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

距離那一定會載入史冊的一日,已然過去十餘日的時間。

十餘日來,洶涌的漢水在南鄭城外的廣袤平原不斷喧囂,似乎是受到某人的指引,要盪滌盡天地間一切的污穢。

及至近日,南鄭城外的漢水才漸漸退去,這才讓魏延、州泰、鄧艾等人有機會親自來到南鄭城內向糜暘覆命。

可在今日的覆命議會上,整個場間卻顯得十分安靜。

這源於與會的大小將領,都用一種敬若神明的目光在打量崇拜着坐在上首的糜暘。

哪怕是科技發達的後世,人類都對大火及洪水懷抱着敬畏的心情,更何況當下?

自古以來,雖不乏有藉助天地偉力擊敗敵人的名將,可往往那些名將在完成此類壯舉後,除去會取得潑天的聲望之外,還會讓自己在世人的眼中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例如前幾年水淹七軍的關羽。

水淹七軍論戰果,與漢中大戰是不能相比的。

可是關羽憑藉着這一戰卻能威震華夏,甚至在死後民間還時常流傳着他的傳說。

除去關羽忠義無雙的品質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水淹七軍,是關羽藉助天地偉力打出來的一場大勝仗。

要知道當今的天子之所以有神聖性,源於在儒家“天人感應”的思想下,天子是天上神明在人世間行使權力的代言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有史以來藉助水之偉力擊敗敵軍的倒不是沒有。

但能在短短數年之內,相繼藉助水、火這兩大天地間最大偉力扭轉幹坤的名將,卻是前無古人,絕無僅有。

待傳至後世,還不知道後世會有多少文人墨客,成爲糜暘的迷弟呢。

嗯,正如目前堂內的這些人一般。

衆人敬畏崇拜的目光很是熱烈,糜暘當然不是注意不到這一點。

注意到之後,糜暘用無奈的眼光看了呂乂一眼。

衆人之所以會如此從,除了驚歎於他的功績之外,還因爲呂乂畫的那一幅畫。

原來精於繪畫的呂乂,將那一日城下洪水滔天,而他在城上張臂大笑的景象給畫了下來。

呂乂的畫技自不必說,可謂是栩栩如生。

而正是這栩栩如生的畫像,在被衆人看過後,引起他們陣陣驚呼的同時,更加深了他們心中對自己的敬畏崇拜。

當然被人敬畏崇拜是一件好事,只是凡事有個度。

好不容易等洪水退卻了,現在是商量己方大軍下一步的戰略的時候,整個堂內一片寂靜無聲算怎麼回事。

沒辦法,糜暘只能輕咳幾聲,稍微驅散了堂內的一些寂靜後,便開始直接點名問詢一些事起來。

糜暘先將目光看向剛從益州到來的鄧艾,他沉聲問道:“今番你從益州帶來多少援軍?”

面對糜暘的詢問,鄧艾不敢怠慢,他當即起身對着糜暘一拜後答道:

“從劍閣出發的大軍數量,總數在四萬之衆。

隨臣先期到達定軍山的大軍,人數大致在兩萬。”

彙報完後,鄧艾又說出了自己的推斷。

“若路上不曾有差錯的話,最遲到這個月底,剩餘的兩萬大軍亦將到達漢中。”

聽完鄧艾的稟報後,糜暘微微點了點頭。

四萬大軍人數衆多,山道又狹窄,哪怕諸葛亮再如何苦心安排,也不可能一下子都將四萬大軍運至定軍山上。

不過援軍未全部到達,可月底至今也不久,這倒是不會耽誤他下一步的計劃。

在詢問完鄧艾援軍的具體情況後,糜暘又將目光轉向呂乂,他開口問道:

“可曾找到曹真等人的蹤跡?”

在城外的漢水有退去的跡象時,糜暘便讓呂乂着手安排人進行打掃戰場的工作。

打掃戰場的工作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便是尋找那些魏軍重要將領的下落。

或死或逃,總歸得有個大致的結果。

在糜暘發出詢問之後,呂乂當即正色起身答道:

“目前是發現一些魏軍將領的屍體,但曹真的屍體尚未發現。”

聽到呂乂這麼說,糜暘略微沉吟了一會。

尚未發現曹真的屍體,這代表着曹真的下落不明。

當然這不代表着,曹真一定逃走了。

畢竟打掃戰場的工作亦纔剛剛開始,而被洪水肆虐過的城外可謂屍橫遍野,軍械滿地,要想真正點清這一戰的戰果,很明顯是個繁重且耗時不短的任務。

不過就算曹真逃出生天,這也不會讓糜暘感到意外。

曹真要想水淹南鄭,肯定會安排人在大營中建造船隻爲了後續攻城之用的。

而魏延率軍搶奪堤堰時,是有魏軍逃回大營的,這說明在漢水灌入魏營之前,曹真就極有可能得知了這個消息。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當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反應肯定是跑,不然留下來等死嗎?

或許一開始糜暘很想置曹真於死地,但當十餘萬魏軍灰飛煙滅後,糜暘的目標便發生了轉變。

況且曹真若活着對糜暘來說,倒是有一個好處。

失一惡狼,卻得一幼麟,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心中的思慮快速閃過,在思考完這些後,糜暘便對着呂乂囑咐道:

“第一件事:魏軍的屍體,要儘快派人集中燒燬。”

“第二件事:漢水的堤壩,也要儘快派人修復。”

凡大戰、大災之後常有疫病,這主要是因爲人的屍體長期曝於野外,會滋生不少細菌。

加之人的屍體會被野外的許多飛禽走獸啃食,而活人又捕捉那些飛禽走獸爲食,交叉感染之下疫病就產生了。

要想防治這一點,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屍體盡數燒燬。

至於第二點,也是關乎民生的一件大事。

糜暘水淹魏軍,主要通過的是掘開魏軍修築的堤堰,只是當大水宣泄而出之時,漢水沿岸原本的堤壩亦被沖毀了不少。

當今城外洪水漸漸退去,那麼修補漢水堤壩的工程,也必須提上日程。

畢竟當下還處於雨季。

若不盡快將漢水原本的堤壩修復,難免會對漢中的民生造成惡劣的影響。

呂乂聽完糜暘的吩咐後,他也明白這兩件事的重要性,因此便鄭重的點了點頭。

反正魏軍雖被淹死了不少人,但被俘虜的人也不少,正好將他們作爲苦力,來完成這兩件大事。

在呂乂坐下之後,魏延見糜暘已經安排好民生的相應事務,他便站起身對糜暘進言道:

“梁州二賊,公視而不見乎?”

魏延的進言,接連引起了在座衆人的笑意。

魏延口中指的梁州二賊是誰呢?

無非是那目前尚不知情的郭淮、曹洪二人罷了。

在這二人中,曹洪爲諸葛亮的疑兵之計所誆騙,現在還一心想着緊守營壘,爲曹真拿下南鄭爭取時間。

可是那郭淮一部魏軍,可是在日夜猛攻陰平,若不及早派兵去援,恐馬超與張嶷危在旦夕。

魏延的進言之所以會引起在座衆人的笑意,在於他的那句“視而不見”上。

糜暘自然不會忘記郭淮與曹洪那兩部魏軍,而擊破那兩部魏軍,當然是要派大將前往的。

所以魏延說的“視而不見”,本質上是一種毛遂自薦。

大將軍你可不能對臣下的求戰之心,視而不見呀!

魏延的急切求戰引得衆人笑意的同時,也激起了許多在座將領的求戰之心。

在魏延話音剛落的片刻之後,堂內十數位將領呼啦啦的站起身來,亦接連對糜暘表達了求戰之意。

魏延看着周圍的競爭者氣的滿臉通紅。

剛纔怎不見你們起身,現在自己率先請戰了,你們卻起來與自己搶奪機會,這忒不厚道。

而面對魏延的“怒目而視”,鄧艾、丁奉、丁封、傅僉等人也皆以一副勢在必得的眼神回過去。

大功在前,誰還在意臉皮這種東西呀!

看着諸位愛將的眼神在空氣中無形的交鋒,糜暘對眼前的一幕是既滿意又有些爲難。

郭淮與曹洪就兩個人,這可怎麼分。

最後,糜暘還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孤會親征郭淮與曹洪二賊。”

聽到糜暘這麼說,諸將梁州將領也不互相眼神交鋒了,他們齊齊將詫異的目光看向糜暘。

您都立下這麼大的功勞了,怎麼還好意思和我們搶這種“小功勞”的呀!

諸將雖詫異,卻也不敢直接出言反對。

最後還是魏延腦子轉的快,他直接上前一步,故意露出綁在手上的傷布,然後用懇求的眼神看向糜暘——我爲您流過血,受過傷,這您難道視而不見嗎?

魏延的表現引得諸將側目驚異,這也行?

但糜暘看到魏延的動作後,卻不由得大笑起來。

大笑之後,糜暘還是重申了一遍他的決定。

糜暘的決定擊碎了魏延等人的期盼,在糜暘親征的情況下,哪怕他們也能隨軍立下戰功,但這樣的戰功又哪有獨立擊破敵軍大。

看着諸將那失望的神色,糜暘也不忍打擊他們的積極心,出言對着魏延與鄧艾解釋道:

“孤非欲攬功,實另有大事要委託二卿也。”

糜暘的話重新讓魏延與鄧艾眼中浮現出強烈的渴望。

糜暘是沒必要騙他們的。

糜暘迎着魏延與鄧艾二人渴望的目光,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孤欲讓二人各領五千兵馬,分別前往駱谷與斜谷口,爲孤拿下這兩處要塞。”

糜暘的話語,讓魏延與鄧艾一下子認識到這件事的不簡單之處。

衆所周知,當初曹真大軍進入漢中便是主要通過駱谷與斜谷兩條通道。

而在領兵進入漢中後,魏軍便分別在駱谷與斜谷口修築要塞,用來囤積從長安運來的大量軍糧。

想到這一點,鄧艾不由得出聲問道:“大將軍欲奪取賊軍存糧乎?”

鄧艾是機敏的,他的推測算不上錯,可他卻只說對了一半。

糜暘笑着讓人擡上一副新的地圖,當寬大的地圖被掛在糜暘的身後後,堂內諸人的呼吸都不免得急促了起來。

甚至許多人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衆人有這副反應,是他們這一刻纔好似窺伺到糜暘心中的藍圖霸業到底爲何。

掛在糜暘身後的不是梁州的地圖,而是一副嶄新的關中地圖!

糜暘突然命人掛上關中的地圖,他的意圖不是很明顯了嗎?

北伐!

糜暘接下來的話,證實了衆人心中的猜想。

“曹真既敗,郭淮與曹洪二賊只是冢中枯骨,二人敗亡也是時間問題,不足爲懼。

可陛下與丞相傾盡益州國力,爲孤召來數萬大軍,難道孤就單單以守衛梁州的戰果,來報答陛下與丞相嗎?

在我軍擊敗郭淮與曹洪二部大軍後,關中魏軍野戰精銳十不存一,當此時,正是我軍大舉北伐收復國土之時。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在說最後一句話時,糜暘重重地將手中的大將軍將印敲擊在身前的案上。

金制將印與書案相撞,發出一聲清脆的巨響,而這聲巨響猶如晨鐘暮鼓一般,將堂內衆人的心震的顫動不停。

大舉北伐,收復國土這八個字,猶如這世間最好的養料,將衆人心中的野望徹底激發了出來。

這纔是大漢男兒該乾的事!

在內心強烈的亢奮之下,堂內衆人皆熱情高漲的對着糜暘大禮參拜。

而這一刻,魏延與鄧艾也知道他們的任務有多重要。

益州缺糧,可若是他們能奪下魏軍的兩座糧草基地,那麼,那麼漢軍這最大的短板將被頃刻間彌補。

到那時,北伐就絕對不是一個響亮的口號,而是一件可立即付諸行動的事。

在任何人都想着掃清境內賊軍的時候,糜暘卻已經想到了北伐的層面上,這纔是大漢大將軍該有的格局。

魏延與鄧艾心中再無半分不願,在接了糜暘的將令後,便在諸將豔羨的目光之下,喜不自勝的去點齊兵馬去了。

待魏延與鄧艾走後,糜暘又安排了數日後出征的一切事宜,便下令讓一衆將率退下。

可是法邈、呂乂、州泰三人卻自發的留了下來。

這三人留下爲的是爭奪爲糜暘書寫戰報一事。

水灌數十里魏軍聯營,談笑間致使十餘萬魏軍灰飛煙滅,這是何等的大勝。

而親自爲這場名垂千史的大勝書寫戰報,又是何等的榮耀?

身爲文臣的他們雖爭不了那戰場上的功勳,但在戰場之下的榮耀,他們無論如何是要爭上一爭的。

爲了爭得這副榮耀,法邈與呂乂各自搬出自己的別駕、治中身份,想以此證明自己書寫戰報的合法性。

至於州泰雖身份不如他們高,卻是用親自決堤的事實爲籌碼以此相爭,在三人互不相讓之下,倒也一時難分勝負。

糜暘看着相爭的三位愛卿,有些頭疼的他只能讓三人各寫一封戰報呈上,然後擇優者取之。

後來糜暘選擇了三人中寫的最好的那封戰報,然後命人謄抄多份,以百里加急的速度快速朝外送出。

數日之後:

萬鈞漢水爲神引,一檄羽報天下驚!

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9章 糜暘到了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33章 誰敢殺我?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134章 敗機已現 荊北大營 (推書《三國之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177章 不法則罪 昭烈之風(5000字!)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22章 出獄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25章 于禁跪伏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