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刁難

胡萬里張着手,任由幾個丫鬟身前身後的忙碌,心裡卻在琢磨着今日該做什麼?歷來新官上任,皆要拜廟拈香、清倉盤庫、閱城巡鄉、清理監獄、對簿點卯、傳考生童、懸牌放告、拜訪縉紳、張貼告示等等。

昨日縣丞張明賢的挑釁,讓他有種不好的預感,估摸着今兒會繼續鼓搗出一些小麻煩來,眼下師爺薛良輔不在,參隨也只有一個,該挑個簡單點的,按說拜廟拈香最簡單,不過卻須七日戒,三日宿,頗爲繁瑣,還是閱城巡鄉好,很快他就否定了這一念頭,龍溪附廓府城,檢查城垣這種事跟他這個龍溪知縣沒一毛錢的關係,清釐監獄還是對簿點卯?

待的收拾齊整,用過早點,門房已經打五點,傳二梆,通知縣衙的官吏準備點卯,隨着內衙擊點三聲,各房的書吏衙役盡皆肅立靜聲,胡萬里官袍齊整的邁出內衙,早堂開始。

升堂之後,皁隸報門,陰陽報時,同僚揖,首領揖,六房揖,門庫參見,胡萬里卻是一眼就發現主薄趙德友臉色灰白,當下便開口問道:“趙大人身體不適?”

趙德友忙微微躬身,虛弱的道:“回大人,下官昨晚發熱,高熱不退,半夜不敢貿然打攪大人,今日早堂,又系大人頭一遭,下官不敢缺了禮數。”

昨日還生龍活虎的,晚上就高熱不退?聯想到昨日張明賢的挑釁,胡萬里眉頭不由一皺,這其中要說沒有貓膩,他是不信的,可就算明知有貓膩,他又能如何?請個郎中來看,不消說,定然是重病。他可不想落個刻薄同僚的名聲,微微沉吟,便道:“可請了郎中?”

“回大人,衙門一開,便着人去請了。”

胡萬里點了點頭,道:“有病在身,豈能強撐着,先下去歇息。”

“大人仁厚,下官感激不盡。”趙德友躬身一揖,便退了下去。

趙德友剛剛離開,典史王治中便出列躬身一揖,道:“稟大人,屬下一早得報,龍溪二十五都珍山保、大深保發生宗族械鬥,傷者頗多,屬下懇請前去安撫善後。”

哼,這是想讓我做光桿司令?胡萬里瞥了他一眼,當下便道:“報訊人何在?”

話音一落,堂上衙役當即便揚聲道:“傳龍溪二十五都都保長上堂。”

這話一句傳一句,很快就傳到門外,不多時,一個四十餘歲滿臉滄桑身着士庶巾服的中年人便快步趕到大堂,躬身跪下之後,便磕頭道:“草民黃立薄拜見青天大老爺。”

他一開口,胡萬里便皺了皺眉頭,聽不懂,一個字都聽不懂,他在龍溪西南各都也轉了一個多月,知道閩南話難懂,有時候鄰村的話都不同,別說是百姓,就是一般的都保長不會官話的也大有人在,當下心裡便有些後悔,只好裝模作樣的問道:“珍山保、大深保何時發生的宗族械鬥,傷者多少?有無亡者?有無具體數據?”

聽的他這話,黃立薄卻只是低着頭不吭聲,滿堂官吏盡皆低頭暗笑,王治中躬身道:“大人,他從未離過境,聽不懂大人的官話。”

真真是雞同鴨講,胡萬里不由頗爲泄氣,宗族械鬥不是小事,不能不派人去安撫查看,想到這裡,他眉頭一揚,這什麼宗族械鬥,估計也是杜撰出來的,若是自己要親去安撫查看,他們會是何反應?

看着王治中與那都保長一問一答,胡萬里心裡不由一陣冷笑,這些個小伎倆也敢在他面前玩,若是報假案,這什麼都保長就是假的,二十五都他知道,是在正北面,約五六十里遠,沿途都是旱路,不可能半夜去將當地的都保長叫來,只須找個不熟悉地方民情的書吏分開盤問二十五都的具體情況,便知真假。

不過,他卻不想如此做,如今情形不明,不知這主薄和典史與縣丞是聯手抗衡還是找藉口避出去兩不相幫,若是揭穿他的把戲,無異於是逼迫他與縣丞聯手了。

待的王治中翻譯了那都保長的話,胡萬里便沉聲道:“宗族械鬥非同小可,本官應親自前去查看安撫,以穩定人心。”

聽的這話,王治中心裡不由咯噔一下,他本就是找個藉口下鄉,若是胡萬里執意要去,對他來說還真是個大麻煩,心裡一急,他後背登時就沁出一身汗來,張明賢心裡也是大爲着急,但他卻不敢幫着說話,否則就將王治中害苦了。

王治中也是急中生智,當下便躬身道:“踏勘災傷實是大人職責所在,不過大人昨日才上任,公務繁忙,按理今日該去拜訪知府大人,若是因此小事而引起誤會未免不美,不如遣屬下快馬趕去二十五都,若是案情重大,大人再去踏勘安撫,若是事情不大,大人也省卻一番跋涉之苦。”

www ▲ттκan ▲C〇

裝模作樣的沉吟一番,胡萬里才道:“如此甚好。”

見他沒了下文,典史王治中不由暗自腹誹,躬身道:“還請大人賞下票牌。”

胡萬里瞥了他一眼,道:“宗族械鬥,宜解不宜結,豈能輕給票牌?爾下去應善加安撫,妥善和解,不得妄自拘捕百姓。”

“屬下尊命。”王治中忙躬身道,心裡卻是暗忖以後這日子怕是不好過,這大老爺可不好糊弄。

待的王治中躬身退下,內外巡風、灑掃、提牢、管庫等雜官逐一稟報無事,並依次在公座簿畫押以示負責,隨後,自吏房起先將一日行過公文或申或帖或狀,依數逐一稟報點對,各房挨次畫押用印。

一通忙碌下來,胡萬里發現自己與傀儡無異,自然也就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因爲這些個書吏衙役人人皆是一口閩語,雖然說的是漳州官話,但那濃重的漳州腔調他十句只能聽懂一兩句,還是蒙的,這官怎麼當?

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22章募捐第479章 主動歸附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102章 臺東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420章 共贏第412章 轟動第368章 上刺刀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296章 收人第142章 火炮第307章 方案第33章 驛傳之弊第107章 索賄第38章 收禮第18章 分歧第66章 琉球第214章 鬧大了第287章 障眼法第91章 雙管齊下第210章 借勢第38章 收禮第183章再提開海第20章 京郊送行第208章 譁變第176章指婚第105章 緝私錢第51章 南京(七)第91章 雙管齊下第313章 佈局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193章 風起第210章 借勢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74章 初次接觸第35章 建言第86章 發狠第269章 哺乳第24章 穩定人心第4章 宴請第82章 豁出去第33章 驛傳之弊第41章 徐州第426章 飛剪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222章 聯手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362章 嘉靖的靈感第119章異想天開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192章另有意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269章 哺乳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85章 暗助第74章 初次接觸第60章 下聘第147章開戰第307章 方案第207章 被逼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07章 索賄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140章 二爺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81章 上任排場第24章 穩定人心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368章 上刺刀第236章 被逼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84章 弱點第10章 三寸金蓮第74章 初次接觸第215章 扯皮第72章 試探第252章 揣摩第426章 飛剪第85章 刁難第62章 嘉靖反應第159章誇耀第248章 衝擊第 389章 生路第160章入夥東興港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74章 激勵第399章 佳人來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293章 被坑第361章 特區第46章 南京(二)第40章 首輔張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