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元燈節(一)

北京的街道就跟北京四合院一樣,方方正正的,李箐一路風塵的從湘西趕了回來,終於在正月十五這一天上午她乘坐的馬車駛進了北京城街道。

入目之處一片熱鬧,隨行護送的吳三桂等人不得不下馬牽着馬走,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羣,今天是上元燈節,南邊的戰事似乎一點都沒有影響到百姓們的熱情,街道兩旁林立的商鋪老闆正忙着指揮夥計掛上貼有自家招牌的燈籠,各式各樣的燈籠隨處可見,現在才白天,可以想象到了晚上,這些燈一起點亮後會是什麼一番景象!

“李太醫,是回太醫館還是直接進宮?”李箐正透過車廂的窗戶看的入神,突然耳邊傳來吳三桂請示的聲音。

李箐想了想,道:“還是先進宮吧。”

吳三桂應聲前去吩咐馬車行走路線了,片刻又出現在車廂的窗口,以惋惜的語氣朝李箐道:“李太醫,今天可真熱鬧呀,晚上的燈市一定很漂亮,可惜末將看不到了。”

“爲什麼,吳將軍?”李箐詫異的轉過頭來問道。

“護送李太醫進宮後,末將的任務就算結束了,必須立刻返回通州軍營,不得在京城逗留,否則就要軍法處置。”吳三桂畢竟還是少年心性,年輕人最喜歡熱鬧,今晚的上元燈節一定非常的熱鬧好玩,因此他耍了一點小小的心機,希望能過了今晚,明天再返回軍營。那麼現在能幫自己達成這個小小心願的人就只有車上這位李太醫了。

“這個?”李箐爲難起來,她聽的出護送自己這位少年將軍很想今晚留下來過上元燈節,只是她一個小小的太醫,無權無勢,根本沒有這個力量能滿足他的願望,不過人家一路上辛苦護送,沒有一絲怨言,她的確非常感激,很想能幫他們今晚留在京城過了上元燈節。

此時的李箐不禁想起自己跟朱影龍的真正關係,如果自己開口求他,他會不會看在自己的面上,同意吳三桂他們留在京城過完上元節再走呢,萬一他拒絕自己,那自己又該怎麼辦?

究竟是幫還是不幫呢?李箐有些拿不定主意。

吳三桂的眼神不時瞄向李箐,他看得出這個女太醫很想幫自己,也能幫到自己,但是內心很爲難,他不禁生出一絲內疚,爲了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令這麼一個心地善良的女太醫爲難實在是一種罪過。

“吳將軍,謝謝你一路護送,不過將軍你應該知道你我不同一隸屬,我的話未必能管用,如果不行的話,我也沒有辦法。”李箐委婉的將可能不行的意思道了出來,但她還是決定了幫一幫吳三桂這個小忙,也算是報答人家一路辛苦護送之情。

吳三桂大喜,感激道:“行與不行,末將都要多謝李太醫。”

“吳將軍客氣了,李箐應該的。”李箐頷首道。

進入京城,麻姑才知道自家的王城是多麼的渺小,簡直就是井底之蛙,而她們一行苗人特有的裝束也引起了許多百姓的駐足觀看,尤其是麻姑生的美若天仙,雖一臉風塵,但卻掩飾不了她那絕色風姿,如果不時她身邊還有十幾個同樣裝束的大漢,說不定就有登徒子忍不住上去調戲了。

“小姐,我們終於到京城了!”說話的是麻三,是麻老官派過來保護和照顧麻姑的總管,一進北京城,立刻就被熱鬧的街市,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有那時不時的有幾個紅毛綠眼睛的洋人把眼球給深深的吸引住了,再也捨不得挪開了。

京城的熱鬧和繁華也深深的震驚了麻姑,在她的心裡,京城也就比自己王城大那麼一些,最多比沅州這樣的城市大那麼一點,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會有這麼大,十個沅州城加起來也不見得比京城大,還有那街道兩旁的樓閣,比起苗家的吊腳樓還要高上少許,這還是一進城,等到她們尾隨李箐的馬車來到紫禁城跟前,麻姑徹底驚呆了。

天底下居然有這麼巍峨的建築,高達十丈的紅色宮牆,金色的琉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宮殿是一幢接一幢,彷彿沒有一個盡頭,宮門前衣甲鮮明的衛士。

“這就是皇宮,皇帝住的地方?”麻姑喃喃自語道。

“小姐,李太醫的馬車進去了!”麻三忍不住推了麻姑一下,提醒道。

“什麼?”麻姑打小醉心建築設計,一見到這麼一座龐大的紫禁城,頓時心神激動,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自己設計的王城更加氣勢磅礴,跟眼前這座紫禁城比起來,自家那座王城連人家一條磚牆都比不上。

“小姐,我們快跟上,李太醫都進去了,再不進去,就看不見那輛馬車了。”麻三有些着急,不住的催促道。

麻姑可不同麻三,麻三雖然是父親派過來照顧和保護自己的,但外面的事情卻是一竅不通,反而需要李箐不斷的提醒他,纔不至於在路上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不然也不需要吳三桂幾次暗中相助才化險爲夷。李箐知道,自己面前的是漢人皇帝的宮殿,門口守衛森嚴,出入都需要檢查,豈是說進去就能進去的,只不過她心中有個疑問,李箐不是說自己住在太醫院嗎,怎麼回來直接進了皇宮呢?

“麻三,我們走,先找個地方住下。”麻姑冷靜的看着李箐的馬車拐彎,從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消失,轉過身來朝麻三道。

“走,去哪兒,小姐?”麻三一臉的茫然,跟上麻姑的腳步道。

“客棧。”麻姑嘴中迸出兩個字。

“這位大哥,請問京城最好的客棧在哪裡?”

被問之人,看到是一個美如天仙的少女突然站到自己面前,頓時一腔被人無緣無故攔住的怒氣消去了大半,忙露出一張笑臉道:“這位姑娘,看你的裝束不是本地人吧?”

“大哥真是好眼裡,小女子是沅州人氏,因爲打仗,父母雙親死於戰火,來京城投親的。”一路走來,麻姑已然學會了不少江湖經驗,對陌生人問話需要隱瞞身份是絕對最重要的。

“我看姑娘你?”被問之人看到麻姑身後十幾個裝束打扮差不多的人,似乎是她的手下,心中起疑。

“大哥誤會了,小女子家中有些資財,這些人都是我家的家丁,我一人孤身上路,他們正好也不願意留下,就跟着一起進京了。”麻姑忙解釋道。

被問之人顯然不是那種很聰明的,三言兩語就被麻姑的話語給矇混過去了,告訴了她京城最好的客棧,那就是——釣魚臺國賓館。

第2章 各懷心機(四)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12章 大龍興寺(四)第12章 創業第10章 宴無好宴(二)第6章 一統天下(四)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3章 謎團(一)第4章 真相(二)第5章 廷辯交鋒(一)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4章 攤丁入畝(二)第3章 湘西局勢(一)第2章 三方備戰(三)第10章 湘西風雲(一)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8章 觀戰(二)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二)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10章 扶桑行省(三)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10章 戰局(一)第4章 兄弟反目(二)第1章 苗務大臣(二)第7章 開源節流(一)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5章 刺客現身(一)第4章 真相(四)第1章 風雲變幻(四)第3章 湘西局勢(三)第1章 不速之客(四)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5章 省親之路(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4章 迫從(二)第9章 血戰(一)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2章 北伐伊始(二)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4章 大婚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三)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12章 意外之喜(一)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10章 梟雄遲暮(七)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12章 逼宮立儲(二)第11章 李香君(一)第11章 姐妹團圓(四)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5章 刺客現身(五)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3章 兩淮鹽商(一)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11章 寧遠(一)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4章 大家一齊開打(一)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1章 苦寂方丈(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9章 突病(二)第8章 交換(一)第8章 日審(三)第6章 圍困南京(一)第2章 借刀殺人(一)第9章 滿漢通婚?(三)第5章 大清國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