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

雖有一部分漢軍在糜暘的安排下,已經趁着城牆倒塌的時候,手舉大漢軍旗正在陸續攻進城內。

但絕大部分漢軍,對於眼前的這一幕,事先是怎麼也想象不到的。

絕大部分漢軍包括漢將,眼下依然還處於震撼莫名的狀態中。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劉備。

劉備事先設想過許多種糜暘攻破城門的方式。

但縱使劉備再如何百般設想,他也不會想到糜暘會近乎以一種展現神蹟的方式,爲他攻破長安的城門。

由於內心中的震撼,劉備的思緒早就處於停擺之中。

可糜暘的那句話,卻讓劉備,及圍繞在周圍的所有漢將,都從震撼中慢慢恢復思緒。

長安城真的是自己親手攻下的嗎?

劉備不禁擡起他佈滿褶皺的右手。

這隻手於幼年時曾被他用來指過高大的桑樹,他更是因此許下壯言道:“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這隻手於少年時曾被他用來捧起盧植傳授的經書,他更是從經書中學習到許多人生至理。

這隻手於壯年時曾被他用來提起三尺之劍,他憑藉着手中的三尺之劍與一衆元從股肱一起征戰四方,一起匡扶天下不平之事。

而今日,就在他日漸遲暮的今日,在他以爲自己再難建功的今日。

這隻手在糜暘的指引下,親自點燃了那把還於舊都,興復漢室的炎炎烈火。

從這一點來說,長安城又如何不能算他親手收復的呢?

想到此,劉備看向糜暘的目光充滿了感激。

他終於知道了糜暘爲何會在未拿下長安的時候,還會執意求請他來到長安城外。

不是糜暘不擔心他的身體,糜暘是爲了一句話,一句註定會記載在史書上彪炳千秋的話:

“漢章武五年末,帝上承天命,焚柱陷城,親下長安!”

在劉備內心情緒不斷翻滾的時候,一旁的漢將也明白了糜暘話語的深意。

於是片刻之後,一衆漢將齊齊如糜暘一般對着劉備下拜道:

“恭祝陛下親下長安!”

數十員戰將的慶賀聲匯聚在一起,徑直傳到了身後不遠處的漢軍軍陣中。

而當數萬漢軍的前排聽到了漢將對劉備的慶賀聲後,在情緒的感染下,他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那數十員戰將高喊了起來。

“恭祝陛下親下長安!”

一開始只有上千漢軍發出如斯吶喊。

而當這上千漢軍的聲音傳開後,更多的漢軍也跟隨着前方的同袍高聲歡呼起來。

“恭祝陛下親下長安!”

很快這句由糜暘最先發出的祝賀詞,便成爲了數萬漢軍齊齊的祝賀聲。

聲浪一陣高過一陣,聲浪之強烈,似乎都壓住了因城牆崩塌而引發的巨響。

而聲浪更如洶涌東去的大江一般,綿延不絕,氣勢磅礴!

被無數祝賀聲浪所包裹的劉備,不由得仰天長笑起來。

他一把抽出腰間佩戴的天子劍,寶劍出銷,寒光凜凜。

當劍尖指向長安城的那一刻,來自於大漢天子的詔令,也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全軍: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這句話是劉備心中數十年的夙願。

眼下這番夙願化作一聲壯闊的呼喊,激勵着數萬漢軍踏陣朝着眼前的長安城步步前進。

隨着數萬漢軍每前進一步,那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口號,就會藉助着數萬人的聲浪,在長安遼闊的天地間響徹一次。

數萬漢軍距離長安城尚有百步之遠。

而連續不斷地發出百聲高聲吶喊,其實是一件頗爲疲累的事。

但數萬漢軍卻一點也沒停止吶喊的意思。

因爲他們樂此不疲呀!

耳邊聽着那一句句此起彼伏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再看着身旁那意氣風發,豪氣蓋天的劉備,糜暘也不可避免的開懷大笑起來。

他既是爲收復長安一事而笑,亦是爲彌補心中遺憾而笑。

這世上,本沒有章武五年。

這世上原本有的是,令人嘆恨連連的關羽失荊州,令人扼腕悲哀的夷陵之敗,亦有着動人肺腑的白帝託孤。

可這原本應該發生的事,在他的努力下一件都沒有發生。

不僅如此劉備還在今世親手收復了長安,如此結果,又豈能不讓糜暘開懷大笑呢?

不管當世糜暘的身份多麼顯赫,但他最初的身份卻是一位來自於後世的季漢粉呀!

數萬漢軍以一種無可匹敵的態勢,越過滿地的殘垣斷壁,朝着長安城內一步步深入。

以當下的情勢來說,長安城的歸屬已經是一件沒有爭議的事。

沒有了城牆的保護,軍心頹喪,民心盡失的魏軍,拿什麼再阻擋漢軍拿下長安城?

看着數萬漢軍在前方開道,劉備的臉上早就浮現了激動不已的神色。

他一把抓住身旁糜暘的手,對着糜暘言道:

“與朕同乘一騎,共享未央!”

劉備話中的深意,糜暘自然是懂的。

章城門之後,正是曾經作爲大漢權力中心的未央宮。

劉備想讓糜暘與他同乘一騎,或許是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

但還有個想法就是,他想讓糜暘與自己一同享受收復長安的無上光榮。

至於劉備的後半句話透露出的深意,則更加是不可言的了。

而從劉備的語氣足可以看出,他不是在與糜暘商量,而是在決斷。

見劉備心意已決,糜暘也不扭捏。

他連忙讓丁封牽來一匹駿馬。

駿馬牽來後,糜暘先是將劉備扶上馬背,然後他自己才跳上劉備的身後,爲劉備親自執繮引馬。在糜暘的驅使下,那匹駿馬昂首發出一聲嘶鳴,似在表達自己的驕傲。

而後駿馬就邁動起馬蹄,帶着背上兩位眼下在天下間最有權勢的人,朝着長安城內緩緩行去。

在大量漢軍涌入長安城內的時候,長安城內早已經亂成一團。

當然亂的主要是那些魏軍將領及士兵。

曹彰在方纔的城牆倒塌中生死不知。

眼下能夠指揮魏軍的只有夏侯楙。

當夏侯楙得知城牆處發生的驚變後,他差點沒直接嚇死。

就算是親眼所見,也絕對無法理解方纔在章城門所發生的一幕,更何況經過誇大的道聽途說?

夏侯楙原本的第一反應就是逃跑。

但魏軍中還是有些鐵血將領的。

他們建議夏侯楙鼓動城內的數十萬百姓,配合倖存的魏軍與進入城內的漢軍打巷戰。

漢軍人多勢衆不錯,但巷戰是沒辦法發揮人數優勢的,相反人數上的優勢,反而會讓漢軍陷入被動中。

而魏軍久居長安城內,對城內的地形十分熟悉。

要是一旦與漢軍打起巷戰,未必沒有機會將漢軍重新趕出長安城。

至少也會讓漢軍受到不小的死傷。

在那些鐵血將領的強烈建議下,夏侯楙勉爲其難地答應了這個提議。

可讓夏侯楙及一衆魏將沒想到的是,當夏侯楙的軍令發出去後,城內的數十萬百姓,根本就沒多少人搭理魏軍。

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可能要他們人人原本都是心懷漢室之人,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

但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卻讓長安城內的數十萬百姓對曹魏感到不齒。

身爲長安城內地位最高的兩位大將曹彰與張郃,他們本應該想着是如何抵禦敵人,保護好長安城的安全。

但結果呢?

敵人還未進攻,他們二人就因爲權力之爭,自己先內亂起來了。

還將這種內亂堂而皇之暴露到大街上來。

這種猶如強盜般的火拼行爲,直接讓長安城內的數十萬百姓,都喪失了對曹魏的敬畏之心。

一旦對曹魏失去敬畏,那麼自然就會思念起大漢。

正如後世的南北朝時期,在看清了西晉的真面目之後,天下百姓又人人思念起大漢起來。

就連異族建立的政權爲了爭取民心,也會恬不知恥的用漢來當做國號。

以當下的實際情況來說,長安城內的百姓,至少有九成以上都是希望漢軍入駐長安的。

在這種情況下,夏侯楙發出的那道軍令在長安百姓看來,無疑就是一個笑話。

而若沒有長安百姓的配合,所謂的巷戰戰術根本就無法實施。

甚至有許多長安百姓在看到入城的漢軍後,紛紛簞食壺漿,跪立在街道兩旁,主動歡迎着漢軍的到來。

而當這樣的場景在長安城內傳開後,城內尚有戰鬥力的魏軍,軍心也一下子崩潰。

越來越多的魏軍不聽指揮,主動打開其他面的城門朝着城外逃去。

只是基層的魏軍容易逃離,在於他們除去自己的生命就毫無牽掛。

但對於夏侯楙這些魏軍高級將領來說,他們在長安城內這麼久,囤積了大量的財富。

在逃走之前,他們還想着將往日中搜刮來的財富一同帶走。

這樣一來,他們無疑就耽誤了逃離的進度。

等夏侯楙等人收拾好細軟,再想逃出去時,他們卻發現未央宮早已經被漢軍所包圍。

本來漢軍的速度也不會這麼快,可要是加上有大量的百姓在前方帶路呢?

再加上有大量的百姓,主動告知漢軍該封鎖哪些道路呢?

長安,民心俱失,這一戰曹魏簡直敗的體無完膚。

而看着涌入未央宮,將自己團團包圍的一衆漢軍,夏侯楙嚇得直接跪倒在地。

心驚膽戰的夏侯楙看着迎面朝他走來的一員漢將,他鬼使神差般問出了眼下心中最大的疑問:

“你們的大將軍,是神嗎?”

先有公安火燒連營,大敗東吳。

後有南鄭遙引漢水,吞沒魏營。

今又以身爲旗,致使長安萬鈞城牆傾然崩塌。

能做出以上三大神蹟的人,還能算是人嗎?

夏侯楙的疑問,讓周圍的漢軍全都大笑起來。

他們全是糜暘的親軍。

大笑之後,站在夏侯楙身前的州泰,故作神秘的反問道:

“你猜?”

非大將軍乃神人,實乃大漢天命所歸也!

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章推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290章 既分勝負 亦決生死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章推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211章 隱患滋生 伯仁野望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章 此路不通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8章 關羽之憂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