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結束。

“好!”“好!”

起鬨的叫好聲,讓報社鎮這數百米長的街道兩旁正在吃早餐的人都注意那邊圍攏起來的人羣。

壽齡侯府的管家張二,和宮中來張太監,建昌伯張延齡帶着長隨擠開人羣,正好看到裡面的情形:

定國公府的世孫徐光祚一臉的無語,壽齡侯張鶴齡慷慨激昂、得意洋洋。新秦伯張昭皺着眉頭,神情冷峻。

張延齡從官道上下來,走這麼幾百米出一身汗,喊道:“大哥,姐姐派人出宮來傳口信。非要見到你。”

張鶴齡正處在“怒懟”張昭,心裡正爽的時刻,見弟弟來了,下意思的問道:“什麼事情?”

徐光祚站起來,驅趕圍觀的人羣,“都散了吧。宮裡的事你們也敢聽?”

圍觀的人羣頓時如同鳥獸般散去。皇宮中的事情確實是聽的越少越好。當然,八卦是人類的天性。不敢圍觀,不代表不想聽。不少人都豎着耳朵對着這邊。

張昭站在早點鋪子外的街道邊沿,聽張延齡的話,再看看宮中來的太監,心道:“這麼巧?”做個手勢,制止準備簇擁他離開的王武等親衛、長隨。

宮裡來的張太監有意替皇后娘娘揚名,也不迴避衆人,尖着嗓子道:“侯爺,皇后娘娘讓奴婢來穿口信:讓你今天到試行改革衛所司把贖買土地的銀子繳納,簽訂契約。”

張鶴齡一下子傻了。他剛剛說什麼來着?

“今天這事,張昭不給我一個說法,這贖買土地的銀子想都別想。我還要去宮中請天子主持公道。”

結果現在張皇后特意派人出來催促他在今天就要把銀子交到試行改革衛所司中。

這臉被打的!

徐光祚也是懵圈。我的聽力出現問題了嗎?一向毫無原則袒護弟弟的張皇后竟然派人特意要求張鶴齡去交銀子。這到哪裡說理去?

在這一瞬間,徐光祚意識到,他最後的“反抗”被粉碎了。孟先生給出的最後一條路也走不通。彷彿張昭就伸出一根手指頭,他竟完全不能抵擋。

張延齡看看失魂落魄的徐光祚,心道:“我們張府繳銀子和你什麼相干。你這是什麼表情?”再又看看一張臉漲的通紅有點惱羞成怒的大哥。

不怪大哥難受啊。他心裡也覺得肉疼。姐姐就是瞎整。五千兩銀子啊!憑什麼要給張昭收去!

張延齡來的晚,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大哥現在到底是什麼心情:丟臉丟到家。那刷刷的一道目光,簡直能讓他想找一個地縫鑽進去。

張鶴齡一字字的,咬牙切齒的回答道:“我知道了。”

張太監傳完口信,對張昭點頭,打個招呼。張昭回應之後,“呵呵”的笑兩聲,很痛快,說道:“我今日都會在試行改革衛所司裡等張侯爺。”

王武、丁贊等人可就沒有那麼多顧慮,直接“哈哈”的鬨笑起來。拿着早餐,跟着張昭往鎮外走去。

張鶴齡和徐光祚的長隨都是如鵪鶉一樣的縮着頭。這種場合,誰都怕被牽累啊!

張昭在試行改革衛所司裡處理着賬目,準備呈送給天子。

上午七點許,正常的京中衙門上班時間,王承裕帶着老僕準時抵達司中。

張昭和王承裕在公房裡喝茶,說起在報社鎮中的事。

王承裕坐在書桌裡面,欣慰的道:“子尚,事情還真叫你給辦成了啊!”

張昭站在書桌外,笑道:“終究還是天子有進取之心。”

王承裕對張昭不居功的態度很認可,帶着遐想的道:“京師這裡贖買銀子都交了。天津衛那裡自不必說。爭取在今年內把北直隸的衛所都給改掉。”

既然接手了這件事,革除天下衛所,爲大明的軍制改革奠定基礎。他此生能做成這點事於願足以。

張昭見王老大人幹勁十足,笑着道:“這要看老泰山的身體是否吃的消啊。”

張皇后下了口諭。壽齡候府不再是阻礙。試行改革衛所司在京中的工作就告一段落。

其實,張昭做廢除衛所這件事,就知道會有阻力。而具體跳出來是誰阻攔他則是未知。張鶴齡只是個表面旗杆人物,京中這段時間風波的幕後操縱是定國公府,徐光祚。

而此時,此事結束了。

出乎張昭的意料,先來繳納贖買土地銀子簽訂契約的,並非壽齡侯張鶴齡。反而是定國公府。只是代表者並非徐光祚,而是他的一個弟弟。

下午四點許,建昌伯張延齡代表張府來繳納銀子,簽訂契約。據說張鶴齡進宮找張皇后去了。

張昭拿到契約後,並沒有停留,把這段時間廢除衛所的成果帶上,徑直到宮中去見弘治皇帝。

五月底正值酷暑。弘治皇帝移駕西苑。一幫文臣武將們等着召見。張昭再一次插隊,被司禮太監蕭敬帶着到含元殿的偏殿中面聖。

弘治皇帝一身紅色的帝王常服龍袍,白胖胖的,正歪在鋪着竹蓆的塌椅中,手裡拿着消暑的糖水。兩個小太監正在幫他錘着腿和背。他接見大臣,要保持帝王威儀,需要挺胸收腹,坐的端端正正。長時間下來也累的夠嗆。此刻正在休息。

待張昭見禮後,弘治皇帝臉上帶着隨和的笑容,隨意的道:“張愛卿來了,不必拘禮。給他端一碗銀耳湯解渴。”

張昭明顯感覺到事情做成後,弘治皇帝對他態度更加親近。他這算是爲弘治皇帝分憂。天子只做了一個默認的姿態。剩下的事情他都做完。而且,又很漂亮的處理了張鶴齡、張皇后在此事上的問題。

“謝陛下!”

張昭喝一口冰糖銀耳湯,透心的涼爽,確實讓他冒着烈日步行進西苑的酷熱都消退大半。言簡意賅的彙報道:“陛下,微臣將賬冊都帶來,請陛下過目。”

這些銀子,戶部尚書侶鍾早早的就在朝堂上表態,這是戶部的銀子。

至於爲什麼張昭被論道報圍攻時,文官大佬不出頭。武勳集團內部的事情他們參合什麼?裡頭還夾雜着一批大宦官、皇親國戚。

弘治皇帝點點頭,並不看賬冊,讓蕭敬把賬冊收起來,道:“卿勤於王事,朕心甚慰啊!禮部那邊有消息傳來。樑學士出使韃靼,帶着韃靼小王子的使團,三日後即將抵達京師。和韃靼的談判,這件事由愛卿牽頭,和禮部一起去辦。”

提出和韃靼人互市的是張昭。而以張昭年齡、地位其實不應該由他負責此次談判。參與是肯定夠資格的。但主持日常的談判,還差點資格。

但是,弘治皇帝還是對張昭委以重任!

張昭道:“臣遵旨。”

第二章 刻不容緩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三十章 考前準備(下)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第二十三章 青龍鎮中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兩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當反派啊第七十章 生員(十)-攻守之勢異也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九十一章 帝與後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研(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中)第三百零四章 湯玄策的人生(下)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詐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七百三十四章 脫離劇本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兩百二十三章 與子同袍(下)-決戰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穩着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十六章 青龍鎮之行(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讓你傳個信第五百零一章 苦難結束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誰纔是傻逼?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兩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規劃第兩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六十章 壓制第一百章 反打臉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半一半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願效法前賢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來,潛憂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斬!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一百八十八章 進入戰區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二章 刻不容緩第四百章 抵達古北口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七百零六章 宮中(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三百九十八章 臣願效法前賢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七十八章 小安鎮日常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兩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完)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