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錢寧進讒

皇宮承天門外,嘉靖新朝的大臣們受到了第一次驅逐,還是同樣的棍棒,還是熟悉的味道,年年歲歲棍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如狼似虎的宮中禁衛手執棍棒,將宮門外的官員們攆得到處跑,一時間哭聲震天,塵土飛揚。

憤怒至極的朱厚熜選擇了這樣一個極端的做法,來回應大臣們請他換爹的事。

古人將“忠孝”二字看得比天重,連朝堂金殿上君臣罵架之前都會先喊一嗓子“臣嘗聞聖天子以孝治天下”作爲開場白,可見“孝”之一字何等重要,作爲天下最尊貴的皇帝,登基後滿朝文武要求他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換爹,朱厚熜只用棍棒驅逐大臣,說明他對大臣們是真愛……

大臣們被棍棒攆得雞飛狗跳之時,皇宮乾清宮內卻跪着幾個人。除了最近蒙受新皇聖寵的錢寧和江彬外,還有一位平日不顯山不露水的大臣,禮部主事張璁。

張璁很顯然不屬於聰明人那一類,中舉二十多年,進京考了八次才堪堪捱到進士的邊兒,中了進士不代表人生從此一帆風順,他這樣的成績進不了翰林,庶吉士更是想都別想,於是老老實實服從組織分配,進禮部當了一個小小的主事,如今張璁已是四十六七歲的年紀,仕途基本無望了。

就在張璁意氣消沉,心懷黯然的時候,正德溺水,朱厚熜登基,短短几個月。京師一連串的鉅變令張璁兩眼漸漸發亮,他彷彿看到了一線曙光。一線通往權力和富貴的曙光。

所以此刻他正跪在朱厚熜面前,文官的所謂氣節渾然拋開,他只要富貴。

朱厚熜正在大發脾氣,今日朝會大臣們將他激怒了,登上這個萬人仰望的寶座,他甚至來不及享受萬乘之尊的美妙感覺,朝臣們便給他當頭掄了一棍。

殿內能摔的東西差不多都摔完了,朱厚熜身軀仍被氣得瑟瑟發抖。

“陛下息怒。此事並沒有陛下想的那麼嚴重……”張璁終於瞅準了機會開口。

朱厚熜怒道:“如何不嚴重?這些狗官們欺人太甚,連父親都可以換來換去,天下倫理綱常何在?”

“恕臣放肆,如今朝堂已被秦堪,楊廷和等人把持,陛下新即帝位,根基薄弱。論朝中威望,自不及秦,楊二人,所以他們能在朝堂上指鹿爲馬,變黑爲白,所謂認弘治先帝爲父更是他們一黨炮製出來的笑話。在禮制上根本站不住腳,可笑滿朝文武竟異口同聲……”

朱厚熜嘆道:“朕何嘗不知如此,但滿朝文武逼迫至斯,朕有什麼辦法應對?”

張璁笑道:“陛下勿憂,其實陛下完全可以置諸不理。天下終究是朱家的天下,陛下只消發下中旨。將興獻王追封爲皇帝,再加上諡號,朝臣縱然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朱厚熜猶疑道:“此法……可行嗎?若內閣和通政司封還聖旨,朕豈不是顏面盡失?”

錢寧這時插言笑道:“陛下多慮了,張大人所言有理,皇帝中旨一般而言是不能被朝臣封還的,就算楊廷和封還,陛下可以趕在封還之前做些事情,轉移朝臣的注意……”

“做什麼事?”

錢寧瘦削的面孔逐漸陰森,眼瞼卻垂了下去,輕輕道:“陛下登基這幾日,相信已看出秦堪,楊廷和二人在朝中威望何等隆盛,陛下新即,正是大展抱負之時,臣權太大終歸不是好事,該削權時要削,該殺人時更要殺……”

“十年前,寧國公秦堪用盡機謀,費心盡力,終於將開海禁一事推行天下,然而這十年來,大明海疆屢屢不靖,倭寇海賊頻頻襲擾商隊,原本海運獲利頗巨,違背祖制開海禁倒也值得,可近兩年國庫所入漸少,海運所得之利全數被秦堪截留,用來擴充水師,打造戰船,說什麼用於‘大航海’,此舉無異徒增秦堪一人之威望,卻令陛下背上窮兵黷武之千古罵名,利弊衡量之下,海禁……似乎沒有再開的必要,陛下何不向天津,泉州,寧波,福州四大水師派出監察御史,巡查水師兵丁實缺和軍餉出入,查驗天津東港帳簿,總之……就算諸多水師沒毛病,相信御史大人們也一定能找出毛病,御史出京,秦楊二人還能坐得住?那時誰還在乎陛下追封興獻王這樣的小事?”

朱厚熜越聽眼睛越亮,臉色漸漸從憤怒變成興奮,哈哈笑道:“錢寧,看不出你一個武官居然通曉朝爭之事,朕以往小瞧你了。”

“願爲陛下肝腦塗地。”

“只不過,朕甫即皇位,一上來就拿海禁開刀,用意未免太明顯了……朕恐君臣愈發陌路呀。”

錢寧笑道:“拿開海禁一事開刀之前,陛下何妨預先鋪墊一番?”

“如何鋪墊?”

“臣在錦衣衛任職十餘年,這些年秦堪做過的一些事情,臣多少有些耳聞……”

興國耗費幾代數十年心血,禍國卻往往一言之間。

滿朝文武還在爲皇帝換爹的事集體痛哭請願之時,五名監察御史卻向內閣遞上一道參劾奏疏,奏秦堪不法事竟達二十餘款,包括正德元年秦堪調動勇士營血洗東廠二千餘人,貪墨錦衣衛糧餉,構陷殘殺忠良等等,最觸目驚心的是,掩藏得最隱秘的霸州造反一事也被挖了出來,言稱秦堪與霸州女反賊唐子禾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唐子禾三次從朝廷圍剿中逃脫,皆因秦堪故意放歸……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臣們果然將朱厚熜換爹的事暫時拋到一邊,朝堂議論四起。或驚或疑,目光同時望向近日來沉默寡言的寧國公秦堪。

五名御史的參劾被朱厚熜當廷否決,朱厚熜甚至擺出一副憤怒的模樣,語氣嚴厲地訓斥御史們惡意構陷,離間新朝君臣,並當廷罷免了帶頭參劾的一名御史。

御史們的德性跟青春發育期的少年郎一樣,有種逆反心理,越是不讓說。他們說得越起勁。

第二日,朝堂火藥味愈發濃郁,十餘名御史同時上疏參劾秦堪,這次朱厚熜沒有罷免任何人,卻仍舊狠狠訓斥了這羣御史,看在外人眼裡,新皇對秦堪仍然聖眷極隆。可朝堂大臣們卻是經歷了多年的風浪,自然不會被表象所迷惑。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第二日的參劾奏疏朱厚熜並沒有退還,而是命小宦官收了起來,封存司禮監留中不發。

“留中不發”,這個舉動委實意味深長了。

…………

…………

寧國公府。

秦堪接連三日沒有上朝。但朝中的事情卻清清楚楚。

國公府的氣氛頗爲低迷,府中的管家丫鬟和雜役們似乎也聽說了老爺正被言官參劾,儘管這些年來老爺被參過無數次,但顯然這次不一樣,老爺和夫人們臉上已有許多日子沒見過笑容了。

“公爺。您該出來說句話了,任他這麼搞下去。公爺恐怕遲早會被算計……”丁順苦口婆心勸道。

這幾日朝中氣氛越來越不對勁,丁順漸漸坐不住了,一大早便進了國公府。

“個人榮辱於我何加焉?”秦堪表情很平靜,顯然這兩日被參劾他卻並不着急,他的心思不在這個上面。

丁順苦着臉道:“這已不是個人榮辱的事了,這兩日那新皇帝還惺惺作態推卻駁斥,再過兩日,參劾公爺的聲勢越來越大,火候越來越足,新皇恐怕就會順水推舟,將公爺除爵免職,公爺若無爵無職,新皇的下一步就會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了……”

丁順說得嚴重,秦堪卻笑了,這種時候他居然還能笑出來,實在是個人才,連他也忍不住想佩服自己一下下。

“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啊……我倒真小瞧了他,小小年紀,心思怎麼長的?做起事來比經歷幾十年風浪的老狐狸還利落,先造勢,再借勢,最後得勢,既轉移了大臣們的視線,又順手將我逼得手足無措,嘖嘖……”

秦堪讚歎了幾聲,表情仍不見任何悲喜,丁順瞧了半天也瞧不出他的心思。

“公爺您就別誇他了,趕緊想想辦法吧,再誇他他可真將咱們逼上絕路了……”丁順急得跺腳。

秦堪斜睨了他一眼:“急什麼?這個時候要沉得住氣,誰先亂誰就輸了,你仔細想想,言官參我那麼多款罪狀,哪一條有真憑實據?左右不過是言官們風聞奏事,胡亂構陷而已,我若不承認,誰能拿我怎樣?”

“可……他是皇帝啊,皇帝要治你,還用得着證據嗎?”

“無妨,我自有後路。”

二人正說着話,前堂院子裡匆匆走來一道人影,卻是秦堪的心腹李二。

李二神情很焦急,跨進前堂後先朝秦堪單膝一禮,然後急促地道:“公爺,不好了。”

“怎麼了?”

“屬下剛得到的消息,四名監察御史奉旨離京,分赴天津,泉州,寧波,福州四地……”

秦堪原本悠然平靜的表情瞬間變得鐵青,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長身而起,失聲道:“他要動水師?”

李二面容苦澀地道:“豈止是動水師,他還要復洪武祖制,廢止海運,再次禁海,御史出京便是爲了鋪墊,待御史們回京向內閣參劾,聲勢火候便也差不多了……”

前堂一片靜謐,秦堪抿脣咬牙,額頭青筋暴跳,許久不見的憤怒表情在臉上浮現,陰沉森然的面孔彷彿在醞釀風暴。

丁順李二見秦堪這般模樣,嚇得低頭垂瞼,不敢出聲。

良久,秦堪終於打破了沉默,語氣依然平靜,可丁順和李二卻聽出平靜中蘊藏的滔天殺機。

“對付我,我可以一退再退,但若欲廢我強國之策,我……不能忍!”

丁順李二互視一眼,接着神情一振,一齊躬身:“公爺英明。”

“丁順,葉近泉的遼東大軍到了何處?”

“五日前由居庸關啓程,一兩日後可至京師北郊。”

“派人赴葉近泉處,讓他輕衣簡從秘密赴京,我要約見他,記住,不要走漏風聲。”

丁順眼中閃現興奮之色,重重抱拳:“是。”

京師東城別院。

唐子禾坐在前堂,神情和穿着都很端莊,絕色的姿容透出一股清冷的氣息,令人不敢直視。

李二垂首坐在堂內,身軀左扭右扭,如坐鍼氈,神情更帶着幾分不甘不願。

唐子禾卻很高興,哪怕當年義軍席捲三省她也不曾如此高興過。

“秦公爺果真要約見葉近泉?”

李二嘆了口氣,道:“回四夫人,是的。”

唐子禾重重一拍掌,笑道:“東風備矣!”

嘴角悄然一勾,唐子禾喃喃道:“別人快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了你還猶豫躑躅,但是觸碰到你多年的心血你便炸了毛兒,你……果然還是有逆鱗呀。”

李二爲難地擡頭看了她一眼,很快又低下頭,訥訥道:“四夫人,恕屬下多嘴,您本是秦公爺的身邊人,有些事情您親自問他不就是了,何必非要屬下跟您……通風報信,屬下這麼幹,總覺得對不住公爺,當了叛徒似的……”

唐子禾笑眯眯地睨了他一眼,道:“你家公爺不喜婦人干政,特別不喜我摻和朝堂之事,至於原因,想必你也清楚,他呀,怕我翻了天不好收拾呢……所以我不能問他,只好找你這位多年的心腹親信問問。”

“屬下總覺得這樣不好,辜負了公爺……”

“李二,想必你已知道新皇欲對付秦公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秦公爺若倒下,你們這些多年的心腹會是怎生下場,不必我多說了吧?我這些日子做了諸多安排佈置,不但是爲了保秦公爺一家平安,也保你們這些下屬一家平安,李二,我問你,我做錯了嗎?”

李二想了想,搖頭:“四夫人沒錯。”

“既然沒錯,談何辜負?只要是對公爺好,縱隱瞞一時也是忠心耿耿,我就不信公爺將來會責怪你。”

“這……四夫人言之有理。”

唐子禾靠在椅背上,妙目雙闔,纖細白淨的指節無意識地輕敲着扶手,喃喃道:“待到他見過葉近泉後,火候已差不多,是時候該向他坦白一些事了……”

幽幽嘆了口氣,唐子禾苦澀地道:“那時恐怕會是一場雷霆震怒呢,不知他會不會原諒我……”

第495章 廷議平叛(上)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615章 教育鵬舉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468章 寂寞皇帝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250章 朝霞如血第201章 驚聞內變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746章 兵諫逼宮(上)第52章 朋友之義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603章 未來國公第660章 故地重遊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181章 東宮發怒第104章 上面有人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387章 滿堂不歡第588章 侯門似海第76章 調令北來第39章 秋後算賬第202章 虛假的戲第63章 冒功打壓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31章 荒謬理由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289章 禍水東引(下)第437章 平定天津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24章 新紮師爺第131章 偉大發明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714章 正德傷情第44章 一年之約第34章 往日冤家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417章 良相良醫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517章 最後生機第541章 相思無用(上)第333章 伯顏出兵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76章 調令北來第346章 啓程回京第39章 秋後算賬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144章 黑白顛倒第474章 三邊動盪第196章 扭轉乾坤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584章 陽明離京第687章 巧取豪奪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327章 收服遼東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84章 大婚之喜(上)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113章 朝堂風浪(下一)第31章 荒謬理由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195章 絕地反擊(下)第360章 劉瑾入套第69章 惹禍千戶第621章 安慶決戰(上)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440章 情義取捨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2章 吊頸秀才第574章 宮前惡鬥第333章 伯顏出兵第125章 忍辱負重第6章 運蹇時乖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317章 火篩殺機第343章 秦家女人(下)第472章 侯府定計(中)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173章 奔走求援(下)第341章 噩耗入京(下)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571章 晉爵有道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