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東林黨(一)

時隔兩年,朱影龍踏上了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土地,他內心既感到激動又有一絲彷徨,現在的無錫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如果不是名滿天下的東林書院建在這裡,並且與明末的東林黨扯上關係,估計它還是運河沿岸的一個名不經傳的小縣城。

“夫君,我們來這麼個小縣城幹什麼?”徐如瑩坐在馬車上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朱影龍仔細的想了一下,這徐如瑩聰慧異常,跟在身邊一定會看出自己南下的目的,索性將告訴她一些內情,也好安住她的心,免得到時候惹出什麼麻煩,於是將自己此行的目的半真半假的說了出來,徐如瑩一開始也是深信不疑。

用暗影的聯絡方式,很快就找到了在無錫潛藏了近一個月的熊兆璉。

安頓好徐如瑩,朱影龍便迫不及待的將熊兆璉請到自己房間內密謀。

“這邊進展順利嗎?”朱影龍第一句就問道。

熊兆璉胸有成竹道:“王爺放心,末將已經將所有我們的目標人物全部監控。”

“你爹那邊呢?”朱影龍頓時心鬆了一塊道。

“我爹那邊也沒有問題,先前由於人手不夠,可能還沒有把握,不過現在爹帶人過來之後,應該沒有問題。”

朱影龍聽完點了點頭囑咐道:“緹騎現在被水師封江所阻,不過以東廠的能力,本王估計這一兩天就快到了,他們初來乍到,一定不熟悉情況,利於我們行動,但也不能大意,所有行動一定要快,知道嗎?”

“末將知道了,不過屬下有個疑問?”熊兆璉突然問道。

“說吧。”

“王爺爲何一定要讓這高攀龍落水而亡,怎麼死還不都一樣,服毒自殺豈不是更加省事?”熊兆璉質疑問道。

朱影龍頓時一愣,是呀,爲什麼非要落水而亡呢,難道非要跟歷史做的一模一樣不成,況且自己又不是要他真死,這真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腦筋一轉,想到了一個藉口道:“這次我們所救並非一人,如果都一個死法,恐怕會引起閹黨的懷疑,所以死法要五花八門才行,這樣閹黨就算想查也無從查起,況且他們本來就要這些人死,這些人死了他們還會關心他們的死因嗎?”

“原來是這樣,屬下明白了。”熊兆璉恍然大悟道,“不過屬下還有一事不明?”

“何事?”

“王爺,跟您一起來的那位徐如瑩姑娘,不知道屬下,屬下該怎麼稱呼?”熊兆璉臉憋的通紅,許久才問了出來。

朱影龍一下子被問的愣住了,想了一下道:“暫時就叫‘少夫人’吧。”

“是,王爺。”熊廷弼訕訕從朱影龍房間退了出去。

東林書院,是我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當時爲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號龜山)長期講學之地。後廢。“東林書院”名稱來歷與楊時遊廬山時所寫“東林道上閒步”這首詩有關。南宋時,邑人建楊時祠堂於此。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僧月秋潭於其上建東林庵。直至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僧人信諒又加重修,百餘年間,其地成爲僧區。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被罷黜里居的顧憲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葉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錢一本等人,爲繼承楊時講學遺志,共同倡導儀捐款重建興復,提出反對礦監稅使掠奪、減輕賦役負擔、發展東南地區經濟等主張。他們還主張開放言路、實行改良等鍼砭時政的意見,得到當時社會的廣泛支持,與鄒元標、李三才在北京的首善書院遙相呼應,互爲聲援,這才鼎定了東林黨人在明末的地位。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看着涇陽先生在東林書院留下的這副對聯,朱影龍心中起伏不定,顧憲成的確是明末十分有政治遠見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認識到貴族大地主對社會發展是一種極大的阻力,他出生商人世家,對社會經濟發展有着比較超前的認識,只不過可惜的是,他去世太早,有點生不逢時的意味。

“這位公子,你是來書院讀書吧,回去吧,這裡已經被朝廷下旨拆了,你還是到別的書院去吧!”一位老人突然出現在朱影龍身後緩緩道。

朱影龍轉過身去躬身施禮道:“這位老先生,在下並不是來書院讀書的,只是仰慕涇陽先生的風骨,路過無錫特來瞻仰一番的,只是不知道顧先生家在何處,所以只能來這裡來看一看。”

“老夫顧允成,這位公子您貴姓?”老人微微一笑問道。

“老先生可是涇陽先生弟弟顧允成先生?”朱影龍驚訝出聲道,他本來只是想來看看,根本就沒想到會在這已經成爲一堆廢墟中回遇到顧憲成的弟弟,一個年逾古稀的和藹的老人。

“公子也知道老夫的名字?”顧允成也頗爲驚訝的問道。

“涇陽先生修繕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天下皆知,與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允成先生等人講學其中,更是天下聞名,在下末學後進,對允成先生敬仰有加,您的大名焉能不知。”朱影龍對於這種在歷史著名的人物還是抱着非常恭敬的態度,他可不以爲自己借屍還魂來自幾百年後就比這些人高明多少,別的不說,就是幾十年的閱歷和沉澱他就比不了。

“公子,你不該來這裡的!”顧允成看着朱影龍真誠的眼神,突然長嘆一聲道。

“允成先生,這是爲何?”朱影龍佯裝不解道。

“公子你還是不要問了,快點離開吧,晚了就來不及了。”顧允成連連搖頭催促他離開,什麼也沒有說就這麼蹣跚着離開了。

“允成先生……”朱影龍本想喚住顧允成,可耳邊傳來的卻是:“公子還年輕,知道的越少越好,早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吧……”

是呀,如今的無錫已經是是非之地了,東林書院已毀,閹黨對東林黨第二次殘酷清洗已經展開,依附閹黨的齊楚浙黨又造天鑑副錄,加東林以惡名,並列黨人榜於全國,每榜少則百人,多至五百餘人,凡列名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奪,朝中良善之臣爲之一空。

顧允成先生勸他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的話還在耳邊響起,朱影龍自己卻陷入了一個思想的枷鎖,自己需不需要藉助東林黨的力量來成事呢?東林黨中多是士大夫出身,他們也是一個利益羣體,他們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不像白蓮教,這些人是有思想的,有原則的,不會盲從,自己救下這些東林黨人會不會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呢?自己有沒有能力駕馭這些人呢,朱影龍在確立自己在這個時空的奮鬥目標以來首次對自己能力產生了懷疑,畢竟自己在那個時空只是很普通的一個人而已。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章 三問(一)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10章 戰局(一)第6章 一統天下(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4章 兄弟反目(三)第3章 兩淮鹽商(五)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8章 英雄所見(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4章 大婚第11章 寧遠(一)第8章 遭遇一戰(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一)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10章 如瑩分娩(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6章 平倭方略(三)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8章 卓巴歸心(二)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1章 三問(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3章 故人(二)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6章 一統天下(一)第1章 鐵口斷宋(三)第5章 血戰長江(三)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10章 秦淮(一)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9章 微服南巡(九)第10章 梟雄遲暮(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五)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9章 海蘭珠(二)第4章 原來是你(四)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10章 戰局(一)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4章 再次和談(二)第1章 武昌戰役(一)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1章 赴遼(二)第5章 歸順(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11章 促膝長談(二)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10章 麻家覆滅(一)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5章 選秀危機(一)第10章 誤入第11章 周王(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三)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11章 張嫣第3章 聖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