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明朝海禁

這年頭男人實在是太幸福了,胡萬里不由暗歎了一聲,日後手頭寬綽了一定要多買幾個,什麼揚州瘦馬、大同婆姨、西湖船孃統統都要,不過,這可要的是銀子,該如何掙銀子呢?想到這裡,他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福建汀州府武平縣,那可是個山窩窩,交通又不便,能做什麼?

半晌未見胡萬里做聲,秋蝶不由輕喚道:“官人。”

回過神來,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想不到你竟是如此多才多藝,正好,家中的這些個丫鬟平日裡你多指點一下,多學習點技藝,總是有益處的。”

“是,奴家聽官人的。”秋蝶嬌笑着蹲了個萬福。

這時,就聽的王小寶在外說道:“少爺有何吩咐?”

胡萬里看了秋蝶一眼,道:“你交代他去將小紅買來吧,另外要添置些什麼東西,也吩咐他去置辦。”

“謝官人。”秋蝶笑吟吟的又道了個萬福。

用過早點,胡萬里便自回書房練字看書,不到午時,小廝李風烈便前來稟報,“同年蔡克廉、周志偉、魏一恭三人登門拜訪。”

聽的稟報,胡萬里不由微覺奇怪,蔡克廉怎的也來了?難道他將今日的應酬推了?他忙起身淨手迎了出去,幾人見面略一寒暄,他便問道:“道卿今日怎的有暇?”

“今日刻意推了應酬來陪長青兄。”蔡克廉微微一笑道:“不僅是我,還有孫光輝、楊獻可兩人,他們已去‘靜心軒’佔座點菜。”

聽的孫光輝、楊獻可兩人皆在,胡萬里不由笑道:“正好,啓程在即,今日咱們就將日期定下來。”

周志偉點了點頭,道:“孫光輝分在廣州潮州府,楊獻可則是浙江溫州府,你們三人一路倒不愁沒伴。”

蔡克廉接着道:“我聽他們說,大多官員都是定在八月十五之後啓程,若要圖清淨,最好在中秋之前動身。”

“走,去‘靜心軒’再詳談。”魏一恭笑道:“否則華國、子襄兩人該等不及了。”

幾人一笑,便出門徑往‘靜心軒’而去,到的地頭,便直接進了後院包間,幾人見面,少不得又是一番寒暄,落座之後,蔡克廉便接着先前的話頭,道:“中秋乃是三節兩慶之一,京師少不了一番熱鬧,中秋之後,官員們皆會扎堆出京赴任,沿途驛站屆時怕是擁擠不堪,諸位是何打算?”

聽的這話,楊獻可接着便道:“聽聞每逢新科進士銓選,沿途驛站皆是不堪重負,一應食宿車船,人力腳伕皆不敷使用,據聞已經有同年啓程了。”

魏一恭輕嘆了一聲道:“這一別,便是天南地北各自一方,再聚首要待三年之後,何必如此急於成行,多聚一日是一日。”

衆人都知道魏一恭是分在山西大同府山陰縣,若是遇上小王子南侵,這一別怕就再無相見之日,是以聽的他這話,一衆人都不好接話,孫光輝含笑給衆人斟了酒,笑道:“說的是,多聚一日是一日,來,喝酒。”

衆人同飲了一杯,周志偉才道:“千里搭長棚,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早一日又如何,遲一日又如何?”

胡萬里知道孫光輝、楊獻可是想早走,免的一路受罪,微微沉吟,他才道:“華國、子襄,咱們都在沿海,何不坐海船南下,既便捷,又省卻長途跋涉之苦。”

聽的這話,桌上幾人皆望了過來,一見這情形,胡萬里心裡不由‘咯噔’一下,難道說錯話了?周志偉笑了笑,道:“長青可真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朝廷歷來實行海禁,哪裡還有海船出海?”

明朝也實施海禁?胡萬里雖然納悶,卻是不敢說不知道這事,畢竟他不清楚究竟出了什麼大事,貿然說不知道是極不妥當的,當下他便端起茶盅呷了口茶,道:“歷來海禁,皆不能完全禁絕,天津難道就尋不出海船出海?”

楊獻可輕笑道:“長青事事皆不循常理,不過,此事非同小可,長青還是乘早熄了這個念頭,洪武四年,太祖便頒發了禁海令,隨後又五次頒佈禁海令,一次嚴於一次,洪武三十年,正式頒佈的《大明律》更是明文規定海禁,成爲垂留後世的祖訓聖典。

嘉靖二年,發生了兩件事,廣東水師與弗朗機人在西草灣開戰小打了一仗,寧波發生日使爭貢之役,日人在浙江沿途劫掠,明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戰死,浙中大震,舉國震驚,給事中夏言建議罷市舶,厲行海禁。

皇上採納了建議,封鎖沿海各港口,銷燬出海船隻,斷絕海上交通,不僅禁止私人海上貿易,而且禁止製造、使用航海大船,天津衛又豈能尋到海船?”

孫光輝亦跟着道:“就算有海船,咱們也不能坐,咱們可是官員,如此授人以柄之事,豈能爲?況且海上航行,風險難測,長青快快熄了這念頭。”

聽的兩人這一說,胡萬里神情不由有些訕訕的,心裡卻是在暗自腹誹,鄭和下西洋,是如此壯舉,誰個能夠想到大明竟然是從立國之初便是實行海禁的,而且還在《大明律》中明文規定,這不是誠心寒磣人嗎?

見胡萬里神情有些尷尬,魏一恭有心解圍,掃了在座一衆人等一眼,才放低了聲音道:“其實長青所言不虛,歷來海禁,皆是禁而不絕,廣東、福建、浙江皆有大量走私海商,大海船亦不鮮見,不過,天津衛就在京師腳下,怕是沒走私海商敢來。”

“既是不能乘船,那便只能長途跋涉了。”胡萬里說着端起酒杯道:“來,再通乾一杯。”將酒飲了,他才緩聲道:“霍韜上疏彈劾楊閣老,我琢磨着,扳倒楊閣老的機會很大,大家不要急於離京,看看情形再說。”

聽的胡萬里這話,衆人再次齊齊望了過來,魏一恭有些驚喜的道:“事情又有變化了?”

胡萬里微微一笑,道:“我改變看法了。”

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八章 試探第303章 投其所好第123章管閒事第29章 親隨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97章 三彈張璁第320章 南鎮撫司第82章 豁出去第423章 暗度陳倉第69章 逛街第368章 上刺刀第302章 下馬威第 401章 動手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37章 會票第329章 對應之策第337章 混亂的倭國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408章 殘酷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26章 明朝海禁第60章 下聘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4章 惹麻煩了第420章 共贏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221章 東廠第35章 建言第367章 遷大本營第246章 機會第 389章 生路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244章 嘉靖反應第19章 落寞張璁第73章 窺破第107章 索賄第53章 南京(九)第21章 冷落第405章 兵臨廣州第264章 寒心第65章 明朝火器第262章 分水貢芽茶第 401章 動手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248章 衝擊第220章 京師反應第420章 共贏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224章 一門兩公第21章 授官第60章 下聘第5章 明朝銀錠第184章再回金陵第133章 引子第 168章考驗第37章 會票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331章 大同兵變第448章 偷天換日(九)第76章 漳州第65章 明朝火器第149章 安撫第470章 雄辯第67章 霸氣大明第300章 不樂觀第33章 驛傳之弊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7章 出題買僕第349章 蠱惑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 389章 生路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94章 爭權第25章 色藝雙全第82章 豁出去第188章刁難第95章 計劃第48章 南京(四)第417章 文鬥第147章開戰第2章 錢不湊手第175章紅夷大炮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395章第104章上疏第108章 錢法九條第427章 形勢第275章 望遠鏡第20章 京郊送行第476章 反困第422章 捐款第488章 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