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停戰和談(二)

“皇兄,你這麼一去,倒是安心了,可你把這副千斤的重擔交到臣弟的手裡,臣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呀,每一步都是小心了再小心,走的是異常的艱難,不過你放心,大明的江山,祖宗的基業絕對不會在臣弟手中垮掉的,臣弟懇求你在天上保佑臣弟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開創我大明的盛世基業!”朱影龍對着天啓帝朱由校的靈樞道,然後再拜了三拜,站起身來,頭也不回的打開懋德殿的大門走了出去,身後張嫣看着朱影龍的背影從漸漸關閉起來的大門消失,眼神中射出彷徨又迷離的目光。

“皇上,懿安皇后娘娘她?”徐應元忍不住多了一嘴道。

“不該管的事情別管,宮中的規矩你是知道的,明天去王承恩那裡領十板子!”朱影龍心中不舒服,不僅僅是因爲剛纔張嫣不願意搭理他,更多的是他恨這個皇宮,恨這個所謂禮教的束縛,徐應元正好撞上了這個槍口。

徐應元心中大罵自己口不擇言,這樣的事情是他該管,該問的嗎?這不是找打嗎?頓時一副哭喪臉提着宮燈走在前面。

“宮內禁衛、太監、宮女的禦寒棉衣都發放了嗎?”朱影龍忽然看到前面走來一對巡邏的侍衛,看他們還穿的身爲單薄,心中狐疑,忍不住開口問徐應元道。

“奴才不知道,不過奴才的棉衣早就已經發了,已經穿上了,皇上您看,都是新的!”徐應元掀開自己的衣袖展示給朱影龍看道。

“那朕怎麼看剛纔那對走過的侍衛們怎麼還穿的是單衣?”朱影龍有些微怒,千萬不要看這些小事,這些都是人心,百姓無小事,吃飯,穿衣對他們來說都是頭等的大事,不讓這些侍衛們吃飽穿暖,他們還會死心塌地的保衛這座紫禁城嗎?

“這個奴才就不知道了!”徐應元小心答道,在這座看似富貴堂皇的皇宮大內,其實根本就是一個人間煉獄,皇上剛登基,看這座巨大的紫禁城還太淺,由於留用了大量的前太監,這些人在魏忠賢逼宮那晚明哲自保,得以繼續留用,朱影龍爲保皇宮的穩定,只是要求遣散了部分無職權的太監,由於時間的問題,龐大的二十四監衙門並沒有來得及廢除,還得以繼續發揮他們的餘熱,自然貪污舞弊的事情又死灰復燃了,徐應元深知皇宮裡的水太深,話只能說三分留七分,不然王承恩的大內總管和他這個貼身太監就處處碰壁,做不下去了。

“朕看你不是不知道,而是你根本不想告訴朕!”朱影龍一瞧徐應元的眼神就明白了,這才入主紫禁城才幾天,自己的奴才居然對自己也不說真話了!

“皇上饒命,奴才知錯了!”徐應元撲通一下跪在朱影龍的跟前,不住的磕頭道。

“罷了,罷了,你起來吧,朕也知道皇宮並不比王府,你們也難!”一個有作爲的君主,他必須要有一雙洞悉世情的眼睛,以及容人之量,還有要有一顆堅忍之心。

“奴才謝皇上體諒!”徐應元已經被嚇的痛哭流涕了,從信王到皇上,朱影龍的身上的變化他是領會最深的,以前信王發個火,他還敢說上幾句話,而現在,哪怕一點點怒火,徐應元都覺得如同雷霆萬鈞一般,天子與王爺的差別立現。

“去,把剛纔從朕面前走過那隊侍衛的隊長叫過來,朕有話問他。”朱影龍吩咐道。

“是,皇上,奴才這就去!”徐應元從地上爬起來,飛一般的追上那對剛過去的侍衛。

不一會兒,徐應元領着身着單衣,腰挎鏽春刀的侍衛隊長來到朱影龍的面前。

“臣大內侍衛第四大隊三中隊第二小隊長湯平叩見皇上!”

經過周淮安的改革,原錦衣衛和東廠全部撤銷,宮中禁衛和侍衛全部撤併成現在的大內侍衛,滿編四千八百人,分四個大隊,一個大隊一千二百人,由一個千戶統領,改稱大隊長,下設也是四個分隊,又三個副千戶管轄,改稱中隊長,下面就是每個中隊三支小隊,官職是原來的百戶,現改稱小隊長,侍衛最低的官職是班長,這是周淮安在朱影龍的影響下引入的新名詞,代替原來的伍長和什長,反正他們當值也叫當班,很容易接受這個新名詞。

“快平身。”朱影龍上前彎身,伸出手去道。

這下把湯平激動的無以復加,什麼時候他這麼卑微的小武官還能面對面的這麼近的靠近皇上說話,皇上還親自來扶他,這怎麼叫他擔待的起呀,瞬間不禁眼中溼潤了。

湯平起身站了起來,卻不敢擡頭直視朱影龍,一來是怕自己的醜態被皇上看到,二來還有點惶恐不安,他不知道皇上突然差人將他叫過來是爲了什麼事情?

“湯平呀,這眼看秋天就過去了,馬上就快入冬了,你們這些侍衛們怎麼還穿這麼單薄的衣服呀?”朱影龍問道。

“回皇上,朝廷現在困難,臣等去年的棉衣還能穿,因此,因此……”湯平臉一紅,沒有說下去。

“因此什麼?”朱影龍抑制不住的怒火終於爆發了,道,“因此朝廷就不需要再發了,也沒有必要發了,是不是?”

“皇上!”徐應元和湯平兩人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身後跟着的十六名侍衛也都跟着跪下了。

“傳旨,讓周淮安和王承恩過來,不準穿棉衣,給朕穿着單衣到這兒來!”朱影龍朝跪在地上的徐應元喝道,然後接下自己的貂皮氅衣,道:“朕的侍衛一天不穿上新的棉衣,朕一天也穿着單衣,朕就不信了,朝廷就算再窮,也還沒有窮到連朕的侍衛都穿不暖的地步!”

“皇上!”跟隨在朱影龍身後的十六名侍衛紛紛脫下棉衣,放在自己面前,跪在地上哽咽道。

徐應元知道皇上是個說一不二的主子,恐怕這次要整頓宮闈了,那些整天想着撈銀子的太監要大禍臨頭了,忙爬起來,飛奔而去。

“皇上!”“皇上!”周淮安和王承恩兩人飛奔趕來,兩人都只穿了一身內衣,就這麼跪在了朱影龍的面前。

“周淮安,你這個大內侍衛統領,看一看你身後的侍衛?”朱影龍生氣的對周淮安道。

周淮安已然從徐應元口中知道了皇上爲何突然間大發脾氣的原因了,轉身只瞧了跪在地上的湯平一眼,心中不禁埋怨起來,明知道咱皇上看不得一些事情,你怎麼偏偏往這上面撞呢,湯平呀,我這個統領可是被你害苦了。

“皇上,您還是把大衣披上,這會兒太冷了!”周淮安低頭苦勸道。

“老奴懇請皇上穿上大衣再說!”王承恩哭求道。

“朕可以穿上這件貂皮的大衣,但你們得告訴朕,爲什麼朕的侍衛連冬天禦寒的棉衣都沒有發放,你們一個大內侍衛統領,一個總領內宮太監,你們幹什麼去了?”朱影龍責問道。

“微臣失職!”

“老奴死罪!”

“朕不要聽這些,深夜把你們從溫暖的被窩叫出來,還不准你們穿棉衣,這是朕的不是,不過朕之所以叫你們來,是想給你們醒醒腦子,朕也要反省一下,連一個皇宮大內朕都治理不好,何談天下,從明天起,整頓紫禁城,凡是貪污受賄,瀆職昏聵者,有罪的治罪,沒罪的遣散,總之朕要這紫禁城,朕的這個家,是一個和諧美滿之地,不再是民間傳說的藏污納垢之所,都聽清楚了!”

“臣,老奴聽清楚了!”周淮安和王承恩身軀一震,皇上動手清理內宮,看來更大的暴風雨就快要到來了。

“不過臣有些話不得不說,就是皇上治臣的死罪臣也要說!”周淮安想起遼東的戰局,這個時候再清理內宮的話,恐怕會鬧出大的亂子來,身爲臣子,他不能不頂風直諫。

“老奴也有話說!”王承恩自然不能落下道。

“好了,你們的話等明天,不,今天早朝之後再說吧!”朱影龍已然猜到他二人想要說什麼,遼東戰局已定,他的皇位已經坐穩了,軍權在手,再亂他都不怕了。

“是!”王承恩和熊廷弼眼神偷偷的交會了一下,然後俯首道。

處理完這件事,天已經矇矇亮了,朱影龍重新穿上貂皮的氅衣,將周淮安等人散去,帶着徐應元回乾清宮去了。

“皇上駕到,百官早朝!”

在京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俱在太和殿聚齊,分文武兩班站好,見到一身龍袍的朱影龍坐上龍椅之後,各自在領班大臣的帶領下,跪了下來齊道:“臣等恭請聖安!”

朱影龍今天心情大好,笑着對殿中跪着的兩百多名的文武百官道:“都平身吧!”

“謝皇上!”一衆文武起身站立,無一不敢交頭接耳,皇上突然傳令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全部上朝議政,已經有大事發生,昨天才聽說後金已經打到山海關了,皇上今兒個怎麼一副笑容滿面的樣子,究竟是怎麼回事,衆官都將問題放在肚子裡,無人敢問。

“朕今天很高興,列爲臣工,知道爲什麼嗎?”朱影龍站起來,從御座上走了下來,站在兩列大臣中間問道。

“啓稟皇上,臣等不知,還請皇上明言!”左督御史陳楊美出列道。

“好,想必列位臣工昨晚都是一宿未睡,想的就是朕剛纔這個問題。”朱影龍頓了頓,接着道:“那朕就告訴你們,皇太極派兩萬精銳的騎兵妄圖偷襲我山海關,卻被雄霸識破他的計謀,先是以八千軍僞裝成三萬大軍,然後與滿桂將軍在山海關下前後夾擊,共殲滅敵軍一萬餘,生擒七千多,繳獲馬匹無數!”

這個消息一出,舉朝震驚,明軍與後金八旗兵勇作戰可從來沒有取得過這樣的大勝,羣臣震驚之後,緊接着是狂喜,有幾個老臣都喜極而泣了,特別是袁崇煥的坐師韓爌,激動的差點暈過去。

“臣等恭賀皇上天威浩蕩,蠻夷叩首!”幾百人一齊在這太和殿一高喊,聲音都能將這太和殿的屋頂給掀了,震的朱影龍都有些耳鳴。

站在朝臣之中的周淮安現在才明白皇上爲何突然下令整頓宮闈,原來是山海關取的了大勝,這樣宮內宮外,朝廷內外的宵小之輩就不敢輕與妄動了,皇上的位置也穩了,該對一些人動手了。

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4章 真相(五)第2章 停戰談判(三)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6章 沈家秘營(二)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5章 歸順(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一)第4章 被迫遷都(一)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8章 順帝之璽(三)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1章 三問(一)第5章 真病(一)第3章 故人(二)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6章 重陽賞菊(二)第6章 探監第5章 封鎖苗疆(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二)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8章 整風運動(二)第4章 敲詐鹽商(一)第3章 舉步維艱(一)第8章 交換(二)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四)第12章 喜事連連(二)第12章 匆匆一年(二)第2章 驚天之密(三)第7章 投桃報李(二)第7章 除夕晚宴(一)第8章 干戈暫息(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八)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一)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2章 兵臨城下(三)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9章 新的一年(三)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8章 一網打盡(三)第7章 湖廣戰略(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2章 北伐伊始(一)第12章 精兵簡政(二)第5章 閃電偷襲(二)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7章 二王之爭(二)第5章 兩個朝廷(一)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4章 真相(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5章 多爾袞(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七)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一)第7章 中秋月圓(二)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五)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4章 真相(三)第11章 父女相見(三)第12章 黃紅之爭(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8章 開放武器禁運(一)第2章 北伐伊始(二)第6章 平倭方略(一)第5章 大清國亡(二)第4章 黔驢技窮(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一)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二)第8章 一網打盡(八)第8章 血戰寧遠中(二)第12章 深夜閱折(一)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12章 意外之喜(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7章 生擒卓巴(一)第12章 教育改革(一)第11章 李香君(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1章 廢除八股(二)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9章 兵鋒直指(二)第1章 和親聯姻(一)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4章 原來是你(二)第6章 平定江南(三)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