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

至於早朝,弘治皇帝現在基本就罷掉。時間已經是弘治十六年,弘治皇帝的身體早出現問題。

現在張昭推薦這個“御前議事”制度,合理的利用時間。他能偷懶當然就偷懶。

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中弘治皇帝在執政末期就時常罷早朝。常常因此被大臣、言官勸諫。他都是聽進去,但堅決不改。

唉,明代的早朝真不是人乾的事。凌晨三四點就起來,五點開午門進場,七點鐘退場,就是爲走一個形式。何其之痛苦!

要說早朝有沒有作用,當然是有的。否則,明太祖朱元璋這樣的強人爲何會這樣設計制度?

明太祖的政治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驅逐韃靼,重整山河,復華夏衣冠。幹出這樣偉業的人,其政治能力在歷代帝王之中絕對是名列前茅。

所以,明人敢吹牛逼說:歷朝得國之正,無過於我朝太祖。

當然,明太祖殺功臣那也是真心狠,屢興大獄。跟着這樣的老闆,還是很恐怖的。

迴歸正題。

早朝之作用。其一,用於君臣議事。這一條到弘治年間已經不存在。現在用的是閣臣票擬、司禮監批紅這個文書程序。

議事,基本是弘治皇帝召見幾名重臣就定下來。再就是經庭、或者武英殿的廷議。

而現在,張昭推薦弘治皇帝改變,已經統一爲:御前議事會議。大約爲三天或者一週召開一次。有緊急情況除外。

其二,儀式感。

這一條現在保留了。

張昭穿越前,網絡上有一種文青一點的說法,叫做生活需要儀式感。早朝這事,大致有一個類比。

比如,大學時期各專業下面的班級常常混在一起上課,而且寢室也有混編的。

這和初、高中時期固定的老師、同學不同,和日後走入社會的人際關係也完全不同。

那麼,如何體現出你們是一個班的學生?

大學時,每個班都會配一個輔導員,相當於高中時的班主任。約莫每週就會召開一次班會。

而往往只有這個時候,一個班級的男女同學纔會坐在一起,各個住的近或遠的寢室纔會湊在一起。然後,班主任、班幹部通知各種班級裡的事務。

評個優,說下考試成績,宣佈某個規定,提醒注意天氣轉涼等等。

啊,原來我們是一個班的同學。

這就會造成一種凝聚力。

而如果具體到朝政上,當然這人際關係比大學時期複雜的多,經常召集的羣臣開會,一樣的搞各種操作,自然而然的會培養出凝聚力。而這個凝聚力概括起來就是:國家!

所有,古人不是傻逼。搞的這麼痛苦還要堅持下來當然是有原因在裡面的。

而且朝會還屬於禮儀的一種,歷朝歷代都會搞。但真正搞的像開“班會”一樣,規定天天早朝,那就只有大明朝。

其三,穩定人心。

封建主義社會,天下的穩定往往是繫於一人:皇帝。皇帝每天在奉天門的城樓上當着兩千朝官的面吹風,這足可證明一件事:天子無恙。

如此,人心自然穩定。

當然,文官執掌朝政的年代,政治基本穩定。看宋明兩朝,基本沒有太子造反,或者皇子奪位這種事。正德皇帝死後,天子之位空懸三十七天,天下都無事。

弘治皇帝現在執行“御前議事”制度,基本是正在逐漸的替代早朝、以及各種議事制度。

效果當然是非常好的。其一,覆蓋早朝、各種議事的職能。其二,提高效率。

而這對弘治皇帝的身體也有好處。他屬於常年熬夜、早起把身體給熬垮的。

張昭前兩天公開上奏章,建議翰林學士列席“御前會議”。這兩天京中的報紙都吵成一團。

不吵不行啊!

別誤會,這不是說張昭的提議爭議很大。翰林學士們本來就是“儲相”。

譬如說翰林學士、吏部左侍郎王鏊,他就已經有入閣的本錢,王侍郎旁聽的資格都沒有?

再比如如今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吳寬,這是數朝老臣,無論是威望、資歷都是夠的。謝遷屢次推薦他入閣,只是給首輔劉健壓下來。

這個提議沒有任何爭議。

報紙炒作是因爲最近沒有大新聞!朵顏三衛那麼跳,結果被我朝“名將”新秦伯一戰拍死,正準備重立大寧都司。韃靼人年年入寇,最近正在互市。

引爲大明心腹大患的“套虜”,一邊是榆林城外的互市,一邊是固原鎮的大小堡壘,怎麼選還用問嗎?

南邊土司叛亂,年中就被南京兵部尚書王軾給滅了。最近瓊海民亂,不值得…一提。

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

張昭引發“風暴”之後,根本沒管,在家中休息,等待着二十日召開的御前會議。

正月十七日的清晨,一場小雪覆蓋着京師。

張昭醒來,透過玻璃窗,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被窩裡香噴噴的。他身上有點重。

昨晚某些需要打碼的畫面涌入腦海中。張昭扭頭,就看到陳夕鳳睜開眼睛,表情羞澀。

他左手邊的陳初靜也醒了。最靠裡的雲夢也醒來。

張昭嘿嘿一笑,沒照鏡子,估計應該是比較邪魅的那種。

笑鬧着起牀。兩個俏丫鬟去取來早餐,四人就在臥室裡的小桌上吃早飯。時間已經是上午九點許。

圍坐在小桌邊享用着美味的早餐,陳夕鳳見張昭握着她的手,禁不住丹鳳眼嫵媚的飛他一眼,心裡羞澀又甜蜜,但嘴上不饒人,右手拿勺子喝着南瓜粥,戲虐的道:“老爺,奴家發現你們男人都好色。你後來又看上我,是不是貪戀我的美貌?”

旁邊服侍的浮萍、柳二姐兩個俏丫鬟掩嘴吃吃的笑。

張昭知道這金鳳口是心非,掩蓋她昨晚熱情如火的羞澀。他感覺到兩人的感情已是水到渠成。湊過去,在她耳邊問道:“那你順從我,是不是也貪戀我的相貌?”

陳夕鳳給這話問的俏臉、耳根發燙,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她家相公很英俊的,且經商才華出衆。否則,她哪會那麼容易“淪陷”?

金鳳擡頭,嫵媚的丹鳳眼看着張昭,小聲道:“是。”

張昭忍不住暢快的笑起來。

這就是她啊。很大膽。掙脫封建禮教的桎梏。很有些後世那些女孩子的感覺。

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第六十三章 生員(三)-依仗第兩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三百五十章 列強的套路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國公府出手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達成基本目標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遙的淬鍊第五百零七章 劃地盤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機忽至第兩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齊聚阿城(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執法權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縷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滅福餘衛第二十六章 考前準備(上)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二十六章 考前準備(上)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還是讀書人心黑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轟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五十一章 京西少年(五)-預備役第六百三十四章 發難(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七百四十一章 陽明悟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三百零八章 廢除衛所開始第六百九十七章 轉機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獲勝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七十一章 生員(十一)-反攻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兩百六十五章 你當這是玄幻嗎?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六十八章 生員(八)-第二齣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五百六十三章 勝卻(上)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九十九章 局勢再變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兩百二十五章 與子同袍(七)-危急時刻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場轉移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