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關羽之憂

第8章 關羽之憂

樊城外有一處地勢空曠之處,此處被當地人名爲圍頭。

只見往日裡地勢空曠的圍頭之處,這時卻矗立着許多營帳,營帳外有多重鹿角守護着。

而在那營帳之中,正高高飄揚着許多“漢前將軍關”的旗幟。

圍頭此處,正是關羽主力安營紮寨的地方。

時值正午,但因爲面臨冬季,樊城外的正午時分,並沒有豔陽高照,反而天空依舊是一副陰沉沉的樣子。

看那陰雲敝天的景象,此時圍繞樊城周圍的魏軍心中都十分後怕,

深怕天空突然再下一場大雨,那關羽則藉機再來一場水淹七軍。

但執掌荊州數年,深知當地天氣的關羽卻知道,雨季已過,之前那場助其湮滅曹魏七軍的瓢潑大雨,在這冬季中,是很難再有了。

想到此,這時正站在營內一處瞭望臺上的關羽,忍不住深深嘆了一口氣。

關羽年近六十,頭上已有絲絲白髮。

然其雖年老,但其身長八尺,身姿雄壯,相貌有猛虎之偉,氣概有龍豹之英,

加上其身披一身光彩精甲,使得矗立在高臺之上的關羽英雄氣十足,

老當益壯,誠雲長也。

只不過如此的這樣一位英雄,前段時間威震華夏的這位名將,在看到那雖殘破不堪,卻猶屹立在原地的樊城之後,心中也一時感受到有些無奈。

在嘆氣之後,關羽又情不自禁地讚道,“曹子孝,真無愧孟德手下第一大將。”

關羽一嘆一讚之間,透露出了他對樊城內那位守將的複雜情緒。

而關羽的這副複雜情緒,引起了此時佇立在關羽身旁一位小將的注意。

這位小將相貌年輕,望之年紀不過三十,且之相貌與關羽有幾分相似,旁人都不難猜出此人的身份。

這人便是關羽的長子,關平是也。

關平見本該躊躇滿志,意氣奮發的關羽突然流露嘆息之色,他隨即問關羽道,

“父親可是爲遲遲無法拿下樊城一事而擔憂?”

見自己的兒子道出了自己的心事,關羽點頭,此刻在這高臺之上,只有他與關平在,有些事他大不可忌諱。

“吾自七月起兵至今,圍困樊城已經數月了。”

“在八月時,吾趁雨勢水淹于禁、龐德大軍,終於將孟德派來的這數萬援軍給擊敗。”

“那時水勢湍急,已經漸漸淹沒了整個樊城。

我本以爲藉此水勢可以一鼓作氣拿下樊城,但豈不料,

那曹子孝守城有方,縱是在那等惡劣的環境下,在吾率領水軍日夜猛攻的情況,還能堅守住樊城不失。”

“後大水漸漸退去,我軍的水軍已經不能再用。

故而我命軍中步兵在樊城外圍城十塹,令樊城內外斷絕,想以此擊潰城內魏軍的軍心,但數月以來,樊城中的軍心卻愈發堅定。”

“長久下去,爲父豈能不對此憂心呢?”

“一日不下樊城,則一日不能奪襄陽,襄樊二城一日不拿在手中,莫說來日北伐中原乃是癡心妄想,就是江陵也會時刻暴露在魏軍的兵鋒威脅下。”

關羽對着自己的長子,道出了自己內心的最深處擔憂。

其實與世人所想的,關羽此次出兵是爲了北伐中原不同。

關羽此次出兵北上,最重要爲的就是一統荊州北境,拿下襄樊二城。

這樣將來在劉備出兵涼州的時候,關羽才能在中原與其左右呼應,互爲犄角。

畢竟此次關羽帶出來的士兵一開始不過三萬之衆,憑這三萬兵馬,就想一路打到許都,平定中原一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只不過出兵後的發展,也超出了關羽自己的預料。

在這近半年的時間來,他率領三萬孤軍連敗曹仁、滿寵、呂常、于禁、龐德等曹魏名將,消滅了幾倍於自己的敵人。

更是憑藉如此戰功引起了中原地區的大動盪,使得許多不滿曹操統治之人,紛紛起兵反叛曹操,一時間威震華夏,功逼魏王。

但只要一日襄樊二城不拿下,關羽的心中就一刻不敢放鬆,不敢志得意滿。

劉備的殷殷期盼,他可是時刻謹記在心。

面對關羽的擔憂,關平卻比他樂觀的多,

關平寬慰關羽道,“父親勿憂,父親包圍樊城日久,想那曹仁守軍在父親多番消耗之下,如今最多不過數千之衆。

且這麼多時日來,想來樊城之中,糧草已經不足,如此內外交困之下,曹仁就算有再多本事,又守得住多久?”

“依兒子看來,至多再不過數月,樊城必爲父親所有。”

關平樂觀的態度乃是當今關羽軍中大多數人的態度,畢竟之前關羽的戰績太彪悍了,這使得軍中之人對關羽的信服已經達到了頂點。

況且關平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哪怕曹仁有通天之能,在樊城被包圍這麼久的情況下,城內糧食定然短缺,沒有糧草,

什麼名將也白搭。

但關平樂觀的態度並沒有寬慰到關羽,有些事,哪怕是關平也不知曉,乃是軍中第一等機密,

那就是在出兵近半年的情況下,關羽軍中也已經缺糧了!

關羽的統治區域不過荊州三郡,這三郡當中,能夠真正補給關羽大軍的唯有南郡。

但以一郡的國力,支撐數萬大軍近半年的消耗,這已經是快到了極限了。

軍中缺糧的消息,全軍中只有主將關羽及糧秣官趙累知曉。

關羽知道這消息絕對不能透露出去,否則一旦引起軍心動盪,那麼他這半年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付諸東流。

要不是軍中缺糧,他又怎麼會日夜催促糜芳、傅士仁二人提供軍資呢?

甚至爲了讓糜芳、傅士仁二人盡心盡力,還特地放出狠話,說若延誤軍資提供,回去就治罪他們。

要不是軍中缺糧,他日前也不會做出那件事.

關羽轉身看向關平那臉上一臉興奮的神情,心中卻有可惜之情流淌,

他的這個兒子繼承了他的勇武,但於謀略一方面卻不甚精通,

這時關羽腦海中浮現了一個白衣飄飄,輕搖羽扇,丰神俊朗的男子,心中只感嘆道,

“若孔明在,吾又何必爲糧草一事擔憂。”

感嘆完這事,關羽突然又想起一事,他問關平道,“之前軍中隱有疫情流轉,這事可曾處理好了。”

關平見關羽提及此事,他的臉上也閃過嚴肅之色,他答道,

“幸虧之前發現得早,才使軍中疫情沒有擴散開來,如今在軍中醫師的治理下,那些染病的軍士大多已經痊癒,想來已經無大礙。”

聽到關平如此說,關羽才放下心來。

之前荊襄地區雨季,漢水溢流,害民人,自古大災之後就容易有疫情,

若是這事不及早控制,一旦爆發開來,那可是比軍中缺糧更棘手的一件事。

就在關羽與關平父子二人談話的時候,這時從高臺下快速跑上來一位軍士,他在來到關羽身前後,當即半跪稟告關羽道,

“將軍,江陵城中有使者到。”

(本章完)

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17章 駐守公安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七百二十四章 雨襲博望 公安調兵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23章 誅心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24章 屠殺?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請假一日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86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四更求追讀!)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難欺 關門打狗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