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

“所以啊,咱們得有所表示……”

張小公爺又不會讀心術,自然是不知道這些個豪門貴戚的心裡滿心的麻賣批。

卻見他自顧自的開始陳述想法,就是最近陝西的地震問題。

國朝現在到處都缺錢,尤其是戶部特別缺錢。

你看戶部大佬獨山公,爲了銀子這不僅把朝堂上下連帶咱們全都得罪完了。

說到底這還就是錢鬧的麼?!

咱們要想開這個和戶部、陛下合利的先河,就得先有重量級朝臣的支持。

小公爺這話一說頓時勳貴們皆點頭,是這個理兒啊!

“所以,咱們得做個典範:納捐!”

張小公爺的戲肉這個時候才端了上來,卻見他咧嘴笑着道。

“我張家既然欲在此事中佔一成股子,自然要先認大頭!六十萬兩!我張家捐了!”

一衆勳貴們聽得這話眼珠子都要爆了,滿心臥槽!六十萬兩啊!小祖宗,這不是六十兩啊!

此時一畝上好的田亦才十兩上下浮動,六十萬兩那可就是六萬畝地了啊!

成國公朱輔表面上不動聲色實際上內心裡早已經洶涌澎湃,難怪人家皇家帝寵不衰、得享大名啊!

能文允武、掙得大錢、聲名顯赫……甚至帝寵不衰,朱輔之前只覺是不錯的少年人罷了。

然而一口氣爲了自己所想規劃生生砸出六十萬兩銀子,這手筆、這決斷可就非常厲害了!

想想自家的那些個崽子們,跟人家一比那不是差了一星半點兒啊。

莫說是自己家的崽子了,即便是這些個勳貴們家中子嗣又有幾人可與其比肩?!

亦莫說比肩罷,便是能有人家半分本事、決斷那都是天縱奇才了。

無怪乎兩位解元、兩位翰林甘拜其爲師,陛下將太子交予他從學。李西崖更是將兒子送去。

“老夫亦認捐二十萬兩!”衆勳貴還沒有反應過來,成國公就先反應過來了。

卻見朱輔緩緩的站起身來,看着張小公爺居然是躬身一拜。

張小公爺哪兒敢受他這一禮啊,人家算下來雖然比自家大父要低一輩兒。

可到底年紀擺在這裡,怎麼算也是跟自己父親一輩的。

於是小公爺慌忙將他扶起,自己作揖拜下道:“小子怎敢受您大禮啊!”

“老夫除了二十萬兩認捐之外,再出十萬兩!只請癡虎兒能收我兒爲徒!”

一衆勳貴們聞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珠子,滿心臥槽!

但很快的他們也反映過來了,麒麟兒這名下的弟子數來數去好像就那麼幾個。

而這幾個哪個拎出來可都是大名鼎鼎、來歷不凡的啊!

再一想到陛下、李東陽都將自己的子嗣送到了麒麟兒那邊教導,頓時大家悚然一驚!

這兩位難道不比自己更疼愛自家孩子麼?!他們難道就會不在意自己孩子的教習問題麼?!

肯定不是啊,但他們都把自己的兒子送過去了……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麒麟兒的確有着育才法門在手!

再一看成國公朱輔,頓時覺着人家不愧是老牌勳貴啊!

這眼光比自己等人可毒辣太多了,藉着這個機會便是要讓自家子弟入癡虎兒門下去啊!

於是一衆勳貴們紛紛表態,認捐十萬兩的有、認捐二十萬兩的也有。

但都表示希望自家子弟能夠隨着癡虎兒學本事,被收錄爲弟子。

至於捐款他們已經沒意見了,很多話不必說透大家只需琢磨一下就明白了。

自己等人真金白銀掏出來給國朝、給陛下在這個時候表了忠心,那事後咱拿錢築路、修碼頭。

然後陛下、戶部和咱們從中分取股權分紅,這個不算過分吧?!

即便是國朝重臣們對此反對,那陛下和戶部也有充足的理由把他們壓下去。

都說咱們勳貴是損國利己,現在咱們爲國朝真金白銀的掏錢了那還說個甚子?!

那便不如開個學堂吧!

張小公爺笑吟吟的看着這些個肥羊……呸!是勳貴們,滿心感慨!

好人啊!都是大大滴好人啊!

趕趟兒給我小公爺送錢來了啊!

這個世界上什麼人的錢最好掙?!就倆:女人、孩子。

尤其是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資,就小公爺曾經接觸的那些個大豪們而言是堪稱恐怖的。

整個大明而言這些勳貴們無疑是最富有的那批人之一,同時也是對於教育願意投入最大的那批人之一。

有錢,又願意大筆投入教育!諸位……都是大好人啊!

“所以,這次臣女建議兩宮可率先做出表態。”

張小公爺在跟勳貴們籌謀規劃的時候,足利鶴則是在皇宮大內面見兩宮之主。

這件事情其他人不好出面去見兩宮之主,弘治皇帝更是難以開口。

所以能夠提出並面見兩宮陳述的最佳人員,自然只有足利鶴公主殿下了。

卻見足利鶴那雙混合了端莊和嫵媚的碧眼帶着笑意,微微眯起。

“上次兩宮割肉給陛下臺階,想必陛下也尋思有所補償……”

張皇后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這件事情陛下已經多次表示了愧疚。

但張皇后卻很醒目的沒有要求皇帝補償,反而是輕言安慰。

在跟足利鶴的交流中,張皇后很快的學會了一個道理:帝寵,可比金銀更值錢啊!

老太后這邊也是,最初的時候她是擔心自己身後周家當如何自保、如何自處。

皇帝的情分是自己在世的時候還值錢,若是自己身故……

是以老太后其實比張皇后更需要皇帝的人情,多幾分情分自己身後便多幾分照拂。

“但這件事情總得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亦得有個合適的方式,否則朝臣那邊必然鬧起。”

足利鶴說着,微微躬身輕聲道:“此次若是外戚家都在爲國朝、爲陛下分憂,自然就有由頭了。”

“而補償一事則更簡單了。”

卻見足利鶴笑眯眯的把三家車馬行的情況給兩宮之主說了一遍,並說明這些車馬現在只是在京師出售而已。

也就是說,京師之外的兩京十三省可都是空缺着的呢!

果然,張皇后、周太后聞言不由得兩眼放光!

見得兩宮之主都意動了,足利鶴這才笑着輕聲道:“而此事中,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

“可隨之家裡的小周管家、太子及公子的諸弟子,一同修習計然之策!”

這話一出口頓時兩宮之主眼珠子都亮了,這京師誰人不知張家玉螭虎那可是活生生的財神爺啊!

經他手的哪個行門不掙錢?!若是兩家的子弟能從他那裡學得半分本事,這可比什麼帝寵都牢靠多了。

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六百五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陸)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三百八十七章 鮮花着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五十五章 提前交卷,有賊遠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豪門貴戚皆逮捕,城狐社鼠盡鎖拿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齊開會,驢嘴跟前拴蘿蔔第一百一十四章 陽謀之策,鼎定扶桑第三百六十一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中)第七十三章 都是江湖老夜梟,誰會心思輕飄飄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宦商賈皆驚懼,粵北闖海盜匪多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五百六十八章 撂撅驢子順毛摸,鬧騰不得張癡虎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第七百九十章 殿前請議皇子出,不經勘磨難擔責第一百三十四章 肯賣力氣老錢通,發達而來週一帆第七百七十三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上)第三百零九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反求諸己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先置諮政元老院,再釐帝國三司法第七百八十五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柒)第三百六十三章 黔南新敗傳朝堂,若刨根底不簡單第七百五十九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伍)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五百五十七章 作孽熊娃遭收拾,堅持築城朱厚照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九十一章 姐姐格局不夠大,敢問想做將軍麼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宮計定聯袂見,割出血肉做臺階第八百二十九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頭太師張懋公,恩寵榮華皆有故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奴悍僕真好嘢,城狐社鼠真系勁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叄)第五百七十一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下)第五百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內閣定計,京都城前亂局第六百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捌)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四百零四章 粵北好事接連至,羨煞無數商宦家第三百九十三章 士紳豪商害甚大,禍國殃民須剷除第六百二十章 鐵軌馬車事談畢,悄然乘舟南下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伍)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壹)第八百三十七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上)第三百章 慈善總會初亮相,安得災民百姓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大學士吃稀飯,螭虎諫言立新軍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七百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拾)第四百九十章 帝國爪牙初顯露,關外草原風捲雲第五百六十七章 冬日暗雷京師動,秘潛出京戴竹樓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五百四十三章 老舊思維李西涯,戰爭紅利玉螭虎(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長成,老懷寬慰張癡虎第五百零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垂死掙扎衆翰林,不僅捱罵還捱揍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九十八章 殺伐取大道,後山有乾坤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伍)第二百三十章 津春揚帆去,錢能跨海回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伍)第四百六十一章 隔空交手終得見,苗女米魯智計全(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范進中舉再氣人,妙安武名傳大內第四百零二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客循聲至,又作桃花歌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第七十三章 都是江湖老夜梟,誰會心思輕飄飄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錢能戴義皆忙去,奉名得賜方尚書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三百一十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陣忽悠加猛錘,遠來蠻子盡入彀(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四百一十一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上)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下)第五十六章 前方兵潰,癡虎初嘯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爾等不能死,夷州要人手第五十四章 陌上玉公子,直取三案首第七百七十五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