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熊娃鑄錢解帝憂,又有敕建新部門(下)

對於如何發行,張小公爺自然是早有自己的打算了。

爲何要重整貨殖總會?!還在各個省份裡開設,把那些個不和諧的和諧一下。

已經和諧的就統管起來,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這一方面可以加強帝國、各布政使延伸到下層的管理,另一個則是有利於國朝資政的推廣。

比如現在這個錢幣的推廣,就需要有下面的貨殖總會館來協助才行。

有着京師、黔州、粵北三個地方的貨殖總會館在推廣,到時候逐步蔓延開來。

自然而然的就會取代舊的銅錢,全部換做了新錢。

御書房裡,弘治皇帝和內閣諸部的大佬們嘖嘖稱奇。

對於銅錢私鑄的問題其實他們也很頭疼,但這牽涉到了方方面面。

而且帝國鑄錢很多時候這是虧損的行爲,幾乎是鑄一批虧一批。

怎麼鑄怎麼不夠用,更慘的是現在大明的情況。

因爲大明的足夠強盛導致的是周邊的屬國,通用貨幣全部都是大明銅錢。

這使得本來在大明自己就都不夠用的銅錢,還得負責周邊屬國的交易。

按說這算是好事兒罷,可錢不夠用、私鑄發達、又收不上稅這就要了親命。

整個大明所有的官員從布政使司到內閣,是沒有一人對於大明的經濟體量有概念的。

他們頂多是覺着大明好大、大明真大,大明好牛批!

然而整個大明的經濟體量有多大……

他們就沒這個概念啊!

“太子打算如何推廣這新幣呢?!”

包括弘治皇帝在內的內閣、諸部大佬們,聽完了熊孩子上竄下跳的演講後對於新幣有了一個概念。

這比從前鑄幣火耗少了五成,而且其他人無法私鑄。

都說到這程度了,他們還有啥好說的?!

“推廣方面,自然是不成問題的!”

有着張小公爺的指點,熊孩子此刻信心滿滿。

“一則先立‘大明帝國皇家銀號’,專事回收舊幣、統計鑄造新幣並予以發行!”

便見得熊孩子笑呵呵的道:“各行省貨殖總會館,則負責代理回收舊幣、兌換新幣之職!”

“交易兌換由他們執行,回收後的舊幣除去一部分鑄炮之外還可再重新鑄成新幣發行……”

熊孩子的意思很簡單,就是鑄造權肯定是歸“大明帝國皇家銀號”的。

但分銷推廣卻可以通過下面的貨殖總會館來進行,有着三個省的貨值總會館在推行。

尤其是粵北那邊,他們現在的商貿不可謂不盛啊!

藉由他們的渠道直接推出去,由他們來力主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至於他們敢玩貓膩、不賣力……沒事兒,帝國還缺很多人修路的。

同時戶部還會開始計算,日後各省繳納稅賦可以用新幣、糧食抵扣。

這樣一來將會極大的提高新幣的推廣力,而弘治皇帝則是嘆氣表示寶鈔會逐漸廢止。

當然,這件事兒要從長計議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雖然是內庫和皇家主要負責的,但戶部佀鍾強烈的要求戶部也需要進駐掛名。

這點上弘治皇帝倒是也沒有反對,接着諸朝臣們則是又開始討論此科錄取後的事宜。

主要就是關於張小公爺提出的,每部各自開科錄人的問題。

對於這件事情最積極的莫過於司律部、庠序教諭部,畢竟他們可是新成立的部門啊!

本來手下的人手就不多,還得往下面的布政使司派人就顯得愈加人手不足了。

戶部的佀鍾何嘗不是如此?!

眼瞅部裡就小貓三兩隻,還得把人手派去仨布政使司接手其戶部之政務。

雖然說這算下來是戶部的控制力加強了,是好事兒。

可特麼人手不足很要命啊,若非是張小公爺東一榔頭西醫棒子的打砸出一批銀錢物資來。

老佀那現在跳潮白河的心都得有了。

白昂老白也好不到哪兒去,刑部本來人手就那德行。

這次摻和進去的人雖然沒有翰林院、都察院多,卻也陷進去小半圈人……

雖然說各部都要開科考覈錄人,卻也不能一窩蜂都上啊!

於是爭論了半天后,弘治皇帝和各部議定:

第一、題目將由各部尚書出二十道,內閣取五道。

侍郎各出十五道,取三道。

最終彙總於弘治皇帝手裡,考前纔會印發下所取題目。

這就極大的避免了泄題的問題,而且也會根據各部的需求着眼出題。

第二、爲避免考生多投、多考、多報,導致多部門錄取的問題所以都在同一天開科。

別琢磨幾個部一起考,只能是考一個部。

憑路引戶籍,在報名後可以領取一張牌子作爲在京師科考的證明。

但路引是要收回的,避免一人多報。

考完後可憑牌子換回路引,方便回家……

在這次御書房的御前會議開啓數日後,一家“大明帝國皇家銀號”悄然掛牌在了潮白河坊市內。

由“京師貨殖總會館”開始向着會員商戶們宣佈,帝國即將推廣新幣。

接着還將那些新幣拿給了這些個商戶們看,並表示舊幣會逐步廢止。

大家的舊幣要及時交由總會,由總會這邊與“帝國皇家銀號”交涉換取新幣。

總會館的會首、大佬們,都表示將會將家中的金銀及舊幣全數換成新幣。

但這依然無法壓下小商戶們的忐忑,直至英國公府張小公爺做出了表率。

作爲張小公爺的頭號狗腿,小周管家昂着腦袋首先就將張家兩千餘兩金、二十萬兩銀子。

還有數十萬貫銅錢,呼啦啦的全都拉到了那家“大明帝國皇家銀號”當衆換成新幣。

這一下子就打消了整個京師所有人的顧慮,開玩笑啊!

活財神都這麼幹了,說明這玩意兒那是肯定可行的、掙錢的!

大家還猶豫個屁啊,趕緊置換了拉到!

萬一到時候置換不了了,那些舊幣砸自己手裡可就全廢了。

頓時整個京師商賈們一片熱忱,大力投入了新幣置換的運動中去。

而負責打理此事的熊孩子頓時樂的見牙不見眼的,每天督促鑄造司給趕緊鑄幣。

不然,這供應不上啊!

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百福駢臻,千祥雲集,福壽康寧,吉祥如意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柒)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六百零六章 學館初成需整備,勳貴家子受訓中第九章 並非新鮮事,少名傳御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返得蘇州城,恍若再隔世第六百七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伍)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三百九十七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螭虎御前獻良策,妙安足利見兩宮第三百八十六章 釜底抽薪拔孽根,章趙皆立軍令狀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暗渡陳倉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二百七十一章 既然汝使騷擾戰,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錢能一手定夷州,遠洋之上西夷來第五百四十一章 莫道其餘閒雜事,帝國需要你的腎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六十四章 斷尾求活,妙安求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七百七十五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明珠還京師,火篩提請內閣難第八百三十三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下)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槍棒第一週子江,丈八大槍玉螭虎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五)第七百九十二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貳)第四百六十九章 桃花林前拜大父,錢福促狹套螭虎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七百零八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定學堂立規矩,再入大內理戰局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玖)第三百二十一章 京師紛亂漸休止,邃庵九邊驚且慌第八百二十九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六百五十九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六百五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陸)第六百九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貳)第七百八十四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陸)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伍)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兒功課需考校,經典亦須經筵辯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玖)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四百六十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下)第四章 古人也一樣,四大不靠譜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紳盡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飽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辯第二百六十章 九邊消息來,國朝風雲涌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五百三十九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上)第二十九章 怕他死逑,準其所請第五百五十二章 遊子螭虎歸京至,摳門皇帝賜流爵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輕撫風波定,上下無人不懾服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六百四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仨)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七十一章 棧橋驚變,血染碧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伍)第四百六十八章 歸至京師二三事,穩妥司機玉螭虎第七百八十二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肆)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客循聲至,又作桃花歌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六百六十五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莊之內談營造,國朝上下皆豬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悍匪大盜皆脆皮,灰飛煙滅軍陣前第二百一十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津門三衛皆爛透,剜瘡利刃東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