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破冰之舉(二)

下面關於朱童蒙的事情才掀起了巨大的風波,朱童蒙不比毛文龍,他可是被實打實的打上“閹黨”的印記的,幾乎遭到了所有大臣一致的反對,即便是瞭解皇帝想法的孫承宗、史可法等人都不敢站出來替皇帝說一句話。

“朕不管他以前幹過什麼,只要他能幫朕管理好國家、治理好地方,替朕牧守一方百姓,不管他的出身地位如何的卑微,還是相貌奇醜,朕唯纔是用,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計較這點私人恩怨!你們眼裡還有朕,還有這個國家嗎?”朱影龍當即在這些人面前發了一通爆火,就連孫慎行這樣的老臣都被罵的羞愧的不敢擡頭,因爲擺在他面前的是朱童蒙在綏遠的政績,自問把他們放到綏遠這麼一個地方,他們不一定能做出這樣的成績來。

文武百官們似乎被皇帝這麼一同責罵給罵醒了,跪在地上遲遲不敢起身。

“老臣有話要說,那朱童蒙雖然在地方上有些政績,但他在綏遠爲魏忠賢修建的那座宏麗的生祠,足以證明他對魏忠賢的忠心,這樣的人,還請皇上三思。”孫慎行諫言道。

黃尊素也擡起頭來道:“孫慎行老大人說的不錯,微臣等知道皇上急切想得到各地封疆大吏的效忠,但像朱童蒙這樣的人,皇上還是小心微妙,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底下衆官一片附和之聲。

憑良心說,朱影龍知道自己心裡是急躁了些,孫慎行和黃尊素的提醒並非沒有道理,平息了情緒,朱影龍朝孫承宗詢問道:“孫老院長,你認爲呢?”

“皇上,不管這朱童蒙是真心效忠皇上,還是另有目的,皇上只需要下一道旨意,讓他進京述職就可以試探他是真心還是假意了。”

孫承宗的一番話頓時點醒了朱影龍,這個主意不錯,但這個時候,就算朱童蒙有意效忠他,這一道聖旨一下,便立刻試出真假,如是真心之舉,必然猜到皇帝下一步會奪了他的權,那些假意的,必然不肯捨棄現有的權位,必然是百般推諉,不肯進京,一試便知真假。

“這個主意好,就按孫老院長說的辦。”朱影龍聞言大喜道,孫慎行等人自然再沒有反對之言,只要他敢進京,還怕他翻了天去嗎?

“皇上,臣查抄的閹黨一系在京官員的田產已經差不多了,臣請示這些田產該如何處置?”史可法奏稟道。

土改?這個想法突然從朱影龍腦海裡跳了出來,但馬上又把這誘人的想法掐了下去,這個時候是穩不是亂,這個時候土改有點操之過急了。

“把這些人霸佔百姓的田產能還回去的都還回去,剩下的,分給當地沒有土地的百姓還有流民,這個事讓何騰蛟去辦,一定要將土地交到每一個土地手裡,確保明天的春耕,這件事一定要快辦、細辦、謹辦。”朱影龍細細想了一下,下旨道。

然後接下來議的是京營整頓改編的事情,提督京營的原是李琪,但現在他已經跟隨魏忠賢南下了,但還有幾位都督同知,還有提督京營的兵部尚書,他們都是功臣勳戚之後,沒有捲入那場逼宮的風波,計有寧陽候陳光裕、保定候樑世勳、清平伯關遵周、誠意伯劉孔昭等幾人。

整頓京營的是熊瑚和葉漣漪,身爲女子爲官已經讓朝廷惹來不少非議了,況其中還有一個是自己的妃子,這已經是後宮干政,這幾天朝中已經有不少流言蜚語了,他也在考慮是不是讓熊瑚和葉漣漪出來,把事情交給陸皓天,其實他心裡有個最理想的人,但這個人現在還不能現身走到前臺,這些功臣勳戚又怎麼會受一個女人領導呢?

“皇上,寧陽候陳光裕、保定候樑世勳、清平伯關遵周、誠意伯劉孔昭殿外求見!”

“傳!”

整個太和殿上一片寂靜,針落地能聞,可以猜到這四個人是來要回兵權的。

“臣寧陽候陳光裕、臣保定候樑世勳、臣清平伯關遵周、臣誠意伯劉孔昭恭請皇上聖安。”

“都起來吧,正議到京營整頓的事情,你們就來了,朕正好聽聽你們意見。”朱影龍臉頓時拉下來問道,他心中大恨,這幾個人在魏忠賢逼宮立儲的時候在八大胡同喝花酒,玩女人,身爲國家重臣,狎妓玩女人也就算了,他可以不計較,等熊瑚、葉漣漪、陸皓天將京營整頓和改編的差不多的時候,這個時候跳出來要兵權,整頓改編的時候到哪兒去了!

“謝皇上!”四人一通謝恩後站了起來。

他們這四人中保定候樑世勳是提督李琪的副職,其餘三人是五軍、神機、三千三營的提督或者是副職。

“啓稟皇上,京營提督李琪依附閹黨,圖謀造反只是他一個人之事,臣等事先並不知情,還請皇上詳查。”保定候樑世勳第一個道,餘下三人也都跟着趕緊跟李琪撇清楚關係。

“事情都過去二十多天了,怎麼你們到現在纔想到找朕來請罪呀?”朱影龍現在恨不得殺了這幾個酒囊飯袋,但現在政局動盪不穩,殺了這幾個人怕天下震動,那些有功臣勳戚之後,有爵位在身的人恐怕就會人人自危,但是他們都有職務在身,還是先帝任命的,朱影龍不好一上臺就剝奪他們的官職,事變之後,他們都躲在家裡,大門都不敢出,就連他們應該在裡面辦公的軍營都不敢去,看京城時局有些穩定下來,這才夥同一起上朝來管他要兵權來了。

“這個,這個……”樑世勳頓時額頭上冒汗答不上來。

“臣等是怕皇上在盛怒之下誤會臣等,一怒之下不肯聽臣等的解釋,所以當時就沒有敢立即向皇上請罪!”寧陽候陳光裕代爲回答道。

“你們是怕朕會一怒之下會殺了你們是不是,還是怕朕會擔上一個擅殺有功之臣之後的罵名?”朱影龍不怒反笑道,這幾個人他早就授意周淮安注意了,只要他們稍有異動,早就格殺勿論了。

“臣等不敢!”

“閹黨謀逆那晚你們身在何處呀?”

“臣,臣在家中。”陳光裕沉吟了一下,叩首道。

“對,對,在家中!”其他三人跟着應和道。

“這麼說暢春院,就是你們四位的家是不是?”朱影龍突然雙目圓瞪,滿臉殺機看着跪着的四人,既然這四人自己撞上來了,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不是,不是……”四人原本以爲仗着自己是勳戚,按照朝廷的規矩,以他們的身份,皇帝應該會給他們幾分面子,把京營的兵權還給他們,到時候他們又可以在京城過他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了。

“既然不是,那晚你們四人在那裡面幹什麼?”

四人吞吞吐吐的,沒一個敢回答。

“怎麼,是要朕來說嗎?”

“喝,喝花酒,……”四人額頭上俱冒出一層濃密的汗珠,不敢用手去擦。

“很好,根據大明律,現職官員宿妓*該怎麼罰呀?”朱影龍是打定注意不給這四人任何一個機會開口要回兵權了。

“根據大明律,秀才宿妓*杖責二十,舉人四十,現職官員八十!”刑部尚書楊鶴對這幫不會打仗只會吃喝玩了,敗壞朝廷綱紀的勳戚之後是非常的氣恨,當即出列道。

“很好,來人啦,拖出去!”朱影龍一揮手道。

殿外迅速衝進來八名禁軍侍衛將高呼“皇上饒了微臣這一回吧。”的四人拖了出去,劈里啪啦的打了起來。

“皇上,雖說這四人是罪有應得,但京營不能任用一女子爲提督,當時時間倉促,事有從權,現如今局勢以穩,還請皇上另外選派能員替換,否則祖法、律法都不容呀!”孫承宗自然知道熊瑚的能力,千古以來,女子爲官這到不稀奇,但女子爲將爲帥卻爲禮法、律法所不容,聖人也不贊同女子爲將帥的。

“好吧,這個朕也知道,傳旨,讓陸皓天代京營提督一職。”朱影龍也很無奈,但這個時候一切都要以大局爲重,杖責了樑世勳等四人,就不能還把熊瑚放在經營提督這個職位上,否則,天下的那些勳戚就會不服,這麼做也讓那些人閉上嘴,沒有了藉口。

即便是燒死了一萬名跟隨魏忠賢謀逆的太監,朱影龍發現宮內的太監還是很多,於是下了一道聖旨,凡年齡超過二十五歲以上的太監和宮女全部遣出紫禁城,有官職的除外,家裡沒有田地的,朝廷給劃撥,外地的願意留在京城附近的也同樣劃撥田地,每人再給紋銀三十兩,願意回家鄉的,多發二十兩的盤纏,讓他們自己回家買地耕種,今後皇宮大內不準再招自閹之人,宮女十六歲進宮,二十四歲就可以出宮,還能得一筆恩恤銀子,然後出宮嫁人,現階段還不是廢除太監製度之時,先杜絕進入再說。

再就有大規模的縮減皇宮大內的用度,朱影龍自己的飲食也在他的強制執行下改成了四菜一湯,宮內裁減了大批御廚,這些人自然全部被田淑蘭照單全收,各門各部都在裁減人員,交由王承恩、徐應元妥善安排。

皇帝如此節衣縮食令衆多大臣感動的不得了,從來就只有皇帝不斷增加自己的用度,還沒有向現在這樣,皇帝居然拼命的縮減用度,甚至都連普通商賈都不如,但朱影龍自有他的一套理論,他是皇帝,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就算是最簡單的四菜一湯,也都是民間做不出來的,這麼一比,他其實還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比起所謂的商賈殷實之家可是強了不知道百倍,百官勸諫無法,只得接受他這個看似正確,卻有說不上又什麼不對的歪理。

;

第10章 戰爭爆發(三)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5章 天子之怒(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7章 戒酒,可能嗎?(二)第1章 苦寂方丈(一)第8章 遭遇一戰(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五)第5章 省親之路(四)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一)第6章 喪家之犬(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11章 寧遠(一)第4章 菜市口公審(二)第1章 返回(一)第2章 人才第4章 真相(五)第9章 真假玉璽(四)第1章 早朝風波(三)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10章 湘西風雲(一)第9章 主動出擊(一)第3章 聖姑(二)第7章 絕代雙嬌(一)第12章 龍鳳呈祥(二)第3章 巾幗英雄(一)第10章 扶桑行省(四)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五)第4章 真相(三)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9章 突病(一)第1章 三問(一)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5章 天子之怒(一)第10章 戰爭爆發(二)第8章 順帝之璽(四)第5章 刺客現身(六)第12章 南京城下(四)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5章 天子之怒(二)第3章 家庭晚宴(一)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1章 草原來客(一)第6章 沈溪入獄(二)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8章 夫妻團聚(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三)第9章 海蘭珠(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六)第12章 劃時代的變革(三)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9章 熊瑚第5章 悲城南京(一)第10章 誤入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6章 一統天下(五)第10章 扶桑行省(六)第4章 佳人如昔(一)第6章 一統天下(三)第9章 苗疆鳳凰(一)第2章 出關(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五)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9章 微服南巡(三)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2章 教育改革(四)第12章 智取嶽州(二)第2章 朱恭枵(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2章 整合(一)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5章 官場地震(一)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8章 星火基金(二)第4章 苗疆大智者(二)第8章 日審(一)第11章 琉球行省(三)第8章 傳國玉璽(二)第5章 駐軍琉球(四)第6章 引蛇出洞(四)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3章 皇帝萬壽(四)楔子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11章 西南戰局(一)第12章 大龍興寺(二)第7章 錦州逼和(一)第9章 青城之戰(二)第5章 天子之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