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

董家嫡支共三房,外加一兩個分支中,一共五人掌控着董家的布匹、成衣、煤炭等生意。每次開會,再加上董原、董郎等幾個晚輩。人數不定。

此刻,正廳中坐着八人,隨着董鼎開始質問,神情各異的看着董郎父子。

他們當然是有心思的。董敘爲幫兒子董郎、張昭打開銷售局面,用的是董家的老人去煤窯、宣府“開拓”。他們略一打聽就知道一些內情。

根據董家的夥計、掌櫃們反饋回的情況統計:二鍋頭在一個月內的利潤至少有180兩銀子。整個董家,全年的利潤不過八百兩左右。誰不動心?

若是董郎自己合夥與張昭做生意這便罷了,但董敘用到董家的人脈、夥計、賬房,這裡面就有寫說道。他們董家入點股不行嗎?

本來,張昭有錦衣衛的關係,青龍鄉中皆知。但董鼎的兒子董原和明理書院的書生聊過,聽取他們的分析:考試當前,張昭斷然不敢調用錦衣衛。其親家,縣衙裡的李戶書認可這個說法。所以纔有今日的發難。

董敘一臉爲難,推辭道:“大哥,這不是我能決定的。”見生意好,就來佔股份。他哪有臉給張昭說?

董鼎冷着臉,不快的道:“不要你決定。就是要你去傳個話。當然,你心裡是怎麼想的?難道我們沒有權利將你調來的賬房、夥計抽調回嗎?你可以試試看。”

其餘的董家衆人紛紛附和。

“老三,你可要想清楚。賬房抽回去,你這裡買賣可就做不下去。”

“三叔,你骨子裡流的也是董家的血,沒道理維護外人不幫自家人。再說,我們買股份又不是不給銀子。”

“三哥,白酒這麼好的生意,你獨佔兩成。大哥要點股份很正常啊。你想想,你吃獨食族裡誰心裡會舒服?多少要利益均沾啊!你和張少爺說說吧。”

聽着這一句句威逼利誘的話,站在父親身側的董朗只感覺自己彷彿要原地爆炸。這羣卑鄙、無恥之徒!只會吃腐肉的狗!

後院裡的儀門、迴廊都被董鼎帶來的僕人給把守。

知行商行的院落的前院大廳中,一排排的長桌排開。商行裡的賬房、夥計們正在此忙碌。只是昔日喧鬧、歡快的氛圍中似乎都變低沉。

陳康帶着一名再次來買酒的“經銷商”進來,讓一名夥計負責收錢、登記、出票。

他心情微微有些沉重。他當然知道怎麼回事。十天的時間過去,該來的終於來了。就是不知道里面談的如何?

正想着時,董家的一行人說笑着從後院裡出來,個個神情中帶着矜持的笑意。走在隊伍最末尾的董敘、董朗父子臉色不大好看。董敘微微嘆着氣。

董朗陰沉着臉,徑直走到陳康面前,壓着心裡的怒火道:“伯寧,我們去見京中見子尚。”

爭吵的最終結果,當然是父親扛不住大伯給的壓力,只得同意去和張昭說。而他內心中充滿着掀翻桌子的衝動,但他的理智卻又告訴他剋制。

這個時代,沒有人可以不要叔伯、同族。

….

青龍鎮距離京城70裡。董朗和陳康兩人在寒冷的秋風中騎馬抵達小安鎮。此時,張昭剛吃完午飯,正在屋裡喝茶和張泰平說話。譚大娘收拾完碗筷,正準備離開。

張泰平起身給兩人倒茶,又給熏籠裡面添木炭。董朗暖和着身體,情緒低沉的將董家諸人的意思說了一遍,憤然的道:“子尚,我爹和我不得不妥協,但你不必妥協。”

張昭溫和的笑着,在房中踱步,“那就你大伯會將來自董家的賬房、夥計撤回去。這會打亂知行商行發展的節奏。所以,你大伯想要三成的股份,他開價多少?”

董朗還未說話,一旁的張泰平實在忍不住,插話道:“少爺,咱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酒,憑什麼給他董家拿去?說的好聽,只要三成股份,再聯合董少爺的股份不就是五成?”

小黑胖子雖然只有十歲,但非常聰明,且他的記憶力非常好。一年前在社學裡學的《論語》都能背個八成。在張昭身邊這段時間,他進步非常大。

董朗被張泰平不留情面的話說的很是慚愧,辯解道:“子尚兄,所以你不能答應。錦衣衛那邊…”

白酒生意之初,他就和張昭談個這個問題。必須要找靠山。

張昭擺擺手,打斷董朗的辯解,“元明,我信得過你。這件事,我自有安排。這樣吧,你去回覆你大伯。我同意出售知行商行三成股份。但是我要現銀。你大伯他們的家底如何,他們能湊出多少來?”

董朗心裡感激張昭的信任,毫不猶豫的道:“子尚兄,二鍋頭的市場前景非常好。三成股份至少價值2000兩。我大伯他們幾家肯定湊得出來。”

張昭沒給董朗再勸的機會,道:“那就這樣定下來。我明日啓程去青龍鎮。你等會下午辛苦一趟,再回去通知一聲。現在你和伯寧先吃飯吧。”

他肯定不會再調錦衣衛。那本就是丁管事搞的“驚喜”。而蔣太監那邊,他並不打算引入到商行中當背景。他一個讀書人,和太監一起做生意,會名聲盡毀。

蔣太監對他的“投資”:調錦衣衛幫忙,在二鍋頭剛起步時讓丁管事提供各種支持,要人給人,要錢給錢。這不僅僅是對他能力的考察,還是要回報的。

而回報,錢寧能看清的東西,蔣太監在爾虞我詐的宮中混的風聲水起的人會看不清?蔣太監根本不需要他在金錢上予以回報,而是要政治上的回饋。

另外,他決定明日啓程去青龍鎮。原因並非董朗所想的:重視此事。而是,昨天丁管事帶着蔣府的二管家來,請他最近在青龍鎮中待着,等待貴人召見。

張昭決定下來的事,幾人都不再說什麼。張泰平去鎮中買酒菜。爾後,董朗和陳康兩人到前廳中吃飯。

張昭在屋中獨處。他坐回到書桌邊,將婉兒給他的回信收起來,提筆羅列,推敲着。

貴人召見,能是哪個貴人?八成是劉公公!

他這十幾天中,除開讀書寫八股文,深夜裡對他未來的路,反覆的思考、揣摩。

時至今日,秀才的功名他已是十拿九穩。他傾向於和劉公公接觸的路線,說的直白些,他是想要像歷史中錢寧那樣,藉助劉瑾的力量發展,然後在其倒臺前下船!

但是,這條路必定會充滿着艱難險阻。屬於走鋼絲。

他現在逐步適應明朝的世情。既然都是走鋼絲,他完全可以有更大膽的想法:爲什麼不通過劉瑾去接觸正德皇帝呢?以正德皇帝講義氣的性格,他在明朝的安全,肯定沒有問題。

其實,封建主義朝代,和誰接觸,都不如直接和皇權接觸啊!

但是,首先,明朝不同於其他朝代,明中期文官集團的力量空前強大。不經科舉,就不是正途出身。

成化天子直接封的官,被文官集團認定爲傳奉官,到弘治朝立即反攻倒算。因此,皇帝金口玉言走中旨直接冊封的文官,在朝堂上基本沒有用。文官集團不會認賬。

所以,他穿越來的第一選擇就是走文官路線。當然,殘酷的現實教育他此路不通。

其次,他接觸不到弘治皇帝或者正德。

弘治皇帝且不說。朱厚照現在是太子。這是他隨便能接觸得到嗎?真以爲像網文裡寫的,大街上隨便逛逛,都遇到太子?

但是,現在有一條可行的路擺在他面前。當然,這條路潛在的隱患不是沒有的。正德皇帝短命,且無子。

張昭在書桌前,深深的思索着他未來的道路。窗外,秋風掠過樹梢。

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順第一章 難題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兩百三十四章 集體婚禮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兩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詐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七百三十章 點燃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國子監改革(下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七百二十二章 安排妥當第六百二十九章 張泰平的苦悶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閒生活(下)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二十三章 青龍鎮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兩百四十八章 憑弔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兩百三十章 命運改變(諸位書友中秋節快樂)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崢嶸(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開平中屯衛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陳康的想法第七百一十七章 變故起第兩百二十章 與子同袍(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八十二章 初見太子(上)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四百四十章 勝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兩百七十七章 休閒數日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爲公馬文升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風邪氣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執法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軍縱橫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八十一章 局破第十九章 解決、新的問題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十三章 宮中太監(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爭的氛圍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五百五十九章 瀋陽城中(下)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六百五十五章 軍方第一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