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一生所做的荒唐事,數不勝數。張昭這穿越客是見怪不怪。

張昭琢磨了一下,問谷大用,“新軍營這樣的純火器軍隊足以吊打韃靼人,爲何太子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新軍營的排槍擊斃戰術,強調的是紀律。注重整體的協作作戰。個人的武勇被無限縮小。朱厚照怎麼還有追求單兵強大的想法?

谷大用還沒有來得及回答,旁邊陪着的張永道:“小爺說火器軍隊消耗太大。需要時間積累財富。他不想等。”

張昭哭笑不得。

果然是叛逆期的小朋友啊。什麼事情都要對着來幹。

他確實和朱厚照說過,以明朝當前的國力根本無法滅掉韃靼。新軍營現在出塞,打贏一兩次大戰,於整體戰局而言根本沒用。太宗皇帝把草原諸部按在地上摩擦了一回又一回,結果如何?

他孫子宣德皇帝把大同府外的東勝衛放棄掉。河套淪爲牧場。東勝城都已經是土默特部的駐地。

英宗皇帝搞出個土木堡之變,也先都打到京城來。要不是明王朝出了一個於少保。大明就亡了。

別以爲一個新生的、才享國幾十年的王朝就不會滅亡。翻翻史書,這種事還真不少見。

明朝要是失去燕雲十六州,接下來什麼局面看看宋朝就知道。

所以,張昭現在並不追求出塞。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換言之,沒有好處的戰爭,打起來幹什麼?

他而更願意讓韃靼人作爲外在的壓力,督促明朝內部的改革。當然,戶部現在確實沒錢,並不足以支撐他率軍出塞作戰。

弘治十三年平江伯陳銳率大軍支援大同,以及弘治十四年保國公朱暉率軍支援三邊,並搜套,耗盡朝廷的倉儲。

但是,上述理由並不能成爲增強單兵戰力的支撐吧?

國庫積累財富慢,增強全民體質這個工程就不慢嗎?這都到了醫學、保健、營養學的範疇了。

張永看得出來張昭對這個觀點不以爲然。但他其實覺得小爺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只是,箇中緣由以他的見識,還無法表達出來。

張昭這邊閒話幾句,朱厚照就已經和王華請假出來,興沖沖的道:“張昭,走,走。本宮帶你去我的地方。我都等你好幾天。”

張昭衝文華殿內收拾講義的王華遙遙的拱拱手。經歷和韃靼使團談判後,他現在和王華關係不錯。

王華苦笑着回一禮,他算是被太子請假最多的“老師”。

張昭笑一笑,跟着朱厚照往宮內走去。

歷史上王華最高成就是南京吏部尚書。大明的詞臣們,並非個個都能榮登宰輔之位。像王華的升遷路線,就是最典型的“失敗者”路線。

先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升遷,積攢資歷後升任禮部或者吏部侍郎。到這時基本是人生的餘暉,在金陵當一任尚書,基本就是最好的結局。

但,這是一次有他的助力,王華的仕途肯定不止於此。

不知道將王華送到朝堂重臣行列,對王陽明有沒有影響?這和楊慎一樣,沒有正德年間被貶貴州龍場悟道,心學還會出現嗎?

這難道是穿越者都有的煩惱?

朱厚照帶着張昭、劉瑾、谷大用、張永等人一起前往宮內而去,先到奉先殿前的便殿,繼而折向東,穿過宮門,就是一大片空地。這裡常常被充作足球場。

而足球場的北端,靠近後宮處,興建起一座殿宇。這是弘治皇帝爲朱厚照修建的宮殿,暫作東宮。

明代的紫禁城,裡面的宮廷建築遠遠沒有填充滿。而且,在弘治年間清寧宮就在文淵閣後,這裡住着肅孝周太后。日後,這裡會當做太子的居所。

目前,太子住在哪座宮殿中完全隨皇帝和皇后安排。所在殿宇,一般會以東宮代稱。

朱厚照招待着張昭在暖閣中喝茶,說起被弘治皇帝痛揍的事,道:“張昭,你說父皇是不是有錯?趙武靈王可以胡服騎射,本宮爲何不可?”

張昭心道:你要是我兒子,我也要揍你。哪有一國太子穿胡服的?這不是胡鬧嗎?還有沒有點文化自信?

張昭沒有附和朱厚照,而是微微一笑“殿下,隨着科技的進步,騎兵遲早要被淘汰的。日後是大航海的時代。其實去年的韋州大戰,新軍衛的排槍戰術,就已經證明屬於騎兵的時代已經過去。”

朱厚照興奮的情緒一下子僵住。他知道張昭說的是對的。但是,十二歲的少年,對於戰馬的喜愛,那是發自內心的。

這就和後世的男人都愛車一樣。這個時代的豪車,就是價值千金的寶馬。

侍奉在旁邊的劉瑾心裡一動。呵呵,張昭有點飄了。連小爺的話都敢直接反駁。

未來的八虎之一馬永成,站在暖閣的多寶閣邊,樂呵呵的和劉瑾對視一眼。兩人想法相同。

張昭並沒有停頓,繼續道:“殿下,你想通過模仿韃靼人的飲食來增強百姓的體質,這是對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朱厚照又給張昭誇一句,情緒變好一些但還有點彆扭,出於對張昭的信任,道:“什麼原因?”

張昭解釋道:“殿下,人體需要攝入大量的肉類纔可以健壯起來。這個肉類包括:牛肉、羊肉,雞鴨鵝,魚肉,豬肉。殿下,你想通過吃牛肉、羊肉來示範,帶動天下百姓吃肉,對嗎?”

老朱家的皇帝,對豬肉這個詞,其實都有點敏感。像朱厚照登基後還一度下旨,不準吃豬肉。但最終迫於祭祀要用,民間要吃,他不得不自己打臉。

張昭在朱厚照還小時,就時常在他面前說,朱厚照早就聽習慣。這算是張昭帶來的一點改變吧。

朱厚照連連點頭,果然還是張昭理解他,道:“是。就是這樣。”

張昭笑笑,“殿下,你在我府裡去過,那羊肉湯滋味可好?所以,百姓不是不想羊肉,而是吃不起。這次朝廷和韃靼使臣達成互市貿易,草原的牛羊會大量的進入中原。價格實惠。

殿下的思路是對的,只是做法上有點小問題。殿下爲何不在報紙上呼籲、推薦百姓們多吃肉食呢?當然,殿下先要徵得聖上的同意。我想聖上會同意的。”

朱厚照給張昭說的眼中燃起亮光。這個辦法他怎麼沒想到呢?現在可不比以前,他在報紙上實名發表文章,必定會引起天下的關注,推動此事。

“這事是本宮的錯。本宮等會就去向父皇請示。”

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三百九十章 張昭的聖恩第兩百五十三章 問君三語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十八章 進京第四百四十章 勝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進宮(上)第兩百九十章 激辯(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樓(中一)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勝之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書信,捲入其中第兩百五十一章 書信第六百三十二章 說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五百一十八章 誘敵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一百三十四章 誰比誰傻?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四百零九章 張昭的調整(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重臨小安鎮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兩百八十七章 推動工業之心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鳴驚人(一)第六百五十六章 醫院探視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八十八章 丫鬟、詭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漣漪第三百二十二章 沉寂、選擇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論鹽商、鹽法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區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六百六十六章 聊什麼話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論報第四百三十七章 兩個翻盤點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爭的氛圍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五百一十三章 脫穎而出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瀋陽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賞、結束第五百六十三章 勝卻(上)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四十四章 收、小鎮。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六十五章 生員(五)-雨夜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章 考前準備(下)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六百五十五章 軍方第一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