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半島危機(三)

孫承宗去後,朱影龍一個端坐在在龍椅之上愣神了許久,一直到徐應元揉着惺忪的眼睛提醒他四更天到了時候,這纔回過神來。

“有吃的嗎?”朱影龍回過神來第一句話就問道。

“有,有,奴才這就給您拿去!”徐應元一個激靈,確信自己沒有聽錯,忙應答道。

“宮裡面的糕點朕都吃膩了。”朱影龍搖頭道。

“那皇上您想吃點什麼,奴才讓人給您做就是。”

“不必了,你出宮給朕買幾根油條和一碗豆漿就行了,朕看這天差不多要亮了,就湊合着睡一會兒,等你回來就是。”朱影龍嘴裡說着,身子不由的躺了下去,這龍椅是又長又寬,就跟後世那真皮沙發差不多,躺在上面睡覺是絕對沒有問題,再蓋上一件暖和的皮裘,也不怕睡着了着涼。

徐應元應了一聲,輕手輕腳的走了出去,關上書房的大門,換來兩個當值的太監守在門口,吩咐了幾句,搖頭嘆息一聲,出宮而去。

朱影龍慢慢的閉上了雙眼,他根本睡不着,治理一個國家實在太難了,創業來,守成更難,他現在是一邊要創,一邊還要守。兩頭還要兼顧,國內局面纔有了一點打開,外部又出現狀況,根本就不給你喘息的機會,治國,一個字,難!難怪那麼多皇帝喜歡做昏君而不喜歡做明君,皇帝正不是普通人乾的,穿越的那也是普通人。

沒辦法,路是自己選的,及時少活三十年也得走下去,至少也得撐到十六年後,大不了帶着一家人隱姓埋名出海到南洋去,就當歷史走了一個岔道又迴歸正途好了。

不過這個想法一浮現出來,頓時嚇的朱影龍出了一身的冷汗,還有十六年呢,難道自己什麼都不幹,就當一個享樂的昏君嗎?如果真這麼做了,恐怕明朝滅亡的更快,歷史還是無可避免的會改變,是自己對自己失去的信心,還是對這個時代失去的信心,費盡心機才奪得帝位,就這麼自暴自棄嗎?百年的屈辱就這麼拋卻腦後嗎?

想到這些,朱影龍根本就沒有了睡意,血管裡的血液飛速的流淌着,拳頭也緊緊的攥了起來,眼睛暴睜仰視,如果自己放棄了,恐怕許多人會離自己而去,知己、長輩還有女人,還有比生命還寶貴情感,這樣活着,恐怕比死還難受,就算曆史不可改變,起碼能夠再轟轟烈烈十六年!

最起碼朱影龍還明白一個道理,野心也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信心也可以,不管野心也好,信心也好,最重要的是要一顆冷靜的心。

夜不能寐的不止朱影龍一個人,還有一個人腦袋裡面的那根弦也是繃的緊緊的,這個人就是皇太極,對於有一個現在還很強大的對手,他做下這麼大的一個決定還是非常的顧慮的。

雖然他只是讓長子豪格爲先鋒領兵二萬進入朝鮮,這已經是他能隱藏能力的極限了,其實出兵朝鮮還並不是朱影龍情報上的臘月二十八,確切的說是臘月二十三,真實的情況提前了五天,利用後金在義州等地駐軍的機會,秘密進入的,發起進攻的日子纔是臘月二十八,因爲打起來,就沒有辦法再隱藏了。

開戰一天之內,朝鮮就丟失了與後金接壤的大片土地,三天之內朝鮮北部八道州縣就已經落入後金之手,三京之一的平壤被後金大軍包圍,預計三五天之內便告城破,平壤一旦攻陷,朝鮮北部就全部落入後金之手了,初戰告捷,讓還有些對這個計劃有些擔心的皇太極吃了一個定心丸,先是派人嘉獎了自己的兒子,後有派出了多爾袞兄弟率一萬大軍增援豪格。

朝鮮好打,關鍵是明朝的態度,這是皇太極最捉摸不透的,萬曆朝鮮之戰,愛新覺羅家族纔剛剛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那一場戰爭如果不是明廷出兵朝鮮,說不定朝鮮早就亡國了,那一場戰爭可是打了好幾年,戰敗一方的結果就是德川家康取代了發動戰爭的豐臣秀吉,如果明廷出兵朝鮮,自己也會不會像豐臣秀吉一樣被人取代呢?有的時候他真羨慕朱由檢(也就是朱影龍),雖然有資格跟他爭奪皇位的人也大有人在,可具備能力跟他爭奪皇位的人卻沒有一個,襁褓之中的嬰兒和閹人不算。他即使做錯了,皇帝也還是照做,最起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能動搖他的地位,而自己卻不行,有一個能幹的父親,雖然他已經成爲過去,確生下了不少能力超凡的兄弟,駕馭這些兄弟卻是一個相當費力的事情。

淅淅梭梭一陣聲音傳來,皇太極這次想起自己身邊還躺着一個女人,自己的大福晉哲哲。

“你坐起來幹什麼,當心着涼。”皇太極大病一場,哲哲每天衣不解帶的服侍,雖然這位大福晉不是所有福晉中最漂亮的,但那份敢情卻是最濃厚的,因此沒有心神不寧或者有心事的時候,他都喜歡來哲哲這裡,因爲哲哲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來不問他爲什麼煩惱,只是默默的關心着他,以最大的溫柔和體貼給他,蒙古各部進獻給他的美女多不勝數,寵幸過的,得他喜歡的也不在少數,但沒有哪一個女人能取代哲哲的位置。

哲哲披上一件外衣,從背後抱住自己的男人,小聲道:“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到天下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因爲你是我的男人。”

“哲哲!”皇太極在黑暗之中凝視着這樣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神,深情的喚了一聲,他發現自己聽了這句話之後,心中頓時生出一股沖天的豪氣,所有的疑慮和顧忌都在這一句“因爲你是我的男人”中煙消雲散了。

“大汗。”哲哲深愛這樣的男人,草原上沒有哪一個男人能比得上他。

“大汗,日前我哥哥跟我提起一件事。”

“什麼事?”皇太極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哲哲可是從來不干涉軍政。

“我哥哥還有一個女兒,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姐姐,名字叫海蘭珠,如今我這布木布泰侄女已經失蹤快三年了,哥哥的意思是,想把海蘭珠送進宮裡來伺候大汗,你看……”哲哲雖然姿色在皇太極後宮女人之中不是好的,而且年紀也越來越大,自然沒有沒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吸引男人,尤其是皇太極這樣佔有慾相當強的男人,他恨不得把天底下最漂亮的女人收進他的後宮,當初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除了這是一種政治聯姻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天生麗質的布木布泰雖然年紀小,但長個幾年必然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而到那個時候哲哲正好過了女人的黃金時期,爲了自己,也爲了博爾濟吉特家族,固住皇太極的寵愛是必須的,而且當時沒有選已經出落的如花似玉的海蘭珠,而選擇了布木布泰,也有哲哲的一點私心,海蘭珠不僅是一個漂亮的估量,才能還非常的出衆,那個時候海蘭珠要是嫁過來,恐怕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所以她選擇了小了許多的布木布泰,自以爲她能控制自己的侄女,可惜她失蹤了,而現在時局又不同,皇太極後宮中美女如雲,各族都有,而家族就只有一個人,雖然是大福晉的名分,但那也是說廢就廢的事情,如果把海蘭珠引了進來,以她的智慧和美貌,一定能得到皇太極的萬分寵愛,到時候,難道侄女還能跟姑姑搶大福晉的位置嗎?

說不動心哪是騙人的,海蘭珠的智慧和美貌皇太極可是早有耳聞,雖然科爾沁蒙古奉他爲主,他也不能強迫人家入宮,畢竟海蘭珠還是他的晚輩,不過有布木布泰例子在前,姑侄共侍一夫在女真人的眼裡根本不是什麼障礙,後金、蒙古王公貝勒當中對海蘭珠有心男人不在少數,如果海蘭珠入宮的話,就等於暗示科爾沁蒙古會全力支持自己,這樣的好事皇太極豈能不知道,只不過在哲哲面前,不能表現的過於欣喜,道:“你是大福晉,你怎麼看?”

“我?”哲哲詫異道,她顯然不會說出自己的意見,雖然哥哥是有這個打算,可並沒有真正下這個決定,後金政局有些微妙,表面上是以皇太極爲首,實際上山頭還不少,海蘭珠待字閨中,是寨桑貝勒手中的一把利器,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又怎麼會輕易使出來呢,其實這裡面到有哲哲自己三分的一廂情願。

幸虧沒有點燈,否則皇太極一定能從哲哲的眼神中看出點什麼,現在也只當她有些驚訝,娶妻納妾,那是男人的事情,只要不壞了禮法綱常,就是正妻也是無法干涉的。

“那這樣,如果你哥哥確實有這個心,那本汗就擇日迎娶海蘭珠入宮。”美女對皇太極來說當然是多多益善好了,如果這個美女還能給自己帶來更大臂助,那就更好了。

哲哲在黑暗中呆了呆,她有把握自己的男人會動心,但至少不會一下子就下決定,但現在出乎她的意料,皇太極不但動心了,而且決定要娶海蘭珠,這可讓她亂了手腳,如何能說服哥哥把海蘭珠嫁入宮中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夫妻二人一下子都沉默了,這個舊年最後一天晚上,各懷心思的兩個人就這麼擁抱着坐在暖暖的炕上,居然也一宿沒能睡着。

第10章 秦淮(二)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9章 青城之戰(二)第2章 驚天之密(一)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一)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10章 金屋藏嬌(一)第6章 引蛇出洞(六)第12章 袁崇煥(一)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0章 金屋藏嬌(五)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3章 金屋藏嬌(一)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8章 一網打盡(四)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12章 南京城下(三)第11章 風流明帝(六)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一)第11章 寧遠(一)第5章 駐軍琉球(二)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7章 劫色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6章 東西夾擊(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章 不速之客(三)第8章 順帝之璽(一)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12章 離京第5章 刺客現身(一)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4章 挑撥(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一)第11章 周王(一)第3章 情爲何物(二)第8章 整風運動(四)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7章 協理朝政(二)第6章 半島危機(二)第6章 定計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11章 組建軍機閣(一)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2章 借刀殺人(一)新書發佈了第2章 後金求和(二)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7章 絕代雙嬌(四)第11章 寧遠(一)第11章 姐妹團圓(四)第1章 赴遼(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5章 悲城南京(四)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10章 佈局天下(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二)第1章 早朝風波(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4章 迫從(二)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8章 一網打盡(七)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12章 演變(二)第11章 明山會晤(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7章 開戰(一)第12章 東林黨(二)第3章 謎團(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7章 撲朔迷離(五)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7章 夜審(四)第4章 敲詐鹽商(二)第2章 出關(一)第12章 演變(一)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