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草原來客(二)

看着琉球的兩名求貢賀壽的特使進來的是兩張笑臉,走出去的卻是兩張苦瓜臉,朱影龍不由的輕笑失聲,這個世上有許多人都希望不勞而獲,但卻不知道,要得到是要付出代價的。

孫承宗和徐光啓兩位總理大臣作爲陪同兩位特使大人一同參加覲見的,但都沒有想到朱影龍會突然對琉球特使提出駐軍的要求,這讓兩位老臣心裡也是嚇了一跳,不過因爲剛纔兩位特使在的緣故,他們也不好對朱影龍提問,現在兩位特使已經走了,正好問一問了。

徐光啓做事穩當,兼而駐軍的事情涉及到軍機閣,內閣不太好問,於是徐光啓示意孫承宗先問,兩人一政一軍,配合有些時候了,自然是心有靈犀,孫承宗立刻心領神會的欠身道:“皇上,老臣有一事不明,還請皇上指點一下老臣。”

朱影龍焉能不知道這兩個老臣心中的疑惑,笑道:“行了,不要給朕繞這個彎子了,你們不就想知道朕爲什麼想在琉球駐軍嗎?”

“正是,琉球雖我大明屬國,但畢竟也是一個國家,如果朝廷在琉球駐軍的話,恐怕會引起其他屬國的不滿,還以爲我大明將會不斷蠶食併吞並他們,這會影響朝廷與屬國之間的關係,駐軍一事還請皇上三思。”孫承宗緩緩道來。

朱影龍淡淡一笑,沒有回答,反而朝徐光啓問道:“徐老愛卿怎麼看這件事?”

徐光啓在心中仔細的斟酌了一下,這才道:“老臣猜想皇上這麼做是不是對琉球的一個試探,據微臣所知萬曆三十七年,日本的德川家康繼承豐臣秀吉對外擴張的政策,派鄰近琉球王國的鹿兒島薩摩藩島津家九率領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虜琉球王,之後日本島津家族三千士兵就常駐琉球,琉球實際上已經被日本控制,現任琉球王尚豐對日本幕府也頗有好感,只是琉球一項是我大明的屬國,琉球子民也多數是我東南沿海的移民,因此琉球王也不敢背叛我大明,但實際上不論是江戶幕府還是島津家族都想據琉球爲己有,江戶幕府一方面保留琉球王的地位,一方面又讓島津家族對琉球控制,從而達到侵吞琉球的目的,而琉球是我大明藩屬,其國王一直都是由我大明冊封,所以老臣猜想皇上是不是在試探琉球王尚豐的態度,還有就是對日本幕府的一個警告,迫其撤去駐紮在琉球上島津家族的三千軍隊,恢復琉球自治。”

自治?花這麼大力氣就爲了讓琉球自治,顯然朱影龍還沒有大度到這種地步,琉球是未來日本海上出路的咽喉要道,在這個海權還沒有彰顯的時代,還沒有多少人能看出它的重要性,但朱影龍可是來之三百多年後,琉球(沖繩)的重要就算是普通人都能說出一二來,所以琉球他是勢在必得。

朱影龍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看的兩位老臣一臉的茫然,不知何意。

“試探是不錯,不過並非試探而已,其實朕真的是打算在琉球駐軍,而且兵力不低於五千。”朱影龍很冷靜的看着兩位老臣道。

兩位老臣俱心中驚訝不已,難道皇上屬意琉球之地,可那琉球不過一縣之大,人口不過十萬,又在海上,除了些特產之外,土地貧瘠,民生不興,這樣一塊形同蠻荒之地要來何用?

朱影龍看的出兩位老臣心中的疑惑,於是命徐應元取來海圖,這海圖還是洪承疇命人精心測繪了大半年,結合了荷蘭人航海圖,並進行了校正才繪出來,進獻給朱影龍的。

攤開海圖,朱影龍心道,看來有必要給兩位老臣講一講海權的重要性,這在未來,誰擁有的海洋霸權,誰就能在世界上稱老大,怏怏中華可不能被藍髮碧眼的野蠻人比下去。

雖然朱影龍並不清楚完整的知道美國着名歷史學家馬漢先生的海軍論的內容,但他很清楚海權的重要性,近代中國就是失去了制海權,才被列強欺侮,進而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所以進軍海洋是他勢在必行的舉措,而大明要取得海上霸權,一個重要的敵人就是日本,日本同樣對東亞海上霸權有覬覦之心,從豐臣秀吉到現在的德川幕府都對海權有着強有力的爭奪慾望,當然現階段德川幕府只是一種無意識的海權擴張,並沒有形成清醒的海權意識,而他們對陸地的渴求要遠大於海洋,所以此時此刻真是將日本走向海洋的大門關上的最好的時刻,控制了日本的海上通道,等於說控制了日本的命脈,退一步講,假如朱影龍在有生之年不能征服日本的話,也要將日本將來的出路全部封死,決不能讓日本有任何崛起的機會。

當然,佈局應該從現在就開始,至於用到還是用不到那是將來的事情,而大明得到琉球也有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進一步控制歐洲對日本的海上貿易,同時琉球上天然深水良港那霸港對朱影龍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雖然孫承宗和徐光啓二人對海權的重要性聽的並不十分清楚,而朱影龍本人又不是什麼理論家,所以有三分明白就不錯的,剩下的七分就要靠兩人回去領悟了,不過兩人到聽出了皇帝對東面那個島國沒有任何的好感,似乎這麼做都是針對那個流氓國家的。

自萬曆朝鮮之戰,大明對日本根本沒有任何的好感,因此對於朝廷報復一下那個流氓國家還是持支持態度的。

當然兩位老臣都還知道另外一點,那就是海上貿易已經變成大明一大財源,爲了保護這條財源通道,未雨綢繆也是應該的,畢竟那個流氓加野心的國家曾經對大明並不是那麼友好,還給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創傷!

駐軍這麼大的事情,兩位琉球特使自然不敢擅自做主,自然要回去稟告他們的主子琉球王尚豐拿主意,不過似乎琉球王尚豐也沒有這個權力做這個決定,無論島津家族還是日本幕府給尚豐的指示一定會是拒絕,可讓琉球怎麼拒絕宗主國這條無禮的要求呢?

琉球夾在兩強之中左右爲難,其實兩位特使倒有個自暴自棄的想法,就是讓大明的軍隊進入琉球,跟島津家族的軍隊打上一場,贏的留下,輸的離開,可這樣一來,琉球的百姓可就苦了,一場大戰之後,琉球必定山河破碎,民生更加困苦,本來就飽受煎熬的琉球百姓雪上加霜。

愁、愁、愁!

三個愁字都寫在了兩位琉球特使的臉上,無言面對,長吁短嘆。

日本這次來的是天皇的代表,雖然幕府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但名義上天皇還是國家領袖,因此幕府派出的使節代表只能以天皇的名義前來大明。

日本這一次派使節來大明,一方面是來商討大明與日本貿易方面的條文,令一方面是因爲大明的友好國家互派駐國公使的政策,這一政策讓日本幕府欣喜不已,要知道在這之間日本與大明在官方上幾乎沒有任何來往,只是在民間上來往比較密切,尤其是兩國商貿上面,取得長足的發展,在這個時候如果兩國官方上居然一點聯繫和默契都沒有,就顯得有些不合適了,於是日本幕府積極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希望打通兩國官方貿易的正常化,日本急需像鋼鐵這樣的重要物資。

爲了表示對像日本這樣的大國的重視,朱影龍特地對這個日本特使兼駐大明公使大島正雄給予接見,聽着大島正雄奴顏婢膝,諂媚噁心的言詞,他差點噁心的連隔夜飯都吐出來了,結果還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受不了,趕緊將人推到外交部,讓那些專門人才去應付了。

還有荷蘭人、西班牙人以及葡萄牙人,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使節朱影龍一股腦的推給了外交部,他沒有精力應付這些人,而且這些歐洲人一個比一個自大,一個比一個高傲,要讓他面對這些人,還不把他肺給氣炸了。

其中黃鼎臣在朱影龍面授機宜下週旋於西班牙的使節和葡萄牙的商人之間,如魚得水,葡萄牙要獲得大明的支持,脫離西班牙自治,而西班牙又怎肯讓葡萄牙獲得大明的支持,轉過來分裂西班牙呢,於是在一輪又一輪的談判中,始終被大明佔據了主動權,迫使西班牙將在臺灣島上佔據的雞籠歸還給大明,只保留居住權和西班牙人私人財產不可侵犯和保留少量軍隊等等。

兵不血刃通過談判就將國土收回,這絕對是外交部最揚眉吐氣的一天,與西班牙籤訂平等的貿易協定之後,朝廷又跟葡萄牙人秘密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前葡萄牙人和大明簽訂的關於澳門的所有協議全部作廢,備忘錄中協定,澳門屬於大明,葡萄牙人以每年十萬兩白銀的價格取得居住權(因爲葡萄牙現在還屬西班牙,因此葡萄牙人不能明目張膽的將澳門交還給大明,因此只有以金銀作爲補償),同時葡萄牙人將會派一支科學家隊伍,其中包括火器製造、航海、造船等等一系列大明需要的人才,尤其是海軍軍官,大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經驗的海軍軍官,哪怕受過傷的也要,只要有海上作戰經驗也行,因爲朱影龍已經在秘密籌備海軍軍官學校了,海軍要強大,沒有正規系統培養海軍軍官的學校是不行的,當然在備忘錄中對葡萄牙人貿易提供了更多的優惠,還有一攬子秘密幫助葡萄牙人訓練軍隊(在葡萄牙內訓練軍隊會被西班牙察覺)和在特定的情況下出兵葡萄牙幫助葡萄牙自治的約定等等。

朱影龍很清楚西班牙國內還比較穩定,葡萄牙想要獲得自治起碼還有一段路要走,不過這個秘密協定將會是大明軍隊進入歐洲一把鑰匙。

長遠計劃都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這裡麪包含了太多的變數以及偶然,朱影龍現在更關注的是草原上的來客。

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2章 朱恭枵(二)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5章 藏寶圖(二)第10章 金屋藏嬌(四)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9章 滿漢通婚?(四)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二)第10章 麻家覆滅(一)楔子第12章 演變(二)第4章 迫從(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7章 刺客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4章 如瑩懷孕(二)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4章 破冰之舉(一)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11章 吳三桂詐降下(一)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3章 謎團(一)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9章 突病(一)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9章 青城之戰(四)第8章 交換(一)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7章 夜審(一)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4章 真相(二)第9章 微服南巡(四)第10章 秦淮(二)第3章 杭州大捷(三)第11章 父女相見(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2章 兵臨城下(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12章 匆匆一年(三)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1章 三問(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3章 謎團(一)第9章 血戰(二)第3章 聖姑(二)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9章 真假玉璽(一)第12章 東林黨(一)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五)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二)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2章 幕後操控(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五)第4章 意外收穫(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三)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1章 風雲變幻(一)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5章 官場地震(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11章 琉球行省(六)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2章 各懷心機(二)第4章 原來是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