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

糜暘自然知道曹真現在有多恨他,而那種恨,是會讓曹真不會顧忌什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說法的。

爲了儘量保護己方軍士的性命,糜暘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那就是讓法邈不直接派使者前往長安。

而不前往長安,信使又該去往哪裡呢?

很簡單,長安周圍還有那麼多縣城。

於是乎就在糜暘率軍抵達斜谷口的第二日,也在孫禮心中竊喜以爲矇騙住糜暘,派出使者前往長安向曹真報喜的當日,斜谷口中走出了十幾騎漢軍信使。

十幾騎漢軍信使在州泰的吩咐下,分別根據身上的地圖,朝着長安附近的縣城疾馳而去。

長安周圍乃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這大大加快了漢軍信使胯下駿馬的速度。

更爲重要的是,在得知糜暘率軍到來後,曹真果斷地採取了堅壁清野的計策。

這導致十幾名漢軍信使,在長安附近的關中大地上,幾乎沒遇上什麼阻礙。

於是乎,最遲一日,最遲兩日,長安附近的霸陵、杜陵、鄭、新豐等縣,皆看到了城外漢軍信使的來臨。

就在諸縣縣令以爲漢軍信使是來勸降,想着於城頭上迎風挺立義正嚴詞拒絕的時候,漢軍信使口中念出的信件內容,差點讓諸縣縣令直接跪在了城牆上!

“拔劍四顧,盡皆宵小,舉目無敵。”

單單這一句話,就體現了糜暘那令人畏懼的傲氣。

最重要的是特麼這句話由糜暘說出來,他們的心中竟然一點覺得不對的念頭都沒有。

若說這句話還只是讓諸位縣令心中震撼不已的話,那麼“幸勿待閨,貽笑天下”八個字,更是糜暘在整個關中面前狠狠抽曹真的臉。

甚至是直接將曹真架在火上烤。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用白話文來講,那就是:不要跟女子一樣畏縮地躲在閨閣之中,有本事出來碰一碰,你不出來,全天下都看不起你。

而最重要的是,糜暘這句話雖是率先落入諸位縣令之耳,但諸位縣令皆知道糜暘這句話實際上是對曹真說的。

前後兩句話加起來,都完美的顯露出糜暘當下的心態:他很狂傲。

但他偏偏有這副狂傲的資本。

於是當這兩句話落入諸位縣令的耳中後,他們心中不僅浮現震撼之情,還自然而然的浮現了畏懼之情。

憑一封信而輕易動盪關中之軍心、民心,這便是當下糜大將軍在關中威名之盛的最佳體現。

煊赫威力之下,可引得京兆數十萬生民膽顫。

而若是當這個消息朝其他關中的郡縣傳去後,又何止會只有數十萬生民,畏懼於糜暘的威名之下呢?

糜暘想要的第一個效果,已經在無形中完美達到。

看着諸縣縣令於寒風中凌亂的樣子,哪怕處於不同的縣城之外,可十幾騎漢軍信使,還是皆發出陣陣大笑後離去。

相比於魏軍對糜暘的畏懼,他們身爲糜暘的部下,這一刻心中卻是充滿着自豪。

而從始至終,沒有一個縣的縣令,敢貿然派兵出城截殺那些漢軍信使。

他們就這麼呆滯着,放任着漢軍信使猖狂着大笑離去。

當漢軍信使從己方城下離開後,諸位縣令心中很快又反應過來一件事——這件事該不該上報給曹真呢?

諸位縣令心中有這個遲疑,在於堅壁清野之下,諸縣之間的聯絡並不通暢。

他們每個人都不知道,是否漢軍信使有去往別的城,還是隻來到己方城池之下。

他們甚至不知道漢軍信使,有沒有前往長安,將這封信的內容讀給曹真聽。

可哪怕有着這個疑惑,諸位縣令第一時間還是並未派出信使前往長安。

這是因爲那封信的內容威力太大了,他們聽到後都覺得難以接受,更何況曹真這個當事人?

要是曹真已經知道這封信的內容,他們正好又派信使前往長安,在曹真的面前再次戳破這個傷疤,那曹真盛怒之下,不得降罪於他們?

一個個遲疑不斷在諸位縣令的心中醞釀,可在百般思考之下,諸位縣令還是不約而同地派出信使前往長安。

派出信使有可能惹怒曹真,可不派出信使稟告這件事,那就有可能擔上私通外敵的干係。

兩者之間,還是後者更嚴重些。

諸位縣令其實是擔心錯了,他們不知道糜暘並未派出信使前往長安。

但糜暘卻料到,諸位縣令在聽到信的內容後,一定會不自覺地成爲他的傳聲筒。

這便是糜暘想要的第二個效果。

諸縣派出的使者或早或晚出發,可能由於出發的時間不同,導致諸縣的信使幾乎是同一日到達長安。

而近來漢軍一直無異動,這本來就讓曹真十分憂心。

於是在聽到多縣縣令都派來信使後,心中有着不好預感的曹真,立馬接見了那些信使。

在大將軍府的議事廳內,總共十數位來自各縣的信使,整整齊齊得站在曹真的下方。

而此時在議事廳內,也入座着許多魏將。

在見到來自各縣的信使後,曹真連忙焦急地問道:“發生何事了?可是糜賊分兵攻打你們呢?”

曹真問出了心中最擔心的話。

儘管目前從孫禮上報的消息可知,糜暘成功被他的疑兵之計所迷惑,這幾日來一直按兵不動。

但糜暘素來狡詐,也許疑兵之計早被就被他看穿,他反而將計就計,早就分兵襲取關中諸縣。

這也恰恰是曹真最擔心的地方。

因爲他現在很虛。

可就是在曹真的詢問之下,諸位來自各縣的信使卻變得支支吾吾了起來。

看到這些信使的鬼樣子,曹真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有啥事倒是說呀,這一副鬼樣子做給誰看。

曹真狠狠地一拍桌案,語氣威嚴地說道:“有何事儘管說來,孤自有計較。”

哪怕曹真被糜暘打的差點回不來,但曹真在大魏境內的威望還是有的。

在曹真的“撐腰”之下,諸位信使終於齊齊從懷中掏出一封信。

看到彼此之間如此整齊劃一的一個動作,不僅諸位信使之間互相驚詫,就連曹真也顯得有些摸不着頭腦。

但在一旁的劉曄將十幾封信箋都取來給曹真觀看後,曹真很快就不詫異了。

當看到第一封信的內容之後,曹真就已經怒不可遏。

但他還是保持着一絲理智,讓自己拆開第二封信看了起來。

當看完第二封信的內容之後,曹真腦海中的最後一絲理智已然消失不見。

但出於名將的基本素養,曹真機械性的拿起案上的第三封信看了起來。

可當曹真看完第三封信的內容之後,什麼理智,什麼名將素養,在這一刻都消失不見。

勃然大怒的曹真直接一腳踹飛了身前的桌案,他起身抽出腰間的長劍,朝着斜谷口的方向一邊揮劍一邊怒喝道:

“糜賊,你欺人太甚。

吾勢必寢汝皮,飲汝血也!”

曹真這突然暴怒的舉動,不禁嚇壞了一衆信使,更讓堂內的諸位魏將全都嚇得站起了身。

他又做什麼了?

不可能跑去挖掘渭水河道吧!

由於心中的驚懼,有些魏將很快撿起地上散落的信件看了起來。

等看完信中的內容後,他們紛紛用同情的目光看向曹真。

他們明白了曹真爲何會突然如此盛怒。

沒有一個男兒能忍得了信中的內容的。

而衆多魏將同情的眼色被曹真捕捉到了。

他整張臉直接漲的通紅,上頭的他直接提着手中寶劍,連連跨步就要走出廳門領兵出城與糜暘決戰。

衆魏將看到曹真的這副作態後,許多人紛紛嚇得“花容失色”。

現在長安內的兵力有多少,他們最清楚不過。

憑七千精兵守衛長安等到援軍是沒問題,但糜暘此番北伐可是帶了十萬大軍前來。

用七千精兵出城與指揮十萬大軍的糜暘作戰,這不是白白送死是什麼?

一些魏將下意識上前抱住曹真的大腿,讓曹真無法繼續前進,然後他們中有的甚至急的哭了起來:

“大將軍,國事爲重,長安爲重呀!”

不久後,整個大廳內的魏將都跪下下來,以國事爲重勸諫曹真,要按捺住心中怒氣。

面對諸將的以身勸阻之舉,曹真想掙脫,卻死死掙脫不開。

最後無奈地他只能渾身失力地跪坐在地上,眼中滿布淚水。

對於一個熱血男兒來說,遇到這樣的事,卻不能報仇,能不哭嗎?

糜暘在信中將他比作女子,這是在羞辱他。

而更過分的是,糜暘竟然還這麼噁心的,派出這麼多信使前往京兆各縣。

想來這時候不止京兆各縣知道了這封信的內容,恐怕不久後整個關中都會知道。

到那一刻,若是他沒有做出舉動,整個關中的人該如何看他?

誇他忍辱負重多一些,還是罵他畏糜如虎多一些?

要知道他可是曹魏的大將軍,身上擔的是曹魏的榮譽呀。

糜暘羞辱的不止是他,更是整個大魏。

可哪怕是被敵人如此騎到頭上了,他卻不能做出絲毫有利的反擊,這讓視曹魏社稷爲生命的曹真,如何能忍受的了。

這幾日來糜暘一直按兵不動,他就擔心糜暘在準備什麼壞招,可沒想到糜暘竟然能下作至此,做出如此誅心之舉。

滿臉遍佈淚痕的曹真,最後只能仰天長嘆道:

“今日之後,真貽笑萬世也!”

在發出這聲淒厲的悲呼後,曹真眼睛一黑,直接倒在了諸將的懷中。

純純是被氣的。

在大營中等待數日的糜暘,遲遲未等到斥候來報長安出兵的跡象。

按照時間推算,曹真應該收到他準備的禮物了纔是,以曹真的性格,不應該無動於衷呀。

除非現在長安的兵力,肯定十分空虛。

糜暘在心中馬上做出了這個判斷。

但曹真肯定也不會料到,糜暘心中比他更虛。

不過雖然曹真並未立即率軍出長安來找他死拼,可糜暘派出的斥候還是打探到了許多有用的情報。

這幾日來,長安城中不斷派出信使前往關中各地。

甚至還有信使朝着洛陽而去。

想來應該是曹真派去各地徵召援軍的。

從此可知,曹真不是不想與他作戰,只是想等援軍到齊後,再一鼓作氣擊敗他。

不過,這恰恰是糜暘寫那封信想要達到的第三個效果。

別忘了,來自後世有底線卻底線不高的糜暘,可算是當世最會激將的人。

當年糜暘人生的第一戰,不就是以一封信激怒孫桓,從而讓孫桓步入了不歸路嗎?

儘管任何人都看得出來糜暘是在激將,但糜暘料定曹真會中計。

原因無他,關中乃曹魏命脈之地,而軍心穩定更是守衛關中之要。

若是真的一直不對糜暘的激將作出反應,那麼關中本就不穩的軍心,會更加頹廢。

到那時情勢只會對曹魏更加不利。

本就敵強我弱,己方軍心再不振,這仗還怎麼打?

別看歷史上司馬懿夠能忍,可曹真畢竟不是司馬懿。

在得知曹真往各地徵調援軍之後,糜暘已然完成了他這一路大軍的任務。

憑他的威名,再加上他那囂張至極的語氣,曹真不徵調整個關中的精銳與他拼命纔怪。

接下來他只要靜觀其變就好。

只要關中的大部份兵力來到長安城外,那便是劉備出兵北伐的最佳時機。

而後糜暘便起身來到大營內的高臺上,他的目光朝着東方望去。

孫權,陸遜,你們該動了吧!

孫權早在之前就上表明確表示過,他會出兵攻打合肥。

但直到今日,江東的大軍還未進入淮南地界。

糜暘知道孫權在想的是什麼。

孫權是在等自己出現在關中的消息。

一旦等這個消息傳到他手中,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出兵北伐。

糜暘沒有料錯,不久之後當江東在關中的探子,將糜暘出兵關中的消息傳回建業後,孫權第一時間便召集了建業城內的衆臣。

糜暘既已凌視關中,那接下來就是他兵起淮南之時也。

兩方合力,一起將往日不可一日,藐視天下的曹魏,從那天下最強的位置上給拉下來!

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289章 擋車騎者 人馬俱裂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4章 屠殺?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23章 誅心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