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收禮

又是程儀?還隨禮?這是官場規矩?胡萬里很快就清醒過來,什麼規矩,不過是找個藉口送錢拉關係而已,看來德州的官員都將自個當做張璁的跟前的紅人了,這是希望同過自己搭上張璁這條線。

這銀子收還是不收?若是手頭緊,那根本不用考慮,但問題是如今他並不缺銀子,而且這銀子收下之後,等於就是欠了一份人情,微一沉吟,他便斟酌着道:“請轉告章大人,這份心意在下心領了,但這份程儀還請唐總管帶回。”

聽的這話,唐總管不由微微一笑,老爺果然沒說錯,這還是個官場雛兒,當下他便拱手一揖,道:“胡大人遠赴福建,贈送程儀乃是官場規矩,禮之輕重尚在其次,重在這份情誼,胡大人若是不收,我家大人必然尷尬萬分,德州官場亦會說我家大人禮數不周。

再則,小人若是就此回去,輕則是一頓訓斥,重則會因辦事不力而丟掉差事,還望大人體恤小人的難處。”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微微一笑,看來這份程儀不收,還會得罪人?得罪人他倒不怕,可無緣無故得罪人,因爲不收這點子程儀銀子而得罪人,可就不值了,當下他便一笑,道:”既是如此,這程儀,我就卻之不恭了。”

唐總管聞言一喜,忙一揖道:“小人謝胡大人體恤。”

待的唐總管告辭,胡萬里打開拜匣一看,要是一張會票,足銀二百兩,他不由微微一笑,德州的官員手面可都不小,微微沉吟,他才道:“叫陳金寶,趙長福兩人進來。”

待的兩人進來,他便直接問道:“官場贈送程儀是個什麼規矩?”

一聽這話,兩人瞥了一眼桌子上的拜匣,登時便明白過來這武道署唐總管前來是送程儀的,兩人心裡都是一熱,聽聞這新家主是當朝次輔張璁的得意門生,看來果然是傳言不須,趙長福當下便躬身道:“回老爺,贈送程儀乃是官場規矩,上官過境,除了請吃送禮,離境之時,贈送程儀亦是必不可少,數額不定,低者數十兩,高者數百兩不等。”

陳金寶緊接着又補充道:“老爺,方纔所說乃是官場規矩,實則知交親友遠行,文友幕賓遠行,亦皆有贈送程儀的風俗,少則數兩,多則十數兩至數十兩不等。”

聽的兩人這一番解說,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放下心來,看來贈送程儀乃是無可厚非之事,不過是人情罷了,日後找機會還就是,微微沉吟,他便道:“你二人熟悉德州的情形,趙長福在外幫着李風烈張羅着,估摸着還有德州的官員來送程儀,陳金寶帶兩個小廝去將會票兌換成現銀,嘴嚴實一點。”

“小的尊命。”兩人忙躬身道。

胡萬里估計的沒錯,從下午到晚上,陸陸續續又來了五個德州衙署的管家,皆是來送程儀的,下午來的送會票,晚上則都是現銀,總計下來,在德州一共收了一千五百兩程儀。

胡萬里的酒早就醒了,望着那兩箱重約百斤的銀子,他不由微微笑了笑,難怪都想當官,當了官一個個又都拼命的想往上爬,當官掙銀子實在是太容易了,他不過是當朝次輔張璁賞識的一個門生而已,僅在德州一地就收了一千多兩銀子。

也難怪一衆京官都巴望着能夠出京辦差,這一路下來的收入確實太可觀了,只不知德州這些官員得知自己最終仍是外放,會是何想法,一個個會不會心痛不已?應該也不會,一個人不過二三百兩銀子,不至於太肉痛。

既然有這麼多銀子,倒也沒必要再背那高利貸,況且德州離京師並不遠,沉吟半晌,胡萬里才命人將小廝伍子順、親隨於旺、陳金寶三人喚來,待的三人進來,他便吩咐道:“你三人帶四百兩銀子返回京師,與王小寶一道前去尋在刑部山東清吏司任主事的同年趙文華。

事成之後,剩餘的銀兩留給王小寶,你們留在京師打探我的具體任職地方再趕來與我匯合,當然,若是留在京師任職,你們就在京師等候。”

“小的尊命。”三人忙齊齊躬身道。

此日一早,胡萬里一行早早便離開了德州,自和合驛之後,他便再未與秋蝶等一衆丫鬟同船,而是與孫光輝、楊獻可三人呆在一船,一路天南地北的閒侃,以增加對大明各地風情習俗的瞭解。

船離開碼頭不遠,孫光輝便抱怨道:“長青昨日使壞,挑起咱們一衆同年與德州官員斗酒,今早起牀,仍是渾身乏力。”

胡萬里聽的一笑,道:“可曾聽過還魂酒?不如讓船家燉一鍋鮮魚湯,咱們再喝幾盅?”

“還喝?”孫光輝一臉苦澀的道:“昨日的酒勁尚未過去呢。”

胡萬里輕笑道:“說了是還魂酒嘛,就喝幾盅,再喝幾口鮮魚湯,保證你立馬緩過勁來。”

“長青不是誆我?”孫光輝遲疑着道。

“將你兩灌醉了,豈非是無人陪我閒聊。”胡萬里說着便楊聲道:“船家,用爐子熬一鍋白水魚湯,賞一錢銀子。”

聽的要熬鮮魚湯,船家忙滿口應承下來,船上歷來是不缺鮮魚的,熬白水魚湯亦是船家的拿手好戲,一錢銀子的賞錢他們倒不敢指望,侍候好了,少找他們麻煩就燒高香了。

楊獻可卻是試探着道:“聽聞昨日有德州官員給長青贈送程儀?”

這事是瞞不了人的,而且胡萬里也不打算瞞他兩人,當下便點了點頭,道:“不錯,他們應該沒給隨份吧?”

楊獻可苦笑了下,才道:“德州官員的銀子又不是大風颳來的,豈會如此慷慨?”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他們是想投靠恩師,指望我從中穿針引線,這銀子好收,人情難還,我還在頭痛如何還這人情呢。”

孫光輝勉強一笑,道:“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何須操心這許多,再說了,以長青的眼光和膽略,還擔心日後沒機會還人情?這仨瓜倆棗的,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華國兄說的甚是。”胡萬里微微一笑,將話頭轉開道:“這會票爲何只能在本地兌換現銀?難道沒人想過在異地兌換嗎?”

第97章 鑄私錢第266章 招攬第185章天降祥瑞第488章 省心第193章 風起第217章 彈劾第422章 捐款第91章 雙管齊下第41章 徐州第87章 恩威並施第154章 投桃報李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153章 買賣第31章 赴任第36章 三字真經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82章 豁出去第101章 錢弊第12章 跋扈僕從第276章 肉靶第382章 依仗第156章 誘惑第385章 暗助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118章矛盾第159章誇耀第257章 出行第384章 出征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36章 三字真經第477章 求盟第205章 籠絡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242章 月犯進賢第21章 冷落第25章 色藝雙全第114章 籠絡第67章 霸氣大明第60章 下聘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426章 飛剪第114章 籠絡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308章 夜襲第116章 狂知縣第21章 冷落第364章 下旨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254章 物色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117章如意算盤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287章 障眼法第46章 南京(二)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481章 禪位第28章 張璁回閣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308章 夜襲第4章 宴請第142章 火炮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310章 攻心第126章瞞天過海第167章試探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462章 偷天換日(二十三)第257章 出行第278章 雙嶼第427章 形勢第425章 新軍裝第470章 雄辯第 389章 生路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98章 陋規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238章 下套第 99章 錢法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214章 鬧大了第400章 親王造反第177章安排第425章 新軍裝第296章 收人第486章 受益第149章 安撫第190章取而代之第27章 中山狼第190章取而代之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274章 激勵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432章 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