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士不仕衆仕林,校場演兵玉螭虎

《奉名得賜方尚書,名士不仕衆仕林》這是最新刊載在《帝國時報》上的刊文,算是方信之的自辯。

裡面老傢伙就感嘆,自己給仕林做了《弘治字典》大家不去看反而詬病他。

難道這《弘治字典》就沒有幫助嗎?!

《弘治詞典》上四萬二千有奇之字,仕林上下盡數認識麼?!

還言道自己本想上奏開這隸屬庠序教諭部的下屬學院,招募考覈後讓待職舉人、一般秀才們也能任教諭。

好歹不荒廢了名教之學,好歹能養家餬口領上俸祿……

可現在自己被罵成這樣,還是擱置作罷了吧……

這篇自辯一出頓時整個仕林無數草泥馬在飛奔,原本覺着事不關己樂呵吃瓜的舉人、秀才們頓時傻眼了。

臥槽尼瑪!這特麼砸勞資仕途了啊!

這還了得?!這還能成?!必須搞他們,必須剛他們!

那些個當初笑嘻嘻洋洋自得的給方信之起綽號嘲諷之的舉子秀才們,這會兒也傻眼了。

可怕的是這直接冒犯的是整個仕林的利益啊,大家考上了舉人待官可不就是爲了混個官身麼?!

苦哈哈的秀才們有朝廷膳米的則還罷了,那些沒有的吃飯都很苦逼啊!

現在方大人殫精竭思爲大家謀個出身、謀個出路,結果還沒搞出來就被你們逼得斬斷了。

你們這尼瑪是在犯罪啊!剛!剛!剛!!這必須剛!

在這個沒有匿名的時代,靠着人傳人進行傳播的。

尤其是在仕林中又是如此大事,誰敢不往下挖以證明這並非自己折騰出來的啊?!

於是乎幾個跟之前翰林、侍郎有所牽扯,平日裡對玉螭虎有表示過不滿的舉子、秀才、貢生們。

很快的就被人挖地鼠一樣的給挖出來了,兩京十三省上千舉子各自聯名上書禮部。

要求必須剝掉這些個“行徑卑劣、辱沒名教、枉讀聖書之毀謗惡賊……”之功名。

那叫一個搞言之鑿鑿、那叫一個大義凌然,完全看不出來他們先前也是此事傳播者之一。

幾個從下面布政使補充上來的禮部侍郎們,亦是大義凌然的站在朝堂上當庭呵斥這些人品行不端。

弘治皇帝笑眯眯的看着這國朝中的重臣們一個個附議此事,一邊平靜的答應了下來。

一邊在心裡感慨癡虎兒說的真是一點兒都不差啊,這些個朝臣們一臉的大義凌然、滿口的禮義廉恥。

實際上吧……就是禮儀而已,餘者口論心不論呢!

弘治皇帝御準了此事,臉上是笑眯眯其實滿心麻賣批……

當《帝國時報》刊登了那些個士子們都遭到了嚴懲之後,所有人頓時眼巴巴的望着朝廷。

方信之方大人啊,您這下可滿意了麼?!咱們可是幫您報仇了啊!

方大人果然很滿意,滿意的表現就是沒多久他就在朝堂上稟了《請建帝國庠序教諭部屬轄師範大學書》。

其曰“師者,古已有之。範者,習仿模範。”

“漢之揚子云作《發言·字行》曰‘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

“《後漢書·文苑傳·趙壹》亦云‘君學成師範,縉紳歸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

“劉彥和所作《文心雕龍·才略評》更有稱‘相如好書,師範屈宋’之語……”

“……本朝初立,致力於學。然百五十年下,弊端多生。教諭之職,良莠不齊……”

林林總總的說了一大堆,其實泰半就是旁徵博引要證明自己說的有道理。

這與後世做論文有得一拼,上這種奏章要言之有物。

那就得先確認自己的論點然後從古籍中尋找論據,再切合自己所奏報的時弊。

最後提出解決方案。

然而這會兒方信之他們既沒有“知網”、“維普”,也沒有SCI可以檢索。

這會兒的他們,基本就是靠腦子去記下很多古籍的內容。

再根據自己的印象一篇篇的去翻,要是記錯了那就得是個恐怖的完成工作量了。

這就如讓你不用知網、維普,不用SCI檢索只能是根據印象一篇篇的翻專著、報告……

對了,他們那會兒還沒有期刊、專著很多又分散、古籍很多不好找……

那估計你也得感覺,自己得要屎了……

玉螭虎現在可沒有心思去管這些事兒,他的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皇家軍事學院的訓練中。

皇家軍事學院大門進門就能看到三尊巨大的雕像,居中者爲兵聖孫武子。

左側上首被居心叵測的壞包玉螭虎童鞋特地擺上了一尊特別巨大的雕像,底座書“陬邑大夫”。

開學的時候過來觀禮的劉健看得這尊雕像頓時氣的吹鬍子瞪眼的,這特麼是要打名教的臉吧?!

“陬邑大夫”這名號,再配合那異常高大的身形。

哪怕是稍微進過學的都會知道,這特麼明顯就是齊國公、啓聖王——至聖先師的父親叔梁紇啊!

而且你放在正中間則罷了,還放在左上首……

你這……你這特麼啥意思啊,明顯就是名教祭至聖先師我就拜至聖先師他爹。

而且他還不是主位,我比你高不止一級的意思。

反正當時看着老傢伙那麪皮都漲紅了的樣子,玉螭虎感嘆:這心腦血管的研究得加快啊!

速效救心丸啥的,得加緊研製啊!

不然,這些老傢伙氣出個好歹來那可麻煩大了啊……

“砰砰砰……轟!轟!轟!!”

玉螭虎一身甲冑站在校場高臺上,身側則是站着兩眼放光捏着跺口手指都發白的熊娃朱厚照。

戰車營連擊三輪後猛然拉開了戰車閥,卻見馬隊隆隆呼喝衝出。

遠遠那些未曾倒下的稻草人被“咔嚓~咔嚓~”劈砍翻倒……

另一邊的校場內,則是一排排的火繩勾槍手跟在巨盾後面“砰砰砰……”的射擊者。

那些個鋼板所制的靶子“噹噹噹……”的響起倒地,他們放完一輪槍立即後撤。

後面的槍手隨即補上,瞄準、射擊!

“砰砰砰……”火槍方陣是全數集中起來使用的,當數輪射擊打完後猛的便聽見了一聲呼喝。

“刺刀~!!”卻見那些個火槍手們拉動了一下槍管隨後“刷~!”的擺動了一下。

便見得那槍管下居然是伸出一條長刺來,頓時這火槍變成了短刺槍。

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一百八十章 草廬之內教計然,弟子盡需去實習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七百零五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無恆產者無恆心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一百零二章 信至京師帝王怒,國朝震變系一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門貴戚皆逮捕,城狐社鼠盡鎖拿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六百四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仨)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內宦官思漸變,忠武河間王戰車第五十七章 瀕臨潰兵心絕望,琳琅癡虎踏月來第六十六章 匪路難行,肥龍求活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二十一章 吾曾醉槍刺洋馬,戰遍四洋並五洲第三百六十二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八百三十五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五百五十五章 熊孩兒功課需考校,經典亦須經筵辯第六百九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玖)第二百三十七章 螭虎輕聲敘明策,皇家恩寵不講理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八百五十章 遠道而來歐羅巴,老驥伏櫪錢公公(中)第四百六十三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六百七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柒)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拾)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上)第六百六十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一百六十八章 滿朝文武缺教育,看我癡虎展真理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五百八十七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十)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三百四十六章 津門炮臺終成事,演武之下附實情(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九)第五百九十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若有不服且來戰,三箭入靶麒麟兒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二十二章 稿費用時方恨少,宮中有人要催更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九十章 莫與天才比,比之自傷神第三百八十五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下)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第五百九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二)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完)第三百零五章 京師紛亂初安定,請誅國賊七侍郎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叄)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二百三十四章 內閣皇帝革弊端,銳意進取不惜財第八百二十九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明士紳盡跌倒,百姓陛下皆吃飽第二百一十二章 曾有師友號烏鴉,現有高人爲大父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下)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算是聰慧陳神義,試驗農莊玉螭虎第一百七十六章 宮中兩後同憐時,再召足利後宮見第七百七十一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臨行之前平隱憂,粵北商賈掙一籌(上)第一百零六章 翩翩公子踏海來,輕取扶桑攝津國第五百九十六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九)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陸)第八百五十七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柒)第九十八章 殺伐取大道,後山有乾坤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七百四十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肆)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七百四十七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中)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護持災民錦衣衛,逼反百姓陳千戶第三章 若想一直浪,得有好身板第八百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壹)第三百八十二章 粵北士商心皆碎,歃血爲盟驅螭虎第七百一十四章 巨舟乘風破浪歸,祖孫淚灑碼頭畔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柒)第八百七十二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黔州土兵初出山,粵北繁華震心膽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定學堂立規矩,再入大內理戰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第一百七十一章 春闈之困終有解,只需有人去扛雷第六百零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六)第六百一十章 鐵軌雖好修築貴,螭虎思變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