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引子

張璁聲望如日中天,胡萬里在漳州亦是如魚得水,諸事皆順,農學院經過大半年的修建如今已是初具雛形,漢語拼音也無須再親自教授,由已經熟練掌握正確發音的兩批生員開始在漳州推廣。

稍覺遺憾的是,他期盼已久的美洲高產農作物卻遲遲未到,據謝文昌說,西洋的商船一個往返須一年多時間,最快也要在明年五月,那批受他所託的弗朗機商船才能再次抵達月港。

對此,胡萬里亦毫無辦法,只能耐心等待,好在農學院建成至少也要到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倒也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五月,日益繁盛的月港又進入了東洋的貿易旺季,吳亦有也匆匆趕回了月港處理兩家船隊的貿易事宜,自胡萬里出任龍溪知縣這一年半時間以來,吳家的船隊已經擴至至九艘,皆是清一色千料的大海船,而胡萬里名下的船隊更是發展迅速,已經從無到有,變成了一支二大四小六艘海船的小船隊。

他不僅要打理兩支船隊的貿易事宜,還要負責對東興港的人口輸送,雖有月港的處處照拂,他仍是忙的不可開交,一年中大半時間都是在海上奔波。

抵達月港,吳亦有絲毫未做停留,立刻便乘船沿而上趕到漳州,下午便趕到龍溪縣衙拜見胡萬里,他身上兼着幕賓的身份,自是不用投貼拜訪,直接就進了縣衙,到的宅門外。見是小廝李風烈輪值,他不由笑道:“半年不見,又長高了不少。”說着便輕車熟路的遞過二塊銀元,道:“這是朝廷新發行的銀元。”

李風烈知道他的身份,也知道他與胡萬里的關係,哪敢伸手接,當下便躬身一揖見禮之後,才笑道:“小的哪敢要吳先生的賞銀,老爺知道了非的挨一頓板子不可。”

見他不收,吳亦有笑着將兩塊銀元塞在他手中。道:“這是讓你長長見識,免的下次別人送銀元你不識貨。”

李風烈是真不敢收,忙將銀元又退了回去,道:“這銀元是媳物,不過漳州已經有了,小的早就見識過了。”說着他便接着道:“吳先生稍候,小的這就進去爲您通傳一聲。”

後院,正房此時卻是琴音嫋嫋,葛佘芳、秋蝶二女撫琴。張小娥則在一張圓桌上赤足曼舞,胡萬里端着一杯冰鎮楊梅慢慢的呷着。靜靜的享受着難得的齊人之福。

張小娥是去年十一月吳亦有接來漳州的,一年之約,他並未爽約,不僅葛佘芳不時的在旁催促,他自己也難忘小娥的舞姿,稍稍騰出手來,便着吳亦有將其贖了回來。

李風烈在院子外就被攔了下來,聽的琴音嫋嫋,他自然明白是怎麼回事。吳亦有又並非急事,他自然不敢攪了胡萬里的興致,只得在外靜靜的候着。

正房內,一曲舞畢,胡萬里不由輕聲叫好,笑道:“皆說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爲掌上舞。一直以爲是謬傳,今觀小娥之圓桌舞,方知傳言不虛。”

張小娥一曲舞下來已是香漢淋漓,聽的這番盛讚。不由嬌笑道:“相公既欲睹掌上舞,妾身挑幾個小丫鬟好好的纏足,從小加以訓練如何?”

聽的小娥這話,胡萬里微微一笑,道:“不過一句玩笑罷了,小娥何須當真,爲夫可不想有人與你爭寵。”他雖然對小腳充滿了新奇,但也僅只新奇而已,可不想下面的丫鬟養成纏足的風氣。

話音剛落,李風烈已經在外輕聲的稟報道:“老爺,吳亦有吳先生在外候見。”

聽的吳亦有來了,胡萬里對三女笑了笑,站起身來,吩咐道:“帶他去簽押房,我隨後便到。”說着他又對三女道:“教琴教舞都可以,但不能讓丫鬟纏足,一旦學藝不成,則害了她們一輩子,你們自己帶的丫鬟,若是有人偷偷纏足,都讓她們放足。”

“是,妾身等謹尊老爺吩咐。”秋蝶忙蹲身道。

“這輩子看小娥的舞就已經知足了。”胡萬里調笑了一句,才轉身出門,一路不急不緩的踱到簽押房,見他進來,吳亦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

胡萬里還了一揖,便笑道:“算着這幾日你也該來了,這些日子忙着北上南下,可還撐得住?”

吳亦有知道他是想問北方據點的事情,當下便含笑道:“多謝長青兄關懷,來來往往皆是乘船,倒也不累,北方的據點已經確定下來,南敬安府贛榆縣的青口鎮,距離山東沂州府不遠,算是兩省交界之地,管理空虛,附近海面還有島嶼,進出方便。”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這地方挑的確實是不錯,離着山東近,距離交通樞紐的徐州也近,略微沉吟,他才問道:“知縣是誰?”

“知縣叫鄭曉,嘉靖二年進士,今年剛接任贛榆知縣。”吳亦有略微沉吟,才道:“不過,聽聞這位知縣不愛銀子。”

“是人就有七情六慾,總有愛好,仔細的打聽一下。”胡萬里不以爲意的道:“我這邊也託人打聽,這個地方很好,要想法打通關節。”

“小弟明白,會派人繼續打探。”吳亦有微微欠身說道。

微微沉吟,胡萬里才接着道“聽趙長福稟報,東興港今年上半年送來了四十多戶軍匠,軍匠如此頻繁的逃籍,不會出問題吧?”

吳亦有微微一笑,道:“長青兄放心,幫助工匠逃籍都是乘着官員交接任之時花銀子打點的,與其說是逃籍,還不如說是軍匠買賣,這種事情不新鮮,軍匠逃籍已是司空見慣,歷年不絕,沒人會追究的。”

微微點了點頭,胡萬里才道:“東興港如今軍匠已有五十餘戶,暫時就不用再買賣軍匠了,人口輸送還是以災民和小廝爲主。”

聽他如此說,吳亦有便隱隱猜到是東興港的開支太大,胡萬里已經難以應付了,軍匠可不比災民,除了工錢銀,還要購進大批的原料,每個月的開支都是驚人的,而東興港一直都未有火器賣出,這純粹就是隻出不進!

微微點了點頭,他才遲疑着道:“已經聯繫好了的軍匠是否還送?”

胡萬里輕笑道:“也不在乎多那麼幾戶,都送過去,主要是不能讓你們失了信譽,說不定日後又需要軍匠呢。”

他如今確實感覺到了壓力,雖然已經將每枝火銃的價格壓到了三兩銀子,每門火炮的價格定在二十兩,但東興港如今的人口已經達到一千三百餘人,每月的開支高達七百兩銀子,他着實是負擔不起,這種只出不進的情形,估計得持續二三年時間,他不得不限制軍匠的輸入,若是繼續壓低火銃的價格,就有些打擊軍匠的積極性了。

五月,京師出了件新鮮事,5月初八下午,京師德勝門附近一民房遭雷擊,被雷震死四人。

京師官民一時引爲奇談,說什麼的都有,京師百官對此並未上心,僅僅是茶餘飯後多了一個話題而已,不過,僅只隔了五日,京師再次發生雷擊事件,這次沒死人,但雷擊的不是地方,遭雷擊的是午門角樓垂脊以及西華門城樓西北角柱。

這就不是小事了,這雷哪裡不好打,偏偏打在皇宮,崇信道教的嘉靖自然是認爲這是上天示警,當即便下旨,茲變實朕積愆所致,上天垂示,與卿等修省三日,並設壇齋醮祈福消災。

嘉靖都下旨自陳過失,以首輔張璁(已經改名張孚敬,但爲了方便還是叫張璁)爲首的一衆閣老,部院大臣豈能無動於衷,自是紛紛跟着上疏請罪,懇祈致仕回籍。

禮部尚書李時卻上疏言道,午門乃人君懸象佈政之所邇者,有雷擊之變,竊惟天之示災,非可以虛文消弭,必求政刑之失而正之,或任用非人而爵祿侈濫,或工作踰節而財力彈竭,或賦歛不均而徵求太急,或祭祀弗秩而鬼神不歆,或戎盜弗詰而地方嗟怨,或情罪弗明而刑獄冤抑。

凡此皆足以致災召變,宜申敕諸司如所當改正者即改正,未及施行者即時施行,或心知其失而拘於成命者許其開析明白,具由上請,此乃修省以實之道。

老辣的張璁一見這道奏疏,便知李時這是覬覦桂萼致仕空出的次輔之位,這是以直言試探嘉靖的反應,若是被責,自然是無緣次輔,若是留中不發,或者是下旨褒獎,則大有可爲,不過,令他糾結的是,他究竟是該支持還是反對呢?

李時也是禮儀新貴,也是嘉靖一手快速的擢拔上來的,若是支持,假以時日,對他這個首輔而言,又是一大威脅,若是不支持,卻又擔心盡失人心,他心裡清楚,嘉靖是既要用他推行新政,又無時無刻不在防範着他,不扶持李時,則必然扶持他的對頭——那個如今已經升爲掌院學士的夏言,與其如此,還不如支持李時,還能落個好名聲。

嘉靖十年,確實是多災多難,雷震午門角樓垂脊之後,僅隔了一日,兵部,工部相繼失火,兩把大火將兩部衙署燒的乾乾淨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

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115章 衝突第187章府尹柴奇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57張 被彈劾第279章 杭州第21章 冷落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91章府尹之位第66章 琉球第57張 被彈劾第144章引狼入室第34章 再見張璁第253章 兩頭示好第112章 齋醮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395章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69章 發現金礦第69章 逛街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40章 首輔張璁第317章 再回南京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87章 恩威並施第35章 建言第96章 無事生非第364章 下旨第48章 南京(四)第32章 驛站第150章收買人心第338章 招安條件第122章募捐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372章 新式火槍第112章 齋醮第422章 捐款第40章 首輔張璁第41章 徐州第392章 跋扈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72章 試探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170章金星晝現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414章 擔憂第391章 擴兵第26章 明朝海禁第177章安排第286章 萬順合第381章 缺錢了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15章 風波起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432章 相遇第395章第249章 翟鑾撂挑子第221章 東廠第210章 借勢第74章 初次接觸第 168章考驗第144章引狼入室第413章 前景第263章 不爲所動第80 章 月港設點第120章加快進度第133章 引子第100章 殺威棒第443章 偷天換日(四)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46章 南京(二)第484章 鋪開第270章 天后宮第19章 落寞張璁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408章 殘酷第278章 雙嶼第90章 一把火第36章 三字真經第219章 難以置信第444章 偷天換日(五)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17章 文鬥第111章 比較第47章 南京(三)第49章 南京(五)第132章盛極第81章 上任排場第301章 調集 人手第173章改制第151章 爲那般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238章 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