“在下李義,乃是宋軍軍官,今日特地來此,乃是爲了拜訪嚴申嚴元帥,不知這位可否幫我引薦一下?”李義低聲下氣的說道,他的樣子看起來特別的諂媚。

鄭士龐感到有些不舒服,警惕心不曾削弱,問道:“拜訪嚴元帥?可否告訴我,你究竟有何緣由,爲何要拜訪嚴參謀長?”

“這——,實不相瞞。在下之所以來到這裡,乃是得到了一樁消息。”李義深吸一口氣,似是害怕什麼一樣,還看了看周圍,生怕有人追蹤一樣。

“哈。此地乃是東方集團軍參謀總部,到處都是我們的人,不會有人追來的。”

鄭士龐安慰道:“只不過你能不能跟我說說,你這消息究竟是什麼?”

“是關於蒙軍的。”李義搖搖頭,拒絕道:“但除非見到了嚴元帥,否則我不會說的。”

“必須要見到嚴元帥嗎?”鄭士龐感到爲難,畢竟對方身份未名,他是在不敢貿然帶領此地去見嚴申。

李義相當嚴肅的點點頭回道:“沒錯。必須要見到嚴元帥,要不然我不會說的。”他看着鄭士龐,眼底之內的警惕一點也沒有消去,反而越來越濃。

“士龐啊,發生什麼了?”

此刻,自門內傳來一個聲音。

鄭士龐雙目一亮,連忙轉過身來,對着眼前之人拜了一下,訴道:“啓稟鄭參謀,屬下遇到了一個人。他叫做李義,自稱是宋軍軍官,說是有要緊的事情要拜見嚴元帥。在下心中疑惑,所以就將他攔下來,準備問個究竟。”

“原來是這樣?”

鄭元龍若有所思,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義:“既然如此,那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爲何要來這裡?”

“這個。還不是因爲那蒙軍的原因?誰都知曉,自從崇國公被那阿術打傷之後,整個襄陽便勢轉急下,莫說是打退對方了,便是能否守住襄陽都成問題。這不,就在前些日子,那阿術便領軍打到了襄陽城外,雖然是鎩羽而歸,但是周邊居民卻遭逢劫掠,全都被那阿術給擄走了,城中百姓也是心有慼慼,莫不是膽戰心驚害怕哪一天襄陽城破,自己也成爲蒙軍刀下亡魂。”

李義頓時緊張起來,自對方身上明顯露出一股不遜於呂文煥的氣勢來,這讓他倍感壓力,說起來的時候也是斷斷續續。

“正是因此,所以在下方纔冒險而來,便是希望能夠投入貴軍麾下,爲貴軍前驅。”

“原來是這樣?”

鄭元龍嘴角微翹,輕蔑的目光自對方臉上掃過:“但是你應該知曉,我軍治軍森嚴,非是經過遴選者,不得入軍。以你們的條件來看,只怕很難。”

自改制之後,華夏軍對入伍軍人的審覈便一日超過一日,並非是什麼人都能參軍的。

而且對於投降的士兵也有所規定,必須要將武器上繳,並且遵照華夏軍的軍紀移駐他處,若是沒有軍令的話,不得有任何異動,爲的便是避免軍隊淪爲土匪,平白敗壞華夏軍的軍紀。

正因如此,所以宋朝將官若非逼不得已,多數並不考慮投入華夏軍麾下。

說句不客氣的,若是投入蒙古的話,或許還可以保留軍隊甚至還會被授予官位,但若是投入華夏軍的話,那除了保留一些自己的私有財產之外,關於軍隊的一切就會被全數剝離,更莫要說什麼高居官位了。

唯一安穩的結局,也許就是在長安乖乖的當一個寓公度過餘生吧。

“這個在下當然知曉,所以我今日前來,乃是帶着重要的消息。”李義舔着臉說道,爲了求得生存,他也是豁出去了:“若是能夠啓稟嚴司令的話,定然能夠讓那蒙軍付出慘烈的代價。”

“哦?這倒是有趣!我倒要看看你的消息到底有多麼重要,能夠起到這般用處?”鄭元龍輕笑一聲,旋即訴道:“既然你執意要見嚴申的話,那不妨跟來吧,反正我也有事情想要和他商量一下。”末了,神色一凜直接喝道:“當然,若是這消息乃是假的,你應該知曉後果。”

“這是自然。”

李義身子一顫,眼中自是透着害怕。

他亦步亦趨跟在兩人身後,一起來到了參謀部所在的位置。

等到來到此地,李義便見到那傳說之中的嚴申了,相較於呂文德那略顯張揚的氣勢,嚴申明顯要收斂了許多。

他眼見李義出現在這裡,立時皺緊眉梢看向鄭元龍,詢問道:“這位是?”

將李義帶到這裡來,鄭元龍定然別有用意,這一點嚴申相當清楚。

鄭元龍介紹道:“這位叫李義,乃是宋軍軍官,他之前一直堅持要見你,所以就帶來了。”

“哦?那能否告訴我,你爲何執意要見我?”嚴申有些好奇,眼中透着詢問的看着李義。

李義頓感緊張,好一會兒方纔沉住氣,然後道:“因爲我有重要的消息,是關於蒙軍的行動路線的。”

“蒙軍行動路線?”鄭士龐稍感詫異,問道:“你不過是宋軍軍官,怎麼知曉蒙古的行軍路線?”

“實不相瞞,其實我乃是宋軍前鋒,一直以來都擔當着偵查的任務,所以便偶然知曉了蒙古的行軍路線。”李義坦然回道。

鄭元龍問道:“既然如此,那你爲何不告訴宋軍,反而跑到均州之內?”

“原因很簡單,因爲宋軍實力微弱,根本無法擊敗蒙軍。所以我才跑來均州,便是希望你們能夠出徵,徹底擊敗蒙古。”李義深吸一口,道出自己心中藏了許久的心思。

第兩百零六章劍訣第五十九章狂風起風暴顯威,火銃用強者凋零第兩百四十二章蒙古使者第五十章山廟中幾人爭執,奪屍首曾生現身第三十二章絕奸佞制度爲本,夜探營又逢阻攔第兩百零二章樊城之戰(八)第七十七章千佛島降軍復叛,黃河上雙強對決第一百九十四章再度展開的戰鬥第八十八章探緣由動力不行,爲求解尋訪安艾第一百二十七章激辯第一百零九章聖僧覺心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三章逆境(三)第八章聚鐵匠火炮開鑄,琴聲起心意濃濃第一百五十五章安陽灘之戰(三)第五十章山廟中幾人爭執,奪屍首曾生現身第三百九十七章恰當的時候第四十五章負重傷隱士難存,問過往曾生爲名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六十二章混亂的局面第三百三十章安慶之戰(三)第六章五星戰世方現世,塵漓善語退妙興第三十九章橫渠易說第一百二十五章雲頂山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三章遺言第一百零七章爭時間忠勇消逝,長虹入劍斷蒼穹第八十三章神通展千軍辟易,一劍揮萬人倒戈第二十四章謝道清第四十章心急入敵陣,妄言曲天理第八十三章悲嘆衆生苦,兩人定計謀第十七章大名府衆人初抵,遇公子蕭月難逃第五十五章差距如天地,血戰損失慘第六章魚鱗冊背後的盤算第兩百一十九章來自朝堂的反撲第五十四章敵勢強,困境難勘破第三百七十五章助你“一臂之力”第七十二章意外之變第八十一章對峙第三百七十章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第三十八章怨氣衝雲霄,劍心攝人心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兵第三百三十一章安慶之戰(四)第二百二十章逆轉第一百七十四章誰的過錯第二章世事板蕩行第五十八章生死一線死復生,華夏玄功鬥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奸相末路(二)第六十八章爲成功捐贈開啓,鋼鐵廠再生事端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陌生的長安第六十五章沁水邊苦尋屍身,遇怪人初聞軍情第二百二十五章密謀第三百八十三章總攻開始第五十章黑霧瀰漫輝光暗,蕭鳳卸職求轉機第八十四章軍中矛盾起,星夜授玄功第三百三十一章安慶之戰(四)第六十二章風雪盯蒙軍,騷亂惹疑慮第一百九十章暗樁第二百零七章難解的疑惑第二十五章金剛破滅鬥志散,赤鳳消散神魂存第三百零四章山中奇人第二百一十六章目標襄陽第四十四章困陣成形斷糧水,兩路分兵求轉機第五十三章神舟上宴會開始,入烈蛟江離爲奸第十九章新的世界第一百二十二章密道第一百七十八章浮想聯翩第二百一十六章目標襄陽第七十五章允糧食盟約再續,再聚首殺意滔滔第一百六十四章終路(二)第一百零二章烽火漫天造殺孽,劍仙縱橫戰雙雄第一百四十二章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第七十六章圖窮出兇手現身,匕首現毒陣詭譎第一百零三章問緣由根本難除,做準備南下汴京第八十一章滅李璮全軍出動,濟南府軍心散亂第六十八章傷勢復妙善入世,滅赤鳳佛儒連手第三百零三章意外的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第四十三章火炮滅天地,城牆脆如紙第七十三章洛陽第二百七十五章不行!第四百二十三章新的地仙第一百五十七章不滅的意志第二百一十二章兵對兵,將對將第三百三十八章死路!活路!第一百六十八章僵局第一百四十七章下雪了第十四章民黨第三百七十二章新的面容第一百三十八章公仇私怨第四十二章口宣聖訓斥匪兵,儒道爭鋒難分斷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二十八章人心易散煙花冷,月冷霜凍論黨爭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四十四章蔭城拜訪來,道盡鐵器難第五章唯一人,怨氣難自消第四百二十八章無法擺脫的被動第六十八章締盟約登州爲本,送書信趙葵起疑第一百四十九章最終決戰(十)第十八章破突圍重歸雞澤,入沼澤初逢水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