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發佈了

“皇上在這兒待多長時間了?”魏忠賢小聲的問道。

“不長,才半個時辰。”王體乾是掌印太監,級別上要比魏忠賢的司禮秉筆太監要高上一級,但魏忠賢署理東廠,權勢上恐怕就非他能所及,他當上這個掌印太監也多虧了魏忠賢大力保舉,所以他對魏忠賢基本上是惟命是從,巴結的非常,話裡都帶着諂媚。

魏忠賢點了點頭,拉着王體乾小聲嘀咕了幾句,只見那王體乾拼命的點頭,臉上是笑出花來了。

“忠賢來了?”朱由校眼睛餘光發現了自己最信耐的人來了,自然要放下手中的活計了。

“奴婢叩見皇上!”魏忠賢雖然在外是張橫無比,但對一手拉扯大的皇帝倒是非常的恭敬無比,因爲他也知道自己的權勢都是眼前這個年輕的天子給的。

“你與朕之間這些虛禮就免了,說吧,又有什麼事情,朕正好歇一會兒。”朱由校一坐下,王體乾迅速的將一杯熱茶遞了過去,朱由校接下,沒有喝,放到一邊,含笑看着魏忠賢。

魏忠賢一瞧,心中一寬,今兒個皇帝心情不錯,忙滿臉笑容道:“信王爺他……”

一提到信王,天啓帝朱由校的臉色立刻變了,臉上的笑容馬上就不見了,換成一副深深的憂慮,兄弟七人,眼下就只有剩下自己和老五了,朱由校雖然讀書不多,但對這個弟弟素來疼愛,而且給他請了最好的老師經行教育,寄予深深的厚望,可以說把自己沒能得到的,通通的都想在這個弟弟身上做到,朱由檢現在這樣他非常的失望,心願難以實現,不過他也沒有辦法,緩緩道:“是不是那些名醫都治不了五弟的癡呆病?”朱影龍不準任何人在他面前提朱影龍“傻”這個字,自己也不例外。

魏忠賢心裡倒是一緊,這朱由校如此着緊信王,骨肉親情倒是其一,莫非是另有想法?眼神霎時變幻不定,但轉念一想,自己這是怎麼了,皇帝才二十出頭,雖然身體不怎麼好,也不至於那麼短命吧,子嗣終歸有的,江山也不會輪到信王來坐呀,於是也裝出一副擔心的樣子道:“皇上,經過不少名醫診斷,信王除了身體瘦弱一些,其他並無大礙,萬歲不必過於擔心……”

“沒有大礙,沒有大礙人會無緣無故的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真是一羣庸醫,去,你去替朕把天下的名醫都找來,朕就不信沒有人治不了五弟的病。”朱影龍心情頓時惡劣了下來。

“皇上,信王爺從假山上跌倒,必是傷了腦袋,這腦袋一傷自然會出現一些異常,有時候非藥石能醫,奴婢到有一個法子,不知道該說不該說?”王體乾得了魏忠賢的指點,裝出一副爲難的樣子道。

“快說,快說。”朱由校一聽到有辦法,頓時喜形於色的催促道。

“奴婢出身民間,民間如果遇到這樣的情形,久病不愈,有一種方法叫做“沖喜”……”王體乾慢慢的將“沖喜”解釋給天啓帝朱由校聽。

“王公公此法不妥,信王爺剛剛十五歲,按照祖制還不到大婚的年齡,而且如此做法可能會害了王爺的。”魏忠賢忙反對道。

朱由校也在考慮,祖法不可廢,但朱影龍這樣下去他這個做哥哥的實在心裡不好受,按照王體乾的說法,這個方法也只有一半的希望,心中委實難以決定。

“皇上,奴婢認爲信王爺雖然年紀小些,但並非八九歲孩童,百姓中尚有童養媳之事,祖法雖不可違,眼下信王爺剛病,病情還不甚嚴重,倘若等上兩年,病情惡化,失去最佳的醫療時機,到時候追悔莫及呀!”王體乾極力勸說道,語氣頗爲懇切。

天啓帝內心不由有些意動,祖制他自己都不知道違背了多少了,比如上朝禮制,一天三朝,他哪一天真正做到過,而他也最煩的就是這些祖制了,自己不也是早早的通曉男女之樂了嗎?況且十四五歲結婚的在民間一點都不稀奇。

魏忠賢瞧見天啓帝臉上頗有同意的意思,忙轉風道:“王公公說的也未嘗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此事若是讓百官和皇后娘娘知道了恐怕會不同意的,尤其是都察院的那些御史們要是鬧起來怕不好收拾!”

“這是朕的家事,他們反對又有何用,百官那邊你去處理,皇后那邊朕去說。”朱由校起身下決定道,放下手中的活計,往坤寧宮見張皇后去了。

第二天,天啓帝就給禮部下旨,爲信王選妃,朝中大臣紛紛上書反對,更有御史痛哭流涕的跪在宮門外死諫,正好被魏忠賢藉機處理掉一批所謂正直的清流,替信王選妃一事算是定了下來。

還爲怎麼走出皇宮一事而絞盡腦汁的朱影龍卻怎麼也沒有想到,本來還有兩年才大婚的他,居然因爲這個變故突然提前了,想不到自己恪守言多必失裝傻居然給他帶了這麼一個間接的好處,也就是說歷史從現在開始已經有了小小的改變。

經過順天府和禮部細細篩選,終於選出七十七名淑女,經過皇后親自把關,最後選中城南兵馬司副指揮史之女周瀅寧爲信王正妃,商人田宏遇之女田淑蘭、首輔葉向高的孫女葉漣漪爲側妃,本來以皇后的意思葉向高的孫女應爲正妃,但天啓帝不同意,加上劉老太妃也對周瀅寧非常的滿意,認爲她性子溫和,持正嚴謹,是正妃最合適的人選,一錘定音,張皇后雖然掌管內宮,但劉老太妃可是她奶奶級別的長輩,宮中資格老,說話甚有分量,也就同意了這個一正二側的方案,不過她倒是對這個所謂“沖喜”有沒有效果表示了深深的憂慮,但有魏忠賢從中作梗,加上丈夫也鼎力支持,還有一個什麼丈夫的乳母“奉聖夫人”客氏也從中攪和,張皇后在後宮已經是處境艱難,再說選出的三女跟魏黨一夥人沒有任何的關係,百官就不指望了,如今朝政被魏忠賢把持,所以也只能同意了。

當聖旨宣讀到勖勤宮的時候,矇在鼓裡的朱影龍傻眼了,他印象中,周、田二女是自己的妃子,但葉向高的孫女突然把本來應該是他的妃子的袁氏給取代了令他大驚不已,難道歷史真的改變了?聖旨還是徐應元代他接下來的。

前來宣讀旨意的是司禮秉筆二號太監李永貞,正待上前恭喜一下信王朱影龍,突然看到朱影龍一臉的癡呆像,便厭惡似的把腳馬上縮了回來,擠出一絲笑容朝徐應元拱了一下手,帶着手下匆匆的就走了。

“王爺,您有大喜了!”徐應元、嫣紅等太監、宮女們一齊給朱影龍道喜道。

“我大喜了!”朱影龍嘴裡冒出四個字來,臉上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把跪滿一地的太監和宮女們嚇了一跳,這傻了也就罷了,被給整瘋了,那可沒日子過了。

朱影龍當然不會瘋,他已經適應了自己現在的身份了,只不過愁了十幾天的事情一下子居然解決了,他一下子開心的過了頭了?想不到在前二十五年朱影龍的時候自己連個女朋友都沒有的他,現在一下子擁有了三個妻子,雖然他早知道這樣的結果,但突然一下子擁有了,他真有些不敢想像,不但走出去的問題解決了,順帶着還娶了三個老婆,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想要得到的,朱影龍內心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還不敢表現出來,依然還是那副癡呆老樣子。

周氏可是一個既賢惠有漂亮的女子,田氏更不用說了,明史記載她心靈巧慧,雪膚花貌,玉立亭亭,嫵媚婀娜,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樣樣精通,不過史載她與周氏不和,與之爭寵,不過朱影龍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朱影龍了,這種爭寵不和的事情應該再也不會發生了,本來還有一個袁氏的,不過突然被葉向高的孫女給替代了,朱影龍想起來了,首輔葉向高就在今年被閹黨排斥,逼迫告老還鄉的,怎麼還會把他的孫女選成自己的側妃呢?

信王大婚後自然不能在住在宮中了,天啓帝下旨讓工部建造信王府,由工部尚書薛鳳翔負責,但年年打仗,遼東邊餉,國庫空虛,那有餘錢修建新的王府,司禮秉筆二號太監李永貞提出將惠王朱常潤原先居住的惠王府修葺一番作爲信王府,惠王朱常潤已經被遣往荊州封地,他在京城的府第就沒有人居住了,這個方案得到了天啓帝,也就是朱影龍現在名義上的哥哥的首肯,撥出銀兩修葺一新,以備大婚後的信王入住。

朱影龍也漸漸習慣了自己現在的身份,他知道自己的處境,名義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爺,實則連一個小老百姓都還不如,沒有自由,沒有自主,若不是提前大婚,他還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習慣了皇宮的規矩,習慣了穿那寬大的袍子,也習慣了精美的美食,唯獨不習慣就是他那頭披肩的“秀髮”,後世的朱影龍可是一頭抖擻的短髮,剛勁挺拔可是他引以自豪的驕傲,可現在身體變了,身份也變了,那一頭的“秀髮”成了他永久的傷痛,古人的規矩,身體髮膚授之於父母,剪不得的,可朱影龍實在是受不了這滿頭的長髮,束起來,頭皮馬上就作癢,一天洗好幾次都沒有用,可能是心裡作用,乾脆就散開了,不再束髮,整天披頭散髮的,被人告到魏忠賢哪裡,再轉告天啓帝,一個癡傻的人能怎麼辦?只能隨他去了。於是更加敦促工部修繕信王府,欽天監推算良辰吉日了給朱影龍早日沖喜完婚。

而朱影龍那披肩散發就成了皇宮獨一無二的標誌!

第7章 屠夫到了(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三)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1章 赴遼(二)楔子第5章 駐軍琉球(一)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8章 兵從何來(二)第6章 一統天下(四)第9章 東江有變(二)第9章 血戰寧遠下(二)第7章 夜審(四)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5章 大清國亡(四)第6章 引蛇出洞(二)第3章 杭州大捷(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章 三方會談(四)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5章 血戰長江(一)第3章 聖姑(一)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9章 勒索第3章 謎團(二)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5章 高麗棒子完了(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6章 沈溪入獄(一)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7章 平壤之戰(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二)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11章 實業第8章 日審(三)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5章 歸順(一)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8章 交換(一)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四)第3章 金屋藏嬌(四)第10章 麻家覆滅(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四)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11章 明山會晤(二)第3章 聖姑(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6章 伏屍千里(三)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4章 兄弟反目(二)新書發佈了第5章 藏寶圖(一)第6章 探監第3章 藍家兄妹(二)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4章 真相(三)第3章 直搗黃龍(二)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7章 劫色第8章 九·一八(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一)第11章 周王(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10章 登陸琉球(四)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7章 南下(一)第7章 開戰(一)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5章 藏寶圖(二)第11章 軍制改革(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3章 情爲何物(一)第8章 緩緩徐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