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禪位

太原,晉王府。

天空陰沉沉的,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在天際間隨風飛舞,不過半日光景就將蒼茫大地裝扮成銀裝素裹,黃錦站在承運殿外,雙手攏在袖子裡愣愣的望着漫天的大雪,臉上滿是擔憂。

這等惡劣的天氣,不知對西北的戰局是否會造成影響,這可嘉靖最後的指望了,若是聯合三十萬韃靼騎兵,還不能一戰殲滅益王和東興港護衛隊的主力,嘉靖就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將再沒有任何機會與益王爭雄,他不敢想象,一旦戰敗,嘉靖會落的什麼下場。

這幾日嘉靖的心情惡劣到了極點,動不動就發作跟前侍候的太監宮女,原本是人人爭着能在御前侍候,如今一個個都是提心吊膽,生怕被抽到在嘉靖跟前侍候,他也是儘量不在嘉靖跟前晃悠。

“黃公公,首輔大人和陸大人來了。”一個小太監輕聲提醒道。

黃錦側首望去,果見嚴嵩、陸炳冒雪而來,兩人頭上肩上都是一層薄雪,見這情形,他不由一愣,心裡生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連忙迎下臺階,輕聲道:“可是有戰報?”

嚴嵩看了他一眼,面無表情的道:“皇上在見人?”

“沒。”黃錦急忙道:“在看書,心情不好。”

聽聞嘉靖心情不好,嚴嵩稍稍猶豫,才嘆了口氣,道:“稟報吧。”

“宣府五百里加急。”陸炳淡淡的道。

黃錦心裡登時一片冰冷,無須再問,他已清楚,定然是戰敗了,而且是慘敗,否則不可能是嚴嵩和陸炳兩人前來稟報。這消息肯定沒有擴散,他趕緊的轉身進殿,快步在暖閣門門躬身道:“皇上,嚴嵩和陸炳在外求見。”

坐在炕上的嘉靖擡頭看了他一眼,才道:“讓他們進來。”

嚴嵩、陸炳兩人進殿便緊趨幾步至嘉靖身前跪下,半晌不敢擡起身來。見這情形,嘉靖臉色登時一片蒼白,緩緩放下手中的書,道:“俺答汗也敗了?”

“稟皇上。”嚴嵩語聲哽咽着道:“宣府五百里加急,俺答汗舉族歸附益王,毛伯溫、翁萬達、張達喪師辱國。”邊說他邊連連叩首。

韃靼舉族歸附朱厚燁?嘉靖有些難以置信的盯着嚴嵩,這怎麼可能?就算戰敗,韃靼騎兵也能全身而退,俺答汗怎會舉族歸附?

陸炳連忙跪步上前。雙手呈上一疊信函,道:“皇上,這都是從宣府送來的。”

嘉靖接過一看,最上面的就是一份蒙古文和漢文並行的告示,宣告韃靼舉族歸附大明,西北邊疆各地嚴禁再出現戰事,釋放歷年來擄掠的漢人奴隸告示下是益王朱厚燁和俺答汗的兩方鮮紅大印。

隨後是毛伯溫、麥福兩人的摺子,詳細的敘述了此戰的詳細經過。明確點出,率大軍投降實是逼於無奈之舉。最後是一封未開啓的信函,上寫嘉靖親啓,落款是益王朱厚燁。

嘉靖看了看,並未拆開,而是看向陸炳,沉聲問道:“你們如何看?”

“回皇上。”嚴嵩沉聲道:“俺答汗一心要圍剿叛王和護衛隊主力。被朱厚燁牽着鼻子走,這事應在情理之中,毛伯溫、麥福的摺子,筆跡、花押都沒錯。”

陸炳亦沉聲道:“大同這段時間傳回的戰報與毛伯溫二人所述沒有什麼出入,微臣竊以爲此事應當屬實。朱厚燁不敢撒下這彌天大謊,如此大事亦不可能隱瞞的住。”

“朕不信!”嘉靖猛的將案几上的摺子信函都掃到地上,咆哮着道:“朕不信,朱厚燁不過區區四萬護衛隊,如何能夠逼迫俺答汗舉族歸附?俺答汗野心勃勃,豈是甘於人下之人?朕不信,這是朱厚燁的詭計!”

“來人!”他突然高聲道:“派人去將所有領軍出征的文武大員的家眷都抓起來!”

匆匆進來的黃錦聽的這話不由一愣,與韃靼結盟,西安造反,如今再將所有領軍出征的文武大員的家眷抓起來,太原肯定是人人自危,不定也會造反!眼見嘉靖暴怒,他也不敢勸諫,瞥了嚴嵩、陸炳二人一眼,他忙躬身道:“奴婢遵旨。”

“皇上息怒。”嚴嵩、陸炳兩人幾乎同時開口道。

“怎麼?”嘉靖沉聲喝道:“連你們也要違抗朕的旨意?”

“微臣不敢。”陸炳說着飛快的瞥了一眼嚴嵩,連忙躬身道:“微臣遵旨。”隨即便起身退出暖閣。

嘉靖彷彿一個輸光了所有賭本的賭徒一樣,嚴嵩心裡暗暗叫苦,略微沉吟,他才叩首道:“皇上,此戰確實疑點重重。”

“嗯?”聽的這話,嘉靖彷彿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連忙說道:“有何疑點?”

嚴嵩沉聲道:“近十年來,俺答汗不僅屢屢南侵,在草原上也是東征西討,經驗極爲豐富,況且韃靼騎兵來去自如,豈會被叛王朱厚燁反制?朱厚燁此舉,必是奸計,微臣愚鈍,不知朱厚燁此舉意在何爲?他既有親筆書信給皇上,一看便知。”

聽的嚴嵩完全順着他的意思說,嘉靖不由的稍稍冷靜下來,沉聲道:“信呢?”

嚴嵩忙緊將信拾起雙手呈了上去,嘉靖卻沒接,冷聲道:“撕開。”

嚴嵩不由的暗自腹誹,將信撕開,抽出信紙展開,才呈了上去,在、信紙只有一張,他沒敢看,倒是那張地圖,讓他頗覺奇怪,藉着展開的機會瞟了一眼,似乎是一張簡化版的世界地圖,標記有大明以及周邊各國還有南北美洲、非洲、西亞等地名,他微微有些奇怪,益王給嘉靖送這麼一張地圖是什麼意思?

胡萬里的信寫的很簡潔,寥寥數言,點出了嘉靖目前所處的困境,結盟韃靼。民心盡失,翟鑾、毛伯溫先後率大軍歸附,手頭已無可戰之兵,放棄中樞,偏居太原一隅,旨意難出山西。兩京十三省,除了山西,其他皆已失控,韃靼歸附,再無盟友,孤掌難鳴,總而言之,一句話,大勢已去。再無任何翻盤的機會!

接着胡萬里筆鋒一轉,念在同是朱家血脈的份上,不發兵征討,給嘉靖兩個選擇,要麼跟藩王一樣,封在太原,要麼分封海外,世界地圖上但凡標記有國名地名的地方任由嘉靖挑選。東興港艦隊負責征伐,大明兵丁、官員以及嘉靖的妃嬪。只要是願意跟隨嘉靖的,通通放行。

條件只有一個,禪位!

看完信,嘉靖沒有暴怒,反而完全冷靜下來,他沒想到益王居然會提出禪位這個要求。既是如此,就說明益王不會學文皇帝朱棣,對他趕盡殺絕,而且禪位也不是發佈一封退位詔書那麼簡單,這足以說明韃靼舉族歸附、毛伯溫等人率十幾萬大軍歸附是事實!

他也沒去看地圖。轉手將信遞給嚴嵩,便偏身下了炕在房間裡緩緩的踱着,他如今雖然談不上衆叛親離,卻也是盡失人心,雖然還有西三邊一二十萬邊軍,但隨着韃靼歸附益王,西三邊的邊軍也極有可能擁護益王。

一戰令韃靼舉族歸附,這必然是舉國歡慶的幸事,這比海外五省的建立更能招攬人心,益王的威望如今已可說是如日中天!再與益王爭天下,完全是癡心妄想!沒兵沒錢沒盟友沒人心,拿什麼爭?

一時間,他不由的生出一種萬念俱灰的感覺,怎的就冒出了朱厚燁這麼一個妖孽?仔細回想益王發動靖難之役以來,他可說是一步都沒走錯,主動放棄京師,他至今不後悔,當初就算能夠召集薊州、宣府兩鎮的兵馬救援京師,在京師與四萬益軍決戰,也必然是大敗的下場,他可能早就在京師陷落之時成爲俘虜或是被殺。

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讓出京師,然後糾結數十萬邊軍反攻京師,一舉將益王和護衛隊殲滅在京師,這是他出京之前就想好的計策,這計策本身沒有問題,卻被益王逼迫提前出動薊州、宣府兩鎮騎兵表明態度,結果被益王鑽了空子。

結盟韃靼,藉助韃靼攻打益王,圍攻京師,應該也算是可圈可點,就算失敗,有韃靼這個強有力的盟友,他也足以立足西北,與益王抗衡,萬萬想不到,韃靼居然會舉族歸附益王!這可真是靠山山倒,靠水水乾,喝口涼水都塞牙!益王究竟是如何能讓韃靼舉族歸附的?

凝神想了半晌,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暗歎了一聲,他便緩步踱到炕邊,盤腿坐了,這纔看向嚴嵩道:“這事你如何看?”

這等大事,一個不好,可能就是抄家滅族的下場,嚴嵩哪裡敢亂表態,當即便叩首道:“微臣愚鈍,還望皇上聖心默定。”

瞥了他一眼,嘉靖才道:“說說你真實的想法,朕恕你無罪。”

“皇上。”嚴嵩說着便磕頭道:“此非臣子能言之事。”

嘉靖輕嘆了一聲,道:“朕身邊也只有你能信的過了,說吧,無妨。”

見嘉靖將話說到這個份上,嚴嵩也被逼的沒法,只能硬着頭皮道:“皇上,爲大明江山計,爲皇上聖譽計,爲子孫後代計,微臣都竊以爲禪位是個不錯的選擇。”說着他小心翼翼的瞥了嘉靖一眼,見他神情如常,這才接着道:“微臣竊以爲皇上應該選擇海外分封,而且要遠離大明,靠近歐洲最好,禪位,也最好要求在京師舉行正式的禪位儀式。”

在京師舉行正式的禪位儀式,這固然是投益王所好,但對於大明有好處,對他嘉靖也有好處,這事他能理解,分封海外,雖然風險不小,但卻比封禁在太原城好,略微沉吟,嘉靖才道:“爲何要靠近歐洲?”

“因爲益王接下來的對手就是西洋歐洲各國。”嚴嵩沉聲道,說着他便取過那張簡易版世界地圖,指着西非幾內亞灣的地方,道:“這處位置最好,對面是美洲,北上是歐洲,是大明前往歐洲的必經之地,可說是戰略要地,皇上若能分封在此地,益王必然要倍加重視,大力扶持,而且歐洲的航海和火器的發展速度並不慢。”

嘉靖不解的看了他一眼,道:“那豈非時時處在益王的注視之下?”

“如此益王才放心。”嚴嵩沉聲道:“再則,這塊地方足夠大,有着極大的發展空間,而且離大明足夠遠。”

嘉靖仔細的看了看西非那地方,半晌才長嘆了一聲,鬱郁的道:“這事緩緩再說罷,叫陸炳不要抓人了。”

“微臣遵旨。”嚴嵩忙躬身道。

各路韃靼騎兵和護衛隊四萬大軍各自緩緩撤離宣府,沿途張貼韃靼舉族歸附大明的告示,這一消息很快的就在宣府、大同、薊州三鎮傳開,消息傳到京師,整個京師登時歡聲雷動,人人興高采烈,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準備迎接益王回京!

幾乎同時,金陵報也在頭版頭條連篇累牘的大加報道這一特大喜訊!

韃靼、嘉靖聯合出動四十餘萬大軍圍攻京師,爲免山東河南京畿之地的百姓免遭戰亂之苦,益王不顧自身安危,率領四萬護衛隊移師大同,本就吸引了大明朝野上下所有人的注視,如今益王不僅大勝而且還逼迫的韃靼舉族歸附大明!

這簡直就是一個令人不敢相信的奇蹟!益王揮師出關之時,沒人敢奢望益王大勝,只要不大敗,所有人都已心滿意足,誰敢想象,益王居然真能大勝,一洗土木堡之辱,逼迫韃靼舉族歸附!

隨着金陵報的發送,整個大明都爲之歡騰起來!韃靼舉族歸附,這對大明來說,是實實在在的舉國歡慶,大明立國以來,可沒少北伐,瓦刺、韃靼也沒少南侵,雙方斷斷續續打了近二百年,不知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也不知道造成了多大的人員傷亡,如今終於以大明獲的最徹底的勝利,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就在所有人還沉浸在韃靼舉族歸附的喜悅中時,金陵報在臘月初十再次拋出一則令所有人不敢置信的消息,嘉靖帝準備禪位給益王!(未完待續……)

第471章 西北戰略第158章禮物第36章 三字真經第152章 軍火商第129章完敗第229章 紛爭起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466章 偷天換日(二十七)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302章 下馬威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150章收買人心第5章 明朝銀錠第283章 清曼憂心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2章 錢不湊手第178章時局第222章 聯手第218章 踢皮球第257章 出行第218章 踢皮球第144章引狼入室第92章 一盆冷水第319章 大變在即第147章開戰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279章 杭州第265章 遇險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321章 強勢第84章 弱點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 17章 豪賭第342章 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二)第57張 被彈劾第123章管閒事第302章 下馬威第20章 京郊送行第113章 風頭第477章 求盟第 389章 生路第388章 布袋陣第六章 買僕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16章 狂知縣第422章 捐款第472章 各有算盤第245章 報應不爽第32章 驛站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43章 白送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140章 二爺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37章 會票第117章如意算盤第178章時局第453章 偷天換日(十四)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97章 鑄私錢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101章 錢弊第143章火器大家第153章 買賣第30章 靠身文書第 401章 動手第461章 偷天換日(二十二)第439章 封侯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446章 偷天換日(七)第153章 買賣第66章 琉球第133章 引子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155章拉人第404章 呂宋橫財第315章 滿載而歸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123章管閒事第4章 宴請第247章 豪賭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211章 王廷相第352章 不安第408章 殘酷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59章 釜底抽薪第134章大凶之兆第151章 爲那般第70章 特區第318章 唱雙簧第383章 翻臉第175章紅夷大炮第85章 刁難第56章 科舉革新第146章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