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帝國忠烈陵寢前,君王弘治悟生死(下)

龍虎山專程趕來的正一道張天師,帶着天師府的弟子們開始唱誦着《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

由陵寢的左側敲打着法器,肅穆的緩緩入場。

而右側一邊的則是由潭柘寺的方丈帶領着寺內衆僧,口誦《地藏菩薩本願經》肅穆行入。

佛道兩家於每位英靈皆盡肅然行禮,而後向前交匯。

他們目不斜視,神情肅然。

當他們第一天接到來自於弘治皇帝聖旨的時候,他們就知道這件事情對於弘治皇帝的重要性。

沒有人敢在這件事情上玩虛的,無論佛道都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最莊嚴肅穆的態度來面對此事。

在一聲聲的唱誦經文中,家眷們似乎也得到了一絲絲的慰藉。

哭聲漸漸的平息了下去,他們不捨的將手中的骨灰罈緩緩的放入了墓穴中。

然後培上泥土,再將水泥板子緩緩的蓋上。

看着武舉子們掛上釦子,並用準備好的水泥封存住。

那唱誦經文的聲音隨着安葬儀式上,水泥蓋子的封存而緩緩的停歇。

他們肅穆的立於陵寢的兩側,陳侗這時候走上高臺拿過一個三腳架子固定住的鐵皮擴音喇叭。

架在了弘治皇帝的面前,自己則是蹲下用手扶住讓它不至於晃動。

哪怕是那些個親眷們再不懂亦是看得出來,弘治皇帝要親自說話了。

果然,手按着天子劍劍柄的弘治皇帝向前兩步站在了喇叭前聲若洪鐘。

“朕,大明帝國皇帝、大明帝國皇家國防軍元帥、總帥!今日,向戰死之英靈致哀……”

此言一出,那些個原本已經止住了淚水的親眷們頓時淚如雨下!

大明不是後世,這個時代哪怕是戰死很多時候就只是有燒埋銀子而已。

即便是朝中大員、國朝名將戰死了,最高亦不過是罷朝致哀罷了。

何時、何曾有過,貴爲皇帝之尊親自對着戰死士卒家屬們親口致哀之舉?!

便是戰死……亦值了!!

與家眷們的哀慼相比,那些個站在下面的武舉子、國防軍將士們則是漲紅了麪皮激動的不能自己。

“流血死戰的將士朕不會虧待,爲國戰死的將士朕更不會虧待!”

弘治皇帝的聲音宏亮,順着那巨大的喇叭筒讓階下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聽的清楚。

“從即日起,這座陵園將成爲帝國皇家國防軍專屬陵園!帝國皇帝、帝國軍部每年祭祀!”

這話一出口頓時下面的英烈親眷們激動的渾身顫抖,這可是陛下親自祭禮啊!!

頓時,他們都還沒等弘治皇帝說完便轟然拜下:“小民……叩謝陛下厚恩吶!!”

“我兒……得天幸也!!”

一時間,哭聲再次響起……

弘治皇帝的鼻頭有些發酸,看着那一隻只的墓碑。

那曾經都是一條條鮮活的性命,他們是這些哭喊着的親眷們的子女、是他們的珍寶。

如今……他們只能躺在這冰冷的石棺裡,那種失去了親人的撕心裂肺弘治皇帝也曾有過。

“身故英烈,朕……所能報者不多矣……”

卻見弘治皇帝聲音低沉,面目肅然的對着喇叭猛然低吼!

“除了封賞外,朕……只能給他們獻上些許心意了!”

卻見弘治皇帝說着,身後覆蓋着紅綢的巨大豐碑“呼啦~”一下被扯開了!

那是一座巨大的豐碑,卻見碑基座面對着衆人的方向鑲嵌着一副巨大的石板畫。

這副石板畫是根據唐伯虎事後,對戰場情況回溯而作。

此時的唐伯虎不再如歷史上一般只是一個哀怨的書生,歷經鏖戰的他身上更多了一絲金戈鐵馬的氣息。

這亦同時影響到了他作畫的筆鋒,那畫下人物虯髯鐵甲、怒目圓瞪。

中箭將士咆哮鏖戰,長槍不墜!

戰爭的殺伐氣息,似乎透過了這副石畫鋪面而來讓人血脈噴張……

而豐碑之上則是開鑿了近乎五尺左右,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忠烈浩氣萬古存”!!

下面的落款則是“奉天命大明帝國第九世皇帝、大明帝國皇家國防軍元帥朱佑樘”。

而且上面還加蓋了正式的皇帝、軍部大印,這是張小公爺跟弘治皇帝提出的。

“千金馬骨!陛下希望新軍歸附於皇家,就需要在此時明明白白的確立位置!”

當時的張小公爺是點着上面的兩個名號,和弘治皇帝一字一句的道。

“這些漢子們都戰死了,他們的家人需要陛下給予的榮耀!他們的袍澤需要陛下給予的榮耀!”

“躺在此處陵園的他們……再香醇的美酒、再名貴的美食,也享用不到了。”

望着弘治皇帝,張小公爺當時幽幽的道:“難道陛下就連這最後的尊榮,亦不肯給他們嗎?!”

剩下的話張小公爺沒有說,但弘治皇帝琢磨的很明白。

想要讓人不惜命的死戰,就得給人足夠的尊榮!

告訴他們,哪怕是爲了帝國戰死亦不會受委屈……

“戰死英烈家眷一代內免徭役、免稅賦,子嗣如考帝國武舉則加十五分!”

弘治皇帝看着那些個階下的英烈親眷們,一字一句的道。

“英烈家眷可獲‘御賜帝國英烈’銀牌一枚,憑此見官不跪!!”

下面的英烈家屬們聽得此言不由得眼珠子瞪的大大的,這可是秀才老爺們纔有的待遇啊!

沒成想……自己等人居然有一天,可以得到這樣的待遇……

“陛下厚恩……萬死難報啊!!”

那些個親眷們轟然下拜,對着弘治皇帝“砰砰砰~”的便是磕着響頭!

一衆帝國皇家國防軍亦是全體轟然拜下,用着那刺破雲霄的聲音高聲怒吼。

“願爲陛下效死!願爲帝國效死!!”

京師之內,無盡的大審判亦緩緩的落下了帷幕。

“錢隱、周德璜、李尚潔……爾等皆犯《大明律·坐贓》之罪……”

“按律當抄家處斬!然,陛下厚恩免爾等死罪!”

“皆改抄沒全部家產、三代不得入庠,並服二十年苦役刑……”

那些個跪在了高臺上的糧商、侍郎、翰林……等等囚徒,有人悽悽惶惶有人滿臉慶幸。

有人籲出一口氣似乎爲自己活下來而送了口氣,也有人咬牙切齒不甚服氣……

第六百四十八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壹)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柒)第八十七章 雙峰島上演武起,足利妙安對針芒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六百七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第四十五章 婢子妙安,見過公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第八百五十三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七百一十五章 碼頭熊娃撲面來,海量巨財宮中送第五百八十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中)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六百二十一章 瑤女多情繫螭虎,滇南情勢變數多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四百七十四章 革新進展皆不易,只可徐徐緩圖之第四百七十三章 東廠錦衣皆須改,諮政元老將出臺第六百二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陸)第八百六十一章 百衲聖袍驚晚宴,榮光滿身玉螭虎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廬之內論軍政,帝國改革端倪現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六十九章 欲讓其效死,必先予重金第一百三十二章 癡虎初發威,看我輿論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杰初見路大豪,刀光劍影烤羊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是弟子誰管你,嫡傳弟子才肯教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第四百七十三章 東廠錦衣皆須改,諮政元老將出臺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四百一十三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下)第五百八十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算是聰慧陳神義,試驗農莊玉螭虎第七百九十五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柒)第六百二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第二十二章 稿費用時方恨少,宮中有人要催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網擒得副總使,親自刑訊挖其根(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六百二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貳)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三百八十五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下)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六百一十四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一)第三十八章 徐經拜師,碼字換錢第七百七十五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七百三十九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叄)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兩府地,文武雙解元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五)第三十九章 多謝挑釁,多謝廣告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三十二章 終脫牢困,死中求生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第五百二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九)第十一章 正德欲來鬧校場,錢到花時放恨少第二百八十一章 捷報傳京師,螭虎終歸來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編收冶匠周管家,勇擔其責伏羌伯第五百零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居庸關前仰天嘯,近鄉情怯叢念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各方出招風雲起,肝尖微顫楊一清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內宦官思漸變,忠武河間王戰車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喜搭理士紳商,赴會工匠周瑾山第七百九十二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貳)第二十章 家中奏對,簡在帝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四百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上)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二十六章 就罵你們,老不要臉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十三章 皇家熊娃打上門,一局一百小財神第六百四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捌)第四百六十四章 平叛之役初階定,再遣土兵粵北行第六百七十章 佔婆之略早行至,安南之行將起航第五百四十九章 身手之後有身手,較量背後有較量第七章 隨手對聯有機鋒,聲名在身悔不得第八百二十二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下)第八十八章 寨門前對峙,足利戰妙安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下)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九十七章 肥龍戶必裂,島上斬人忙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慾來捻虎鬚第五百五十九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