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

長安城內的宮城之中,夏侯楙一臉興奮地來到曹彰的身前。

“子文我觀今日賊軍的投石車,也終不能對城牆造成什麼大的損傷。”

夏侯楙來到曹彰面前後,第一句話說的就是這個。

而從這句話中,能明顯感受到夏侯楙欣喜的語氣。

在一開始看到漢軍推出那數十架投石車後,夏侯楙的心中其實是充滿着擔憂的。

因爲漢軍所推出的投石車,與他以往見過的都不同。

重要的是,夏侯楙還從曹彰的口中得知了那投石車的威力有多麼大。

相比於夏侯楙,曹彰自然是認得那數十架投石車的。

畢竟不久前,那些投石車曾經是魏軍的攻城利器。

那一日在向夏侯楙闡述完連發投石車的威力後,曹彰的心中其實也存在着擔憂。

但後面的進展,足以讓夏侯楙與曹彰二人喜出望外。

長安城牆的堅固程度,遠遠在一般的木製營帳之上。

堅硬的城牆,多次硬抗住了漢軍投石車的猛攻。

而這也給夏侯楙與曹彰二人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感。

本來馬鈞改進的投石車,不至於對長安城造成這點傷害的。

主要是糜暘下達命令,讓馬鈞調整好投石車的射程,儘量不要讓巨石砸入城內太遠,以免對城內的百姓造成大量傷害。

糜暘這“迂腐”的行爲,曹彰這幾日不止不屑過一次。

而聽到夏侯楙的話後,曹彰的臉上也流露出笑意。

“之前糜賊意欲攻我西面城牆時,我心中還尚有些擔憂。

你是知道的,當年的李郭之亂與馬超之亂,都讓長安城的西面城牆遭受過嚴重的損毀過。

只是沒想到,後新修補起的城牆竟也有着如此堅硬的程度。

觀長安城牆這堅硬的程度,實可與鄴城相比較。”

見曹彰將長安與鄴城作比較,夏侯楙心中的安全感更是蹭蹭上漲。

按照常理來說,長安城的城防應該在鄴城之上,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正如曹彰所說的那般,數十年來關中一直處於動亂的狀態中。

而長安城定然是動亂的中心點。

在這種情況下,長安城的城牆曾多次遭受過破壞過,特別是西面城牆這一處。

相反的是自從曹操拿下鄴城後,他就一心要將鄴城打造成他的大本營。

因此數十年來,曹操不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增添修葺鄴城的城防。

щщщ ¸тт kΛn ¸CΟ

此消彼長之下,要是論其他面城牆的堅硬程度,長安與鄴城可能在伯仲之間。

但要是單單論西面城牆這處,長安肯定是比鄴城稍遜一籌的。

這一點也一直是之前曹彰心中最擔心的地方。

當然曹彰也知道爲何漢軍會知道這一點——肯定是張郃這個魏奸泄密的。

只是原本心中的擔憂,在漢軍採取攻城的舉動後,就漸漸地都消失了。

後世有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說的就是眼下長安西面城牆的情況。

或許西面城牆相比於其他處城牆最爲薄弱,但也不是一般的小城,或者說營寨可比擬的。

兩相笑過之後,性格沉穩的夏侯楙卻又擔心起一件事:

“賊軍正在挖掘地道,還望子文要提前防備這一點。”

夏侯楙原是好心提醒,不料曹彰在聽到夏侯楙的提醒後,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件事我又豈會不知?”

“只是我卻要笑糜賊計窮也!”

“糜賊見正面強攻不行,想着挖掘地道,派兵從地道內攻入城內,這一點本是常理。

可他千不該萬不該,爲急於求成,而讓士卒民夫日夜趕工。

如此一來,此事豈可瞞得住我?

而此事被我所知,我自然有應對之法。”

曹彰的自信讓夏侯楙詫異。

夏侯楙不通軍略,當然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漢軍的地道戰術。

見夏侯楙困惑,曹彰有着教導之心言道:

“我軍無須出城阻止賊軍舉動,我軍只需在城內修建多處壕溝。

這樣一旦賊軍地道挖到城內,自然在我軍面前無所遁形。

而地道狹窄,勢必難以容納大量賊軍通過。

屆時我軍只要守在地道之外,或截殺,或放水火入地道,賊軍皆死無葬身之地也!”

曹彰的解釋讓夏侯楙恍然大悟。

在明白曹彰的對策後,夏侯楙對曹彰不由得拜服起來。

滿滿的安全感呀!

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坐等賊軍上門送死即可。

想來他們最後若能守住長安,那勢必會因這一戰名留青史!

想到這,夏侯楙與曹彰二人皆激動不已。

在長安城內的夏侯楙與曹彰商議對策,並且順便貶低糜暘的時候,糜暘也沒有閒着。

劉備到長安城下,已經過去數日的時間。

在這數日之中,陸陸續續有漢將回來稟報,說是地道已經開拓到章城門之下。

而就在那些先期完成任務的漢將以爲他們不用再進入地道中後,糜暘卻又給他們佈置了一道新任務。

這個任務有點危險性,所以需要各位漢將親自監督。

這個任務就是讓諸位開拓地道的漢將,將足量的石脂及大量易燃物傾倒進地道中。

糜暘的這道命令更讓諸位漢將有所不解。

但礙於糜暘的威望,他們也只能老老實實去照辦。

早在街亭一戰後,糜暘就知道將來他可能會再用上石脂,因此曾多次下發手令提醒諸位漢將一些石脂的注意事項。

石脂雖易燃,但好在現在處於冬季,關中的溫度極低。

加上未經提純的石脂,易燃性與後世的石油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所以只要不遇明火,那麼石脂就在可控範圍內。

有着糜暘的提醒,除去魏延之外,今日其他漢將都完成了他佈置的那個任務。

而今日糜暘在帳內,等着的就是魏延的彙報。

在天色漸漸暗下來之後,一路罵罵咧咧的魏延終於回到了糜暘的軍帳內。

只是方纔還在外面口吐芬芳的魏延,在一進入糜暘的軍帳內,整個人就變得安靜了下來。

他循規蹈矩的來到糜暘身前稟報道:

“大將軍,臣已完成任務!”

由於魏延最晚回來,所以他還未來得及洗漱,身上帶着一股石脂專屬的刺鼻味道。

但糜暘卻沒有嫌棄魏延。

聽到完成任務四個字後,糜暘的臉上只有喜色!

糜暘陡然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對着帳內的諸位漢將下達了一道軍令:

“明日起,諸君隨孤一同陷城!”

糜暘的語氣慨慷激昂,引得帳內諸將一片振奮。

只是振奮之後,諸將不免產生疑惑。

其中以魏延的疑惑最甚:

難道這半月來在地下待得久了,城牆哪處被投石車砸出洞了他不知道?

不然的話,該怎麼陷城哦!

夜色降臨,劉備的大帳內卻燈火通明。

他的身前正跪着那名老宦者。

於劉備陣陣劇烈的咳嗽聲中,老宦者求請劉備迴鑾的話語越發急切。

“陛下,我們就算不回到南鄭,回到槐裡也是好的呀!”

相比於生活條件困苦的野外軍營,城池無疑纔是最適合劉備養病的地方。

可面對着老宦者忠心款款的勸告,劉備卻始終不發一語。

劉備的執着讓老宦者更加焦急。

情急之下他不禁說道:“大將軍所言數日,現數日已過”

在老宦者說這句話時,劉備終於有了反應。

他氣憤地拍案道:“夠了!”

“子晟說是數日就是數日!

絕不會是數月,也不會是數年!

無須再勸,朕心意已決!”

劉備是第一次在老宦者面前動怒。

而就在君臣二人僵持的時候,門外的羽林軍稟告,說是大將軍求見。

聽到這聲稟報後,劉備連忙讓糜暘進來。

糜暘進來後,一眼就看到了跪地的老宦者,略一思量他就知道老宦者爲何如此。

而劉備見到糜暘後,臉上卻露出笑容。

“說了多少遍了,朕信你,無須來寬撫朕。”

劉備以爲糜暘是來穩定他的情緒的。

可讓劉備沒想到的是,糜暘沒有迴應他的話,反而是緩緩從懷中掏出了一塊玉佩。在搖曳燭光的映照下,玉佩熠熠生輝。

而那塊玉佩劉備再是熟悉不過。

“朕希望來日你能如朕當年一般,以此玉佩爲信物,將朕接入長安城內。”

這是之前劉備與糜暘之間的一個承諾。

而糜暘拿出玉佩的舉動,在預示着什麼,劉備又豈會不知道呢?

由於內心中的激動,劉備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同時他的眼眶已經慢慢變得溼潤。

“陛下,姑父,恩師。

明日我們一起回家!”

燭光影影綽綽,映照在糜暘的身上,讓眼眶佈滿淚珠的劉備產生了一種錯覺。

他在糜暘的背影之中,好似看到有一隻麋鹿的身形在顯現。

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大漢要復興咯!

第二日一大早,雄渾的鼓聲就在漢軍大營中響起。

數萬漢軍在雄渾鼓聲的引領下,快速穿戴好甲冑,手持武器有序的來到長安城外列陣。

對於百戰精銳的漢軍來說,他們知道這鼓聲代表着是全面進攻的意思。

而半個多月來的僵持,也讓每位漢軍都知道長安城的難攻程度。

要想正面強攻下如長安這般的堅城,今日他們一定會付出極大的死傷。

但看着身前的那兩道身影,他們的心中卻沒有半分退縮之色。

那兩人,一人爲天子劉備,一人爲大將軍糜暘。

有這二人帶領,什麼樣的仗他們不敢打呢?

數萬漢軍列好一座座嚴密的方陣,跟在劉備與糜暘的身後不斷前進。

數百步的距離無須駕馬,糜暘正攙扶着劉備一步步朝着長安城走去。

緊緊環繞在他二人身周的,是一位位身形彪悍的漢將。

相比於普通士卒,許多漢將都在好奇糜暘爲何會帶着劉備往城下走。

眼下長安城門未破,加上陛下年老體衰,難不成大將軍還要讓陛下親自衝鋒不成?

可諸位漢將雖不解,但劉備前進的步伐卻很堅定。

在他的眼中,長安城雄偉壯闊的城門依然挺立。

可他的手中正緊緊拽着那塊玉佩,玉佩的溫潤觸感,讓劉備對糜暘有着十足的信心。

或許他隨着糜暘走着走着,長安的城牆就自己倒塌了呢?

要真是如此的話,大漢倒真是天命所歸了。

糜暘攙扶着劉備並未走出多久,他就帶着劉備來到了一處地道口。

而當糜暘與劉備站定的時候,又有十數位提前得到吩咐的漢將,去往另外的地道口站立着。

漢軍的傾巢而出自然瞞不住城內的曹彰。

在得知今日漢軍要發動總攻之後,曹彰急忙調集兵力並親自來到了城牆之上。

站在城牆上的曹彰,一眼就看到了劉備與糜暘。

而看着劉備與糜暘在前,數萬漢軍在後的奇怪佈陣,不解深意的曹彰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難不成糜暘要親自帶着劉備,從地道一同進入長安城內不成?

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曹彰的笑聲肆意且猖狂,他的大笑也引起了城牆上衆多魏軍的大笑。

他們的笑聲順着風聲傳到了城下的諸位漢將耳中。

劉備自是也是聽得到的。

但就在城牆上的魏軍笑聲愈演愈烈的時候,糜暘從旁邊接過一支火把遞到了劉備的手中。

“陛下,將火把投入地道內。”

糜暘的話,讓劉備愈加不解。

但他的動作卻沒有半分遲疑。

他從糜暘的手中接過火把,然後在數萬人的注視下,將燃燒着明火的火把投入了地道之中。

而隨着劉備的動作,十餘處站在地道口的漢將,也紛紛將手中的火把投入了地道之中。

由於地道的構造,劉備及諸位漢將投出的火把,勢必不能進入地道內太遠。

可只要有數尺之遠,也就足夠了。

因爲十餘處地道口內,正滿布着石脂。

靜靜躺在地道內部的石脂,在沒遇明火時,就跟泥土一樣漆黑難辨。

可當它們遇到明火之後,很快的一場驚變在每一處的地道內發生着。

兇猛的大火瞬間在地道內部升起,而在大量易燃物的指引之下,沸騰的大火頃刻間化作一條條勢不可擋的火龍,朝着地道內部猛烈衝去。

沒有用多久的時間,似乎可吞噬一切事物的火龍,就將整條地道都包裹其中。

迅猛的火焰甚至能竄出地道口,引得諸位漢將齊齊後退。

在烈火的炙烤下,原本支撐地道的衆多木柱,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變脆着。

而在地道內部木柱被焚燒殆盡的時候,長安城外的數十架投石車也一直未停止過攻擊。

投石車猛烈的攻勢,是不足以將長安西面城牆直接砸出大洞。

但長安西面城牆在大量投石車半個多月的猛攻下,上面的許多處早就布有裂痕。

特別是那幾處近年來才加固的城牆。

要想毀壞長達十餘里的長安城牆,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可要是專挑着十餘里城牆處的薄弱處,日夜不停地猛攻呢?

若這一點還不夠的話,要是支撐長安城牆的地基崩塌了呢?

曹彰不知道的是,在他大笑的時候,他所在的城牆下方地基乃是由木柱支撐着。

而那些木柱現在被烈火炙烤的,早就越來越搖搖欲墜。

終於在一聲旁人聽不到的脆響發出後,一根木柱再也經不住猛火的炙烤直接化爲飛灰。

而當第一根木柱被焚燬後,很快的就有第二根,第三根木柱出現。

並且這種情況,是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在蔓延着。

不久之後,站在城牆上的曹彰就陡然停止了大笑。

因爲他發現了異常。

他發現原本堅固的城牆,似乎在顫動着。

但這又怎麼可能呢?

曹彰第一時間以爲這是種錯覺,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錯覺正變得越來越強烈。

重要的是,不止曹彰有這種錯覺,現在站在城牆上的魏軍都有着類似的感覺。

而這時在城牆下的漢軍,他們也看到了此生從未見過的壯觀一幕。

原本平整的地面,不知道怎麼的就變得不斷起伏起來。

好似有十數條巨龍在地下翻滾一般。

造成這幕現象是因爲有的木柱倒下了,但還有着一些木柱在死死支撐着。

失去木柱支撐的地面自然會塌陷,而尚有木柱支撐的地面,還能勉強保持着平整。

但這一幕很快就要消失了。

隨着越來越多的木柱被焚燬,塌陷的地面越來越多,並且這種塌陷以令人震驚的速度朝着長安城牆下方襲去。

當支撐長安城牆的地面,也被裹挾進勢不可擋的塌陷狀態中後,更讓數萬漢軍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雄偉的長安城牆上出現了一道道肉眼可見的巨大裂痕。

而隨着那些巨大裂痕的快速蔓延,某些地方的城牆再也支撐不住,頃刻間倒塌了下來。

正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當有一部分的城牆開始崩塌後,這種崩塌的趨勢很快就會波及到其他面城牆。

於是在數萬漢軍不可思議的目光中,原本在他們心中堅不可摧的長安城牆,原本在他們心中難以逾越的長安城牆,正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快速地發生着劇烈的崩塌。

這一幕宛如神蹟!

當一面面城牆倒塌之時,原本站立在城牆上的魏軍驚恐地想着逃往城內。

只是他們現在想逃,卻是晚了。

上千魏軍猶如一位位被天神貶斥的罪人一般,接連不斷地從高空掉落進下方的烈焰之中。

魏軍的哀嚎聲,驚喊聲,不斷的傳入數萬漢軍的耳中。

與方纔他們猖狂的笑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衆多魏軍的身體,更是在下方熾熱的火焰中不斷翻滾着,或是被不斷掉落的巨石碾壓着。

多處城牆的倒塌,引起了漫天的煙塵,更發出了一陣陣震天的聲響。

陣陣震天的聲響沖天而起,直接將整座長安城包含其中。

聽到這懾人響聲的長安百姓,以爲發生了地龍翻滾,嚇得紛紛從房屋中跑出,然後他們朝着發出聲響的地方看去。

數十萬長安百姓目光所及之處,於漫天塵埃之中,一抹抹鮮豔的顏色逐漸顯現。

那是一面面赤紅的大漢軍旗!

而在城牆外的糜暘,在衆人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率先對着尚處在震驚中的劉備一拜:

“恭祝陛下,親手收復長安!”

陛下,姑父,恩師。

孩兒的這份禮物,您喜歡嗎?

類似的攻城方法,高歡在歷史上用過。

他用這方法攻下的城池,叫鄴城~

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553章 二帝反應 漢鹿亢奮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558章 欲引天火 佈局長安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100章 三江失敗,今晚休息一下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23章 誅心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581章 心累糜暘 速召丞相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32章 小心有詐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44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3章 先斬後奏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