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三)

多爾袞被全殲,下落不明,已經讓皇太極承受了一個巨大的打擊,雖然他一直猜忌並防備這個弟弟,但不得不承認他在軍事上的才能比之自己要強一些,老一輩的將領元勳除外,年輕一輩的除了自己的長子豪格就只有他最有威望,最得人心了,但是他更想不到坐擁數萬大軍,並且是處於守勢的白彥臺吉居然堅持不到三日就身死滅亡了。

聽說這一次是明軍火炮建功,上萬發炮彈下,青城的城牆被炸的體無完膚,城牆上的守城士兵完整活下來的沒有幾個,在如此殘酷猛烈的打擊下,白彥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加入他選擇拋棄青城的基業,突圍的話,或許還不至於落的現在的下場!

金帳之中,皇太極看着從青城傳來的戰報,久久不語,一座堅固的城池在明軍猛烈的炮火下堅持不到三天就拿下了,這不僅僅顛覆以往的攻城慣例,也給了皇太極一個當頭棒喝,大刀和長槍應該退出歷史舞臺,接下來是火炮,熱兵器的天下了,大明已經向前走了一大步,大金國該怎麼辦?

現在十六萬大軍已經越過興安嶺,駐守在都埒河,科爾沁、札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部長臺吉以及後金、朝鮮、漢人將領都齊聚皇太極的金帳內商議征討察哈爾蒙古事宜。

林丹汗十五萬大軍也齊集完畢,枕戈待旦,準備迎戰。

林丹汗手下的主力軍隊是直屬中軍的六個萬戶,六萬精銳的鐵騎,這六萬鐵騎林丹汗可是下了大本錢,無論從人員、戰馬的挑選,還是武器裝備的配給都下了大血本,而且成立了一支直屬林丹統帥的火槍隊,三千人,加上大明淘汰下來的不少紅衣大炮也賣給林丹汗十幾門,實力不可小視。

反觀皇太極這邊,四萬鐵騎也幾乎套出了後金一半的血本,還有四萬鐵甲軍也是後金最精銳的步軍了,剩下蒙古、漢、朝鮮新組建的八旗軍都是些陪襯,壯大聲勢的,因此真正拿出來的放手拼殺的也就十萬人左右,實力上略勝察哈爾蒙古一籌。

大戰一觸即發!

而青城這邊滿桂忙的不可開交,雖然青城這座塞外名城不就之後將會移交給額璘臣,但關寧鐵騎還需要在此駐紮一段時間,而且這一次攻城,白彥手下幾萬人馬,雖然在守城的時候城牆上死傷不少,但戰鬥畢竟很快就結束,總體傷亡並不是很大,原土默特部的人馬歸順了額璘臣,而原哈喇慎部的人馬因爲害怕額璘臣將來會報復他們,因此想集體遷徙投靠蘇布地,滿桂得到這個消息,親自去面見了幾個哈喇慎部的部長臺吉,勸說他們加入大明,同時因爲大明對額璘臣部軍隊的限令的緣故,許多蒙古士兵都將放下手中的刀劍,成爲普通的牧民。

滿桂以蒙古人的身份趁機拋出一份加入大明軍隊的誘惑,待遇極其優厚,戰死還有高額的撫卹金,這樣一來吸引了不少蒙古青壯士兵加入,本來蒙古草原上就是強者爲尊信條,他們從來都是追隨強者的腳步前進的,大明勢強,自然就跟着大明後面了。

額璘臣對滿桂這種在蒙古人中大量徵召士兵的做法自然是相當的不滿,但因爲自己的軍隊已經到達上限,這個時候又不敢與滿桂鬧翻,因此只能忍氣吞聲的看着滿桂將一批又一批精壯的蒙古勇士招攬至麾下而無可奈何!

一方是有備而來,另一方也有了準備,因此雖然戰前的氣氛是空前緊張,但雙方居然都保持了剋制。

察哈爾蒙古整體實力與後金是相差甚遠,無論在財力還是人力和物力上,察哈爾蒙古與後金拼消耗是拼不起的,但是後金也不可能一下子拿下察哈爾蒙古,林丹汗還是一戰實力的。

皇太極心中有顧慮,他不知道一旦開戰,大明將會持什麼態度,而且白彥臺吉已經滅亡了,沒有這個暗地的盟友幫他牽制住滿桂手下的兩萬關寧鐵騎,這兩萬關寧鐵騎可是在關鍵時候決定戰場勝負的。

而現在他幾乎可以肯定這兩萬關寧鐵騎肯定會介入大金與察哈爾蒙古之間的戰爭,只是在前期還是中期或者後期,皇太極沒有準確的把握。

其實無論察哈爾蒙古強大還是後金強大都不是大明需要的,最好這一仗他們打給兩敗俱傷,然後大明出面收拾殘局,漁翁得利。

當然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大明自己不會說出來,後金君臣心裡也有數,林丹嘴裡不說,心裡早就把朱影龍罵開了,雖然他無可避免的要跟皇太極來一仗,但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而且一來就是這麼猛的,幾乎用上自己所有的家底才堪堪抵擋住皇太極的兵鋒,後撤的路又讓人給關了起來,要是仗打不過,以後還得看別人臉色,他心裡別提都憋屈了。

現在唯一可以幫他的也許就是自己的鐵桿盟友漠北蒙古喀爾喀卻圖汗了,收到消息的卻圖汗安排好部族的事務,正帶着自己手下兩萬人馬星夜趕過來。

就算這兩萬人馬趕到,在兵力上也不過是略佔上風而已,關鍵最後還是要看大明的態度,大明要是站在他這邊,這場戰爭就算打起來,後金也撈不到多少好處,若是大明保持沉默坐山觀虎鬥的話,那可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了。

當然,林丹還是有些底氣的,憑他現在的這些家底,皇太極在他手裡還是討不到什麼好的!

戰爭往往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皇太極雖然率大軍兵臨城下,但一時也沒有做出進攻的打算,雙方似乎都在等,等什麼,時機也好,藉口也好,都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一擊讓對方致命或者遭受重大損失的機會。

皇太極自然有藉口,多爾袞五千大軍全軍覆沒,而且被察哈爾們蒙古鐵騎圍殲的,現在下落生死不明,有了這一條,就有了爲弟報仇雪恨的理由。

但是林丹汗雖然鬱悶,這件事他自己也是大明矇在鼓裡,是被大明牽着鼻子走的,但多爾袞五千大軍無緣無故的進入察哈爾蒙古的領地,就算被察哈爾的鐵騎圍殲這樣無可厚非,誰讓你偷偷的跑到人家領地裡去的,不圍殲你圍殲誰?

雙方都覺得自己有理,於是口水仗一打,下面的好戰分子可沒有上位者那種剋制的智慧,直接用拳頭來說話,戰爭的到導火索其實也與多爾袞扯上了一定的關係,但要說直接關係人還是那鰲拜!

鰲拜跟吳三桂到達滿桂大營後,由於失血過多就剩下一口氣,實在不宜趕路,於是吳三桂和滿桂商議之後,將鰲拜留在了大營養傷,等上市好了些,再押送回京也不遲。

鰲拜有個弟弟,叫穆裡瑪,個性十分衝動,但對其兄長可是言聽計從,他也在隨皇太極三徵察哈爾蒙古的大軍,大小也當上了一個牛錄額真,手下管着三百八旗子弟,不知道他從哪裡聽來的消息,說是兄長鰲拜傷重被擒,可能他也沒有聽清楚鰲拜究竟被誰所擒,於是一天晚上,帶着人在營區外巡邏的時候,悄悄的帶着幾個心腹潛入察哈爾蒙古軍大營想要打聽一下哥哥鰲拜被關在何處的消息,不幸的是,察哈爾蒙古答應防備甚嚴,未及,很快就被發現了,索性的是沒有潛入的太深,一番驚險的拼殺後,居然讓他跑了出來。

這下察哈爾蒙古大營可是炸開鍋了,以爲是後金大軍夜襲大營,數萬大軍立刻齊集,打開營門,朝後金隔河相對的大營殺了過去!

後金雖然一直防備察哈爾蒙古大軍隨時偷襲,但也沒有想到察哈爾蒙古會數萬大軍一同齊發,而且聲勢浩大的奔襲過來,簡直一點隱秘偷襲的意思都沒有!

皇太極正在自己的中軍金帳中休息,陡然聽到外面萬馬奔騰,又喊又殺的聲音,頓時驚的從行軍榻上跳了起來,披上甲冑,手執寶劍,衝了出去。

只見入目之處,不遠處營門火光攢動,殺聲震天,似有大批蒙古騎兵來襲。

“怎麼回事?”皇太極戎馬半生,豈能不知道這個時候要保持冷靜。

“是蒙古大軍襲營!”皇太極身邊的一名侍衛急促的來報道。

“襲營,這麼說林丹這個老小子先動手了!”皇太極冷笑一聲,隨手接過侍衛牽過來的戰馬,一躍跳了上去,大喝一聲道,“走,隨朕看看去!”

皇太極決定的事情沒有人敢反對,即使他們都知道皇太極是一國之主,輕易不得犯險,他們也沒人敢上前勸說。

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4章 以打促和(二)楔子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9章 上元燈節(四)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3章 新土地法(二)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9章 上元燈節(二)第2章 後金求和(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一)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2章 整合(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5章 悲城南京(二)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五)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2章 出關(一)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9章 海蘭珠(三)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5章 血戰長江(一)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4章 黔驢技窮(三)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3章 新土地法(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四)第2章 白蓮教(二)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12章 深夜閱折(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三)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7章 夜審(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三)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9章 微服南巡(十九)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11章 軍制改革(五)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4章 真相(一)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二)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1章 早朝風波(二)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2章 整合(一)第2章 捷報傳來(一)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6章 獻身(一)第8章 倭寇(二)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8章 交換(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五)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9章 滿漢通婚?(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7章 圍困南京(三)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1章 甦醒第3章 情爲何物(一)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二)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三)第9章 突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