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赴遼(二)

這個時候熊廷弼與孫承宗交換了一下眼色,這遼東信王恐怕是去定了,問道:“王爺此去遼東,打算帶何人相隨?”

這句話問到點子上了,薑還是老的辣,雖然他們都沒有開口問朱影龍去遼東的目的,但是主要知道了他讓那些人相隨,就不難猜到一些蛛絲馬跡,朱影龍可不需要一些只知道明白的告訴他才知道怎麼做的屬下,這不過是梟雄的做法,而一個真正的上位者,才能不一定要高,他只要會兩點,那麼他就是王霸之才,一是會用人,二是會籠絡人,有了這兩點,他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做都能成就一番偉業,這就是爲什麼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卻嫉妒那些不比自己優秀的人卻取得了比自己更優秀的成績的原因。

“熊將軍、麗娘、沈大掌櫃、陸營長和五十名猛虎營軍士。”朱影龍緩緩道來。

“陸浩天是不是……”史可法頗有顧慮的問道,陸浩天雖然在軍中屬於不得志的那種,被髮配到信王身邊,平日裡也循規蹈矩的,似乎忠心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還沒有參與到核心中來,史可法擔心朱影龍一路上的安全,所以不得不提出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去也是對他的一個考驗。”朱影龍平靜的道,他相信那個在軍中被人排擠,鬱郁不得志的低層軍官,因爲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個真正軍人的影子,一個真正愛兵如子的人不會是個壞人。

衆人散去,朱影龍留下了史可法、沈溪、孫承宗和熊廷弼四人,本來朱影龍很想把史可法帶在身邊,但是他現在也是一個明面上的人物,重傷未愈,自然不能跟在左右,所以只能留下了,孫承宗的目標太大,加上年紀大了,不宜長途跋涉,況且軍事學院不能沒有他,不在考慮之內,剩下就只有熊廷弼了,朱影龍要靠他把袁崇煥拉過來,所以他就成了去遼東的第一人選。

“王爺,此去遼東,爲何要帶上老朽,老朽除了會做生意,還能幫王爺做什麼呢?”沈溪憋了許久的疑問終於在這個時候問了出來。

朱影龍嘿嘿的神秘一笑道:“沈掌櫃稍安勿躁,待會兒本王會單獨有話跟你說的。”

沈溪一聽,自然不再多問了。

“孫老院長,本王需要一張遼東的地形圖,不知道孫老院長能否替本王畫出來?”朱影龍留下孫承宗的真正的目的就是想向他要一張關於遼東的地形圖,此去遼東,人生地不熟的,雖然有個熊廷弼,但是他離開遼東已經五年了,人事已非,後金大明勢力範圍的劃分自然有些變化,而孫承宗從遼東回來還只有半年的時間,他所知道的一定要比熊廷弼準確,所以朱影龍想找他畫一張詳細的遼東地圖。

孫承宗似乎已經知道了朱影龍留下自己的意圖,欣然同意道:“王爺所要之地圖,老朽三日之內必能繪製完畢。”

“如此,本王多謝老院長了。”朱影龍真心感謝道。

接下來朱影龍對史可法交待了一些瑣碎的事情,吩咐熊廷弼準備去遼東所需之物,留下沈溪單獨嘀咕了半個時辰,最後沈溪是興奮的走出了會議室,匆匆忙忙離開了。

朱影龍帶着三位王妃也回到了在開封城的信王府,朱影龍自己也要做一些準備。

第二天,信王府突然購進大量木材,這次不是運到影龍別苑的建築工地,而是直接運到開封城內的信王府,而且多是一些比較貴重的木材,接下來,信王府聘請了許多經驗豐富的木匠,說是傳授信王木匠手藝,接下來過了幾天,所有老木匠師傅集體辭職,傳出來的話都是信王爺是個天才,簡直就是一個天生的木匠,他們的那點手藝根本不夠學的,沒的教了,只能辭職了,其實這也不怪這些老師傅,因爲朱影龍在原來的那個時空的父親就是一個木匠,而且還是遠近聞名的木匠,從小就跟着父親擺弄木頭,家傳的手藝豈能差到哪裡去!

到元宵節那天,開封城無人不知,信王跟他的皇帝哥哥一樣迷上了做木匠活,而且每每從王府流出來相當奇特而且精美的傢俱,風靡整個開封,有的居然已經賣出了好幾番的價格。

而元霄節一過,朱影龍早就在王承恩的掩護下,與三位王妃惜別,悄悄的溜到了開封城的博古齋,與沈溪一起,然後用早已準備好的假身份文引出了開封城,與一羣私鹽販子裝扮的熊廷弼等人匯合,北上遼東了。

而此時,王府還是每隔那麼幾天流出來一件信王爺親手打造的傢俱,每每都賣一個好價錢,而且前前後後都能看出是同一個人的手藝,人們看信王做的傢俱那麼值錢,因此市面上仿製的假貨就多了起來,而教授信王木匠手藝活的工匠倒是成了搶手貨,因爲只有他們才能鑑定是不是真的出自信王之手。

這一切不過是朱影龍一個瞞天過海之計,目的是想讓魏忠賢認爲自己一直在開封的信王府,好隱藏他實際上去了遼東的事實,只要每隔幾天就有信王親手所做的傢俱流出王府,沒有任何的規律,這樣就算魏忠賢懷疑,除非他請聖旨搜查信王府,否則他是不會知道信王早就不在王府了,當然了就算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朱影龍也給周瀅寧留下了應對的計策,只要不是魏忠賢親自下來,糊弄他那羣走狗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且他這麼做還迎合了他那個喜歡木匠活的便宜哥哥,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朱影龍的虛虛實實的計策恐怕也走到了盡頭了,他與魏忠賢的暗鬥也變成了實際上的明鬥了。

第5章 歸順(一)第1章 風雨飄搖(二)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5章 陝西流賊(二)第6章 夜戰錦州(一)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5章 梁園第9章 青城之戰(一)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1章 春闈出貢(一)第2章 整合(一)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10章 岳父周奎(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11章 聖駕南下(一)第7章 劫色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11章 失落的青城(一)第11章 西南戰局(二)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6章 時不待我(二)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9章 無奈紫荷(二)第8章 清獄嚴打(二)第12章 苗人內訌(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二)第7章 開戰(一)第5章 悲城南京(三)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9章 上元燈節(二)第9章 後金妥協(二)第2章 盛京風雲(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7章 平壤之戰(一)第12章 東林黨(一)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2章 北伐伊始(三)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8章 一網打盡(一)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8章 清獄嚴打(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3章 聖姑(一)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9章 真假玉璽(三)第3章 杭州大捷(一)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3章 故人(一)第11章 千里奔襲(一)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1章 沅州之爭(二)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7章 撲朔迷離(四)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8章 九·一八(四)第9章 主動權(一)第2章 堅壁清野(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六)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1章 返回(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3章 杭州大捷(四)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三)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一)第12章 逼宮立儲(二)第10章 麻家覆滅(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8章 九·一八(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二)第11章 千里奔襲(二)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2章 後金求和(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四)第5章 兩個朝廷(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0章 登陸琉球(二)第11章 姐妹團圓(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