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

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帶着捂嘴偷笑的妙安、足利鶴小姐姐一併往皇宮裡趕。

她們二人是去見兩宮的,現在京師諸勳貴、外戚們對此見怪不怪了。

都知道這兩位玉螭虎身邊的扶桑公主和婢女,那極得兩宮寵愛。

周老太后喚那玉螭虎的婢女妙安,都喚做是“小福寶”的。

而那扶桑公主更不必說了,前前後後張皇后懿旨賞賜都超過十回了。

賜血紅玉丹鳳六寶點翠簪、金鑲紅珊瑚雙鸞點翠步搖、銀絲繡百蝶穿花雙魚比目玫瑰配大紅雲錦緞兒窄裉襖……

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家勳貴大房若是得之一件,足以震懾後宅啊!

可人家扶桑公主拿着跟玩似的,前前後後幾大箱子潑天似的撒下去。

這恩寵……那簡直是前所未有的吶,足足是叫諸勳貴大房們豔羨的都快要眼珠子滴血了。

弘治皇帝帶着兩位大學士、各部尚書們來到御書房的時候,就看到了氣鼓鼓的張小公爺。

“怎麼?!誰招惹癡虎兒了?!”

看着張小公爺這難得的孩子氣,弘治皇帝不由得莞爾。

這孩子多數時候表現的根本就不像是個孩子,也只有卸下心防的時候纔會有那麼一絲的孩子氣。

“都是內臣的錯,小公爺還沒起身內臣就到桃林了……”

蕭敬沒等張小公爺說話,便苦笑的站出來了:“而且還催着小公爺趕緊洗漱入宮……”

弘治皇帝聽得蕭敬的話不由得哈哈一笑,擺手對着小公爺道。

“癡虎兒莫怪蕭伴伴,都是朕着急要見你!他也是奉命行事而已。”

張小公爺撇了撇嘴,翻了一個漂亮的白眼嘆氣道。

“梅東公小子自是不會怪的,對陛下是不敢怪……”

卻見張小公爺氣呼呼的道:“小子也只能是怪內閣、各部大人了!”

原本笑眯眯在一旁看戲的劉健、謝遷,還有諸部尚書們頓時傻眼了!

“這……這與老夫等人何干啊?!”

卻見張小公爺氣嘟嘟漲牙舞爪,惡狠狠的道。

“陛下找小子如此之急,必然是有不解之事!而陛下不解,諸位國朝重臣卻解答不得……”

“還要把小子從牀上拎起來,諸位大人說說小子要不要怪諸位?!”

這話一說頓時這些個國朝重臣們都麪皮漲紅,這事兒確實他們得有錯啊。

張小公爺氣呼呼的對着這些個朝臣們大聲道:“小子才從粵北迴來啊,覺都睡不得!”

我還在長身體呢,要是便極樂童子你們負責得起麼!!

當然,張小公爺現在的身高已經突破一米七近乎一米七五左右。

倒是不會有極樂童子之虞,可誰被從睡夢中吵醒逮着跑十餘里那都必然生氣啊!

“哈哈哈……莫氣!莫氣!都是朕着急了!”

弘治皇帝心下感慨,這能不着急麼?!

張小公爺在粵北、黔州做的極爲漂亮,而且非常痛快的讓內閣李東陽直接接手。

政務分交於王軾主掌,兵事則交予毛銳主掌。

戶部、司律部同時進駐,國朝對於黔州的掌控此時更甚於粵北。

而黔州方面的士子們心氣兒更盛,畢竟這可是涉及到國朝願意在黔州開鄉試事宜啊!

這對於他們來說那可是前程大事,哪個敢不上心啊?!

是以國朝現在對於黔州的控制力度是最大的,也是最深的。

而促成這一切的張小公爺卻急流勇退,沒有絲毫要邀功之舉。

反而是將一切交託於國朝,在功成之前悄然回到了京師。

無論從何人、何種角度看來,張小公爺的這一舉動都堪稱聖賢典範!

吃苦開疆得罪人的事兒我都辦了,最後即將拿到功勳我撤了。

這種精神那簡直是感動天地啊,這樣的人誰不願意跟他一起辦事兒?!

“小子來都來了,還能如何說?!”

張小公爺唉聲嘆氣的對着弘治皇帝一個長揖到底:“您且問罷!”

弘治皇帝定了定神,很快的把自己和朝臣們的疑惑給問了出來。

的確,這從古迄今王朝國度只有“國雖大,好戰必亡”。

又言“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便是秦皇漢武兵峰強如斯乎,卻依舊不得不面臨着戰爭之耗損而國力日衰之相。

計然之策弘治皇帝現在倒是摸出了個大概,好歹這個概念是有了。

就是因爲有了概念,才驚覺張小公爺之策比之歷史上的計然更加的高杆啊!

計然只是富國而後強兵,依舊是損耗國力方可征伐。

張小公爺所作的呢?!

那是不僅國帑未損且愈戰愈強,國朝則愈戰愈盛、國力皇室掌控更強!

“若是這件事情的話,小子很難在一兩句話中給陛下及諸位大人解釋啊……”

看着弘治皇帝和兩位大學士、內閣諸尚書的模樣,張小公爺苦笑。

這確實沒法解釋啊!

安託萬的《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一大溜的字兒怎麼能是三言兩語就說的清楚的?!

張小公爺的很多思想中還涉及到了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庇古的《戰爭經濟學》……等等。

這些又怎能是一時半會兒,一句兩句能夠說的清楚的,必然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整理。

“癡虎兒……這是要立書作傳?!”

劉健聽得這話不由得驚訝的望着他,張小公爺這實在是太年輕了。

他纔多大?!還未至及冠罷?!

謝遷也是不敢置信的望着張小公爺,倒是弘治皇帝笑呵呵的道。

“癡虎兒的《肥堆敘話集》就作的不錯,朕讀之亦感受益匪淺啊!”

弘治皇帝這偏架就拉的很明顯了,他都這麼說其他人還好說什麼?!

“唉……小子也想躲清閒,可若是陛下與諸位大人啥都不懂……”

這不是沒事兒就得拉我到皇宮裡來麼,這日子還過不過了啊!

上輩子張小公爺功成名就後,就開始跟處男哥低調的享受高品質人生。

這跑大明朝來了,反而要感受一番當年自己打拼的苦楚……

✿тт kдn ✿¢ ○

張小公爺當然不願意了啊,而且咱這都是國公爺的位置侯着的人了!

這打拼個毛的打拼啊,當然是有多懶躲多懶了啊!

一衆的國朝重臣們聽得這話不由得麪皮漲紅,但這玩意兒確實他們搞不明白啊!

弘治皇帝一問三不知,這怎麼弄?!

“既然小子來了,那便將小子的一些想法說說罷……”

張小公爺撫着額頭無奈的嘆氣,這都叫什麼事兒啊!

來皇宮的時候張小公爺就把自己需要的東西帶上了,那是幾封卷宗。

是回來的路上做好的,裡面是關於“帝國皇家軍官學校”建立的章程。

同時請建的還有“帝國皇家政務學院”,包括了師資的要求。

因爲沒考慮到各部尚書們都會跟來,所以張小公爺一開始只是準備了四份。

wωω• TTKдN• ¢o

只能是他們之間互相傳閱,頓時這御書房內“沙沙沙`~”的翻閱聲不斷。

張小公爺做方案的模式是他們從未見過的,這讓他們感到很新奇。

尤其是諸部尚書們,這類規劃簡潔、直接、詳細的方案模式他們從未見過。

上面甚至有線條勾勒出上下級所屬部門,每個部門的構成。

這使得整個部門的組織架構顯示的一清二楚,非常的直觀。

“臣亦有本奏上!”

卻見方信之這個時候站了出來,這幾個月整理下來他總算是把一部分的教材準備好了。

比如最基層的社學之下再設“蒙學”,蒙學採用的是啓蒙教材“三百千”。

即:南宋深寧居士所著《三字經》、成文於北宋初的《百家姓》及南北朝思纂公所著《千字文》……

“臣已將庠序教諭部下轄之國子監、各府學、縣學,至社學及新設蒙學之章程、部分教材擬定……”

方信之這是真的早有準備,卻見他捧上來一支支的卷宗。

然後分派到了這御書房內皇帝、大學士,及諸部尚書的手裡。

甚至連張小公爺那邊都派上了,雖然老傢伙心知肚明這玩意兒可是他指導自己學生李徵伯協助他弄的。

“弘謀按詩禮之教.聖門首重.豈獨童子哉……”

“而童子知識方開.志趨未定。天良易動.理義未深……”

“歌之以詩.則吟詠之間.抑揚反覆.其言易入……”

弘治皇帝看着卷宗裡的《訓蒙教約》,輕輕的讀出聲來。

“每日工夫者,當先考德、次背書誦書……”

馬文升、劉大夏二人將這章程一點點讀下來,亦不由得感嘆人家這方信之是有真本事啊!

也是真下功夫了,這點劉大夏也得承認自己有所不及也。

“蒙童者當學擊技,由國防軍軍士教習……”

“制《看圖識物本》,以教蒙童者識舟船車馬、名山大川、帝國風物……”

“制《炎黃千秋忠烈譜》,傳古今炎黃俊杰英烈,當教蒙童以忠義仁孝爲基……”

“蒙童常時則一旬一假,輔以農忙、清明、重陽……”

這一篇篇,每一個提議都是根基所在啊!

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陸)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八百六十一章 百衲聖袍驚晚宴,榮光滿身玉螭虎第五百三十八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肆)第八百七十二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壹)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六百八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玖)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制諫言,騎士心思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柒)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叄)第一百四十章 招兵買馬辦大事,鶴灘先生錢與謙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上)第六十一章 王家院子,鮮血鋪地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十八章 鐵桿粉絲在大內,皇帝老兒上門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陸)第四百一十五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中)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三百零五章 京師紛亂初安定,請誅國賊七侍郎第二百七十二章 靜默皆待時,動則生死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九十章 莫與天才比,比之自傷神第三十四章 辦事可以,請你掏錢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豪門貴戚受管教,皇家子弟也難爲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六百四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玖)第八十八章 寨門前對峙,足利戰妙安第八十一章 海因裡希倒黴鬼,歐洲土鱉愛唱詩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第三百一十六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豪路易路威登,京師豪商全入甕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裡起衝突,江許擅長窩心腳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助力從來非無故,怨懟亦非無來由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三百零三章 你欲平價我來漲,府庫存銀盡耗完第一百二十二章 返得蘇州城,恍若再隔世第七百一十章 發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臺李東陽第四百八十六章 九邊亂想初啓始,總制石淙職將停第七百九十五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柒)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六百零七章 勳貴閣老排排坐,開學禮上見真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二百六十三章 巴圖蒙克達延汗,晉陽豪族十四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下)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十四章 勝負實則五五數,再聞癡虎少年郎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六千敵殺奔至,心懷死志迎強敵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門貴戚皆逮捕,城狐社鼠盡鎖拿第三百二十章 事出從來皆有因,京師皆贊獄中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孔其實很膩害,都是腐儒在誑人第八百七十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慾來捻虎鬚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風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六百三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叄)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辯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中)第八百六十三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揚帆去,錢能跨海回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第四百零六章 欲展神策重塑事,一派宗師張螭虎第一百五十四章 范進中舉再氣人,妙安武名傳大內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喜搭理士紳商,赴會工匠周瑾山第四百九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第四十七章 桃花塢內,騎射忙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門,一局一百小財神第八百三十一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