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小安鎮日常

入冬後,小安鎮中枯枝敗葉飄落。清晨時分,張昭在內院和婉兒穩別,走出來,在院子裡接過長隨張泰平遞來的馬繮,帶上皮帽、手套,翻身上馬。

“二鍋頭”的生意非常好,正在由北直隸向外輻射。南口村那邊的產量正在逐步擴大,而工藝的改良也在試驗中。至於說,這工藝能保密多久,這個倒真不好說。

畢竟二鍋頭對當前的釀酒工藝而言實在太簡單。保不定有釀酒師傅會勘破。或者,他這裡有人泄密。清康熙年間,光京城做二鍋頭的就有三家。

但是,這對他的生意的影響不大。首先,以如今的運輸條件,他不可能將二鍋頭賣到全國去。所以,有些市場本來就不屬於他的。比如其他高粱產地:關中、晉地,若有人釀造出二鍋頭,他也沒轍。

其次,在北直隸,就算工藝泄露,他如今背靠長寧伯府,外加在東宮當差,沒點背景誰誰敢釀造、販賣?就算有背景,比如張國舅那種,在他前期把渠道建設好的情況下,他難道會怕市場競爭?

再一個,白酒釀造,每一口窖的口感是有差別的。張家的二鍋頭對消費者而言先入爲主,帶有一定的品牌美譽度。會吸引消費者慣性購買。

白酒生意好,張昭手頭也寬裕。當然,才賣幾個月的酒不可能大富大貴。婉兒的小鐵箱中有三百多兩銀子。所以,皮帽、手套、口罩這些裝備都買齊全。

寒冬臘月的騎馬那真是冷啊!大概和冬天起摩托車不帶頭盔一樣,酸爽非常!

張昭騎上馬回頭一看,果然婉兒又送到前院的門口來,正扶着門框看他,這時衝他揮揮手。這傻丫頭哦!張昭揚揚馬鞭迴應,打馬往京城而去。

天氣越來越冷,出行艱難。小安鎮這裡和南口村的聯絡延遲到大概兩三天一次。婉兒不想回去處理家裡的瑣事。像熱戀中的女生般,和他守在一起。

而他也不想婉兒回南口村。每天從宮中回來,能有一個小可人兒在家裡等着,在晚燈下一起吃飯,看書,閒聊,打發漫漫長夜,亦是人生快事啊!

十月二十四日,張昭接到消息,到皇城中的印綬監領取出入宮禁的腰牌,再到五軍都督府領取勳衛散騎舍人的告身。這還沒到東宮當值的時候。而是司禮監派了個老太監,專門給他培訓宮中禮儀。

十天的時間轉瞬即逝。今天已經是十一月初六。

在城北的官道中騎馬前行,冷風嗖嗖!陳康被張昭打發回青龍鎮中負責白酒的銷售事宜。不怕陳康犯錯,關鍵是要把他歷練出來。張昭手裡可用的人太少。

陳康回青龍鎮,張泰平跟在張昭身邊跑腿。此時,十一歲的小黑胖子吹着冷風欲言又止。他一肚子牢騷。學個宮中禮儀,要用十天的時間嗎?明擺着有人在刁難少爺,不想他見到到太子。

張昭從東安門進皇城。順便遇到參加完早朝從東華門出來準備回衙門的官員們。張昭避在一旁。他學習禮儀的地方並不在司禮監中,而是沿護城河往北直走,在北花房院落裡的一間雜房中。

上午七時許,張昭抵達北花房。張泰平自是留在東安門外。一名老太監早等在雜房中,約六十多歲的年紀,老態龍鍾,笑着道:“張舍人來了。”滿口牙齒稀落。

張昭客氣的拱手,“王公公。”

公公,在明代對太監而言是尊稱。王公公微笑着點點頭,道:“那今天咱們繼續。”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搖搖欲墜的夕陽中,張昭向王公公告辭離去。

王公公慢慢的起身。夕陽從皇城斜射而來,落在雜房的門檻前。

一名小太監閃身而入,約十幾歲的年紀,身手靈巧,笑呵呵的道:“王公公,乾爹讓我來問問,這小子可有怨言?”

王公公看小太監一眼,說道:“沒有。”這小太監的乾爹名叫徐智。乃是宮中大璫。

小太監訝然一聲,毫不遮掩的嗤笑道:“他倒是沉的住氣。心裡怕是還想着去東宮呢!”

壽寧侯能如他的願纔怪!

張昭騎着馬,在夕陽中回到城北小安鎮的家中。

“少爺。”

“少爺。”

正在院子裡練石鎖的劉二狗,甕聲甕氣的喊一聲,繼續鍛鍊。張昭笑着點點頭。要是老吳在這裡,八成要訓他這個女婿是個渾人。張昭倒是不以爲意。

劉二狗是護衛。能忠於職守就行。花花腸子越少越好。

正在院子裡擇菜的小姑娘小霞則是起身,尊敬又膽怯的像張昭問好。這便是婉兒在村中收留的韓娘子的女兒。

婉兒不回南口村,總得派人回去處理家裡的瑣事。張家目前僱傭的長工、僕人有近二十人,總要人管理。深得信任的周大娘被她派回去。結果就是她白日裡無人陪她說話。

“嗯。小霞。”張昭微笑着點點頭。使用童工多少還是有點罪惡感啊。

“小霞,我給你帶了好吃的。”張泰平將京中買來的糕點拿出來,樂呵呵的和小姑娘說話。朱大娘在張家當管賬的娘子。兒子在外,自然要給足銀錢。

韓娘子在小安鎮中服侍張昭、婉兒起居。還負責做飯。譚大娘在這裡幫忙時,她會有些空閒。見張泰平年紀小,便幫他洗洗衣服。張泰平心中感激。當然會對小霞好。

而寡居、美麗、溫柔才二十四歲身段曼妙的韓娘子是他幻想的對象。

張昭好笑的看看張泰平。剛纔回來的路上,這小子還向他抱怨:“少爺,明顯有人在針對你啊。你有天子特許,太子的重視,幹嘛要忍氣吞聲?”現在就換了一副嘴臉?

張泰平說的情況,他當然清楚。但是,皇宮裡的水深着呢。他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飆什麼?再說,急什麼?

張昭到裡屋裡,婉兒正點起蠟燭練字,展顏一笑,美眸秋波如水,清聲道:“二哥,你回來了。銅爐裡有熱水。你自己倒。我把這幅字寫完。”

小銅爐下面埋着炭。壺裡的水一直熱着。張昭提起小銅爐給婉兒續一杯茶,拿起她的茶杯抿一口,見婉兒正在寫《蘭亭集序》,點評道:“婉兒,這字還差點火候啊。”

“哪有?二哥,你又取笑我。我照着描的呢!”婉兒抿嘴嬌笑,輕捶張昭一記。字自然是不寫了。

說說笑笑,耳鬢廝磨,便到晚間。

吃飯時,張昭和婉兒兩人在內院的小廳裡相對而坐,坐在小案邊。四個小菜,一份湯。氣氛溫馨。明亮的蠟燭照着婉兒如花似玉的嬌顏,令人白看不厭。

窗外的寒風呼嘯而去。時間浩蕩又細緻的在私語中流走。

第六百一十九章 衝突(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六百章 強買第六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寬容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四百九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六百一十一章 落定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擊開始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裡都被打崩潰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兩百五十九章 書箋、女孩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開平中屯衛見聞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賞賜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戰正酣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兩個翻盤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薦王守仁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陽謀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發第十九章 解決、新的問題第二十五章 影響、名聲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完)-落幕。第七百零三章 雄文(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論鹽商、鹽法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十五章 青龍鎮之行(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三百四十五章 變故第一百章 反打臉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備成立第兩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七百二十三章 開平見聞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願效法前賢第三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無頭緒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五百一十五章 膽氣極壯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兩百五十六章 月夜來訪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