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當反派啊

八月中秋節剛過,保大帥自紅城堡傳來命令:十八日,大會諸將於紅城堡中。

上午時分下着小雨,張昭在遊擊將軍府中打包着自己的行禮,準備前往100裡外的紅城堡。

八月八日,弘治皇帝的旨意抵達西北。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令保國公朱暉等人上報西北大戰的詳情。第二,令新軍衛、寧夏鎮、固原鎮在西北各地募兵。第三,繼續秋防。

同時,傳來的還有張昭被朝廷封爲新秦伯的消息。真正的冊封要等到大軍回京之後。

小雨滴答的落在窗欄邊。陳康幫張昭將行李拎到外面的馬車上,回來道:“少爺,平安這也太不務正業了。他昨晚都沒幫你整理行李嗎?照我說,你趕緊把王家六小姐給納了。好歹這幾個月身邊有人照顧你起居。”

張昭將行囊提在手裡,笑罵道:“扯淡。平安那小子回韋州見我第一句話就說想要讀書,我還能不放他不成?他最近跟着我那位老泰山學習經義。”

陳康十六歲的年紀,本來在軍中曬得黑瘦,這段時間在張昭身邊做文書又養白,而且個頭躥起來。穿着土布軍裝,精氣神十足。他和張昭一貫親近。見提起方珍,略微收斂笑意,輕聲提醒道:“

少爺,我可是聽到些消息。方老爺子說你斬首一萬四千餘級,掙得一個新秦伯,殺孽過重。他這是腐儒之見。而且,多半還是心裡不平衡說的牢騷話。但平安年紀還小,未必分的出來。”

這一聲“少爺”,比“新秦伯”更顯關係。

張昭微笑着抿抿嘴,道:“隨他去吧。等回京後,我給平安換一個老師。”

方珍畢竟是方晶的父親。他懶得去管此人。方珍因是兩榜進士,在他面前總有些傲氣。而明朝的制度,自伯爵起是超品。禮儀、待遇非文官所能比。

這也就是說,一個正六品前順天府通判可以在心裡鄙視正三品的衛指揮使。這很正常,明朝文貴武賤。但是要說鄙視一個伯爺,那是瞎扯。

所以,陳康說方珍心裡不平衡。翁婿間的地位已經是倒轉了個。老方即便不願晶兒給他做妾,那也無可更改。

張泰平有從文的意思,他當然要成全,畢竟是他的親隨。而且,他要對小黑胖子負責。

“走吧!”

張昭帶着陳康往外走,吩咐道:“你就不陪我去紅城堡了。你和方貫去負責募兵。這一次要把三個團都補充齊,另外騎兵連,警衛連,輜重營,都要建起來。”

陳康冷不丁給張昭下這麼個命令,這是讓他重新去帶兵啊,頓時喜的挺起胸膛,擡手敬禮,大聲道:“是,少爺。”

張昭笑笑,擡手回一禮,將手裡的行李遞給王武,坐進馬車中,出遊擊將軍府往紅城堡進發。

王武帶着親衛們騎馬護衛着。

小雨淅瀝。張昭坐在馬車中,一邊思考着給朝廷發去的奏章,即他數天前給史總督提出來建議,包括兩條:第一,邊軍執行輪換、退役制度。第二,預備役制度修補,將訓練放在邊軍中。

這兩件事,不是說奏章發出去,或者他給史琳提一提,就把問題解決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這裡面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思考。

而他的腦海中,很詭異的閃過陳康剛說的話,其實如果王六小姐是王家的庶女,朝廷現在要授予他新秦伯的爵位,他娶之爲妾室,基本沒什麼阻力。

然而,王六小姐是嫡女。而且還是王恕最疼愛的孫女。

“嗨,我在想什麼?”

張昭搖搖頭,將思緒拉回到正事上。

張昭在十八日當天抵達紅城堡(後世的同心縣)。

所謂紅城堡,其實是清水河畔、崇山峻嶺中的一處平原地帶,這裡不僅有內長城,還有其他的堡寨作爲附屬的衛星城。

四萬京營大軍都駐紮在這附近的城堡中。

在韃子退兵後,地處交通要道的紅城堡很快就變得繁華、熱鬧。商旅往來,百姓回鄉。附近的鄉里中人煙漸漸稠密。

張昭在五十名親衛的簇擁下進城。騎在一匹黃驃馬中的王武絡腮短鬚,身材高大,穿着土布軍裝,繫着腰帶,顯得頗爲雄偉。引得城中的軍民紛紛高呼。

“張將軍威武!”

“新軍衛威武!”

王武在馬上給搞的手忙腳亂,迴應不是,不迴應也不是。張昭坐在馬車裡微微一笑,也不露面給他解圍。一路前行半里,抵達城中的官衙。張昭到大堂中參加軍議。

之前七月份,誓師搜套時,張昭來過紅城堡一趟。這是他第二次來這裡。

大堂中依舊是常見的將軍府格局。掛着地圖,陳列着沙盤。已經先到的總兵、都督、太監們正在閒聊。文官們在另外一邊閒扯。今天是朱暉、苗逵、史琳召開的“秋防”軍議,要佈置接下來的防禦。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新軍衛還在西北,韃靼騎兵絕對不敢南下。但是天子的詔令下來,大家總要做做樣子的!

張昭剛進來,正在說話幾十名的文官、武將、太監瞬間變得安靜。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張昭身上,帶着各種各樣的意味:探詢、驚訝、讚賞、討好…等等,不一而足。

前不久剛去過韋州城的奮武營都督(正一品)周豫看着走進來的張昭,很普通的一個畫面,結果被衆人搞的好像是大人物出場。

“唉…”

周豫倒沒有覺得自己這幫人沒見識。要說伯爵,他們京營難道沒講過嗎?多了去。而西北這邊的文武官員,前幾年不是威寧伯爲三邊總制嗎?

但是,十八歲的伯爺啊!以戰功封侯啊!而且,在未來的幾十年他們這些人大半都將要在他手底下混。

保國公斬首三級,張昭斬首一萬四千餘。高下立判。而且封爵之後,張昭就具備佩總兵官大印的資格,日後只要有戰事,弘治皇帝一定會委任張昭爲主帥。

一名太監作揖行禮,道:“見過新秦伯!”

他這一帶頭,大半的武將和太監們都向張昭行禮。西北的文臣們固然是心裡不爽。比如延綏巡撫陳壽。但他們還是都站起來。誰犯得着爲點小事得罪張昭啊?

張昭一陣無語。這位公公你真是秀啊。你行禮沒錯,卻把我架在火上烤。他並沒有什麼飛揚跋扈,小人得志的想法。網文看多了,都知道低調發展才是王道。

太秀的,基本都要出事。結果,他現在很像個大反派。

其實,主要還是因爲之前他態度強硬的拒絕了所有同僚分軍功的行爲,基本上把人都得罪光。所以,纔會給人這種感覺。

恰恰這時,保國公朱暉、監軍苗逵、三邊總督史琳從大堂後轉出來。領頭的朱暉見到這一幕,臉黑的像鍋底。勞資還是三軍統帥吧?

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見妻妾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五百八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三百零九章 勾兌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八十二章 初見太子(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兩百八十七章 推動工業之心第四百零九章 張昭的調整(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關注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設想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個團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兩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議封爵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二十六章 考前準備(上)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二十九章 考前準備(中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勝之後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六百一十章 此事和你無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看他起高樓(完)第六百一十三章 等待吧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業不能丟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兩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險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兩百四十八章 憑弔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兩百九十九章 報名真理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訓兩個階段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四百三十章 我只是讓你傳個信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來的三件事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長寧伯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十九章 解決、新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研(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六百零四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一百三十章 軍中夜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兩百六十九章 將歸(上)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軍議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六百九十六章 風聲不對,擔憂第兩百六十七章 不待見(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騎兵將領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七章 劉大戶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國公府出手第四百四十章 勝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後日常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小號第六百二十六章 談一談的方式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