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

“這便是懋公家的癡虎兒吧?!你滿月時候,我還曾來道賀呢。”

不得不說,弘治皇帝笑眯眯的確實不會擺出什麼架子來讓人看着就很親切。

張侖是第一次見到弘治,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他聲名鵲起弘治便已經着蕭敬開始調查他了。

勳貴本來就在廠衛的重點監察範圍內,是以沒用多久張侖從小到大甚至幾時尿牀的記錄都被擺在了弘治面前。

看到張侖七歲喪母,其後父親纏綿病榻無法照拂。至數月前一命嗚呼,而張侖幾乎都是跟大父張懋一同生活時。

弘治皇帝不由得心下暗歎,生出一絲疼惜。

因爲弘治自己也是六歲喪母,與父親憲宗難以親近。皆是由周太后一手帶大的。

是以無形中,弘治皇帝對於張侖實際上是多了一絲的親近的。

這是一種有着共同經歷的長者,對於經歷相近的小輩之間的那種感同身受的親近與疼惜。

張懋這個時候在上首的座位上咳嗽了一下,對着張侖道:“癡虎兒,這是家中世交。你便喊……”

喊什麼?!張懋其實也很頭疼,本來下了晚朝他樂滋滋的準備回來跟孫兒吃飯的。

結果剛出宮門沒走幾步,蕭敬那老東西就領着一大票人追上來了。

張懋這定睛一瞅,頓時滿心臥敲裡嗎!弘治兩父子,滿大街二十多號金吾禁衛。

暗地裡還不知道有多少錦衣衛、宮中禁衛隨行。

看着渾身肌肉緊繃的十幾號親兵,張懋只能打手勢讓他們稍安毋躁。

然後趕緊行禮,口稱萬歲。

皇帝說要去你家見見你孫子,你敢說不答應麼?!張懋苦着臉,只能把這兩位大爺往家裡領。

沿途上蕭敬一臉哭喪的背地裡對張懋拱手,那意思是我也是沒招啊!陛下非要來,我能怎麼辦。

“你便喊我世伯吧!”弘治皇帝倒是看出了張懋的爲難,笑着替他解圍了:“我們兩家是世交了,不必拘禮。”

這話倒是沒說謊,老張家好幾輩都在給他老朱家打工也確實算是世交來着。

“小侄見過世伯……”張侖作了一個深深的揖,他還是不習慣這個時代動輒磕頭。

除了給老張磕頭他能接受之外,給其他人磕頭他會覺得很彆扭。

接受別人的磕頭也會覺着很彆扭。

“上次雖然知道您是代王世子,卻不知賢弟與家中竟是世交。唐突了……”

突然,張侖對着正德便行了一禮。

正德剛開始還面有得色,但聽得張侖的話他瞬間臉就白了。

他這纔想起來自己到莊子裡砸場的時候,信口胡謅的給張侖說了自己是代王世子的事情。

弘治皇帝見狀先是一愣,隨後狠狠的瞪了一眼正德。嚇的小正德哆嗦了一下。

隨後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望向了張侖:“癡虎兒,你可是早就猜到了麼?!”

“張侖拜見吾皇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話都說破了,這禮節是必須要做到的啊!哪怕張侖再不願意,也得跪下給弘治磕頭山呼萬歲。

看着一臉慼慼然的正德,弘治皇帝終究是嘆了口氣什麼也沒有說。

他確實只有這麼個兒子,平日裡就甚是寵愛。

再說這事兒正德也並不是拿着太子的身份去壓人,說謊只是爲了掩飾身份。

“起來吧!我說我們兩家是世交,倒不是推脫。”

弘治皇帝笑了笑,揮手讓張侖起身:“你高祖父河間王,不僅曾隨太祖遠征,更是靖難功臣第一。”

張侖順勢也就起來了,張懋也趕緊見禮隨後便是讓張侖去張羅飯菜。

“癡虎兒何故今日回來的如此晚歸啊?!”

弘治剛剛跟張懋到家裡,也是等了一會兒纔等到張侖回來的。

本來張懋意思是先開飯吧,但弘治皇帝覺着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是來人家家做客嘛,而且主要是來看看這癡虎兒。

張侖正忙着給大父夾去一塊嫩羊排,聞言放下筷子微微躬身道。

看看自己那兩眼放光,只知道往自己碗裡裝菜傻呵呵的兒子正德。

弘治皇帝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問題了。

“回陛下的話,今日我是去寶文堂請潤筆了。回到莊子後,又督促了三位學生作文所以回來晚了些?!”

“哦?!作文?!作了何文呀?!”

弘治皇帝聽得作文,這就很感興趣了。他卻不知道,張侖這是在給他打預防針呢。

很快的會試就要開始了,如果歷史沒有意外的話那麼那場舞弊大案將會如期而至。

“沒什麼特別的文,都是命題的考文。”

張侖笑着道:“只是做的頻率比較多,命題比較怪。他們最近不是要考試了嗎?所以在做準備。”

說着,張侖還把今天做的幾個命題告訴了弘治。

弘治皇帝聽完就愣住了,不由自主的放下筷子皺着眉頭道:“他們每天都要按題作文嗎?”

“是啊!寫完以後,互相檢查再查閱典籍互相批對。”

張侖笑着道:“都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讀書不做記又怎麼能記得?!”

“做題成千上萬條,再不懂那就真是傻子了。”

弘治皇帝不由得苦笑:“癡虎兒,你這教授學生的手段可算是取巧之舉啊!”

“怎算是取巧呢?!那些學識也是他們自己的啊,只是爲了應付考試而已。”

不知不覺間,弘治皇帝已經把張侖看作是一個合格的老師而非如他年紀一般的孩童了。

卻見張侖聳了聳肩:“陛下,您該不會真的認爲‘半部論語治天下’吧?!”

“哈哈哈……”弘治皇帝這次是真的笑了,他可真的從來沒有相信說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這種話。

別看弘治皇帝現在才三十出頭,可他十八歲即位到現在都十二年了。

如果用了十二年都沒有看清楚這些朝臣,到底是用什麼在治理國家的話那他可就真的是個傻子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衆人吃飽張懋便讓周管家奉上茶水。

正德還算是比較老實的,或許是因爲老爹在他不敢造次所以只是眼珠子滴溜溜的轉悠着卻不說話。

直至吃完飯奉茶了,纔有些着急的拉了拉弘治的衣袖。

“懋公啊……”弘治皇帝放下了茶杯,看着張懋輕聲道:“太子如今出閣讀書,然而卻少一個侍讀……”

張懋聞言不由得望向了自己的孫兒,很顯然弘治皇帝這是希望自己的孫兒去陪太子讀書啊!

張侖望向了弘治皇帝,站起來深深的一個鞠躬。

“陛下厚愛,小子愧受。”

弘治皇帝聞言笑了,但沒有等他笑完張侖又說話了:“然,小子自己卻有些打算實在無法分身了。”

弘治皇帝聞言一愣,卻也不以爲杵:“哦?!卻不知癡虎兒還有什麼打算?!”

張侖坐回了椅子上,看着弘治皇帝輕聲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啊!”

“小子欲行萬里路,閱百態無數!”

第六百二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玖)第二百五十章 豪族士紳無善類,衛所營帳聚衆梟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肆)第五百零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八)第一百二十章 行則斬妖除魔韋陀手段,心懷慈和悲憫菩薩心腸第五百八十三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六)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二百四十五章 煮茶分見輕言嘆,懾服黔州四豪強(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五百五十章 愛恨從來不無故,欲正其心懾以武第一百三十四章 肯賣力氣老錢通,發達而來週一帆第四百五十八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上)第八十七章 雙峰島上演武起,足利妙安對針芒第七百九十八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拾)第九十四章 富貴豪遮小公爺,皮條負責老津春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五百零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三)第七百四十七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上)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二百四十五章 護持災民錦衣衛,逼反百姓陳千戶第五十八章 少年癡虎初臨陣,掌中刀快血如風第六百一十四章 兩宮差人輕安撫,科研狂人朱厚照第八百四十八章 揚名域外玉螭虎,海因裡希吹法螺第三百二十四章 弘治陰招來扣人,可憐巴巴玉螭虎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八百四十六章 風捲雲起歐羅巴,無聲無息投資客(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靜待礁石擡眼望,驚濤拍岸碎波殤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七百一十六章 君臣惡向膽邊生,人羨我苦玉螭虎第十九章 皇帝來訪,癡虎初探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黔州土鱉皆服氣,歸來卻覺換人間第二百一十四章 校場新練法,戰車造新型第二百九十四章 營造司內待遇好,糧商聚探路大豪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七百八十一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叄)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伍)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八百四十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八百零六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捌)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潭拓寺內開壇拓,豪商陳杰談利忙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捌)第三十九章 多謝挑釁,多謝廣告第六十八章 既是受君護國祿,自當爲國斬賊酋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八百四十五章 除得隱患去,再將內憂釐第一百零五章 狗腿周管家,豪遮玉公子第一百一十章 千代豬丸,加藤之鷹第七百一十章 發家致富靠洗劫,新葛朗臺李東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二百二十一章 武舉解元皆來戰,螭虎獨身擎校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桃花林前拜大父,錢福促狹套螭虎第十七章 銷量提成制,宮令陳惟貞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女得技戰不過,癡虎亦要學真訣第四百七十六章 貓鼠遊戲熊孩鬧,走投無路東山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衆教習皆兇猛,解元舉子盡認慫第六百九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柒)第六百四十三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陸)第三百一十五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四)第二章 既來則安,拜見大父第五十九章 意圖殺良冒功,怎知踢上鐵板第五百二十七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上)第四百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一百零三章 事前安置妥,奠基徵扶桑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六百二十章 鐵軌馬車事談畢,悄然乘舟南下去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陣盡破無依仗,殘軍災民唯死戰第二百零八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翰林院裡起衝突,江許擅長窩心腳第二百零一章 經筵論畢,萬籟俱寂第八百零九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完)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拾)第七百七十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京師野豬辦營生,張家螭虎活財神第五百二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九)第七百七十六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五百九十七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一)第六百九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第三百三十八章 京師野豬辦營生,張家螭虎活財神第八百七十三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