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

坐於石壘上的魏延,從親衛手中接過一塊沾滿草藥的布,將它綁縛在自己的手臂傷口處。

而這一刻魏延身前的地上,剛有一塊被換下的帶着血痂的血布。

不止魏延的身前如此,就連聚集在他周圍的上千士卒身前,也都有着剛換下的傷布。

前段時間那一戰,爲了成功突出重圍,魏延與他的本部兵馬,可謂是悍不畏死。

不要命的打法,成功讓魏延帶部突出重圍,但也成功幾乎讓魏延的兵士幾乎人人帶傷。

當然能繼續跟隨魏延的兵士受的傷大多不重,基本都是些皮外傷,用隨身攜帶的草藥治療就不會有問題。

至於那些受傷重的,早已經留在了南鄭城的南門之外。

而這一部分人,足足佔據了魏延本部兵馬的一半人數以上,由此可見那一戰是有多激烈。

但幸虧最後結果是好的,這是魏延當下心中唯一的安慰了。

當重新綁縛上沾滿草藥的布後,魏延略微施展了一下手臂,發現他的傷勢已經沒有大礙。

至少不會影響他上陣殺敵了。

想到此,魏延提起放在一旁的長劍,快速來到州泰的身前。

州泰本在察看幾名士卒的傷勢,出身良家的他,年輕時亦曾學過一些簡單的醫術。

可蹲在地上察看傷勢的州泰,很快就發現他的頭頂出現了一片陰影,想來是有一位壯漢,遮擋住了他頭頂的日光。

州泰擡頭看去,發現正是魏延。

州泰還發現這一刻,魏延正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心下知道魏延爲何如此的州泰,不太想搭理魏延。

類似的事,昨日,乃至於前日都曾發生過。

但魏延見州泰不搭理他,眼睛一眯,直接將州泰正在醫治的那名士卒給扒拉開,然後徑直蹲在州泰的對面,就這麼與州泰對視着。

這樣一來,魏延眼中的熱切,州泰再也難以躲避了。

州泰不禁嘆了一口氣,問道:“鎮北將軍,這是何故?”

何故?

“你何必明知故問。”

魏延的聲音有些沙啞,但卻言之鑿鑿。

說完這句話後,魏延見州泰沒有接話的意思,魏延便徑直將來意挑明:

“時機已到,可以解開大將軍給的錦囊了。”

這便是魏延的來意。

可是在聽完魏延的來意後,州泰卻斷然否決道:“離半月之期尚有幾日,不到打開大將軍錦囊的時候。”

州泰的否決讓魏延怒氣升騰。

他站起身指着下方道:“你起來看看。”

在魏延的要求下,州泰倒也真的站起身來。

將近半月前,魏延爲不讓魏軍看出他的真實去向,在突圍後假意率部衆朝着陽平關進發。

後來在成功甩掉魏軍的部隊後,魏延便又率領部衆快速折返,藉着一些隱蔽的地帶,悄悄繞行至定軍山上。

這一切對於熟悉南鄭地形的魏延來說,自是不難。

所以當下州泰與魏延所處的地方,正是定軍山之上。

定軍山位於南鄭南部,且是南鄭方圓山勢最高者,從定軍山向下俯視,很容易看清魏軍的一些舉動。

例如當下在漢水北岸,有着大量魏軍,正在漢水修築着堤堰。

最重要的是,從魏延與州泰的視角看去,不難看出魏軍修築的堤堰大致上已經完成。

正是看到這一點後,魏延纔會顯得心急。

“你難道不知道那意味着什麼嗎?”

魏延低沉的聲音中,隱隱帶着幾分急躁。

魏延能看到的州泰亦能看到,而經過糜暘教導的州泰,自然也知道魏軍的堤堰即將修好,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至多再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是幾日,下方的那滔滔漢水便要朝着南鄭城傾瀉而去了。

這如何能不讓魏延感到急躁。

當然州泰心中的急躁不比魏延心中的低,但他還是搖頭道:

“不管下方局勢如何,只要時日一刻未到,我就不會打開大將軍的錦囊。”

見州泰如此頑固,魏延不禁氣急,氣急之下他的聲音不由得大聲了一些。

“伱難道還指望益州會有援軍來嗎?

一年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了,朝廷可曾給過我們梁州半分支援!

我們接下來靠的只有自己。”

魏延在說這番話時,語氣中帶着許多不滿。

這層不滿不是隻有他心中有,梁州的很多將士心中都有,只是只有魏延敢直接說出來罷了。

梁州局勢變成當下如此危急,難道是梁州的將士不夠效死嗎?還是大將軍指揮不利?

若是這兩點原因的話,梁州早就丟失了,造成當下險峻局面的原因就在於梁州沒有得到任何支援。

魏延不是不知道朝廷有朝廷的難處,但若是數個月的時間的話,魏延還能讓自己體諒。

但整整一年的時間過去了,梁州的血都快流乾了,朝廷的援軍卻還是一直遙遙無期,這讓性情急躁的魏延怎麼體諒?

或許一開始魏延對成爲糜暘的部下還心有不服,但隨着多次的共同征戰,魏延的心態也不知不覺間發生着變化。

他是大漢的臣子,但同時也是梁州的將軍,有着強烈的鄉土觀念。

魏延的怒吼引來了周圍士卒的注視,可他們在聽完魏延的話後,臉色也變得低沉起來。

從他們的臉色可以看的出來,他們對魏延的話是認同的。

哪怕糜暘往日中一直爲朝廷說話,但這終究抵不過事實。

魏延以爲自己的話也能引起州泰的共鳴,從而讓他不再那麼頑固,但州泰的確有所共鳴,卻還是仰着脖子,堅決不肯將懷中的錦囊交出來。

州泰知道自己爲何會被糜暘委任爲魏延的副將,糜暘也爲何會將錦囊交給他,爲的不就是防備這樣的情形嗎?

既然如此,他絕不能辜負糜暘的信任。

州泰的這副作態讓魏延愈發氣急,想起前段時日的突圍之戰,要不是他的誓死守護,州泰又怎麼能安然無恙,不見他的部衆幾乎人人帶傷,而州泰卻未傷毫毛乎?

豈不料州泰這廝,是一點恩情都不念呀。

急起來的魏延就有些不管不顧了,他上前一步想着搶奪州泰懷中的錦囊。

或許這樣的事會讓糜暘將來極不滿,但只要能不耽誤時機,救下糜暘及梁州,魏延願意承擔這副責任。

不料州泰對魏延的舉動早有預料,他急忙跳開幾步高喊道:“鎮北將軍意欲違反大將軍將令。”

當州泰的這句話喊出來後,原本在周圍休息的上千漢軍一下子騰得站起身來。

他們是魏延的本部兵馬不錯,但在糜暘改革軍制後,魏延本部兵馬中的將校也皆是糜暘的嫡系。

而他們是知道州泰的身份的,名爲副將,實爲監軍!

魏延見上千士卒不顧養傷直接站起身來,還隱隱有將他包圍的趨勢,這讓魏延有種百口莫辯的感覺。

他是想救我們的大將軍呀!

無奈且氣憤的魏延,也不可能敢明着違抗糜暘的命令,最後他只能抽出腰間的長劍,狠狠劈砍着身前的石壘,口中恨恨說道:

“我正欲死戰,奈何大將軍不許乎!”

唸完這句直抒胸臆的話後,魏延扔掉手中的長劍,氣的坐在石壘上閉目養神。

州泰見魏延終於消停下來,他暗暗鬆了一口氣。

只是他也不知道能再按住魏延幾日,要是等半月時限一到還不見援軍身影,恐怕不用魏延發言,這僅剩的上千士卒就會鼓譟起來了。

因爲魏延方纔說的那句話,又何曾不是這上千士卒,乃至他自己的心聲呢?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就在離半月期限只有一日,州泰感覺上千士卒看他的眼神都快不對勁的時候,一個來自密林深處的消息,驚起了這上千士卒。

魏延當然不是會苦苦等待的人,在等待的這段時日中,魏延曾派出他的親衛前往密林內探查過。

他的親衛曾與他一起跨越定軍山過,對定軍山的地形有一定的瞭解,這可以有利於他們在密林中探查援軍的蹤跡,如果有援軍的話。

爲何要加上一個如果呢?

因爲魏延早就派出他的親衛了,可近段時日以來,卻始終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但今日卻不同。

幾名親衛跌跌撞撞的衝出密林中,來到了魏延與州泰的身前。

而跟隨那幾名親衛一同到來的,還有魏延與州泰許久不見的傅僉。

同處一個利益集團,魏延、州泰與傅僉之間的感情就猶如老鄉一般。

當下在幾乎大家都放棄希望的時候,許久不見的老鄉突然從山林中出現重逢,再加上這老鄉的出現預示着一件極爲重要的事,這又怎能不讓州泰與魏延欣喜若狂呢?

魏延直接三步並做兩步衝到傅僉身前,抓着他的手臂問道:

“是不是援軍到了?

來了多少兵馬?”

剛剛跋涉至定軍山的傅僉本就疲憊不堪,突然之間他又被魏延劇烈的搖晃着,這讓他幾乎要暈倒。

但看到魏延與州泰的他,心中也被興奮之情所填滿。

這種興奮之情,讓他忘記了身體上的難受。

只是他並沒有正面回答魏延的問題,他只是笑着示意魏延與州泰朝着身後的密林中看去。

在魏延與州泰將目光朝着身後密林中看去的時候,他們就見到了這一生難以忘卻的一幕。

只見一位位身軀佈滿泥土,荊棘的士卒漸漸從密林中現身,那一位士卒雖身上顯得狼狽不堪,但眼神卻顯得炯炯有神,好似一顆顆在星空中閃耀的明星一般。

而更爲重要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整整一片山林都漸漸被此起彼伏出現的漢軍填滿。

漢軍兜鍪上的紅纓,在幽暗的山林中,是顯得那麼的耀眼!

最後大軍中又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鄧艾!

鄧艾在看到魏延與州泰後,便急忙跑上前來,與這二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他終於回家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來自益州的援軍,終於按照糜暘的計劃,來到了定軍山之上!

當思緒從劇烈的驚喜中迴轉之後,魏延馬上讓州泰打開糜暘的錦囊。

鄧艾與傅僉雖還不知道魏延與州泰爲何會出現在定軍山上,但聽到糜暘有錦囊準備後,他們還是十分好奇的將目光投注在州泰的身上。

而到了這一刻,州泰終於暢快的從懷中掏出糜暘給的錦囊,將當中的信條拿了出來。

當糜暘的紙條展現在幾位梁州大將眼中後,只見上面只寫着一句話:

“搶奪堤堰,水淹魏營!”

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落在幾位梁州大將的眼中後,卻引得幾位梁州大將齊齊大笑起來。

真不愧是大將軍呀。

這纔像是大將軍做出來的事嘛!

大將軍既有命,臣下豈能不從之理?

感覺到即將進行歷史性一刻的魏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再次抽出腰間的長劍,劈砍着腳下的石壘:

“死戰!死戰!”

這句話相比於日前所喊的那句話簡短了不少,但也證明了魏延這一刻心境的不同。

那時候是臣等正欲死戰,大將軍不許,今日是大將軍教導臣等該如何死戰,這對早就充滿戰意的魏延來說,又是一件何等暢快的事呢?

而州泰及魏延的上千本部兵士見到魏延“故態復萌”,知曉內中情由的他們,也不禁大笑着抽出隨身刀刃劈砍着身邊的石塊,口中大喊道:

“死戰!死戰!”

剛剛到達的鄧艾、傅僉及數萬援軍不知道緣由,但受到情緒感染的他們,也下意識紛紛抽出腰間的刀刃,或敲擊着一旁的石塊,或敲擊着一旁的樹幹,口中高喊道:“死戰!死戰!”

進入雨季的漢中過去多有降雨,故而定軍山上的數萬漢軍刀刃上,都或多或少帶着不少泥土,泥土覆蓋在刃身上,好似將利刃的鋒芒都給掩蓋了。

但這一刻,隨着數萬漢軍的不斷敲擊,數萬把利刃上漸漸洗盡鉛華,盡露鋒芒!

而隨着數萬聲高喊的響起,似乎冥冥之中受到某種力量的牽引,天上的烏雲正不斷匯聚,陣陣雷聲也在人世間響起。

後世史料記載:

漢章武四年七月,兩軍順利於定軍山會師。

漢章武四年七月,定軍山外,九天平地之間,皆起驚雷!

第二日,上萬漢軍浩浩蕩蕩地朝着魏軍修築的堤堰衝殺而去。

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35章 山河爲榻 坐守國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7章 懾服徐詳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四十三章 蛇欲吞象 魏爺來也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六十四章 豫章崩裂 江東震動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7章 魏王吐血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