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個團

四月十一日,大軍從京師出發。四月二十一日抵達宣府鎮西。

在保國公朱暉率軍先行之後,張昭派信使和後軍的都指揮劉寧、御史王用聯繫上。在宣府西面的懷安衛停留五日,再於六日後抵達四百里外的大同鎮。

大同鎮是九邊重鎮,人口衆多,經濟繁華。有一件事大約可以說明大同鎮的繁華:大同的名妓在北地很有名氣,可與揚州瘦馬相當。

城中有藩王代王,亦有大同巡撫治理地方。

張昭行軍至此,朝廷早就行文至大同。張昭只需要和大同總兵府交接文書即可。

額外說一句,明朝的邊鎮軍事體系和京營、衛所都不相同。軍官的稱號各不相同。譬如大同,設總兵官一人,駐大同鎮城。左副總兵一人,分守參將九人,遊擊將軍二人,守備三十九人。

這套體系的是由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等職務構成。然而,各職務卻沒有品級,不固定人數。完全依賴於軍鎮下轄的城池的數量、大小。

和大同總兵府文書交接後,又給巡撫衙門送去文書,請求在大同鎮購買米麪、鹽等軍需。隨後,新軍衛八百餘人的主力駐紮在桑乾河岸。後軍的輜重隊伍陸續前來。

河邊連片的軍營中,夏日的暮色徐徐降臨。張昭打量着訓練回營的士卒們。

新軍衛的士卒體能超過團營一大截。張昭是掐着時間,落後保國公朱暉所率的大軍一天的行程抵達大同鎮。新軍衛在這裡將會有四天的時間休整,並訓練。

接下來是在半個月的時間裡趕到約兩百多裡的太原鎮。

太原鎮並非是太原城,而是指的偏頭關。從大同府沿着桑乾河,走應州、朔州、寧武、偏頭。

新軍衛並不需要前出偏頭關,到太原鎮的治所地。而是直接在寧武關交令。然後,可以經由神木到榆林鎮,行程約500裡。到了榆林鎮,基本就是算進入西北的戰場。

張昭緩緩的沿着河踱步,軍營中飄蕩着飯菜的香氣。晚風吹拂着他的衣衫,蒼茫的暮色籠罩着山巒。

“平安,有徵兵的小隊回來嗎?”

張泰平這幾天累的嗷嗷叫,他自帶了一匹蒙古矮馬,否則還要更慘。十一歲的年紀在軍中確實苦啊。駐營後,他撥了一個新兵來當勤務兵。可算是鬆口氣。

“少爺,哪有那麼快?咱們都是急行軍。一天有70里路。他們那些新招募來的菜鳥怎麼可能有這樣的速度?”

張昭失笑的點點頭。他有點急了。

這裡面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保國公朱暉必定會在抵達榆林鎮之後,將擔任前鋒的奮武營換下來,改派新軍衛擔任前鋒。

所以,他必須要在擔任全軍的先鋒時,招募到足夠的兵源。增加新軍衛的戰力。以確保在困境中有足夠的自保能力。

這並非是說招募來的新兵在兩三個月內的行程中就可以訓練成新軍衛會操時那樣的精銳,這不現實。但讓他們擔任輔兵,或者作爲預備兵源進行補充,這是可以的。

夜幕中,張昭沿河轉了轉,回營帳中去吃晚飯。他不知道的是,各個徵兵小隊正在不斷的向大同鎮匯聚。

如果能在地圖上標註,就會看到一個個的小紅點,正如同百川歸海般的順着鄉、縣中的道路、官道,往大同鎮聚攏而來。

十二天的時間過去,新軍衛的徵兵小隊們即將“滿載而歸”。

當日,徵兵的辦法是由陳康和許澴偉兩人提出來。所以,兩人各自帶着數十個以班爲單位的徵兵小隊在大同府的各縣、鄉中徵兵。許澴偉則是負責招募衛所兵。

當新軍衛的主力停留在原地五日時,他們已經在大同盆地中深入鄉縣中。

陳康並沒有將手下的徵兵小隊都帶在身邊,而是發散開。他帶着兩個班,共計24人,從蔚州向西,抵達靈丘縣。此時,他麾下已經招募到200人。

清晨時分,靈丘縣外的一處山坡上,陳康拿出地圖,看着四周的山巒,順口問道:“還有誰沒回信?咱們今日就要返回大同府。”

“去下面鄉里的方貫還沒給信。”

陳康道:“我們不能再等他了。讓他自行往下一個匯聚點寧武關而去。我們折返去大同。去叫弟兄們起來,開始趕路。”

“好。”

在陳康深入縣鄉招募士卒時,往北走的許澴偉去各衛所中招募的工作也進行的很順利。

五月初五,已經抵達大同左衛的許澴偉並不打算返回大同鎮。這是走冤枉路。而是帶着李逍遙和新招募的50人,前往平虎衛招募一波,再往新軍衛的必經之地朔州和主力匯合。

許澴偉騎在馬上,揹着燧發槍,一輪紅日正在徐徐的墜下。

李逍遙打馬追隨在他身邊,嘴裡叼着一個草根,道:“許哥,你說咱們這次是不是能勝過陳伯寧一頭?”

少年人,總有爭強好勝的心。

張昭麾下的心腹,正要細論起來就是兩個派系。一派就是王武他們這些在京城中從衛所裡招募來的兵。一派就是龐大郎一手調理從南口村帶來的家丁。

陳康作爲張昭的長隨,雖然是負責軍法、後勤,和林文寧混在一起,但自然的會被劃爲和龐大郎一系。

正所謂: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許澴偉笑着將馬背上的酒袋丟給李逍遙,“你小子別整天想這些沒用的,聽底下那些老兵扯淡。紮紮實實的學本事。咱們新軍衛內競爭是要的。但是要良性競爭。相公的脾氣,你不是不知道。”

“早就聽說大同是天下雄城,城內繁華無比。可惜咱們沒有機會去見一見啊。逍遙,等咱們從西北迴來,我帶你去大同城裡開開葷。指不定靠着賞賜,還能娶個漂亮的小娘子回去。”

李逍遙吐掉草根,喝着“二鍋頭”,那熟悉的、火辣辣的味道充斥在胸口,令他豪氣上涌,“哈哈。許哥,咱們說好的。”說着,夾着馬腹往前衝去。

有一種叫做建功立業的情懷在激盪着!

大同城外,駐營的第四日上午。

張昭看着河邊由王武、龐大郎訓練的士卒們。揹着手,思索着新軍衛騎兵連的建設。

如果他充當全軍的前鋒,斥候必不可少。否則,就算有燧發槍的戰術,來不及排成陣列,那也是白搭。

這時,張泰平急匆匆的跑過來,喜滋滋的道:“少爺,徵兵的小隊回來了。許百戶那邊的一個小隊,招募到30人。現在剛進軍營。怎麼安排?”

“就回了一支嗎?”張昭往大營門口走去。他派出了40個徵兵小隊。這樣算下,只能招募到一千新兵,這還遠遠不夠。

營地門口,招募新兵的小旗過來見禮。張昭誇了他幾句,打量着新兵們。服裝、行囊很雜亂,但看着精氣神還行。畢竟都是年輕的小夥子。

這時,營地門口又回來一支徵兵小隊,招募新兵40餘人,帶來的消息是:“張大人,許百戶說在朔州等咱們主力隊伍。他招募到五十名騎兵。”

張昭心中一喜,就這50名騎兵打底,他的偵查騎兵到是可以組建起來。

好像是約好了一樣,張昭營門口接着回營的徵兵小隊,往往是一支隊伍剛瞭解完徵兵的情況,就有另外一支徵兵小隊回來,帶回來的新兵都是三五十人不等。

在到下午三點左右時,統計招募到800餘人。這個人數偏低。看來出寧武關之後,還要再派出徵兵小隊。這數量還遠遠不夠的。他衛裡的名額還有4600人。這才只招募不到五分之一。

就在這時,營門前的道路盡頭忽而走來一羣士卒。等到營前,就見曬黑的陳康欣喜的上前來彙報,“少爺,我幸不辱命,招募到381名新兵。現帶回營中。”

“好。”

一個千戶的新兵有了!

陳康笑起來,安排着新兵入營,道:“少爺,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嚇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兩百七十五章 收穫、回府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七百章 局勢將往何方?第兩百六十三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二十三章 青龍鎮中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嚇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鍊(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干涉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鋒(六)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兩百四十二章 張昭的建議(上)第八十九章 誤入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兩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旁遇聖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看他起高樓(完)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實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將開業(求訂閱哦)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六百八十七章 要流血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九十一章 帝與後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圍、追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兩百四十六章 阻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三百九十章 張昭的聖恩第一百四十八章 臉被打的啪啪響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第三百二十九章 護膚品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六十四章 生員(四)-第二階段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四百六十章 視察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一千兩就得一千兩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鋒(六)第三百八十章 回京的任務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兩百八十八章 彈劾奏章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東西是底線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戰而滅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兩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設想第兩百六十九章 將歸(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相思千千縷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