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草原來客(四)

而老鴇子真正惹不起的原因還有,料圖和他的四個凶神惡煞的手下都帶着鋒利的寶刀。

料圖正火氣難消,一連三次,每一次姑娘的質素都不怎樣,恐怕連自己帳中的那幾個女奴都是不如,都說南人中美女如雲,他看也不一定比得上蒙古草原,但是大明皇帝身邊的宮女個個都青春貌美,看的他是眼花繚亂,心癢難熬,不禁尋思,是不是回去的時候向大明皇帝索要幾個回去,好享用一番。

好歹也是一家人,大明皇帝應該不會拒絕自己這點小小的要求吧!

朱影龍要知道自己這小舅子居然起了這份心思,恐怕一點好臉色都不會給。

就在料圖和索尼一前一後進入了萬戶樓,紫禁城養心殿御書房內朱影龍就接到了周文元傳過來的消息。

朱影龍也沒太在意這個消息,隨後將紙條放入炭火盆中燒掉,嘆了一聲,這個索尼也太心急了,不過讓這個索尼去探一探也好,希望這個料圖不要太笨!

林丹汗派料圖來除了是因爲他是自己和泰鬆親弟弟的關係,也考慮到料圖本身也不是笨蛋,輕重拿捏還是清楚的。

從索尼踏入料圖報下的廂房就引起了料圖的警覺,這純粹是一種直覺,一種狼的直覺,料圖很崇拜狼,因此別人許多人都認爲他只是一個兇狠無腦之輩,實際上許多人都錯了,包括索尼在內,就連朱影龍也看走眼了。

索尼在明多年,或多或少的沾染了漢人文人士族子高自傲的脾性,說白了,就是有些自負,以他接觸多明人的狡詐鬼謀,尚能玩弄於股掌之間,區區一個料圖還不手到擒來。

不過索尼今晚註定是要踢到鐵板上了,索尼表現的非常完美,在料圖面前也沒有露出任何的破綻,他不但給料圖叫來了萬花樓頂級的姑娘,兩人還相談甚歡,如同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一般。

不過料圖始終以他那十分蹩腳的漢語訴說着完全不着調的風花雪月,看着料圖那自鳴得意的樣子,索尼真有些哭笑不得,一晚上花了冤枉錢不算,還貼進去一個相好的紅牌姑娘,許下好多好處才讓那個紅牌陪料圖一個晚上,想不到這看起來沒有一點心機的料圖居然是油鹽不進,怎麼引誘都不吐露一點消息,喝醉了也只顧懷裡的美人,抱着就像啃蘿蔔似的猛啃。

而這件事索尼也因此成了他一生之中抹不去的污點!

而當料圖第二天酒醒之後一早離開萬花樓,得知索尼的真實身份的時候也是驚出一身冷汗,幸虧自己機警,不然好幾次都被那個索尼套出一些話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當然索尼並非沒有收穫,起碼他知道了這個料圖要麼是個莽夫,要麼就是在他那看似莽撞粗魯的面孔下面隱藏着一顆極其富有心機的心。

但是這兩天來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遣來京的特殊威廉姆斯卻是諸事不順,先是請求陛見大明皇帝,卻被因爲不夠資格被拒絕,後又不知道從哪兒收到風聲,說是新結成的盟友西班牙與大明簽訂了一個秘密協議,協議的內容還不知道,但是西班牙揹着盟友與大明簽訂協議,這已經是一種背叛,協議中說不定會有出賣荷蘭東印度公司利益的條款,這讓高傲的威廉姆斯如坐鍼氈。

同樣,日本天皇暨德川幕府特使大島正雄也是一臉的苦惱,明朝雖然主動的開啓了與日本通商貿易,但一些緊缺物資卻極其嚴格把關,日本國內所許的鋼鐵等戰略物資根本無法從大明購得,這一次他代表日本天皇和幕府來大明就是爲了要求大明放寬對這些日本國內的緊缺物資的口子,允許出口到日本,而日本也會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但是還沒等他提出這一系列的要求,卻接到一個十分不妙的消息,那就是大明有意要在琉球駐軍。

日本相對於大明來說不過是個彈丸之地,土地貧瘠,物資匱乏,大明突然要駐軍琉球,難道大明對日本起了吞併之心,須知日本國內是有不少中華移民,如今這些移民更是有不少勢力極大的諸侯,如果大明正的要吞併日本的話,這些諸侯說不定會舉手贊成,畢竟日本起源於中華這樣的認識在日本還是主流,許多日本諸侯貴族都十分仰慕中華文化,大明真的要吞併日本的話,只有在海上日本還有一拼之力,一旦到了陸上,日本軍隊低劣的裝備根本就不是大明軍隊的對手,萬曆朝鮮之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豐臣秀吉何等英雄蓋世,取日本全國十七萬大軍攻打朝鮮,結果朝鮮嚮明廷求救,結果明廷派軍援助朝鮮,十幾萬大軍被人家數萬大軍打的無還手之力,最後不得不和談退回日本本土。

這一代德川幕府將軍德川家光也是一個雄心勃勃之輩,若不是日本國內諸侯林立,不聽調令,拖住他的後腿,處處掣肘,難以施展,這纔不得已想要與大明修好,並想借助與大明的貿易往來壯大國力,緩緩徐圖之。

其實大島正雄也是杞人憂天了,其實在今後的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日本並不是大明要征服的首要目標,大明目前最強大的敵人是後金,後金在皇太極的治理下國勢蒸蒸日上,國力增強很快,雖然目前來說後金輕易不敢對大明用兵,但他會不斷的蠶食除大明以外的周邊勢力,以達到不斷壯大自己的目的,然後與大明分庭抗禮,甚至想要覆滅大明,入主中原。

這個時代通訊太不發達,大島正雄要將自己得到的情報消息傳回日本起碼需要兩個月的時間,這在以前,商貿不通的時候,日本幕府每每收到的都是大明大半年前的消息,而一來一回需要更長的時間。

等到德川家光得知大明要在琉球駐軍的消息,崇禎四年已經成爲歷史,而崇禎五年的正月也悄悄的溜走了。

各國使節都有什麼動向周文元都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將最新的消息送到朱影龍的御案之上,可以說現在的軍機閣情報司已經成了朱影龍另外一雙眼睛。

這些特使或者使者的反應都在意料之中,不過大明與西班牙達成的那一系列協議卻還牽扯到日本不少的利益,這裡面還涉及到一些信仰問題,簡單的來說,荷蘭與日本交好,眼下日本除了跟大明、後金等少數週邊國家有貿易來往,而對歐洲的西方國家就只有荷蘭一家了,荷蘭信仰的是新教,而西班牙代表的是舊天主教,兩個國家因爲信仰的問題一直敵視,在對日本貿易上也是,於是信奉新教的荷蘭在德川家康面前大進讒言,說天主教傳教士乃是妄圖將日本變成殖民地的西、葡國王派來的間諜。德川家康本就不滿天主教宣揚上帝萬能從而淡化世俗領主的權威,進而看到很多九州諸侯通過與西、葡等國通商獲得了大批物資和武器,認爲如果不加限制地任其發展,將會動搖幕府的統治基礎,恰巧就在此時,發生了着名的“岡本大八事件”,促使家康頒發了禁令。

慶長十五年,肥前日野江大名有馬晴信和葡萄牙商船耶穌號發生衝突,最終將耶穌號擊沉,晴信以此向幕府表功,並且進獻給老中本多正純的家臣岡本大八大筆財物,希望大八能夠幫忙進言,恢復有馬氏的舊日領地。然而岡本大八接受賄賂卻不肯辦事,有馬晴信越等越急,愚蠢地直接越過大八去催促本多正純——賄賂事件就這樣暴露了。

幕府將岡本大八打入大牢,嚴刑拷問,大八反咬一口,供出有馬晴信勾結傳教士和西、葡商人的諸多不法事。於是幕府將岡本大八以火刑處死,將有馬晴信先是流放到甲州都留郡,進而勒令其切腹自殺——身爲天主教徒的晴信不肯自盡,命令家臣將自己刺死了。

以“岡本大八事件”爲導火索,德川家康對天主教的反感變得更加強烈,不久後就下達了第一次“禁教令”,在幕府直轄領地和有馬氏的舊領中嚴禁傳播和信奉天主教。慶長十七年八月,禁教範圍擴大到日本全國,各地教堂陸續被破壞,日本籍天主教徒紛紛遭到逮捕,被強迫改變信仰。不肯改變信仰的教徒遭到遊街、流放和處死的命運——其中一百四十八名被流放馬尼拉,包括着名的切支丹大名高山右近、內藤如安等人。

到了元和二年八月,二代將軍秀忠頒佈了第二次“禁教令”,對天主教徒進行殘酷迫害,很多人因爲不肯改變信仰而被活活燒死,史稱“大殉教”。元和六年,又發生了“平山常陳”事件。

平山常陳本是一艘朱印船的船長,因爲坐船爲中國式平底船,在從馬尼拉回歸日本途中,被荷蘭船誤認爲是中國船而遭到逮捕。在搜查平山船的時候,荷蘭人意外地發現了兩名西班牙傳教士,於是如獲至寶地進獻給德川幕府。幕府經過審訊後,將平山常陳和兩名傳教士全都處以火刑,其餘十二名船員也盡皆處死。

從此宗教迫害擴大爲貿易限制,葡萄牙人首先遭到驅逐,然後是英國人,最後在寬永元年嚴禁西班牙船隻來航。日本船隻除朱印狀外,還必須得到“老中奉書”才許出海,居住在外國的日本人也一律嚴禁歸國,歸即處死。

日本就此基本斷絕了與歐洲的貿易,唯一例外的是荷蘭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日本設置了分公司,向幕府保證絕不傳播基督教,同時荷蘭商船一到日本,商館館長立刻向幕府提交《荷蘭風說書》,報告海外情況。但即便是荷蘭人也只准在長崎的出島建造商館,而不得踏入日本內地一步,就連中國船也只准停泊在長崎港,可以說,整個日本只有長崎一地是半對外開放的,幕府通過直接統治長崎而壟斷了所有對外貿易。

後來因爲大明主動提出兩國通商貿易,德川幕府迫於壓力,因此陸續開放了大阪、川崎等數個港口,荷蘭也因此而得益,荷蘭東印度公司日本分公司也因爲大明與日本的貿易中飛速擴張,獲得了空前巨大的利益。

尤其是大明轉賣過去的玻璃鏡子、絲綢、茶葉等大明國內特有的物品讓荷蘭商船賺了個大滿貫,現在的歐洲流行的大明服裝、珠寶首飾、飲茶、白酒等等幾乎都是由荷蘭人在經營,所獲得利潤然更多的荷蘭人購買海船,招募水手前來神秘的東方淘金。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大明在改變着日本從天啓四年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

由於國內的氣氛和條件,大明一開始與荷蘭直接進行面對面的貿易是不可能實現的,大明也不可能跟荷蘭人主動示好,所以選擇了日本這個跳板,荷蘭人由因爲幕府本身的政策幾乎壟斷了日本對歐洲的貿易,而西班牙只能幹瞪着眼不能直接進入日本與大明經行貿易,眼看着荷蘭人賺取大量的法郎、英鎊!

對於荷蘭人來說,大明一天不中斷日本作爲貿易跳板,他們享受一天獨家生意,而一旦西班牙人與大明建立直接面對面的貿易關係,大明就沒有必要需要通過日本這個跳板而直接獲得更多的利潤,這對大明來說絕對是非常有利的,但對荷蘭人來說,他們的有事將蕩然無存,以前甚至可以惡意壓價的行爲將不會存在。

不過荷蘭人也不笨,日本作爲跳板的功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會存在,因爲西班牙人與大明的關係也並非那麼親密,在大明的眼裡,他們和自己都是南蠻,一羣未開化的南蠻,而且做生意也不應該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只是荷蘭人沒有想到的是西班牙人居然有那麼大的魄力,直接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送給大明,以換取大明在貿易的更多的優惠,而這一點纔是讓荷蘭人利益受到重創的關鍵。

荷蘭人要麼堅持自己的政策,繼續施行威逼大明妥協的政策,但這一條似乎根本不可能了,大明在東亞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荷蘭,如果在算上西班牙的,他們這就是在自討苦吃;剩下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學西班牙,放棄荷蘭在臺灣南部的領土利益,換取大明以同等對待西班牙的待遇對待大明。

當然,要荷蘭和西班牙中的任何一個放棄東亞的利益,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而令威廉姆斯苦惱的卻是新上任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巴達維亞的總督布勞沃爾,布勞沃爾初來咋到,不熟悉情況,卻又狂妄自大,對前任總督與西班牙對臺灣利益達成的暫時同盟非常反感,甚至在董事會上諸多抨擊荷蘭對西班牙的政策,這位遠在萬里之外的總督大人甚至還在堅定不移的秘密準備他用武力迫使明廷低頭的策略,這一次還讓他給大明皇帝帶來一份措辭強硬的信,幸虧有那個白癡的羅馬教廷的主教教訓在前,他纔沒有衝動的將這封信呈交給大明皇帝,否則下一個被驅逐出境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該死的布勞沃爾,你想把荷蘭東印度公司葬送嗎?”只可惜,威廉姆斯憤怒的罵聲那位總督大人根本聽不到,此時還不知道看上那位貴族夫人,正在辛勤的播種澆灌呢!

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11章 風流明帝(五)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3章 兩淮鹽商(五)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9章 海蘭珠(二)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5章 藏寶圖(一)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6章 引蛇出洞(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10章 登陸琉球(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四)第4章 如瑩懷孕(二)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7章 李瑤情動(三)第1章 早朝風波(四)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10章 宴無好宴(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三)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1章 三問(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10章 麻家覆滅(二)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6章 平定江南(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12章 龍鳳呈祥(一)第4章 雙賢第6章 一統天下(一)第6章 引蛇出洞(三)第7章 班師返京(五)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7章 條件(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一)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4章 兄弟反目(四)第5章 多爾袞(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5章 省親之路(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二)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1章 孤身入京(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3章 故人(二)第6章 一統天下(六)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7章 李瑤情動(二)第7章 刺客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6章 一統天下(五)第12章 袁崇煥(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三)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4章 如瑩懷孕(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五)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四)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6章 救美(一)第3章 誣陷離間(一)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三)第9章 血戰(一)第4章 佳人如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