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弱點

胡萬里點了點頭,正欲轉身進內衙,楊進喜卻又輕聲道:“老爺,衙署隨處有弊,無內應則不行,門房職責重大,還請老爺賞一個諭帖,明確規定哪些人可以自由出宅門,小的把門心裡亦好有個底。”

衙署隨處有弊,無內應則不行?難怪說門房是最緊要的參隨,不過胡萬里卻不清楚這裡面的規矩,微微沉吟,才道:“你先草擬一份章程呈上來,再則,李風烈年紀小,你要悉心指點,若是犯錯,一同懲處。”

這等若是將李風烈與他綁在一起了,這可是個累贅,那小鬼可精靈的很,雖然心裡腹誹,但楊進喜卻不敢有絲毫猶豫,忙躬身道:“小的尊命。”

進了宅門,便是三堂,三堂又稱‘後堂’,是僅次於大堂的建築,這是知縣接待上級官員、商議政事和辦公起居之所,其後纔是住宅、書房、花廳、後花園等生活區域,宅門之內便是知縣的私人空間,一應官吏、師爺、官親、參隨、丫鬟小廝、進出皆須經門房稟報放行,不得隨意進出,當然有明確規矩的除外。

胡萬里進了三堂,早就恭候在門口的幾個小廝便趕緊的迎了上來,對於一衆小廝,他態度就親隨的多,待衆人躬身見禮後,便含笑道:“你們一直候在這裡的?”

王富貴忙躬身道:“回少爺,小的們是聽的三下雲板聲,知道少爺要回衙了,纔在此恭候的。”

這雲板聲還有這作用,胡萬里微微笑了笑,才道:“李風烈,你與楊進喜一同把守宅門,要多學多問多琢磨,一應來訪進出人員皆要用心記,先去宅門吧。”

“是,少爺。”李風烈忙躬身應道,而後轉身前往宅門。

見的李風烈分配了差事,一衆小廝不由都眼巴巴的望着胡萬里,一個個都在心裡琢磨着,自個會分配到何種差事,胡萬里看了衆小廝一眼,含笑道:“王富貴跟着我,不過要改口稱老爺。”

“是,老爺。”王富貴忙乖巧的道。

胡萬里點了點頭,才接着道:“你們現在年紀太小,不能**辦差,暫時先安心讀書練字,隨後再分派差事,先散了。”

一聽這話,幾個小廝不由大爲失望,忙躬身道:“是,少爺。”

待的衆人散開,胡萬里纔對王富貴道:“先帶我去後院。”

整個縣衙就是一個四方規整,四周以高牆圈起來的完全封閉的大院,知縣,縣丞、主薄、典史、各房書吏、衙役的辦公與居所盡皆在縣衙之內,知縣居住在內衙,其餘人等盡皆居住在外衙,宅門之外皆屬外衙,整個縣衙的情形與後世的政府大院頗有幾分相似。

縣衙東則一處**的小院內,縣丞張明賢悠然自得的在自己的左衙廳堂喝着茶,今兒雖說碰了一鼻子灰,但他並不覺沮喪,新縣尊胡萬里若是不按規矩來,他還有些忌憚,既然是遵循官場規矩,那他就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好好陪他玩一場。

正自在心裡盤算,一隨從在門口輕聲稟報道:“老爺,趙主薄來了。”

他來做什麼?張明賢沒迎了出去,纔出廳門,便見趙德友腳步匆忙的走了進來,兩人寒暄落座,張明賢便埋怨道:“眼下我可是縣尊的眼中釘,水長此時過來做甚?難道不知避嫌?”

“避什的嫌?”趙德友輕笑道:“縣尊就帶了一個參隨,何須顧忌?各房的書吏衙役都在串門。”說着他話頭一轉,道:“宇中何以如此魯莽?拜賀之時便公然發難,傳揚出去,宇中如何在官場立足?”

“我這是破罐子破摔,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張明賢微微一笑,道:“縣丞之位,棄之可惜,留之無味,不自斷退路,實難下決心,孤注一擲,或許還有點機會。”

這還真的豁出去了?難怪如此妄爲,可惜新縣尊不上當,輕鬆就化解了,微微沉吟,趙德友才道:“新縣尊雖然年輕,但臨變不驚,處事圓滑老練,不好拿捏,宇中還是及早罷手,否則,到的最後,便是想棄官也由不得您。”

“那倒未必。”張明賢不以爲然的道:“你沒看出來,咱們這位縣尊挺愛惜羽毛的。”

趙德友瞥了他一眼,道:“這還用說,人家是正牌子進士出身,既受張閣老青睞,又爲聖上器重,前程遠大,能不愛惜羽毛?”說到這裡,他微微一頓,道:“宇中的意思是,君子可以欺以其方?”

“不錯。”張明賢沉聲道:“龍溪縣城與漳州府城同城,這城裡除了咱們縣衙,還有府衙,縣尊既是愛惜羽毛,顧惜官聲,凡事就必須遵循官場規矩,有何可懼?”

聽的這話,趙德友不由恍然大悟,難怪這傢伙敢公然挑釁,他就是看準了胡知縣愛惜羽毛,不會公然撕破臉面,纔敢用此兩敗俱傷的手段,接下來會是何情形?一個顧惜官聲的知縣和一個徹底豁出去的縣丞爭鋒,誰的贏面更大?

想到這裡,趙德友不由暗暗叫苦,誰贏現在不重要,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知縣和縣丞相爭,他這個主薄夾在中間可就難做了。

見他沉吟不語,張明賢自然清楚他的想法,當下便緩聲說道:“縣尊沒帶參隨,各房的書吏亦是欣喜不已,這些個地頭蛇比咱們更渴望架空縣尊,特別是戶房、兵房、刑房的司吏、典吏,縣衙的局面越亂,對他們越有利,這些個油滑之輩必然會乘機發難的,水長無須顧慮,事不關己便可。”

趙德友微微點了點頭,戶房、兵房、刑房油水最足,即便是平日裡,一個個亦是挖空心思,想方設法的企圖架空縣尊,如今張明賢公然發難挑釁縣尊,他們是絕不會袖手旁觀的,說不定張明賢與三房的司吏、典吏昨日便已溝通,縣衙看來是免不了要亂上一陣了。

此地不可久留,微微沉吟,他便道:“宇中儘管放心,在下做壁上觀便是。”說着便起身,拱手一揖,道:“縣尊下午還要祭祀衙門裡的各路鬼神,在下先行告辭。”

第57張 被彈劾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412章 轟動第286章 萬順合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38章各方反應第276章 肉靶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340章 瘋了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271章 觀察第171章擢升第62章 嘉靖反應第85章 刁難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252章 揣摩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72章 試探第232章 有所求第240章 規矩第399章 佳人來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151章 爲那般第98章 陋規第484章 鋪開第257章 出行第406章 堅守第336章 壟斷計劃第30章 靠身文書第165章橫插一腳第24章 穩定人心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151章 爲那般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 168章考驗第53章 南京(九)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102章 臺東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126章瞞天過海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47章 豪賭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436章 入侵倭國第390章 大捷第231章 不解第422章 捐款第207章 被逼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363章 有喜第246章 機會第257章 出行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34章 再見張璁第161章 利弊得失第107章 索賄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41章 徐州第264章 寒心第326章 威懾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06章 好色第75章 有野心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229章 紛爭起第310章 攻心第476章 反困第296章 收人第97章 鑄私錢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65章 明朝火器第218章 踢皮球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387章 要俘虜第90章 一把火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75章 有野心第147章開戰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477章 求盟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30章 靠身文書第52章 南京(八)第60章 下聘第304章 管理的困惑第122章募捐第152章 軍火商第 99章 錢法第309章 堅守待援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28章家難當第164章月港內訌第394章 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