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堅壁清野(一)

“哪裡送來的八百里加急?”朱影龍不待徐應元遞過那盛放加急密摺的錫封圓筒,急聲問道。

“武昌。”可能是一路跑過來的吧,好容易纔打聽到皇上來了壽安宮,徐應元忙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甩了一下回答道。

細心的嫣紅一隻手持着蠟燭,一隻手呵護着跳動的燭火,緩緩走過來,照亮了三人的臉。

朱影龍迅速的拆了錫封,然後雙手一扭,嚴絲合縫的圓筒就變成了兩截,然後取出裡面的奏摺,展開,湊到燭火之下,一看,頓覺腳底板升起一絲寒氣,直透心肺。

“徐應元,你立刻拿通行令牌出宮,把孫老院長和徐光啓大人給朕迅速傳到宮裡面來。”朱影龍合上奏摺,轉向徐應元快速吩咐道。

“奴婢這就去!”徐應元察言觀色,就知道可能發生了什麼大事了,不然也不會深更半夜的將兩位老大人給召進宮裡面來。

“慢着!”徐應元正待轉身,卻被朱影龍叫住了。

朱影龍眉頭緊鎖了起來,道:“悄悄去,悄悄的回來,去吧。”徐應元這才迅速打開殿門,閃身走了出去。

朱影龍與嫣紅掀開帳蔓重新回到張嫣的軟塌,交代了一聲自己有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然後留下李箐給張嫣做一個詳細的檢查,就跟嫣紅兩個人回養心殿了。至於大玉兒,自己難道還能在張嫣面前處罰她嗎?朱影龍準備過幾天就把她調走,換幾個可靠的宮女過來服侍,堂堂一個蒙古貝勒之女,朱影龍根本不認爲這樣的一個丫頭會照顧人,也不知道熊瑚是怎麼想的,怎麼把她安排到壽安來服侍張嫣?

“勞煩兩位老大人深夜進宮,朕真的有些過意不去。”朱影龍歉意的朝跟在徐應元后面匆匆而來的孫承宗和徐光啓道。

“皇上折殺老臣了,皇上這麼晚喚我們進宮,一定是朝廷上出了大事了。”薑還是老的辣,一猜就猜中了。

“苗人叛亂!”朱影龍嘴裡緩緩的吐出這四個字。

“啊!”孫承宗和徐光啓驚駭的對視了一眼,能夠要皇上兩位心腹重臣連夜召見進宮,這個叛亂恐怕小不了,恐怕是有大麻煩了。

“兩位老愛卿都先看看湖廣總督給朕上的這道八百里加急密奏!”朱影龍命徐應元將剛剛呈送到自己的密摺遞給站在下面的兩個心腹老臣。

湊在一起瀏覽密摺的孫承宗和徐光啓看了熊廷弼的奏摺也不由的長吸了一口涼氣,三天之內聚集十萬大軍,雖然是烏合之衆,但苗人的悍不畏死是天下聞名的,不然朝廷也不會無計可施的用石頭砌成一座長大三百多公里的苗疆長城防禦苗人的起義反抗了,有明歷史以來,苗人一直被朝廷視爲化外蠻夷,當然也有一點統治者自己的原因,那就是,當年太祖皇帝起兵反元,當時的太祖皇帝也不過是幾支義軍中一員,而太祖皇帝最大的敵人陳友諒,他的地盤就是現在的湖廣江西一帶,當時的苗人和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當時是支持陳友諒的,太祖皇帝雖然平了陳友涼,時候也當着天下人的面說了“彼雖非我華夏後裔,然若歸化禮儀,亦等同視之。”的話語。但說到並非做到,所以對苗族等幾個少數民族一直採取的是高壓政策,侵佔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販賣苗人少女爲奴爲妓,徵收高額賦稅,再加上土官的貪婪,幾百年的仇恨交織,一次一次的起義都被血腥鎮壓了,可想而知,如果苗人再一次有準備的起義,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皇上,除了辰州府和保靖宣慰司、永順宣慰司、靖州等地,朝廷大軍基本上控制了湖廣,長沙雖然城牆堅固兼異守難攻,但現在已成孤城,打下的日期指日可待,老臣認爲,江西以及兩廣等地的僞明官軍沒這個膽子擅自出擊攻擊我們,這樣我軍攻佔長沙之後,分成兩路大軍,一路向南繼續推進,直到收復湖廣之地,然後就地守住幾個入湖廣的重要通道和堅城,而另外一路則向西,攻佔靖州,留下少量軍隊把守通道,防止廣西境內的苗人與造反的吳黑苗連城一氣,還有最大的麻煩就是貴州境內也居住這大量的苗人,朝廷不僅僅是要收復一個湖廣就結束了,所以必須要有一隻軍隊收復貴州,然後三支軍隊把吳黑苗的叛軍死死的嵌在臘爾山(新寨)區域,實行堅壁清野,一步一步的推進,把附近的苗人都往裡面趕,壓縮苗人的生存空間,老臣倒要看看,沒有糧食,又沒有土地,幾十萬苗人如何靠山吃山!”

好傢伙,朱影龍和徐光啓都張大嘴巴吸了一口涼氣,孫承宗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到應對的策略,還思路如此清晰,手段也是一等一的毒辣,聽的朱影龍和徐光啓兩人心裡直冒寒氣,要是真的實現了孫承宗這個戰略目標,起義造反的幾十萬苗人算是完了,這真是老將不出手,一出手可不是一個頂兩了,二十都不止,看起來孫承宗想來一個一勞永逸,徹底的解決苗人這個隱患。

信奉天主教的徐光啓首次提出了反對孫承宗的意見,苦心勸諫道:“啓稟皇上,老臣認爲此策略有傷天和,如照此實行,皇上以仁德治天下的名聲恐怕會毀於一旦,想想那些燒殺搶掠的流賊,皇上都能使其歸順教化,成爲我大明治下的良民,苗人造反其實也是因爲官逼民反,逼他們造反不是朝廷,而是僞明朝廷,如果朝廷也不容不下他們,那天下萬民焉能歸服,此略不可施行呀,皇上。”

站在一側的孫承宗沒有一絲一毫的不高興,臉上一片平靜,以純軍事的角度,孫承宗所想的沒有絲毫的不對,他的目的就是剿滅叛軍,但從政治、民心多角度綜合起來,他這個策略就算能最後完成,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多少白銀,還有多少士兵的性命,還有給那片土地帶來多麼沉重的影響,民心的向背等等,漢苗之間的仇恨恐怕將會是一個千年化不開的死結,這只是下下之策。

朱影龍看孫承宗紋絲不動,好像是在思考,心中頓時明白了,孫承宗要的不是這個結果,而是讓苗人知道他們反叛會得到什麼結果,孫子兵法雲:凡用兵之法,全國爲上,破國次之;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全旅爲上,破旅次之;全卒爲上,破卒次之;全伍爲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承宗要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他要的是這個策略本身,而不是真的去實行它,想通了這一點,朱影龍臉上浮現了一絲微笑,孫承宗並非那種鐵血屠戮的將帥,又怎麼會出這麼一個陰毒的策略呢?

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二)第9章 滿漢通婚?(六)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四)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10章 簽訂協議(二)第2章 人才第7章 班師返京(五)第5章 刺客現身(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六)第12章 大龍興寺(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三)第3章 誣陷離間(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三)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4章 敲詐鹽商(四)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11章 促膝長談(一)第12章 離京第3章 圖賴之死(一)第2章 驚天之密(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三)第6章 圍困南京(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11章 實業第3章 藍家兄妹(四)第7章 中秋月圓(四)第8章 一網打盡(二)第3章 圖賴之死(二)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4章 真相(一)第3章 新土地法(四)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1章 返回(二)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6章 睡了李箐(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二)第1章 返回(一)第2章 出關(一)第3章 兩淮鹽商(五)關於文中一些歷史設定的解釋第12章 大龍興寺(四)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2章 借刀殺人(二)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5章 風暴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3章 湘西局勢(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三)第3章 藍家兄妹(一)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3章 揭開謎底(一)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9章 苗疆鳳凰(二)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3章 揭開謎底(一)第5章 悲城南京(二)第12章 東林黨(二)第5章 多爾袞(二)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7章 絕代雙嬌(六)第6章 一統天下(五)第4章 真相(五)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10章 通州軍校(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一)第4章 黔驢技窮(五)第5章 刺客現身(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三)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11章 寧遠(一)第3章 圖賴之死(五)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5章 傷勢惡化(一)第2章 兵臨城下(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3章 湘西局勢(二)第8章 破臉(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八)第5章 陝西流賊(一)第7章 撲朔迷離(六)第12章 意外之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