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

韋州城外點檢首級的“活動”很快結束。在初秋上午的豔陽天中,三邊總制史琳,保國公朱暉,監軍苗逵帶着衆人返回韋州城內,商議接下來的局勢。

三邊總制節制陝西和三邊的文武官員。不過因戰局初定,跟隨着總督史琳來韋州城的文官分別是平涼府、慶陽府的府縣官員。他們本來就在固原城中。

此時前來韋州的還有這片戰區內的各衛所的指揮使、各城池、堡壘的守將們。

保國公朱暉得知史琳抵達韋州,他帶着各營的都督、都指揮、監軍前來。留下都督劉寧指揮大軍經小鹽池城,往韋州而來。此時團營的武將們都親眼目睹韃靼首級。

文武官員們離開。計數的軍法官和小吏還得忍着石灰的味道繼續。他們需要統計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因爲按照明軍的規定,一顆韃靼首級值3兩銀子。(注1)

當然,最終下發的賞賜不可能有這麼多。

張昭站在原地,目送衆人進城。這倒並非張子尚是厚道人,知道保國公被打臉所以不在他面前晃。張昭是有事情要吩咐下屬們。

明朝到弘治朝是文貴武賤。但是國公、候、伯這些爵位都是超品,保國公和三邊總督史琳並列而行,地位相當。但這其實恰好說明武將的地位在下降。

明初時,文官們都是負責後勤,或者當顧問。怎麼可能堂而皇之的領軍?

而到明後期,情況更離譜。直接就是文臣負責軍事,總攬全局。其麾下的總兵們負責打仗。

林文寧站在張昭身邊,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看着蜿蜒的苦水河,吹着初秋的微風,感慨的道:“相公,這場行軍結束了!”

他們四月十一日從京師出發,歷時近三個月抵達寧夏鎮。於今天可以說行軍結束。因爲其標誌就是三邊總督史琳、總兵官朱暉、監軍苗逵見面。

張昭點點頭,“明日的軍議估計就要商量接下來怎麼做。”議程已經定下來:今晚犒賞三軍,明日議事。史總督自固原鎮而來,帶來大量的米麪、肉食、酒水。

說着,張昭對身邊摩拳擦掌、想要大幹一場的龐泰、李逍遙吩咐道:“你們兩個把近日軍中討論的題目傳達下去:如何在韋州這一帶和韃子作戰。”

新軍衛的慣例是要求士兵們對即將到來的戰役分組討論。這並非說張昭要採用他們的方案,而是要讓每個士兵都深刻的認識到戰役的目標。

京中的援軍抵達西北。對於新軍衛來說,接下來有兩件事值得期待:第一,朝廷的封賞。第二,如果保國公要搜套,新軍衛是否參加?

張昭這話的意思就是很明顯。

龐泰沉穩的應下來。李逍遙性子跳脫,叫道:“相公,咱們新軍衛斬首兩千餘。按照這個功勞算,朝廷得給你封侯。可是兄弟們的軍功還不夠啊!”

張昭沒理會李逍遙,吩咐龐大郎、王武兩人,“兄弟們今晚可以肆意放鬆。明日開始整訓。特別是秦兵團,要下功夫。另外,我昨日和史總督談過,咱們在被虜來的百姓中招募輔兵優先於軍屯。這事加快些。還要派出人手,前往固原、西安府一行大量的採購各種物資。這件事我回頭親自去做。”

衆人都一一應下來。

新軍衛於二十八日攻佔韋州,然後停留在此四日。接下來預估會在這裡駐防。張昭的意思是要在韋州整訓,進一步提高戰力。

新軍衛的衆人各自散去做事。

韋州城外營帳順着苦水河排開。韋州城方圓一里,設遊擊將軍駐防。新軍衛就有一千人,外加近五千百姓,根本就住不下。而因燧發槍兵的戰鬥陣型需要展開,張昭亦要將新軍衛擺在城外。

張泰平跟着張昭往城裡走。那幫文武官員在遊擊將軍府裡宴飲,張昭自然是要過去的。

這一路上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監軍張雄,穿着青布長衫,笑呵呵的落後張昭半步,道:“張大人,上午苗逵苗公公來找過我,希望我們新軍衛勻些首級給團營。”

他可不像其他的監軍,隱隱有凌駕於主將之上的態勢。張昭本來就頗得天子看重,再加上這兩千首級的大功,勢必要更上一層樓。真封侯不是不可能啊!

所以,他要把位置擺正。

張昭笑了笑,看着河邊的城池,說道:“那監軍怎麼答的?”

張雄親近的道:“嘿,咱們新軍衛兒郎打出的戰功,憑什麼要分給別人?咱家早就如實的將奏章給京中發去。”

張昭就笑起來。

張雄呵呵笑着,跟上張昭的步伐。氣氛融洽。

李逍遙在營地外和衆人分開,去找因功升爲騎兵連總旗的好友林同閒聊。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數日前他還陪着許哥緬懷死去的斥候隊的兄弟們。這幾日,內心裡那股悲傷變淡。但這不代表着他遺忘。所以,他想要上戰場殺韃子給兄弟們報仇。

他剛纔在張相公面前說要立軍功,只是爲照顧大家的情緒。現在是大戰之後,何必搞的氣氛悲切?

河邊的營地連綿,中午時炊煙裊裊。

在交通恢復後,像瑞昌號的王掌櫃等商旅早就啓程離開。剩下還在營地中都是無家可歸,等待救濟的百姓。其中不乏婦孺。昨日陝西布政司的官吏們抵達後,開始登記造冊,下發口糧、柴火等物資。所以纔有此時的生機勃勃。

林同正在河邊營地外的小坡處坐着發呆,接過李逍遙遞來的酒袋,咕咚灌一口,“韃子首級點的怎麼樣了?張相公決定咱們新軍衛接下來往哪裡打?”

李逍遙撿起鵝暖石往河裡丟,道:“打個屁哦。你想那好事?張相公準備讓我們在韋州整訓。”

林同知道李逍遙心裡的痛苦,拍拍他的肩膀。因爲,失去戰友更強烈的痛苦,他也嘗過。他的父母死在韃靼人手中,而且屍骨無存。

李逍遙喝着酒,道:“別安慰我了。你不是安慰人的料子。你們騎兵連現在就剩二十來人吧?相公的意思,將你們全部提一級,到秦兵團中擔任軍官。當然,整訓時的表現很重要,能者上庸者下。你去不去?”

李逍遙在張昭身邊當參謀,消息靈通。

林同還未回答,只見毗鄰河邊的一個小帳篷中,一名二十四五歲許的婦人往河邊走來。她穿着打補丁的粗布裙衫,盤起的秀髮上插着木釵。

黛眉杏眼,瓊鼻如玉。很漂亮的婦人,麗質難掩。身段豐腴,將長裙撐起來,曼妙多姿。

李逍遙眨眨眼睛。他大概認出來這美婦人是誰。正是當日他和林同在山坡出看到被韃子搶到帳篷的那名婦人。李逍遙還沒來得感慨,只見她徑直的往河中走去。

“我去。”

林同一骨碌跳起來,喊道:“聞娘子,你別尋短見。”那婦人卻恍若沒聽見。還往河裡走。林同快步衝過去,將要投河的美婦掙扎着給救出來。

聞娘子渾身是水,癱軟在河邊,嗚嗚的哭着,“奴家是不詳之人,小哥兒救我做什麼?”

林同扶着她的肩膀,咬牙怒道:“你信那些人的屁話?你受罪時他們沒一個救你。現在來扯閒話。他們就是想你死!你傻呀。你跟我走,到京城去。到一個誰也不認識你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聞娘子滿臉淚痕的看着眼前的青年,呆呆的。

李逍遙更是目瞪口呆,他剛纔還說林同這小子不會安慰人。瞧瞧。悄然起身離開。這種事就沒有必要看了。

他還是琢磨下明日軍議的事吧。保國公指不定要出幺蛾子。

第八十九章 誤入第兩百二十六章 與子同袍(八)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陽謀第五百四十二章 書信,捲入其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業不能丟第兩百二十三章 與子同袍(下)-決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議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論鹽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脫的朱厚照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四百二十章 憤恨、初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醫院探視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態(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國數學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兩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險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三十五章 新生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第七百三十章 點燃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六百五十二章 驚聞暗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爾哈部的抉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京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觀成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六十六章 生員(六)-局勢危急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一百五十六章 會操前(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五百零七章 劃地盤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論鹽第七百三十四章 脫離劇本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第七百四十章 美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兩百七十七章 休閒數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義之師?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兩百九十九章 報名真理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四百三十七章 兩個翻盤點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昭的想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順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們第兩百零三章 採購清單第五百零一章 苦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