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後金妥協(二)

PS:兄弟姐妹們,本週長風新書《風魔》衝擊新書榜,大家有票的都到那兒去投呀,書頁上作者推薦下有鏈接的,謝謝了!

……

“啪!”皇太極聽得火起,盛怒之下,使出渾身的勁猛的在桌案上一拍,朝御階下真在吵鬧不休的大臣大喝道:“都給本汗住口!”

“大殿之上,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皇太極站了起來,蒼白的臉上升起一絲病態的潮紅,怒不可遏的指着剛纔羣情奮勇,吵的面紅耳赤羣臣怒斥道。

畢竟是跪拜了一年多的大汗,他這一發怒,底下那些羣臣頓時鴉雀無聲,靜若寒蟬。

“本汗已經決定跟明廷議和!”皇太極冷峻的掃過羣臣一眼道,“這件事是本汗一個人的決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

“范文程!”

“微臣在!”眯着眼睛站在下面的范文程聞言雙目一張,側跨一步躬身道。

“本汗任命你爲和談大臣,即可接替阿敏大貝勒與明廷展開談判!”皇太極是抱病召集衆臣議事的,需要臥牀休息,所以不得不乾綱獨斷一次,而如果他不乾綱獨斷,恐怕麻煩會越來越多。

“微臣領命!”范文程早已知道他會任命爲這個談判大臣,前路艱辛,他現在在金人眼裡是“漢狗”,明人眼裡是“漢奸”,如今已經成爲孤臣孽子,他所做的是爲了能給天下百姓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但真的是這樣的嗎?皇太極對他的知遇之恩已經讓他忘記自己還是個漢人了,血管裡流的同樣是鮮紅的血液,同樣是炎黃子孫,漢人,金人有什麼分別呢?范文程不斷的在內心的安慰自己,唐太宗不也有胡人的血脈嗎?蒙古不也曾經統治過中原嗎?

皇太極也許知道,也許根本還沒有想到,今天的乾綱獨斷的確爲接下來的幾年大金國的實力不斷壯大,吞了了除察哈爾部所有的漠南蒙古部落,聚起了數十萬精兵,國富兵強,但漢官與金、猛臣的關係逐漸惡化,皇太極在治國上面有聽從范文程的建議使用漢人的那一套,更加加劇了漢與金、蒙大臣之間的互相猜忌和構陷,到最後形成了范文程爲首的漢人文官集團,還有代善等諸貝勒爲首的武官集團,兩方明爭暗鬥,白白耗損了國家的力量。

范文程帶着一干和談的人員奉旨出盛京感到遼陽,見到了入喪家之犬的二貝勒阿敏,瞭解了一些明廷的情況,然後取出皇太極召回阿敏會盛京的旨意,將跟隨阿敏的兩個漢官副職胡貢明和高士俊調到自己麾下,這兩個人畢竟參加多次談判,比較熟悉明廷的一干談判人員,留在身邊正好用的着。

熊廷弼攻陷錦州的第四天上午,范文程僅僅帶了數十人,也沒有大軍護送的情況下就這麼大搖大擺的出現在錦州城下,其國人的膽略倒是讓熊廷弼等明朝衆官小小驚訝了一把。

既然人家未帶一兵一卒過來,還是過來乞求和談的,自己也不能太小家子氣,熊廷弼當即命令軍士放炮,親自出城歡迎,給足了後金的面子。

不過接下來的話倒是讓范文程尷尬不已,本來熊廷弼親自出迎,范文程總要說幾句客氣感謝的話,不料站在熊廷弼身後的談判副使黃錦忍不住低聲嘀咕了一句道,“如果不是看在你代表皇太極的身份上,大帥會以這麼隆重的禮儀來迎接你這個漢奸不成?”

這句話雖然說的很輕,但當時正好一陣風吹過,聲音就接着東風傳到幾乎所有在場的官員耳朵裡,范文程自然也是聽的清清楚楚,本來臉上還綻放的笑容瞬間凝固了一下,忙咳嗽一下掩飾過去。

熊廷弼也看不起這個范文程,甘願給金人做走狗,但表面上還是不能把內心的情感表露出來,聽到黃錦這句話,內心是暢快之極,面上還洋溢這笑容招呼道,“範特使此番前來,可是爲了和談一事?”

“當然,我家大汗原本就誠意十足,願意在談判桌上化解兩國之間的仇怨,但貴國朝廷似乎對我家大汗的誠意視若無睹,不但驅逐我談判使者,更是悍然發動進攻,佔領我國城池,這是爲何?”范文程不溫不火的質問熊廷弼道。

熊廷弼早已想好了說詞,嘿嘿一笑道:“範特使知道,本帥是個雖然是遼東經略,遼東的軍政大權在手,但說到這兩國之間是戰是和,上面可是有這朝廷,本帥是大明的官,不能不聽朝廷,不聽皇上的呀!”

“這麼說發動偷襲並侵佔我錦州城的是貴國的朝廷、還有皇上了?”范文程緊咬熊廷弼話中之詞不放道。

“範特使,請你搞清楚,錦州在半年前還是我大明的城池,怎麼就成了你們的呢?”黃錦怒問道。

“這位大人,請問大明之前是誰佔據天下?”范文程絲毫沒有火氣,一邊走一邊朝黃錦問道。

“元朝?這何人不知?”黃錦冷哼一聲道。

“元朝之前呢?”

“大宋!”黃錦脫口而出。

“據範某所知長江以北可都是大金國的國土,你所說的那個大宋不過是偏安一隅的南宋而已?”范文程笑笑道。

“你什麼意思?”黃錦才智雖然不及范文程,但這個時候已經察覺有些不對勁,自己似乎墮入人家言語圈套之中。

“成吉思汗滅大金,再滅南宋,建立了巨大的大元帝國,從此天下是蒙古人的天下,土地和城池也是蒙古人的,到元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滅,天下又改姓朱,城池和土地又變成漢人的朱家天下,縱觀歷朝歷代,哪一個不是誰打下的城池就是誰的,難道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後,蒙古人說這天下還是我的,你把他還給我們,貴國的太祖皇帝會歸還嗎?這位大人,您說這可能嗎?”范文程微笑的文黃錦道。

“荒謬,歪理學說!”黃錦不知何從反駁,氣憤道。

“弱肉強食,這就好比本特使只能在言語上責問貴國爲何侵佔我錦州,而卻拿不回來一樣。”范文程這一番話已經在有意給熊廷弼等人發出一個信號,皇太極這次可能真的要讓步了,沒有派大軍過來,而是直接派了個和談的使臣過來,這個轉變似乎來的有些突然,衆人不禁對范文程生起警惕之心來。

“範特使,本官聽說你是北宋名臣范文正公的後人吧?”這個時候一副冷冰冰面孔的周文元插進來問道。

“是的。”范文程再怎麼樣,也不會背棄自己的祖宗。

“那就好,文正公一生爲國,想不到他的後人也是如此。本官真是佩服!”周文元對準范文程深深一躬道。

范文程臉上的笑容頓時掛不住了,再怎麼掩飾都不能抹去他內心的那一絲絞痛,祖先效忠的國家是漢人的,而自己卻給金人做臣子,對方雖然一句沒提,也沒有罵他是漢奸,但實際上比直接罵他是漢奸還來的難受。

熊廷弼一看場面驟冷,忙招呼范文程等人先到城中休息,接風洗塵。

熊廷弼、劉鴻訓兩人交換了一下意見,一時把握不定范文程和皇太極的虛實,將人安排在錦州城一個富商的別苑,派人嚴密監視,並且連夜給朱影龍上了奏摺。

朱影龍自發動閃電偷襲接到攻陷錦州的消息之後三天來是吃不好,睡不香,內心是又喜又憂,喜的是收復錦州,必將鼓舞國人士氣,憂的是一連三天後金一點動靜都沒有,還有原本從遼陽出來馳援錦州的一萬五千兵馬居然就這麼一下子撤回去了,這更是加重了他的擔心,擔心拿下錦州打疼了皇太極,發動大軍再一次攻打錦州,讓遼東再一次陷入戰爭的泥潭中,讓自己無暇解決內憂。

現在好了,皇太極果然妥協了,還派出了范文程這個甚爲倚重的漢臣前來談判,估計這一次和談可以成功,至於熊廷弼等人擔心其中有詐,需要小心防範,朱影龍仔細的想了想,這也許很有可能,這個時候誰鬆懈了,誰就可能會輸。於是給熊廷弼、劉鴻訓等人批覆,讓他們提高警惕,不能有任何的懈怠,一定要確定後金真正的意圖。

不過在沒有結果之前,朱影龍一直壓着熊廷弼的戰報沒有通報給羣臣,免得惹起無謂的波瀾,不過壓是壓不住的,京城坊間已經有消息傳出朝廷收復錦州,說白了這次行動是他這個皇帝越權指揮的,朝中僅少數大臣知道,在這個資訊還不發達時空,羣臣都還被蒙在鼓中,雖然他們也聽到些坊間的傳言,但傳言還沒有到氾濫的地步,即便是有些懷疑,沒有確鑿的消息,他們也不敢跑到皇帝面前亂說!

今年春闈,朱影龍非常重視,他很想在這些來京參加春闈的舉子中找幾個可造之才,但由於歷來科場舞弊嚴重,這科舉八股文考試一時也改不過來,自己又不學無術,所以三場考試的題目就讓內閣的幾位大臣各自草擬三道,然後帶到考場由主考官現場從箱中抽取題目,這樣就算十幾道題目都流出去了,就算有人把這些題目都做出來,這麼多也不能全帶進去,況今年考場紀律更爲嚴格,朝廷爲舉子提供考試一切用度,文房四寶的全都不用帶,只要將人帶進去就可以了,而且還要脫guang了搜身,想作弊就更加難了。

朱影龍更是親自巡查了三月初九的第一場考試,幾千舉子還是頭一次見到皇帝的真面目,有幾個差點激動的暈過去了,因爲朱影龍親自去給他們磨墨,這等殊榮,即便考不中,也可光宗耀祖了。

朱影龍還有一個想法,今年考不中的,把他們通通留下來,一半進入北京大學,一半進入清華大學,直接進行培養,年輕人,不那麼古板,腦子靈活,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的學說,朱影龍正準備用一種新的學說取代現有的朱程理學,目前正跟黃尊素幾個年輕人在緊鑼密鼓的籌劃當中。

搬遷王恭廠因爲有了皇帝自己掏腰包得以順利的啓動了,朝中那些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也不好說什麼,尤其是戶部尚書孫慎行,原本他是反對的,現在反而有些內疚了,如今好像不是朝廷拼命的管皇帝要錢,而是皇帝拼命的給國家花錢,他們幾個是知道皇帝這錢是從何而來的,順天府知府史可法是第一個知道的,北京城中突然出現了那麼多宮中出來的御用物品,豈會不引起這位京城父母官的主意,他是知道的,皇宮由周淮安這樣的統侍衛領,賊是不能偷到皇宮裡去的,太監和宮女更加不敢了,前些日子的整頓已經讓這些人戰戰兢兢的了,哪還敢幹這樣的事情,唯一的解釋就是在皇帝示意下,有人在變賣宮中的一些不是很珍貴,用不着的物品,史可法想到這一點,連忙吩咐自己手下不要再查下去了,再查下去,可就捅到天上去了,要是讓滿朝文武知道這件事,又會是一場風波。

;

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12章 黃雀在後(一)第6章 特種作戰(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2章 三方備戰(一)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一)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二)第7章 南下(二)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4章 佳人如昔(二)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7章 中秋月圓(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三)第11章 軍制改革(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5章 歸順(二)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1章 風雨飄搖(一)第10章 戰爭爆發(四)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8章 九·一八(二)第3章 家庭晚宴(一)第4章 四方來賀(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二)第11章 聖駕南下(三)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五)第11章 琉球行省(四)第10章 戰爭爆發(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二)第9章 青城之戰(三)第2章 朱恭枵(二)第6章 平倭方略(四)第6章 平倭方略(三)第4章 迫從(一)第6章 重陽賞菊(一)第4章 攤丁入畝(一)第10章 百業待興(一)第3章 揭開謎底(四)第10章 湘西風雲(二)第4章 四方來賀(四)第12章 教育改革(二)第6章 一統天下(一)第12章 強勢介入(二)第8章 順帝之璽(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三)第7章 夜審(一)第7章 開源節流(二)第1章 赴遼(一)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11章 李香君(二)第10章 金屋藏嬌(二)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3章 制度變革(一)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3章 金屋藏嬌(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6章 一統天下(五)第10章 梟雄遲暮(五)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5章 駐軍琉球(三)第1章 風雲變幻(一)第9章 微服南巡(六)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二)第5章 刺客現身(二)第1章 甦醒第6章 特種作戰(一)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一)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7章 平壤之戰(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2章 盛京風雲(三)第11章 李香君(二)第9章 突病(二)第6章 東西夾擊(一)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5章 藏寶圖(一)第3章 直搗黃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