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凶之兆

雷震午門角樓垂脊,那是上天示警,嘉靖只能心懷敬畏,修省反思,齋醮祈福,但兵部、工部兩部人爲失火,將兩部衙署燒的精光,那就是忍無可忍了,盛怒之下,他當即下旨,將兵部、工部兩部自侍郎以下的官員盡數抓入詔獄。

嘉靖這一怒,非同小可,不僅京師百官爲之驚震,京師百姓亦爲之惶惶不安,兩部下獄之官員親眷更是恍然如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奔走找門路想爲親人求情或是解脫責任,一衆大員誰不清楚這是嘉靖遷怒於兩部的官員,誰敢直言?滿城高官、言官皆紛紛閉門謝客。

乾清宮,餘怒爲息的嘉靖越想越覺的蹊蹺,午門遭雷擊也就罷了,何以兵、工兩部會如此湊巧,恰在此時失火?不會是有人故意縱火,以藉此大做文章?在殿內踱了幾圈,他才吩咐道:“來人,將溫祥叫來。”

溫祥乃東廠掌印太監,聽的嘉靖傳喚忙急急趕了過來,進殿之後,便跪下道:“奴婢溫祥叩見皇上。”

嘉靖微微盯着他看了足有移時,才緩緩開口道:“兵部、工部相繼失火,此事透着蹊蹺,你派人暗查一下,切忌張揚。”

溫祥自然清楚嘉靖不允許張揚的原委,兵、工兩部失火,京師內外,人盡皆知,真若是人爲縱火,必然又是一場驚天大案,而且是一場謀逆案,自然是越低調越好,再則,如今京師災異連連,若是大張旗鼓的調查,也容易引起流言,導致人心慌亂,他忙叩首道:“奴婢尊旨。”

溫祥纔剛剛退出,黃錦便躬身進來稟報道:“皇上,欽天監監正李拱求見。”

欽天監監正求見?嘉靖心裡不由一沉,難道天象有異?微一沉吟,他便道:“宣他進來。”

李拱一路低頭疾行,進殿後便跪奏道:“皇上,微臣昨日夜觀天象,有彗星見於東井,光芒長尺餘,指西南。”

聽的這話,嘉靖一顆心登時沉到了谷底,這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完沒了。

彗星在這年頭可不是什麼好兆頭,一般都是被稱爲掃帚星、妖星,彗星的出現是往往是更朝換代的象徵,預兆着天下將大亂,是以歷來爲君王所忌諱。

嘉靖崇信道教,對天象亦是略有涉獵,彗星由東井往西南,所指方向正是太微垣,太微即政府之意,在紫微垣(帝座)之下的東北向,彗星入太微,逼帝座,乃大凶之兆!京師這幾日又是遭雷擊午門,又是火燒兩部衙署,接着又顯彗星,難道真有大亂在即?沉吟半晌,他才沉聲道:“封鎖消息,密切觀注,有變化隨時通報。”

封鎖消息?這消息能夠封鎖的住?只怕現在都已經傳出去了,李拱略一遲疑,便叩頭道:“回皇上,彗星光芒太盛,稍知天象者一望便知,微臣擔憂難以封鎖消息。”

瞥了他一眼,嘉靖才淡淡的道:“欽天監跟篩子一樣,毫無機密可言,是該整肅一番了。”

聽的這話,李拱背後登時就升起一股寒意,哪裡還敢多言,忙叩頭道:“微臣遵旨。”

欽天監確實是跟篩子一樣,毫無機密可言,這卻不是什麼管理上的問題,欽天監是個清水衙門,平日裡也沒什麼外快,京師物價又高,生活自然不易,懂風水的還能在外找私活,看星象的就只能靠賣消息補貼幾個了。

彗星出現,並且衝着太微垣而去,如此重大的星象,自然是五官靈臺郎,保正等撈錢的好機會,監正李拱一進宮,彗星可能入太微,逼帝座的消息也在京師大員中傳了開來。

得知這一消息,首輔張璁不由一陣心煩意亂,接連出現大凶之兆,他這個首輔難辭其咎,雖然消息還未公開,但這事根本就瞞不住,看了一眼案頭才發回來的嘉靖親筆優詔慰留的請辭奏疏,他微微露出一絲苦笑,提筆又寫了一封自陳過失,懇祈致仕回籍養老的奏疏,短短几日,兩上奏疏懇祈致仕,讓他有一種極爲不好的預感。

一名中書這時進來躬身稟報道:“首輔大人,戶部尚書樑材,工部尚書章拯,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兵部尚書王時中,禮部尚書李時等在外候見,大人。”

張璁這兩日因雷擊一事上疏自陳過失,懇祈致仕回籍,爲避嫌疑,一直不見各部的堂官,如今嘉靖優詔慰留,就沒理由不見了,微微沉吟,他便道:“都請進來,另外將翟閣老也請過來。”

不一時,一衆人便魚貫而入,見禮落座之後,張璁便吩咐道:“給諸位大人奉茶。”待的下人退下,兵部尚書王時中便迫不及待的開口道:“首輔大人,兵、工兩部失火一事,您可不能置之不理,俺答自嘉靖九年五月率兵入寧夏之後,又犯宣府,今年三月又入侵大同寨。

聽聞今年西北大旱,陝西亦有大旱的跡象,戰事隨時可起,兵部總不能沒有辦事的人吧,再說,一把大火將兵部燒的乾乾淨淨,歷年的存檔也盡皆付之一炬,真要起了戰事,後果不堪設想,下官這幾日可是寢食難安,還望首輔大人及早上疏,懇祈皇上將無罪的官員悉數放出。”

張璁看了他一眼,這個王時中剛剛起復,接任不到十日,兵部便失火,也算是倒黴透頂了,不過,他這話說的倒是十分在理,西北隨時有大戰的可能,當務之急是進快讓兵部恢復正常,但他僅只微微點了點頭,卻未開口。

見他未開口,戶部尚書樑材接着道:“屋漏偏遭連陰雨,事情這幾日都撞到一堆了,下官只得一一稟報了,一則,營建日月天地四壇,仁壽宮、先蠶殿、帝王廟等壇殿採辦大木料的銀子根本不敷使用,二則,順天府春夏無雨,眼見又是一場大旱,順天府上摺子懇祈劃撥銀子賑濟,以面京師人心慌亂。

三則,陝西巡撫都御史黃鐘,巡按狹西監察御史陳世輔上奏,陝西全省春夏少雨,已有大旱之跡象,懇祈劃撥錢糧救災。

四則,兵、工兩部的衙署的重建亦刻不容緩,兩部衙署原本是連在一起的,一毀俱毀,是否將兩部分開?

以上四處所耗銀錢皆非小數,以如今太倉庫銀之存銀數額,根本就不敷開支,下官建議,請開各項納銀捐納事例以補不足。”

納銀捐納就是賣官!張璁不由暗歎了一聲,想不到在自己出任首輔的時候會被逼迫到賣官斂財的地步,可如今不開各項納銀捐納,何處去籌集這許多的銀子?

略微沉吟,他纔開口道:“納銀捐納事關重大,此事須的慎重,憲宗首開納貲入國子監先例,國子監也因此而一落千丈,軍民捐官更是導致吏治敗壞,由此可見,納銀捐納非是美事,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開爲好。

事有輕急緩重,當前急務乃是賑濟和復建兵、工兩部衙署,如今國庫空虛,就無須將兩部分開另覓址修建了,將兩部連接處以磚石砌之,中間留一夾道便是。

至於賑濟,順天府十年倒有八年是春夏無雨少雨,這不是什麼新鮮事,皇上這幾日也在祈雨,再緩緩看。陝西地處西北,飽受俺答入侵肆虐,不容有絲毫輕忽,否則便極有可能全省糜爛,可以六百里加急行文四川、湖廣,將應繳納之夏糧秋賦折換成糧食調運入陝。木料採辦先拖一拖。”

聽的這話,工部尚書章拯不由急了,忙道:“首輔大人,這木料若不能及時跟上,京師在建的各壇殿的工期可就要拖延了。”

“這事,我自去稟報皇上。”張璁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兵、工兩部被下詔獄的官員,不過是皇上一時的遷怒,這幾日災異之事一件接着一件,此時上疏,無異於是自討沒趣,不過,京師百官對此事極爲關注,也不能不聞不問,這樣吧。”

說着,他看向都察院右都御史汪鋐,道:“宣之找個給事中上疏諫言探探風聲,不要兵、工兩部的,此時上疏,亦是博取美名之大好時機,當然也有風險,不過,怎麼會極力保他周全。”

“富貴險中求。”汪鋐微微一笑,道:“有首輔大人這句話,他們底氣可就足了許多,下官回去便馬上安排。”

微微點了點頭,張璁便端起茶盅,啜茶不語,他心裡很清楚,這些人來這裡主要還是因爲出現彗星一事,彗星入太微垣,纔是真正的大凶!但衆人不言,他也不願意主動挑起這話頭。

見衆人皆不吭聲,禮部尚書李時微微欠身道:“首輔大人,古人有言,夫災異之生,由人而起,人無釁焉,妖不自作,故人失於下,則變見於上,天事恆象,百代不易。

歷來彗星出,必有大亂,自春秋以降,但凡有彗星出,皆有所驗,今彗星由東井而西南,直指太微垣,下官等實是惶恐不安。”(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第276章 肉靶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223章 揣摩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7章 出題買僕第145章 變化第399章 佳人來第173章改制第383章 翻臉第380章 奴隸貿易第310章 攻心第145章 變化第478章 四面圍攻第412章 轟動第111章 比較第408章 殘酷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482章 吉日第347章 贖金第293章 被坑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207章 被逼第176章指婚第377章 三宣六慰第147章開戰第142章 火炮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357章 反過來想第173章改制第276章 肉靶第381章 缺錢了第365章 安南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97章 鑄私錢第264章 寒心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47章 南京(三)第450章 偷天換日(十一)第35章 建言第279章 杭州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66章 琉球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428章 部署第326章 威懾第183章再提開海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第378章 虧大了第130章 東興匠人第409章 強攻第383章 翻臉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165章橫插一腳第442章 偷天換日(三)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11章 踏青賞美第258章 清譽第434章 天公不做美第八章 試探第284章 算總賬第179章入主月港(一)第121章開海之爭第246章 機會第21章 授官第162章有後了第284章 算總賬第150章收買人心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95章 計劃第162章有後了第126章瞞天過海第146章來襲第132章盛極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218章 踢皮球第65章 明朝火器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452章 偷天換日(十三)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19章 落寞張璁第13章 書生罵人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86章 發狠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166章獅子大開口第79章 船隊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293章 被坑第340章 瘋了第105章 緝私錢第44章 新授官職第473章 結盟第419章 緩和關係第171章擢升第52章 南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