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

“錢寧”這個名字,相信任何稍微對明正德朝有了解的人都聽過。這是日後的錦衣衛指揮使,正德朝劉瑾劉公公之後的權臣,身入佞幸傳。

張昭陡然聽到這個名字,怎麼能不發愣呢?

自穿越以來,一個月的時間,他先和“立皇帝”劉公公照過面,現在又和錢寧認識,再差一個“江彬”,正德朝的三大反派boss,他就認識齊全了。

張昭心裡苦笑一聲。他這是什麼運氣?盡和歷史中最後倒臺的反派照面。反倒是文官中的大佬他一個都沒見過。他現在見過的最高階的文官就是徐縣令。

宛平縣縣令,正六品。

張昭收起心中的思緒,沒有流露出分毫,拱手道:“錢校尉客氣。我們這就走吧。”張昭還是個童生,被錢寧稱做秀才相公,這是很客氣的稱呼。

錢寧這個時候只是一個錦衣衛的小校尉,冒雨離京70里路來請,見張昭沒有推辭,反而一口答應下來,心裡對張昭印象很不錯,說道:“張相公,你稍等,我去僱輛馬車過來。”

張昭笑着點點頭,做個手勢,讓陳康跟着錢寧去。

張昭在傍晚時離開明理書院。帶着寒意的小雨中,餘冠和兩名好友到客滿樓中吃飯。

因爲下雨,客滿樓中的生意清淡。三人在一樓臨窗的位置坐下,要了酒菜、麪條,邊吃邊聊着。

順天府院試的時間還沒定下來,但大家心裡都清楚,按照歷年來的慣例應該快要宣佈。今年可能會在九月份。提學大宗師一般會提前一個月宣佈,方便士子們報考。

劉同學吃着烤鴨,笑道:“院試在即,書院的氣氛都變了。現在是七月底都還沒消息,今年的順天府院試弄不好大宗師會安排到十月份去。聽說大宗師目前還在河間府。”

餘冠今年十八歲,穿着素白的文士長衫,皮膚白皙,面若冠玉,一派玉面郎君的範兒。這時,冷傲的道:“書院裡的那些人是瞎緊張。不管幾月份開考,能參加考試的不就我們幾人?夫子說,我們這八個人,沒有一個人的時文水平是能中生員的。”

王同學喟然的嘆道:“要是能押中題目就好啊。我前些天去城中,聽小道消息說大宗師年老將離任,可能會在今年的院試中賣生員名額撈一筆。”

餘冠冷峻的道:“劉兄,哪年考試前沒有小道消息。我們去年下場時北城那裡不也是謠言漫天飛。再說,就算是真的。大宗師多少銀子賣一個名額?至少一百兩銀子!”

他們要是有這家底,那裡還會在明理書院中就讀?

劉同學道:“元甫說的有道理。我們還是說點高興的事。喏,張昭那小子重新回來讀書,你們夫子怎麼會收留他?再一個,你們猜我最近聽到什麼傳聞?他勾結錦衣衛將鄉中的一個良善大戶給送進詔獄裡去,鬧得沸沸揚揚。”

王同學嘿嘿一笑道:“那他的名聲要完蛋了咯。讀書人和錦衣衛牽扯在一起。士林能容他?”

餘冠點點頭,道:“夫子收留他的事情我知道點內幕。他前幾天去徐郎中府上拜訪過。他和錦衣衛勾結的事,我們用不着當面去質問他。把這事傳開就好。”

他給張昭連抽幾次耳光,吃一塹長一智。外加二叔的叮囑,他不會再正面和張昭起衝突。但是,傳播點消息還不簡單?

劉、王兩人笑呵呵的應下來。

秋雨連綿。傍晚時,天地間灰濛濛的一片。兩輛馬車行駛在泥濘的官道上。

張昭讓陳康僱了兩輛馬車,在客滿樓裡買了燒雞、熱酒、饅頭在路上吃飯。

張昭和長隨陳康坐一輛馬車,另一輛馬車則歸錢寧。這比他在冷雨中騎馬奔馳要舒服的多。

馬車中,陳康坐在一旁,保持着安靜。十四歲的少年很機靈,他一看就知道張昭在思考。

張昭則是偶爾掀開車簾,看看外面的雨勢,手指輕輕的敲着車中塌椅,沉思着。

他到青龍鎮中讀書已經四五天。雖然讀書讀的很苦悶、吃力,看不到考中生員的希望,但終究是在做正事!

七天前,他請丁管事幫忙,最後錦衣衛將劉大戶、方差役帶走。這件事如何收尾,丁管事和錦衣衛校尉都說由他決定。他根本不信。牟指揮使“口碑”再好,敲詐勒索是錦衣衛的基操。但現在胡小旗卻派人來請他。

事情發生變化。張昭在推敲這件事。

正常來說,一個童生捲入和錦衣衛相關的案件中,怎麼看都有點飄。不過,蔣太監的二管家打的招呼,若是隻涉及到管十個人的小旗這個層面,其實也還好。

那麼,劉大戶這事怎麼收尾呢?他四天前還和董朗聊過。要錦衣衛趕緊放人回去,把輿論平息。但是,得保證劉大戶這兩個混賬感到畏懼、不鬧騰。

這是他所思考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問題,他在琢磨錢寧這個人。

明史中記載:錢寧早年的事蹟不詳,被成化年間的大太監錢能收爲養子。弘治末年,錢能去世。錢寧得任錦衣衛百戶。然後,就是正德朝依附於劉瑾,得寵於正德皇帝后,各種作。

張昭的明史就是個網文水平。他對這些都不大清楚。但他看得出來將來的反派大boss錢寧,此時的境況並不大好。秋雨時節,騎馬70裡來找他。這怕是被排擠的吧?

他有沒有操作的空間?

夜間時分,張昭和錢寧抵達京師南面。嘉靖年間,崇文門外匯聚南北貨物,人口滋生,因而建南城。現在還是弘治十三年,崇文門外並沒城牆。

目的地是宣北坊中胡小旗所有的一處院落。錦衣衛們的衙門、南北鎮撫司當然在正陽門內。但各百戶、總旗、小旗點卯,則是各有“據點”。

張昭從馬車上下來,就見到小院中一箇中年矮胖的錦衣衛被人簇擁着,心裡頓時就有數,放下心來。這要是捅到錦衣衛千戶、百戶級別的層面,他就很危險。現在則沒有。

胡小旗當前一步,拱拱手,笑道:“張相公,請!”

張昭客氣的應一聲,走進花廳中。

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兩百五十二章 將軍白馬入三原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兩百三十章 命運改變(諸位書友中秋節快樂)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態(一)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三十八章 待日後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賞、結束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五百三十七章 齊聚阿城(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達薩爾滸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達薩爾滸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兩百四十章 月夜淺談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業不能丟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自的難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寬容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談一談的方式第四百六十章 視察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兩百六十六章 不待見(上)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開平見聞第兩百四十二章 張昭的建議(上)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三百六十四章 韃靼之地第兩百九十一章 激辯(三)第五章 酒樓(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斬!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老之語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禮(下)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諸國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畢業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兩百零二章 韃靼撤離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七百一十八章 京中轟動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