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

莊子裡那座新造的祠堂內,癡虎兒親手恭敬的將一個個的骨灰罈子擺了上去。

哀哀的哭泣聲由遠至近由小至大,終究在祠堂內外哀泣聲響徹……

一個個的箱子裡是那些戰死沙場的張家老親兵們的遺物,還有他們繳獲的戰利品。

張龍、張猛送來,癡虎兒親自將這些箱子交還到了他們家人的手上。

“少爺莫爲此掛懷,戰死沙場本就是我等殺才的本份!”

莊子裡年紀最大的那位老太爺站出來了,這位老太爺都已經八十有餘了。

張家曾祖張輔那會兒在土木堡,便是這位老爺子隨侍身邊。

當年曾祖事實上是可以殺出重圍的,然而他很清楚自己唯有死戰將正統皇帝救出。

是決計不能自顧自的殺出來的,於是這位老爺子臨危受命帶着曾祖張輔的遺書與十八老親兵殺了出來。

堪堪回到京師時,十八老弟兄活下來的只有六人。

土木堡一役英國公家近乎打斷了半數筋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得不韜光養晦低調行事。

直至老國公祭奠土木堡一役再行反殺,英國公家這纔算是恢復了幾絲元氣。

此次戰死中的,便有他的大孫兒張晉鵬。

“老公爺和您活着,活下來!我們這些人才有盼頭!”

別看老漢八十多了,卻是雙目精光四溢站如松柏長槍般筆直:“莫掛懷!當值本分!!”

灑下酒水,給他們的家人答禮。

小公爺還沒有來得及洗漱蕭敬就匆匆的趕來了,見得他那副模樣小公爺只能是苦笑了一下。

看了眼馬車,想到了那把羅傘……

癡虎兒便低聲要求洗漱一番,然後才入宮見禮。

蕭敬有些疑惑,風塵僕僕的不是更顯得艱辛麼?!但他還是同意了小公爺的要求。

洗漱很快,三兩下的換上了一身玄色繡袍。

隨後便讓妙安、足利鶴捧好百衲衣、帶上那頂羅傘,匆匆的往皇宮大內趕去。

進了皇宮小公爺照例去見朝堂新團伙——以弘治皇帝爲首,內閣三學士、刑戶禮三部尚書爲輔的小集團。

劉大夏、馬文升二人則是因爲跟清流牽涉太深了,以至於沒有被納入小集團中。

工部曾鑑是沒有合適的機會,吏部倪嶽則是秉性太過豪直怕是到時候憋不住要跟劉馬二人幹起來。

所以很多事情,也不好給他所知。

一番宣召之後,小公爺在內官的引領下悄然的進入了御書房。

他自己的手上捧着一個匣子,而身後的兩名內官則是吭哧吭哧的擡着一個長條箱子。

進來後就先肅穆隆重的大禮對着弘治皇帝參拜而下,看得弘治皇帝有些奇怪。

癡虎兒這孩子很少用如此大禮的,多數時候這小子更像是敷衍了事。

“癡虎兒,你這是……”

莫說弘治皇帝有些發懵,三大學士和三位尚書都有些發懵。

然而小公爺卻緩緩的起身,那雙丹鳳桃花中滿是肅穆平靜的道:“臣來繳令……”

“並將應承於災民,將他們獻於之心意奉於陛下!是以,不敢不鄭重!”

說着,小公爺讓身邊的內官幫自己捧着匣子打開來。

將裡面的那件百衲衣袍子拿出來,鄭重的給自己披上……

“百衲衣!老天爺啊,這是多少百姓縫下的!!”

劉健簡直呼吸都有些不暢了,瞪大着眼珠子幾乎不敢置信的望着這件被無數的布塊縫製起來的百衲衣。

他們可不是沒有見識的人,知道這種百衲衣的難得!

而且這件,還都是繡着一個個“福”字的百衲衣!!

無比鄭重的將這袍子穿上,讓身後的兩位內官將長條箱子擡起。

小公爺打開後,雙手從箱子中輕柔而莊重的把那柄羅傘抱出來。

轉過身雙手捧着鄭重的單膝跪地高舉過頭,聲音低沉而肅穆:“臣,受十萬災民託付將此獻於陛下!”

羅傘,這是一柄羅傘。

這可說是很簡陋的羅傘,甚至形制都完全不對、看着讓人覺得很可笑的羅傘。

但這裡卻沒有哪位重臣能夠笑得出來,甚至弘治皇帝亦是激動的渾身都在顫抖。

“蕭……蕭伴伴,快把傘打開!”

說話間弘治皇帝居然站起來,甚至一個趔趄差點兒摔倒。

蕭敬手疾眼快的趕緊將弘治皇帝扶住,弘治皇帝卻擺了擺手三兩下的衝下了御座。

兩個內官得了蕭敬的眼色趕緊上前,鄭重的將這頂羅傘舉起“咔咔卡~”的緩緩的張開來!

當這柄羅傘張開來的時候,這御書房裡的衆臣們都沉默了。

他們看着這柄羅傘心潮不由自主的激昂而澎湃,這無論任何爲政、從政者而言……都是最大的褒獎!

無數細碎的布塊,上面一個個歪斜甚至字都沒繡對的“福”字……

那些細碎的布塊有些大、有些小,有些破舊有些沒有染色漿洗的發白。

但那一針一線中,所蘊含之意卻重逾泰山!

何爲民心者乎?此爲民心者也!

何爲民意者乎?此便爲民意者也!!

是的,它簡陋、它不合形制,它甚至連傘柄都是沒有削好帶着樹瘤的樹枝。

若以銀錢論,這般模樣的它甚至不比街邊的乞兒破衫貴重多少。

但若是以其所代表的萬民之心……此傘,舉世無雙!

即便是世間上最奢華的、最尊貴的、最古老的羅傘,在它的面前依舊相形見拙。

“臣離開當日,十萬災民連夜縫製竟是在臣車駕前靜候一夜……”

單膝跪在地上,小公爺聲音低沉:“災民推舉之老丈言之,災民多不識字、亦不知如何做萬民傘……”

此言出,三大學士、三位尚書皆默然。

這分明是在說那些士紳們、讀書人們,根本就不在逃難之列。

“民間有俗,大家受人恩澤無以爲報便可集百家布、制百衲衣,祛病化災、安康長壽……”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這個習俗他亦是知曉的。

常生病遭災的孩童,依俗須吃千家飯、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災、長命百歲。

“百姓逃難身無長物,便自取衣布一塊兒並詢‘福’字繡於布上……”

“爲顯尊貴而仿於羅傘,十萬百姓連夜趕製此‘萬民百衲萬福傘’託臣帶回獻於陛下!!”

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軍死地似絕路,飛來鐵騎戰敵酋第七百零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終)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五百九十五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八)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一百七十二章 弘治皇帝來扛雷,帝國初次執律鞭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二百章 無有不流血,謅套哀江南第六百六十四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衆解元滿天飛,再無一人不服氣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七十一章 棧橋驚變,血染碧海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三百五十三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美人多情最難負,哀怨纏綿總不宜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潭拓寺內開壇拓,豪商陳杰談利忙第五章 腐儒膽子小,京師多措大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宮計定聯袂見,割出血肉做臺階第五百四十六章 滿心賣批王守仁,敲裡嗎德唐伯虎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五十三章 妙安梨花槍,縣試終開考第一百零七章 時代差距,炮火之利第二百五十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衛所營帳聚衆梟第二百九十章 初理戶籍許本謙,欲行慈善張皇后第六百九十三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叄)第五百一十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莫道其餘閒雜事,帝國需要你的腎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三百八十五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上)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五百八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上)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七百四十七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孔其實很膩害,都是腐儒在誑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玖)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子門生字難扛,邃庵九邊欲平亂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二百五十一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悍匪兇徒嘯聚營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作賦爲大父,張家立新規第一百七十五章 拜服道義玉螭虎,皇宮大內風波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二百零九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中)第八百六十一章 百衲聖袍驚晚宴,榮光滿身玉螭虎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第一百九十六章 螭虎展利器,帝臣皆心悸第八百一十九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中)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下)第三十二章 終脫牢困,死中求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豪門貴戚受管教,皇家子弟也難爲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五百六十七章 冬日暗雷京師動,秘潛出京戴竹樓第八十八章 寨門前對峙,足利戰妙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陸)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八百七十五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廬之內論軍政,帝國改革端倪現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毛銳玉田相照應,海商亦非一條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下)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三百九十二章 粵北綠林風雲涌,結廬盡孝湛甘泉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錢能一手定夷州,遠洋之上西夷來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伍)第八百六十二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上)第七百四十七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中)第一百零七章 時代差距,炮火之利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