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土地法(一)

當多爾袞睜開眼睛已經是他昏倒後五天以後的事情了。

“你醒了?”出現在多爾袞眼前的是一位滿臉皺紋,卻是笑容滿面的銀髮老婦人,可以看得出,老婦人的眼神之中的笑意完全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老人家,這裡是什麼地方?”多爾袞感覺到身體一陣虛弱,似乎一點力氣都沒有。

“來,小夥子,先喝點粥吧,你已經昏迷了五天沒有吃東西了。”老婦人端着一碗冒着絲絲熱氣的稀粥道。

在老婦人的幫助下,多爾袞喝下了大半碗稀粥,也恢復了些許力氣,起碼說話的時候有力了許多。

“老人家是您救了我吧?”多爾袞感激的問道。

“不是,我一個老婆子那背的動你一個大小夥子。”老婦人一邊收拾一邊回答道,“救你的是我那老頭子,出去採藥了。”

看老婦人的手腳十分麻利,多爾袞不禁有些感嘆,要是等自己到了這個年紀,恐怕還不如這老婦人。

“老人家今年多大了?”多爾袞躺在牀上無事,便想着瞭解一下救下自己這一對老夫婦,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的報答這兩位老人家。

“小夥子,老婆子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呢?”老婦人沒有回答,反而問起多爾袞的情況來。

“我叫朵爾。”多爾袞腦中急智,忙給自己取了一個化名,雖然人家救了自己,但自己的身份實在敏感,更加不知道自己如今身在何處,自然不敢將自己的真名直言相告了。

“你是蒙古人吧?”老婦人問道。

“是,是呀。”多爾袞忙點頭道。

“當兵的?”

“老人家怎麼知道?”多爾袞一驚,旋即馬上明白過來,自己身上早已換上了一身乾淨的粗布衣,隨身的武器鎧甲還有能證明自己身份的印鑑都不在了。

“小夥子你放心好了,這裡是賀蘭山脈,別說你一個人躲在這裡,就是十萬大軍也藏的住。”老婦人看多爾袞臉色變化,便以爲他擔心自己行藏暴露。

“賀蘭山脈?”多爾袞喃喃自語了一下,心中不僅暗暗悽苦,自己居然跑到了數千裡外的賀蘭山脈,這正是天意弄人。

“朵爾,你不知道你在那個小湖泊喝的下水是有毒的嗎?”老婦人疑問道,如果是附近的蒙古人沒有人不知道荒漠之中有些湖泊的水是不能隨便喝的,喝了輕則上吐下瀉,重則立刻斃命,有經驗的蒙古人是可以辨認出來的,當然她心裡想的這個附近可不是一般的近了。

多爾袞面帶苦澀的笑容道:“我不知道,我是從東面一路逃過來,當時一看到水,就什麼都顧不上了。”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會喝了一肚子的毒水,還好我家老頭子正好採藥經過那兒,不然那湖邊又多了一具枯骨了。”老婦人轉動自己手中的紗車,搖頭長嘆一聲道。

這時候院子裡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想來是那位救了自己的老大爺,老婦人的丈夫回來了。

果然,一位精神矍鑠,雙鬢花白的老人家揹着一個藥簍,手裡還拿着一把藥鋤走進屋來。

老人看到半依靠在牀上,臉色還顯的蒼白的多爾袞,轉身放下藥簍,嘿嘿一笑道:“醒了。”

多爾袞忙感激的看着老人道:“多謝老人家救命之恩,朵爾日後一定會報答您和老夫人的恩情。”

“報答就不必了,這是你命大,要是我晚遇到一會兒,我就是想救也救不了你了。”老人朝他擺了擺手道。

“不管怎麼說,老人家的救命之恩,朵爾永生難忘。”多爾袞誠摯的道。

“聽你的口音好像不是我們這邊的人?”老人疑惑的問道。

“老人家心細如髮,我雖然也是蒙古人但是從東面逃亡過來的。”多爾袞忙道,雖然在他是金人,但血液裡也有蒙古人血統,說是蒙古人也沒什麼不對。

“上回我去集市上賣藥材,聽說東面又打仗了,死了好多人。”老人家自言自語道,顯然是相信了多爾袞的說辭。

“你是蒙古哪一部的?”老人家突然問道。

“是……”多爾袞隨口說了一個部落名稱。

“看你的樣子似乎不像是一般的士兵?”

“我是一名百夫長。”多爾袞忙解釋道。

“難怪,雖然你外面的衣服是普通蒙古士兵的裝束,但裡面的內衣卻不是一般士兵能擁有的,起碼也是個軍官纔是。”老人開心的笑了起來,似乎對自己的眼力和智慧很是滿意。

人老成精,沒有人會懷疑這句話,眼前這位老人家雖然看起來只是一位採藥的老人,可能說不定就是隱藏在民間的隱士之流,這種人通常都是學富五車,洞察世情之輩。

“我叫諸葛清,這是我的老伴,你可以叫她諸葛大娘,我們兩個爲避天災人禍,舉家遷到這裡已經二十餘年了,平日裡我就上山打打獵,采采藥什麼的,你大娘呢在家紡紗織布,山裡人靠山吃山,日子雖然清苦,倒也過的去,這一次要不是我去尋找一味只生長在荒漠中的特殊藥草,也未必會遇到並救下你!”老人一邊說,一邊打水洗去臉上的灰塵道。

多爾袞聽了之後暗自慶幸,自己這條命算是撿回來的,完全是天意,不過諸葛清的救命之恩還是要報答的,如果不是他,就算天意讓諸葛清遇到喝下毒水的他,但救與不救決定權還在人家手裡,所以儘管是天意,但救命之恩卻是實實在在的。

“小夥子?”

“大爺,我叫朵爾。”

“朵爾呀,你體內的毒水的毒我已經替你清除掉了,只是身體還有些虛弱,修養一陣子就好了。”諸葛清笑道。

“大爺,朵爾有個疑問,怎麼那個小湖泊裡的水就是有毒的呢?”多爾袞求教道。

諸葛清呵呵一笑,解釋道:“你這是第一到荒漠吧?”

多爾袞點了點頭。

“荒漠缺水,但並不說沒水,其實荒漠裡還是有不少河流湖泊的,一般活水,也就是流淌的水是沒有毒的,但也有少數例外的,而有毒的水源一般都是死水,你遇到的哪個小湖泊就是死水,這種小湖泊一般是有荒漠中降雨形成的,後來漸漸的變成一個個湖泊,至於水爲什麼會變的有毒,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爲土質,有的是因爲荒漠中有劇毒的動物死在湖泊中,進而形成有毒的毒水,有的毒水湖泊周圍是寸草不生,水質黝黑,這就可以立即判斷,這可能就是毒水,人畜喝了必死,而你遇到的雖然也屬於毒水湖泊,但並不是那種喝了之後立刻就會致人死命的那種,通常這種湖泊周圍都有可以抑制和解讀的草藥,當然如果沒有經驗,稀裡糊塗的全吃下去可能會死的更快,而你遇到的那個湖泊我曾經去過,因此知道解救你的辦法,不然就算髮現了你,我也是無能爲力的。”諸葛清一一解釋道。

“原來這裡面還有這麼多學問,聽老丈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爾袞道。

諸葛清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朵爾,若你是一個普通的蒙古士兵的話,我說不定還會懷疑你的身份,你的漢話可是說的不必我們漢人差,而且剛纔你的樣子,老頭我幾乎以爲你是一位讀書人呢,看來你雖然是個百夫長,在你們哪一部的身份定然不低。”

“到讓老丈說着了,其實朵爾是臺吉之子,我父親自有仰慕漢人文化,因此給我請了幾個漢人老師,教習漢語,這一次金人大兵壓境,父親便讓我以百夫長的身份參戰,哪知道朵爾學藝不精,部下不敵,便四散逃亡,也不知怎麼的就到了這裡。”多爾袞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諸葛清理解的點了點頭,人家既然有這樣一層身份,自然不能隨意告訴別人,到時候不僅給自己帶來殺身之後,也給他們兩老帶來麻煩,因此諸葛清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誰沒有自己的秘密呢?

按照多爾袞的猜想,那哥怕是找不到自己了,於是一邊安心的留在諸葛清家裡養病,一邊思考自己該如何回去,這裡消息實在是太閉塞了,光靠諸葛清從幾十裡外的一座集市裡打探的語焉不詳的消息,根本不能判斷出金、蒙之間的戰況,因此一時間他也不知道從哪條路能回去。

多爾袞身上的傷加上體內的毒,在諸葛清家養了將近一個月才差不對好了,但還是不能有劇烈運動,更別說起馬趕路了。

要返回後金,多爾袞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坐騎,如果沒有一匹馬,一多爾袞的腳力,選擇原路返回後金的話起碼要走上三個月,加上路上未必會平靜,隨時都可能有危險,總要穿過察哈爾蒙古的領地,他有種感覺,就算皇太極這一次親征,也未必能讓察哈爾蒙古滅亡,兩國結下如此大的仇恨,察哈爾蒙古是不會放過自己的,還有一條路,就是繼續往南,翻山越嶺,越過長城,途經大明然後返回後金,這條路更長,但危險係數較小,同樣沒有一匹好腳力的話,單單靠雙腿,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走回盛京,說不定這個時候盛京已經在猜測自己是不是已經身故了。

第二個難題,就是盤纏,沒有盤纏幾千裡的路程,雖然多爾袞騎射功夫很好,一路上靠打獵維持吃喝需要,但如果選擇第二條路,那如果身上沒錢的話,自己還能不能活着回到盛京可就難說呢,中原可不比關外,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可不想自己一路乞討的回盛京。

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三)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5章 刺客現身(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4章 以打促和(一)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六)第2章 賜婚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三)第11章 琉球行省(五)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6章 一統天下(一)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12章 苗人內訌(一)第6章 探監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一)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2章 整合(二)第2章 借刀殺人(三)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3章 湘西局勢(一)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1章 鐵口斷宋(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6章 引蛇出洞(五)第11章 聖駕南下(二)第7章 劫色第5章 血戰長江(二)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5章 歸順(一)第7章 條件(二)第2章 一國兩帝(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3章 皇帝萬壽(三)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五)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二)第5章 封鎖苗疆(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8章 夫妻團聚(二)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章 返回(一)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8章 九·一八(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3章 兩淮鹽商(三)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12章 東林黨(一)第4章 真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