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會操前(二)

正如奮武營都督周豫所想的:弘治十四年四月一日的會操,實際上是保國公想要看將新軍千戶所拉出溜溜,順便看看他們的“笑話”。

至於說各營想要在天子面前展示的心思,這是明擺着的事。

而軍中的將校們還需要注意:

把總等官和勳貴子弟們還需要關注一件事:各營的候、伯、都督都要考校騎射、韜略。都指揮、把總(千戶)、領隊等官要考騎射之術。這是早就傳出的消息。

考得不好的人,其結果不問自明。這是兵部、五軍都督府的“會考”。

周豫在會操前一天還有空來張昭這裡“刷臉”,自然是不擔心考試。看兵部下發的命令就知道:

十二團營的編制,各營的頭官分別是由侯爵、伯爵、都督來擔任,而靠真本事上來的武將其官職就是正二品的都督。

周豫屬於優等生。

而張昭是以文士領軍,他身上還掛着一個生員功名。當然是不用考騎射。

在張昭和周豫閒聊時,整個京營系統,五軍都督府的武勳們都在做準備。

城南的宣北坊中,保國公府。

保國公朱暉正在家中擦拭着一把鋼刀(明代有鍊鋼的能力)。他麾下的數十名親衛(家丁)們正在屋外的校場中打熬身體。爲明日的會操做準備。

親衛首領在屋裡侍奉着朱暉,笑着稟報道:“國公爺,新軍千戶所那邊的情況,屬下已經打聽清楚。他們這幾個月一直在練習隊列。明日旗鼓一動,他們就要露餡。”

朱暉早年跟隨父親征戰,弘治五年繼承爵位。去年帶着數萬大軍去大同府和蒙古人作戰。對軍中的事務非常熟悉,在天子面前談起來頭頭是道,深受天子器重。

這時,擡起頭,不屑的道:“打聽張昭的新軍幹什麼?他還真以爲軍中的事情是看幾本書就會的?哼,在東宮面前編排我。他練的花架子兵而已。明日我隨侍聖駕,有的是辦法檢驗他。”

親衛首領笑道:“國公爺說的是。倒是屬下多此一舉。”

三月三十日,駙馬都尉崔元依舊在宮中當值。他於弘治六年五月娶了永康公主(弘治皇帝的妹妹)。此時任勳衛散騎舍人的統領,在宮中當值,時常隨侍皇帝左右。

他是國子監生之子,識文斷字,又因喜好字畫,和弘治皇帝志趣相投。弘治皇帝喜歡畫畫。所以,深得皇帝信任。

中午時分,在皇城中吃過飯後,崔元和幾名親近的屬下往宮中而來。正好在西華門處遇到平江伯的兒子陳泰在被同僚取笑。

“陳幼平,我聽說你主動去找張昭,想要將妹妹嫁給他,結果還被他拒絕,你們府裡丟不丟人啊?”

“嗯。張昭只是個秀才、千戶。聽聞你妹妹生的明豔動人。張昭值得你家裡這樣下本錢去拉攏嗎?不是病急亂投醫吧?白白便宜那小子。”

“張昭驟然而起,得天子寵信。我等連門都沒摸到。大約是練兵練得好。不過,明日會操就會讓他現出原形。你家要下注,未免早了些。嘿嘿。”

陳泰二十出頭的年紀,給一幫同僚半是取笑半是奚落,心裡早就是一團火。若他父親沒有幹“蠢事”,這些人豈敢在他面前囂張?當日威寧伯去世,京中能統兵的武勳就是他父親!

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心裡有火也只能憋着。暗道:“你們這些煞筆!等張昭一飛沖天,有你們後悔的時候。”

他可是從妹妹那裡知道國泰商行給新軍輸送了多少銀子。有那麼多銀子,什麼兵練不出來?

崔元帶着人走過來,笑的很和熙,道:“都在說什麼,這麼熱鬧?”

“崔統領!”

“都尉大人!”

幾名勳貴子弟紛紛打着招呼。其中一人笑着將情況說一遍。這倒是讓崔元崔駙馬來了興趣,好奇的道:“怎麼?陳幼平你這麼看好張昭嗎?”

陳泰雖然年輕但並不傻。

勳衛散騎這邊都知道張昭來了之後,只到東宮當值,都沒來“孝敬”崔駙馬。這讓崔駙馬很不爽張昭。錢多錢少無所謂,關鍵是態度。你就是這樣目中無人的嗎?

陳泰懦懦的道:“都是家父的主意。”

崔元微微一笑,嘴角有一個不算明顯的嘲諷之色。平江伯陳銳在京中已經是個笑話。平江伯陳銳,喜歡飲涼酒。京師中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平江不飲熱酒,怕火篩。”

“陳伯爺想要起復,爲國家做事,心是好的。但陛下的諭旨,也是要遵從的。陳伯爺很看好張昭練的兵?”

崔元鄙視歸鄙視,心裡還是有數的。平江伯好歹上過戰場,他可是對兵事一竅不通,問問也是圖個心安。

陳泰道:“並沒有。是國泰商行的事情。我家商號買了不少玻璃。家父因而起意。”

崔元恍然的點點頭,心裡放下心,拍拍陳泰的肩膀,當先走進皇宮,去乾清宮中當值。

乾清宮中。東暖閣裡,陳設富麗堂皇,貴氣逼人。

弘治皇帝吃過午飯,正在喝茶聽曲子。司禮監太監陳寬、蕭敬隨侍在旁邊。

弘治皇帝聽着曲子,心裡卻想着陳寬剛剛彙報的事情。明日閱試諸將,他只是去校場中當個吉祥物。真正做事的是陳寬、馬文升、張懋三人。

“蕭敬,張昭的新軍千戶所準備的怎麼樣了?”弘治皇帝心念一轉,忽而問道。

蕭敬是默認的宮中和張昭的聯絡人。關於張昭的事情,弘治皇帝都是直接問他。陳寬倒是想努力把差事接過來,奈何當初張昭根本接他的暗示。

蕭敬微微佝僂着,這時躬身道:“皇爺,張昭說他都準備好了。就等着明日亮相爲皇爺掙面子。”

新軍千戶所是弘治皇帝的試驗品。蕭敬轉述張昭的話,張昭這麼說是沒錯的。若明日張昭出了紕漏,弘治皇帝臉上不好看。沒有識人之明嘛!

反之,那就是弘治皇帝眼光好。

弘治皇帝溫和笑一笑,道:“他倒是信心十足。也罷,朕等着。”

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研(下)第兩百零五章 拜訪王恕(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燧發槍試射第二十二章 鄉中事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兩百三十章 命運改變(諸位書友中秋節快樂)第三十七章 兩成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區劃第五章 酒樓(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醫院探視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頂第三百一十九章 結盟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樓(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乾清宮外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兩百五十三章 問君三語第一百七十七章 騎兵將領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種和軍制第六百八十章 謠言和衝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小號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場第兩百九十五章 京師半日(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潮漸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論報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五百二十八章 戰略態勢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閒生活(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六百九十九章 蕭敬教太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救治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軍方第一人第兩百五十六章 月夜來訪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遙的淬鍊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九章 簡單的幸福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美麗的冬季(上)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要離去(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臺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隔空對話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爲公馬文升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穩着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路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四百六十章 視察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閒生活(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怎麼談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詐第五百七十三章 終章(中)第八十一章 李東陽(下)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四十五章 爭搶(上)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穩着第兩百三十六章 武英殿中議封爵第一百二十章 妾名方晶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鎮雨後的茶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七百零八章 李夢陽讀報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戰將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鳴驚人(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