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去的很快。

於觥籌交錯、君臣同歡的氣氛之中,不知何時,第二日的日光就悄然出現在了天邊。

而當日光出現的那一刻,代表着上下盡歡的元旦宴會已經圓滿結束。

昨夜的種種,最後只能成爲許多人心中的美好回憶,亦將成爲史官筆下的盛事,靜靜地躺在史書中等待着後世人的發掘與嚮往。

第二日,劉備率領着衆臣返回長安。

相比於來時的十萬民衆相隨,回程顯得頗爲寂寥。

而待劉備的御輦重新駛入未央宮中後,不久後一個令人擔憂的消息,漸漸就在長安城內流傳開。

陛下病了。

或者說這麼闡述並不準確,畢竟劉備一直有沉痾在身。

準確的來說,是陛下這次的病,顯得並不樂觀。

一開始時,這個消息只被時人當做謠言,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流傳着。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一直未出現在衆臣面前的劉備,好似在無形中證實着這個消息。

對於自己這次的病,劉備早有預料,且不如以往那般,費盡一切心力隱瞞。

該來的都會來,當下的大漢,經得起一切風雨。

該安排的他都安排好了,劉備對自己的安排有着十足的自信。

數之不盡的請安折通過尚書檯,飄進劉備的寢宮之中。

但那些寫出這些請安折的大臣並不知道,以劉備這時候的身體狀況,他都沒辦法來親自閱覽來自大臣的忠孝之心了。

見劉備一直不露面,且未對任何大臣的請安折做出回覆,許多大臣終於慌了。

他們意識到一件,他們打心底裡不想承認的事。

那件事讓他們感到恐懼,亦讓他們自發的穿戴好朝服,來到皇城內親自打探情況。

等他們進入皇城後,他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皇城的守衛在虎賁將軍糜威的安排下,陡然增加了一倍。

據打探得知,增加皇城守衛乃是直接由大將軍親自下達的命令。

大將軍有權力插手宮城防衛嗎?

那自然是有的。

可按照常理,虎賁中郎將自有上官光祿勳,大將軍本不應該直接越過光祿勳對虎賁中郎將下達命令。

除非有些事大將軍不想讓旁人知道,除非有些事又緊急又重大。

那會是什麼事呢?

一想到這點,再結合之前心中的疑慮,許多大臣心中就久久無法安定。

他們相互簇擁着來至皇城內的相國官署中,想面見諸葛亮問個究竟。

相國乃百官之長,眼下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並未拒絕接見大臣們,於亮堂的官署內,衆臣們見到了俯首辦公的諸葛亮。

諸葛亮面色肅穆,正有序地處理着一件又一件公務。

從諸葛亮的臉上,衆臣看不出絲毫異常。

而諸葛亮接下來說的話,更是進一步打消了衆臣的疑慮。

“當下十五日休沐未過,卿等何故聚集尋吾?”

按照大漢的規制,元旦過後,大臣們將獲得十五日的休沐時間。

“若無要事,可盡皆散去。”

諸葛亮沉着淡定的語色,讓前來尋他的衆臣很難相信,劉備病入膏肓這樣的事。

甚至他們在看到諸葛亮一切如常的神色後,他們都難以問出他們來的目的。

在面面相覷良久後,最後被諸多大臣眼神公推出來的孟光,方纔組織了一下語言旁敲側擊地問道:

“元宵後的朝會,是由太子還是陛下主持?”

自元旦宴會結束後,許慈回到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請辭。

面對許慈的請辭,諸葛亮直接應允,並讓大司農孟光代替許慈成爲了大漢新的太常。

只要不是重大的朝會,太子一般也能代替君王主持。

而太子與君王主持,是兩種不同的禮儀規制,故而孟光纔會有此問。

只是儘管表面上聽起來,作爲太常的孟光詢問這件事乃是合情合理,可諸葛亮心知肚明孟光及衆大臣想問的究竟是什麼。

微微擡頭,直視注目他的衆大臣,諸葛亮淡淡回道:“是陛下。”

得到諸葛亮的回答後,衆臣的臉上紛紛流露出笑意。

見心中的疑慮被打消,衆臣方纔紛紛對着諸葛亮告退。

可在衆臣離去後,他們沒注意到的是,諸葛亮的眼角隱有淚珠滑落。

兩滴熱淚砸落在身前的文書上,諸葛亮喃喃地說出了他方纔未說出的後半句:

“我希望。”

在劉備的寢殿外,有着一隊又一隊的持刃羽林衛在不斷巡視着。

巡視的時候,羽林衛如鷹般的目光掃過殿外的每一處角落,他們決不允許在劉備的寢殿外,自己有着半分疏忽。

而在走過劉備的殿門外時,羽林衛如鷹般的目光又瞬間變得柔和下來。

柔和的眼神中,還有着深切的擔憂與祈求。

種種複雜的情緒,皆因從殿內時不時傳出的咳嗽聲。

而這一刻在劉備的寢殿內,正有着衆多的御醫在來回走動着。

原本廣闊的寢殿,亦早被濃郁的藥味所填滿。

在寢殿東面的一處軟塌上,身穿單衣的劉備正捂着嘴,不斷劇烈咳嗽着。

待咳嗽暫時停息之際,劉備放開嘴邊的手定睛一看,卻是看到了手心中有着一抹刺目的猩紅。

而這一幕,亦被一旁侍奉的劉禪第一時間看到。

在看到這一幕後,劉禪頓時撲向劉備。

他一邊取出身上的布帛,爲劉備細心擦拭着手中的血跡,一邊爲劉備撫着背並大聲哭喊着“御醫,御醫!”

於劉禪急切的哭喊下,殿內值守的御醫連忙就跑到劉備的榻前。

爲首的一位白髮蒼蒼的御醫,在跪下爲劉備請完脈後頓時臉色大變。

這位御醫的臉色變化,一絲不落地看在了劉備與劉禪的眼中。

而這又不禁讓劉禪變得更急切起來。

“父皇的身體到底怎麼樣了?

可是需要繼續服藥?”

說着說着,劉禪就站起身抓起案上的一張藥方,想着親自爲劉備去熬藥。

可還未等劉禪邁開腳步,御醫便驚慌地叩頭不斷說道:

“臣無能,臣無能!

陛下,陛下.”

御醫的話,宛若一道驚雷般直接劈中了劉禪,讓他的手無力垂了下去。

劉禪自是知道御醫不敢說的話是什麼。

開藥方的人都在叩頭請罪了,他手中的這方藥方又能發揮多大的用呢?

就在御醫不斷叩頭請罪的時候,一聲溫潤的聲音傳來:

“生死有命,朕知足了。”

“公嗣。”

在用一句話安撫了御醫的同時,面如金紙的劉備將劉禪重新叫到身前。

“子晟日前被朕派去華山爲天下百姓祈福,朕那時還以爲朕的身體不會惡化的這麼快。

現在想來是預估錯了。

人呀,老了就是沒年輕時聰慧了。

朕想他了。

你速速派人召子晟回長安,速去!”

聽到劉備的話,劉禪眼中含淚的登時朝着殿外跑去。

而看着劉禪離去的背影,劉備的嘴角有着些許欣慰浮現。

當欣慰消散之後,劉備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侍郎董允:

“傳召百官。”

昨日第二章。

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8章 關羽之憂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兩將合謀 可抵糜暘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章 當爲班超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挑首罵戰 善誅人心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47章 高臺受賞 升階封拜(5000字)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24章 屠殺?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