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二)

養心殿,南書房,斜躺在龍椅之上的朱影龍睜開了朦朧的睡眼,伸手拿掉身上毯子,打了和哈欠,伸了一個懶腰,自從關寧鐵騎走出國門,他已經好幾天都直接睡在南書房了。

每天的戰報源源不斷的通過快馬送抵京城,然後又送到他的御案上,有福建的,有遼東的,更多是青城那邊的。

一份份戰報,事情有大也有小,大的如後金皇太極誓師第三次親征察哈爾蒙古,小的如發現了後金某一個潛伏在遼東的探子等等。

不過令朱影龍吃驚的還算的上是吳三桂傳給滿桂的消息,多爾袞居然敗在明、蒙聯軍之手,五千兵馬幾乎全殲,自己隻身逃脫,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被人追殺。

朱影龍給吳三桂的密旨,一是讓吳三桂想辦法拖延與蒙古鐵騎比試的時間,二來選擇比試的地點故意的選擇了後金可能馳援白彥必經之路的左近,第三,就是趁勢拉察哈爾蒙古下水,不讓其坐山觀虎鬥,第四,就是盡一切力量拖住後金的援軍,因爲朱影龍也沒有把握青城之戰是否能在短時間內結束。

吳三桂不但順利的完成了任務,還重創了多爾袞,尤其還生擒了後金驍將鰲拜,這可是天大的一件喜事,就是看到這份戰報,朱影龍才什麼憂愁盡掃,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覺。

沒有後金的救援,白彥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察哈爾蒙古有被拖下了水,林丹一定會全力與皇太極拼殺的,等於說給大明騰出了收拾白彥的時間和空間,完全達到了先前的戰略目的,至於輸給林丹的那十萬兩黃金,等打下了青城,十萬兩黃金又算什麼呢,白彥這些年搜刮的和卜石兔留下的財富可是遠遠超過十萬兩黃金!

一次試探性的攻城之後,滿桂根據戰場上得來的情報,調整了火力,第二天清晨再一次發動攻擊,這一次攻擊可不是試探性的,在一陣猛烈的炮火覆蓋之後,步軍開始迅速攻城。

大同的邊軍雖然比不上久戰的遼東軍,但多年邊關惡劣的生活以及不斷的與匪患作鬥爭,加上近兩年來朝廷陸續撥款,整肅和裁汰,更新武器裝備,如今的大同邊軍實力上已經上了一個檔次,平時蒙古騎兵來去如風,經常性的騷擾邊關,邊軍將士們只恨自己生了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的,拿人家沒有辦法,現在好了,自己大軍都殺到人家城下了,還不拼死向前,以報多年的仇怨!

在明軍猛烈的炮火下,城牆之上根本沒有蒙古士兵的站立之地,許許多多的蒙古勇士就這樣前赴後繼的倒在衝上城牆的路上。

火炮的威力實在是太強大了,血肉之軀如何能抵擋的住火藥爆炸的穿透力呢!

雖然城牆之上白彥手下的蒙古士兵拼命的抵抗,巨石、滾木、滾燙的熱油、冷箭,只要是能用的上的武器都用上了,但是在火炮的威力下,這些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對明軍沒有多大的威脅。

就在明軍突破了城防,第一個明軍士兵登上青城的城牆之時,大明的攻城將士們更加士氣高昂,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有三就有千千萬萬,數以千計的明軍陸續的登上了青城的城牆,揮舞着手裡的戰刀殺了進去。

“殺——”

戰爭沒有任何仁慈可講,白彥臺吉此刻已經是兵敗如山倒,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輸的這麼快,輸的這麼悽慘,而且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

“沒了,哈哈,什麼都沒了……”

就在吳三桂帶着人衝進順義王府的時候,他們看到了已經瘋瘋癲癲的白彥臺吉,手揮舞着帶血的彎刀,坐在王府大堂的地上,瘋狂的大笑着,眼淚都笑出來了!

王府之中已經沒有一個活人了,白彥親手斬殺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以及府裡所有的女奴,她們都但這不甘的眼神離去了。

就在吳三桂要命人衝上去將白彥生擒的時候,白彥突然彎刀往自己脖子上一橫,彎刀落下,白彥脖頸處噴出一蓬血霧,挺直的身軀轟然倒下!

“把人擡走!”對於白彥的自殺,吳三桂沒有想過要去阻止,死對他來說就是一種解脫。

“少將軍,額璘臣的部隊就要進城了,滿大帥讓我通知您快一點!”

“知道了,你回去回覆滿大帥,三桂一定不給給額璘臣留下一分一毫的!”吳三桂邪邪的一笑道。

這青城是大明替你額璘臣奪回來的,城池到是歸你了,可這幾代順義王的財富可不屬於你了,這是我們的戰利品,也是幫助你奪回祖宗基業的一點報酬!

“少將軍,找到了……”

“找到了,好,給本將軍搬,全部都搬到城外大營,連夜運回大明!”吳三桂笑的合不攏嘴道,這一次發大了。

額璘臣要是問起來,大可全部推到白彥身上,反正人都已經死了,誰知道他把這些積蓄了好幾代的財富搬到那裡去了,反正到最後就是一樁死無對證的無頭公案!

就在吳三桂帶着人將順義王府收刮一空之後,額璘臣帶着自己的親信人馬匆匆忙忙的感到,當他看到順義王府內一片狼藉,白彥家人死絕,白彥本人生死不明之時,頓時感到自己可能已經來玩了,諾大的順義王府可能已經被人捷足先登,洗劫了!

當看到府中值錢的東西幾乎都被搬空,寶庫之中更是一塊銅板都沒有留下的時候,額璘臣的臉當場就氣綠了。

額璘臣氣急敗壞的找到滿桂,要求滿桂封鎖全城,挨家搜捕搶劫順義王府的竊賊,滿桂自然知道這個竊賊是誰,他自己還是主謀呢,當然好生安撫,並且答應了其全部所求。

而同時卻給了吳三桂一道軍令,命他趕緊將從順義王府中搜刮的東西運回大明,免的夜長夢多,額璘臣抓不到證據,自然拿他沒有辦法。

額璘臣也不是笨蛋,他自然知道這裡面滿桂有什麼貓膩瞞着他,誰知道滿桂這麼快就把青城打了下來,自己晚來一步呢?

順義王府是自然是屬於額璘臣的,一個空空蕩蕩的府邸滿桂也沒有興趣跟額璘臣去爭,反正他又不會永遠待在青城。

根據先前簽訂的秘密協議,大明在青城中擁有一塊獨立的地盤,名義上是大明向青城現在的主人額璘臣租借的,租期沒有限制,租金額璘臣象徵性的每年收大明一百銀龍元,大明將會在租界內駐紮一支兩千人的軍隊並設立租界總領事官,總管租界內一切軍政事務,租界內的法律施行大明的法律,蒙古族人可以在租界內居住,但必須獲得領事館的認同。

雖然這是一個極其不平等大條約,但額璘臣知道他不過是大明在蒙古的代言人,白彥就是因爲與後金勾結,大明對其不滿,才落得今時今日的下場,再說自己也就收了大明順義王的冊封,名義上也算的上是大明的臣子,如果自己不答應這些條約,自會有人答應這些條約的,到時候自己就會是另一個白彥。

經此一事,額璘臣總算想明白了,大樹底下好乘涼,什麼王圖霸業都是虛的,那比榮華富貴,醇酒美人來的實在!

爲了徹底將額璘臣綁在大明的戰車上,大明在多個領域與額璘臣展開全面合作,從教育、文化、農業到軍事都簽訂了一些列的條約。

這就是史稱的“青城條約”。

青城條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因爲它是在大明強勢主導下籤訂的,但條約對蒙古普通百姓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朱影龍可不想學日本侵華那樣,對蒙古人進行奴化教育,這會引起本能的反抗,對大明來說是有害無利。

大明將幫助額璘臣建立學校,培養蒙古族的小孩,設立蒙文和漢文兩種雙語課程,當然短時間內,漢蒙之間的對立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需要引導,只要額璘臣帶頭將自己的子女送到學校讀書,自然就會帶動許多蒙古貴族紛紛效仿,培養出親漢,崇漢的第一代人,這樣一代一代下去,蒙古族就算沒有消失,也會逐漸融入到漢人的生活中去。

蒙古畜牧業發達,但容易手季節和氣候的影響,經濟也比較單一,在這個方面,大明完全可以跟蒙古進行優勢互補,貿易往來,這樣也可促進蒙古百姓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蒙古更加依靠並依賴大明,心向着大明。

還有軍事,額璘臣雖然接受大明的冊封,成爲大明的藩屬,但本質上還是不被大明控制的國中之國,因此軍事上大明對額璘臣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常備兵力不得超過三萬,接受大明軍事教官的訓練,軍中所有軍官必須要到大明進修學習,採取輪換之制,進修學習合格之後必須在大明軍中服役兩年之後纔可申請回蒙古,若願意繼續在大明軍中服役也可,但必須加入大明國籍。

什麼國籍了,進修學習了,這些都是這個時代沒有的新名詞,但由於朱影龍的到來,他們都提前出現了。

簽訂了這一系列協議之後,額璘臣等於把自己賣給了大明,當然這之後他也不用擔心了,天塌下來自有大明給他頂着,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在他的順義王府過他奢侈糜爛的生活。

相較與額璘臣,蘇布地幸運多了,他雖然與大明也簽訂了一些列的協議,除了移民政策可能將來不利於自己領地的發展,但其他的協議還都是基於平等互利的,當他聽說青城不到三天就被明軍拿下之後,當時就驚出一身冷汗,幸虧自己跟皇太極沒走的太近,否則白彥臺吉倒了之後,下一個就該輪到自己了。

蘇布地實力還不如白彥,大明幾天之內就將白彥送進了長勝天,那滅掉自己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當天就下令給弟弟萬國偉,讓他遠離那些後金派來的說客。

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5章 風暴第7章 二王之爭(一)第8章 九·一八(一)第2章 整合(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9章 後金妥協(一)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4章 黔驢技窮(一)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4章 脫身(二)第1章 貿易使司(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10章 簽訂協議(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一)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11章 父女相見(六)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12章 一道聖旨(二)第14章 年關(二)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四)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3章 圖賴之死(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9章 滿漢通婚?(四)第1章 武昌戰役(一)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3章 金屋藏嬌(三)第1章 風雲變幻(四)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3章 揭開謎底(一)第10章 角逐沅州(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7章 除夕晚宴(三)第3章 聖姑(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8章 卓巴歸心(一)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一)第3章 軍校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5章 封鎖苗疆(一)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9章 東江有變(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一)第11章 開封風雲(二)第7章 撲朔迷離(二)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10章 秦淮(二)第2章 北伐伊始(四)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二)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一)第9章 步步緊逼(二)第1章 孤身入京(一)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10章 戰局(二)第10章 秦淮(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2章 整合(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8章 觀戰(一)第7章 圍困南京(三)第3章 新土地法(三)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9章 無奈紫荷(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2章 驚天之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