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

冬日小雨,天氣日漸變冷。

壽寧侯張鶴齡並沒有呆在家中,而是帶着管家、隨從一行數十人到西山腳下自家的煤窯視察。

這並非他多麼的勤奮或者愛惜礦工。而是凜冬將至,煤窯即將成爲他的搖錢樹。他如何能不上心呢?

京城地區,自元代起就開始用煤。正所謂:柴盡煤出。到明中期時,京城附近山脈的木材資源日益窘迫,而煤炭資源被大量的使用。西山就是京城煤炭的產出地。

西山並非是一座山的山名。而是指的太行山北段餘脈,峰嶺連延。歷今房山、門頭溝、石景山、昌平等幾個區縣。像京西的妙峰山、百花山都是屬於西山。

張昭居住的青龍鄉,便是位於西山山脈之下。

午後時分,壽寧侯張鶴齡在他的幾座煤窯裡轉過一圈,乘坐着豪華、寬敞的馬車返回京城。

馬車中溫暖如春,張鶴齡時年二十七歲,容貌不俗,正由兩名美妾服侍着喝酒,案几前菜餚精緻。他問着上車來彙報京中結果的管家:“府衙什麼情況?”

他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張管家額頭有些冒汗,彎着腰不敢直起身,咬牙道:“老爺,那張昭順利脫身,小張差點被府衙的衙役被抓住。”

“嗯?”張鶴齡眉頭一挑,手從美妾的裙衫裡拿出來,鼻子裡重重的哼一聲,“怎麼回事?”

張管家道:“老爺,天子下口諭,授張昭爲勳衛散騎舍人,隨侍東宮。順天府的胡府尹立即就變了態度。不僅是張昭無罪,還採信他說的小張在誣陷他。沒抓到小張後,還發出海捕文書。”

張鶴齡怒氣上涌,一把掀掉面前的案几,“他孃的!”

馬車內的美妾、管事都跪在地上。這話不知道是罵張昭,還是罵胡府尹,或者是罵…

張鶴齡暴躁的在馬車內走動着,一肚子的火氣不知道朝誰發。他上次來青龍鎮就看中張昭的白酒生意。長寧伯那個草包,給張昭一個五糧液的酒方給打發掉。須不知,真正賺錢的是“二鍋頭”。

五糧液的口感甘美,味道醇厚,可以和上等黃酒比一比。但是,這價格就貴了。而二鍋頭價錢便宜,行銷北直隸、宣府。這纔是賺錢的利器。

他眼饞這塊肥肉多時。這樣的好生意,怎麼能讓區區一個童生或者秀才掌握呢?然而,到手的鴨子飛了!而且還是他的皇帝姐夫砸他的場子。他現在想要繼續謀奪這個生意都不能。

這如何能讓他不憤怒呢?

而且,他這臉在整個京城的勳貴中都丟盡。

“都給勞資滾!滾!”張鶴齡將美妾和管家都趕出去,臉上的神情陰鬱的要滴水,“隨侍東宮?哼,勞資有你好看的。宮裡這趟水可是很深!”

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張昭前日去府學學宮裡補辦了生員的儀式。李幽、曹朗並十幾個同年自發的前來觀禮。經此一事,張昭在士林中名聲極大。稍後,張昭去拜會李教諭,在小安鎮中休假。

一般而言,新科生員們都會有幾天的假期,隨後再到縣學、府學中上課。當日在府學中拜見何提學時,各人都選擇好學校。張昭選的是府學。

不過,張昭的情況與別人不同。他被天子點爲勳衛散騎舍人,要到東宮中當差。李教諭給他辦理的是“保留學籍,暫時休學”的手續。日後,他離開東宮,再回來繼續讀書。

有明一朝,終歸科舉是正途。這個觀點深入人心。且是社會、官場的潛規則。大明朝官場鄙視鏈的頂端就是清流。而清流,就是翰林、御史。這都是讀書讀的好的。

一代神人王陽明都沒混上翰林和御史啊!

“唉…”張昭在書桌前輕輕的嘆口氣,將毛筆擱在筆架上。自家事自家知道。他根本沒有讀書的天賦。這一去東宮,只怕他都不會回府學讀書了。

他前面的路已經非常清晰。去東宮當禁衛隨侍,肯定不能算是太子朱厚照的心腹,就算是朱厚照邀請他參贊軍務。更別說謀主、帝師。所以,這是他需要努力的目標。

至於說當寵臣、舔狗,這個他真沒興趣。

這涉及到一個問題,他來到明朝,要權力來幹什麼?

他剛穿越來到明朝,就定下遠大的目標:去朝堂中見識“弘治中興”絢麗的風景!聖君、名臣究竟是什麼樣的!這裡面,有他不安分的因素,也有作爲一個男兒天然的權力玉望!

誰不喜歡大權在握,一呼百應呢?孔夫子身邊都要帶幾個學生跟着。

而後,等他錦衣衛之行後,他意識到:權力,是他在明朝生存的保障。真以爲是盛世,當個地主老財,就可以逍遙度日?不可能的!這是一個很基本的需求。

現在,他已經看到權力在向他招手,而他亦有信心拿到手。(不得不說,此刻的張昭有點飄。)那麼,他拿到權力後,要做什麼?

跟着太子朱厚照,皇帝、名臣肯定能見到的。他知道歷史大勢,肯定不會踩坑,自保沒有問題。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總得做點事情!

明王朝享國兩百七十六年,最終被滿清所取代,這不令人遺憾嗎?他讀明末時的網文常常是熱血沸騰,恨不能屠滅金錢鼠尾。他現在站在弘治朝這個節點,完全可以幫漢人王朝避免日後殘酷的屠殺。

書房中,婉兒正在熏籠邊看書。精緻無暇的瓜子臉,肌膚如玉,再加上漂亮的杏眼,嬌美而明麗,顏值十分。穿着青色碧霞雲紋棉襖,身段修長、婀娜。

見張昭嘆氣,婉兒黑白分明的美眸好奇的看過去,輕聲道:“二哥,怎麼了?”聲音有着少女的嬌柔。自那日二哥從京中回來。她和二哥的感情更進一步。

七月時,二哥解決掉得罪徐朗中的隱患,去青龍鎮中讀書。她思念驟起,情竇初開。

八月中,二哥從京中回鄉小住,劉小娘子送上門,二哥沒要。她和二哥挑明心思,二哥說她是“傻丫頭”,相互明白彼此的心意。

九月底,二哥解決掉董家對白酒生意的覬覦,帶着兩千兩銀子從青龍鎮中歸來,一穩定情。

三天前,二哥安慰她,耳鬢廝磨,令她心神俱醉。這些天她整日和二哥在一起,片刻都不想分離。這大概是書中說的熱戀吧。而這熱戀的終點,便是嫁給他。

張昭看着正在看書的小可人兒,賞心悅目。微微一笑,道:“婉兒,你整日裡在書房裡陪着我看書,應該養只貓解悶。哦,我已經讓城裡的牙人留意着丫鬟。”

婉兒燦然一笑,將手裡的西廂記給合上,道:“二哥,我不悶啊。”又笑:“你給我說過好幾次丫鬟的事總不兌現。都快成你說的那個什麼梗了。”

張昭啞然失笑。這是真忙忘了。他就這幾日清閒點。

兩人正隨意的閒扯,譚大娘惶然的從門外進來,滿臉淚痕,跪在地上磕頭道:“張少爺,我家夫人去了。”

張昭先是有點納悶,我和你家夫人不認識吧?隨即反應過來,肅容道:“譚大娘,節哀。瑣事我會派人去安排好。”再對婉兒道:“婉兒,給譚大娘拿二十兩銀子。”

婉兒在小安鎮這裡住幾日和譚大娘熟識,拿鑰匙開箱籠,取出二十兩銀子給譚大娘,安慰道:“譚大娘,這些日子你費心照顧我二哥的飲食。這銀子算借你的。你先拿着,好好安排你家夫人的後事。不夠再來和我說。”

要說人情世故,婉兒早就歷練出來。這番話說的很得體。她在張昭面前是小姑娘,在外人眼中:精明強幹,心地仁善。

譚大娘走投無路,到張昭這裡求助,這時千恩萬謝的離開。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能幫的還是要幫。張昭和婉兒對視一眼,有點心意相通的感覺。

張昭笑一笑,在這寂靜的午後,繼續和婉兒閒扯。時間在庭院外樹梢中流走。

時弘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

(第一卷完)

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七十三章 生員(十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二十三章 青龍鎮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學誰?第五百一十二章 滅哈達部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縷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七十三章 生員(十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六百三十八章 達成一致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兩百九十九章 報名真理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獲勝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達薩爾滸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美麗的冬季(上)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兩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兩百八十二章 重臨小安鎮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五百零七章 劃地盤第七百一十四章 戰、和之論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賞賜第兩百二十六章 與子同袍(八)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兩百八十三章 對錢寧的安排第六十六章 生員(六)-局勢危急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兩百六十三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下)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初見太子(上)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六百三十四章 發難(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各地知曉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兩百零五章 拜訪王恕(下)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圖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六百零四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兩百八十章 保衛者第六百一十三章 等待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惡多端第兩百一十三章 交戰(一)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一百三十章 軍中夜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國公府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鳴驚人(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論兵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會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誰纔是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