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

大同城南,桑乾河河邊的新軍衛軍營,在五月初五的下午變得熱鬧起來。原因嘛,自然是大批的新兵進入到軍營中。

後勤部門已經忙的跳腳:安排營地,發軍服,腰牌,登記造冊等等。林文寧指揮着手下的軍法官、文吏們連軸轉。

大營門口,張昭看着亂糟糟、嘈雜的新兵們,臉上的笑容難掩。半個月的時間,就招募到一個團的新兵。證明這種徵兵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那麼,在抵達榆林後,他肯定還能再招募到一個團的新兵。三千多人的隊伍,一個老兵團,兩個團的新兵,這樣進入到三邊的戰場後,他心裡就有底!

張昭扭頭對陳康道:“哦?什麼好消息。”

陳康這大半個月在外面奔波,看起來更加的消瘦、黝黑,走到營門口的新兵中,喊出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帶到張昭面前,“他叫林同(第二卷末尾出現過)。渾源州人。去年十二月初,火篩部入侵大同,南掠百餘里,將他村裡的人屠殺一空。

他憤然去參軍。但是大同這裡半年都沒有仗打。大同巡撫正奉命修築邊牆,他在路上遇到我們,便跟着過來。他在少年時在山裡打獵爲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斥候。”

張昭看着眼前的青年,身材壯實,穿着破破爛爛的軍服,短眉毛,表情很平靜,只有眼睛中藏着無盡的悲傷和怒火。張昭問道:“你爲何要參加新軍衛?”

林同平靜的看着張昭,這名年輕的書生,看起來像營中的大官,但這和他有什麼關係?他賤命一條。皇帝站在他面前,他都不怕。道:“殺韃子,給我爹孃復仇。我要把火篩的人頭拿來祭奠我們村子的人。大同這裡的大官不敢打韃子。陳老弟說你們新軍衛去陝西殺韃子,所以我就來了。”

張昭聲音微微低沉的道:“好!等滅了火篩部,我允許你把他的人頭帶走。”

他從這青年的話語中聽出了仇恨。血海深仇!他感同身受。恥辱啊!這是明朝的恥辱!

林同回到新兵的隊伍中,等着排隊。

張昭拍拍陳康的肩膀,“伯寧,做的不錯。”一個優秀的斥候帶來的欣喜,被林同的經歷衝散不少。

他現在希望快點抵達榆林鎮,血債唯有血償!

招募新兵的工作,至此就算告一個段落。方法對路,接下來只需要認真執行就好。

而張昭所擔憂的斥候問題。有一批騎兵到位,還有一個優秀的斥候加入。再加上有騎兵經驗的百戶韓瓚。大致上把架構搭起來。

這些問題都解決。剩下的就是如何在行軍途中訓練新兵的問題。

張昭按照吳臣的建議,將新兵團留下來整訓。各徵兵小隊自然抽調半數的人作爲各級軍官和老兵充實到新兵團中。由吳臣帶着他麾下的模範排做教官。

張昭則是率新軍衛的主力和後軍一起前往寧武關和保國公朱暉的大軍匯合。

在朔州和寧武關,張昭匯合了許澴偉、李逍遙、方貫等人。方貫給了他一個驚喜,招募到200餘人。方貫衙役出身,混跡在底層,硬憑着一張嘴,招募到一批新兵。

按照明軍的規矩,招募新兵,要給安家銀三兩。方貫帶着的一個班,手裡根本沒有那麼多銀子。他純粹靠忽悠,把鄉中的青壯拉來。當然,這筆銀子新軍衛會補上。

再加上許澴偉帶回來的80人,正好將空餘的兵額補上。在大帳中軍議時都督張安的發難,張昭毫不客氣的將其堵回去。

新軍衛可以自行募兵是兵部給權力。他帶一千餘人士卒在指定時間內抵達寧武關,如何算逾期?

這邊張昭和張安理論時,滯留在大同鎮南桑水河畔的新兵團早就開始整訓。

騎兵連百戶韓瓚作爲新人,亦留下來參加整訓。新軍衛獨特的一面,在他面前展開。

首先,新軍入伍第一天是吃紅燒肉。管後勤的林文寧在新兵團這裡留了一個小隊、炊事班。正宗的紅燒肉,吃得不久前還在家種地過年都難得吃肉的新兵們滿足無比。

但是,接下來的上課時間,教的是《簡明軍律十八條》。那一條條的“斬”人的軍律,讓一幫新兵蛋子老老實實。而他這個老兵油子,一樣心絃緊繃。

他孃的,連賭錢、找女人都要管啊!他這是第二次軍法官講,但還是覺得滿腹惱騷。

第二,識字。

新軍衛的隊列訓練聞名京師。但這識字,確實是他從未見過的。該問國朝那支軍隊裡會叫小兵認字的?根本就沒有!

而新軍衛這裡,認字多的,被視作是一種榮耀,有獎勵。新軍衛並不要求士卒們能讀得懂儒家經典,但是常用字卻要求會寫,士卒們的畢業要求是至少能自己給家裡寫封八百字的家信。

小旗、總旗、百戶等將校的要求則更高。要求寫軍情彙報。不必用很華麗的辭藻,但得把情況說清楚。這需要常用一千多漢字。

韓瓚學的是頭大。因爲,他是百戶。不想被降職,那就得認真學。每天晚上,他都對這新軍衛裡有張昭親手編寫的教材聯繫。

第三,軍法官體系。

新軍衛的軍法官在每個連隊中都有。專門盯着士卒的思想工作。士卒的功勞、過錯都是由他記錄在案。力求不出錯。

韓瓚是覺得非常奇怪。因爲,通常情況軍中的文吏很容易被收買的。這導致底層的士卒很難出頭,功勞經常被冒領。升職的都是那些有跟腳的將校。

新軍衛這裡的職務似乎是憑着本事來升。

第四,開討論會。

隔幾天,新軍衛的各排各班都會在晚上睡覺前開討論會。這沒什麼出奇的。就當時兄弟們閒扯蛋唄。但是這內容有時候很高端。

譬如,韓瓚在拔營前的參加的一次討論會中,討論題目是:小王子、火篩諸部連結十萬人,如何大破之?這不應該是在中軍大帳中討論的嗎?

這種集思廣益的手段,往往還真有些好點子出來。然後,會被下發到全軍學習。

六月初,在大同整訓一個半月的新兵團開始拔營,全力以赴,向前追趕新軍衛的主力。

此時,張昭正跟着保國公朱暉的大軍,從太原鎮(寧武關)緩慢的抵達榆林鎮。500裡的行程,大軍硬是走了近一個月。按照每天40裡的正常行軍速度,最多半個月就該到的。

保國公朱暉在接近戰場後,終於開始拖延行軍,以求避戰。

怎麼避戰?很簡單,等蒙古人搶掠夠了,他們不就會返回河套嗎?拖時間就好。

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七百一十九章 如何掠奪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美麗的冬季(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軍衛抵達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東西是底線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裝逼不易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頓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誰纔是傻逼?第兩百六十三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三十章 考前準備(下)第兩百一十章 視死忽如歸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兩百二十章 與子同袍(中)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廠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開平中屯衛第六百九十七章 轉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完)-落幕。第七十三章 生員(十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五百二十三章 將軍百戰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頂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斬!第五百六十四章 勝卻(中)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決定第十八章 進京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來,潛憂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氣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三百二十九章 護膚品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略態勢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紅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兩百二十二章 與子同袍(四)-創造出的戰機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兩百一十九章 與子同袍(上)第八十二章 初見太子(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遙的淬鍊第兩百四十一章 贈君明珠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兩百五十六章 月夜來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樓(中一)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轉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臉第五百五十四章 學誰?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齊聚阿城(上)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