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

“哈哈,伯爺,這邊請!”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早等在錦衣衛衙門門前,迎着張昭進去。

國朝提起東廠、錦衣衛那真是談者色變,聞者動容。這兩個部門的存在讓人很沒有安全感。

從大臣、百姓的角度,那真是恨不得把其廢掉。這是典型的特務政治。

從法律層面講,錦衣衛拿人要“駕貼”。但是這種規矩距離京城遠了,錦衣衛真的會遵守?對普通人,錦衣衛會遵守?

不會的。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在京中綁商人,敲詐勒索,然後放人。而他還算是歷任錦衣衛指揮使中口碑比較好的。魚肉百姓的大有人在。

但從皇權的角度,東廠、錦衣衛是維持其統治的“爪牙”,斷然不能廢的。廢掉的皇帝都要被弄的非常慘!譬如,崇禎皇帝。

張昭走在白天依舊顯得陰森的錦衣衛大堂中,心中微微浮起些感觸。

他心中對錦衣衛沒什麼太大的畏懼。這到並非他和皇帝交情好,而是錦衣衛說到底也是個暴力機構。論暴力,他真沒怕過什麼人。

牟斌邀請張昭在內堂裡坐下,上茶寒暄後,笑呵呵的道:“伯爺,下官這就將人犯提來。”

張昭的新秦伯是超品。錦衣衛指揮使是正三品。當然,牟斌作爲皇帝的親信,不可能隨便在人面前自稱“下官”,這是表明某種態度。

張昭點點頭,道:“牟指揮客氣。錦衣衛送來的口供我都看了。這次能偵破刺殺的案子,得虧你們錦衣衛幫忙。”

牟斌臉上頓時浮起笑容,笑道:“小錢辦事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下官回頭給他加加擔子。”

要的就是這句話。張皇后對他的官位沒有什麼影響力,而張昭卻是有的。張昭在天子面前的份量太重。

張昭笑笑。

錦衣衛這個機構很明顯是要改的。沒有人願意走在大街上給錦衣衛綁走。但他沒必要和牟斌談。這事直接和皇帝談就行。

片刻之後,金陵監生顧耀誠被帶來。顧耀誠早已經不復往日的從容、文雅,身上的衣袍破破爛爛,蓬頭垢面。

牟斌道:“顧監生,你要和張伯爺見面。伯爺現在來了,你有話就說吧。”

顧耀誠“辦事”都能被人跟蹤,要說他有多麼高明的“特工”技巧那是胡謅。被抓捕之後,在三木之下他已經招供:

刺殺之事,由兩淮鹽商提供資金,由他負責全盤操控,包括借用定國公府的人脈拿到火銃,通過某太監的關係從騰驤四衛拿到八把雁翎刀。通過京師的鹽商聯繫到前薊鎮總兵阮興的親衛。

這些人,張昭當初拿下阮興之後,全部都勒令退出軍籍,在薊鎮中變成民戶種地。

刺殺張昭的原因,是因爲張昭推動戶部下設稅務司,並試圖向京師、兩淮逃鹽課的鹽商徵收重稅。這涉及到京師鹽引十七萬,兩淮舊鹽引一百六十萬引。

僅僅是鹽課的金額高達約一百萬兩白銀。更別說賣鹽的利潤!

顧耀誠沙啞着嗓子,對張昭拱手一禮,“張伯爺,在下想單獨和你談談。”

牟斌身旁的一名千戶就瞪着顧耀誠。小子,別給臉不要臉!

張昭道:“行啊,那就私下裡談談。”

稍後,內堂之中就剩下張昭、王武、顧耀誠。張昭喝口茶,看着三米開外的顧耀誠,道:“你說吧。”

顧耀誠慘笑幾聲,道:“張伯爺,我在錦衣衛拷打下交出的口供,說是鹽商想殺你,你信嗎?”

張昭神情平靜,“不信。”

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這沒錯。但是,別忘了這是哪裡?這是大明朝!正處在皇權極其強盛的封建主義社會階段。鹽商敢派人來京中刺殺他這個樞密院副使?

民殺官,他們有這個膽子?

用後世的理論來說:太高估資產階級的革命性了!

顧耀誠道:“張伯爺果然名不虛傳。我在金陵國子監讀書,受魏國公府資助,此次北上京師也是。張伯爺要改革天下衛所,這觸動了他的核心利益!”

魏國公、定國公都是中山王徐達的子孫。只是在朱棣靖難時分了派系。但要知道朱棣的皇后姓徐!因而徐達的子孫安享富貴。

魏國公一系常期任南京守備,也就是南直隸的最高武官,只有少數時候這個官職落在別人手中。譬如成國公朱輔就擔任過南京守備。

所以,魏國公府在軍中的勢力錯根盤節。如果按照張昭的軍事改革,兵權就要收歸中央政府。魏國公日後也就和文官們混在一起,玩玩守備團營。

正規軍的軍權,包括退役士卒撫卹等軍務,這想都別想。

顧耀誠再道:“我的口供有半真半假,錦衣衛肯定知道,但事涉魏國公府他們不想摻和…”

王武不爽的打斷道:“你特麼囉裡囉嗦的。說重點。”

顧耀誠深吸一口氣,擡起頭看着張昭,認真的道:“張伯爺,我有一個不情之請。種種跡象表明,你有心推動大明吞併朝鮮王國,但苦於沒有好藉口。

此次刺殺便是一個很好的藉口。朝鮮王國的使臣金善洪本就有刺殺你的意圖。種種線索也指向他。我願意配合指證他。

只求張伯爺賜我一死。我家中父母、妻兒都在魏國公府的掌控之下。我落到錦衣衛手中,如果不死,家中老小隻怕性命不保。”

王武神情微動。這書生組織刺殺大帥,害的他弟兄們死三傷四,他本來是揍他一頓。但聽到這裡,這書生爲保闔家老小,多少令他感觸有些複雜。

或許,這就是大帥常說的人性吧。

張昭看着顧耀誠,目光沒有絲毫的迴避,冷聲道:“你顧着你的妻兒老小,那我的親衛們呢?四條人命背後是四個家庭!我憑什麼要可憐你?

誰來可憐他們?顧耀誠,有些東西,是不能拿來交換的!你等着去刑場吧。”

顧耀誠有點錯愕,“張伯爺…,你這殊爲不智。”

“去你媽的。”王武罵道,心中爲張昭的話感到暖和、振奮,將錦衣衛們喊進來。

“張伯爺,張伯爺…,求你,求你…”

顧耀誠給兩個錦衣衛架着,拼命的掙扎,回頭大喊。最終被拖下去。只餘嘶喊聲在迴盪。

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入戰區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戰而滅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三百五十章 列強的套路第兩百八十二章 重臨小安鎮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戰而滅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結盟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惡多端第七章 劉大戶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兩百一十三章 交戰(一)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兩百二十章 與子同袍(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老之語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兩百七十章 將歸(下)第二十六章 考前準備(上)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畢業生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軟禁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兩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一百三十章 軍中夜議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七十章 生員(十)-攻守之勢異也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獲勝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真不是臥底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國公府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選擇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國公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畢業生第八十一章 李東陽(下)第兩百五十三章 問君三語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彈劾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鍊(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卻(中)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賞賜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廠第十九章 解決、新的問題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兩百四十八章 憑弔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五百三十七章 齊聚阿城(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終章(中)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東西是底線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兩百四十二章 張昭的建議(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八章 慶祝、道別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四章 酒樓(上)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